第三十九章西城小子很囂張(一)

字數:6805   加入書籤

A+A-


    盛唐永徽五年,皇帝李新宇聽聞有藩王意圖謀反,便下令招各地藩王世子進京求學,以作為質子。此令一下,天下震動,各地藩王雖心中不滿,卻也不敢違抗聖命。
    蕭琰,盛唐第一風流劍客,生得劍眉星目,氣宇軒昂。其母乃是前朝公主,有著傾國傾城之貌,且才情出眾。蕭琰自幼在母親的教導下,飽讀詩書,精通兵法謀略,更是練就了一身絕世武功。此次進京,他本可選擇低調行事,謹言慎行,然而他卻有著自己的想法。
    “父親,孩兒此去京都,定要闖出一番名堂,讓那皇帝老兒知曉,我西涼並非好惹。” 蕭琰在出發前,對西涼王說道。
    西涼王眉頭微皺,勸道:“琰兒,京都不比西涼,那是天子腳下,龍蛇混雜,你切不可莽撞行事。此去隻為求學,你便安心讀書,莫要惹是生非。”
    蕭琰嘴角上揚,露出一抹不羈的笑容:“父親放心,孩兒心中有數。那京都長安,孩兒早就想去見識見識了。”
    於是,蕭琰帶著一眾隨從,浩浩蕩蕩地向著京都長安進發。一路上,蕭琰並未隱藏自己的身份,所到之處,盡顯西涼世子的威風。
    當他們來到離京都長安不遠的一個小鎮時,蕭琰決定在此稍作停留,補充些物資。小鎮不大,卻也熱鬧非凡。蕭琰帶著幾個隨從走進一家酒樓,準備好好吃一頓。
    剛一進門,便聽到一陣嘈雜的聲音。隻見酒樓中央,一個身著華麗服飾的紈絝公子正對著一個店小二大聲嗬斥:“你這狗奴才,怎麽做事的?本公子要的酒怎麽還不上來?是不是不想活了?”
    店小二嚇得瑟瑟發抖,連忙說道:“公子息怒,公子息怒,小的這就去催。”
    蕭琰見狀,微微皺眉。他最看不慣這種仗勢欺人的紈絝子弟。那紈絝公子似乎也注意到了蕭琰一行,見他們衣著不凡,心中便有些不爽。
    “哼,哪裏來的土包子,敢在本公子麵前顯擺。” 紈絝公子朝著蕭琰這邊走了過來,一臉不屑地說道。
    蕭琰身邊的隨從立刻上前,攔住紈絝公子:“你休得無禮,這是我西涼王世子。”
    “西涼王世子?沒聽說過。在這京都附近,還沒人敢跟本公子叫板。” 紈絝公子絲毫沒有將蕭琰放在眼裏。
    蕭琰輕笑一聲,走上前一步:“不知閣下是哪家公子,如此囂張?”
    “本公子乃是禮部尚書之子,李逸風。你這西涼世子,跑到我京都附近來撒野,是不是活得不耐煩了?” 李逸風雙手抱胸,仰著頭說道。
    蕭琰眼中閃過一絲寒光:“我蕭琰行事,還輪不到你來管。今日你若不向那店小二道歉,可別怪我不客氣。”
    “道歉?你算什麽東西,敢讓我道歉。” 李逸風大怒,伸手就要去打蕭琰。
    蕭琰身形一閃,輕鬆躲過李逸風的攻擊。隨後,他輕輕一抬手,便將李逸風打翻在地。李逸風帶來的幾個家丁見狀,紛紛衝了上來。
    “哼,不自量力。” 蕭琰冷哼一聲,身形如電,瞬間便將那些家丁全部打倒在地。李逸風見勢不妙,想要逃跑,卻被蕭琰一把抓住。
    “想跑?沒那麽容易。” 蕭琰冷冷地說道。
    “你…… 你想幹什麽?我父親可是禮部尚書,你若敢動我,他定不會放過你。” 李逸風嚇得臉色蒼白,聲音顫抖地說道。
    蕭琰微微一笑:“我蕭琰做事,向來不懼怕任何人。今日你如此囂張跋扈,便要給你個教訓。” 說完,他將李逸風扔到一旁,然後走到店小二麵前,將一錠銀子放在他手中:“兄弟,受驚了,這銀子你拿著,算是補償。”
    店小二感激涕零,連忙跪下磕頭:“多謝公子,多謝公子。”
    蕭琰扶起店小二:“起來吧,以後遇到這種人,莫要怕他。”
    隨後,蕭琰帶著隨從們離開了酒樓。李逸風躺在地上,看著蕭琰離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怨恨:“蕭琰,你給我等著,我定要讓你付出代價。”
    蕭琰一行離開小鎮後,繼續向著京都長安進發。幾日後,他們終於抵達了京都長安。
    長安,作為盛唐的都城,繁華無比。街道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店鋪林立,商品琳琅滿目。蕭琰看著眼前的繁華景象,心中感慨萬千。
    “這京都長安,果然名不虛傳。” 蕭琰對身邊的隨從說道。
    “世子,我們現在是直接去太學報到,還是先找個地方住下?” 隨從問道。
    蕭琰想了想,說道:“先找個客棧住下吧,這一路奔波,大家也都累了。”
    於是,他們在城中找了一家比較高檔的客棧住了下來。稍作休息後,蕭琰便帶著幾個隨從出門,準備好好逛逛這京都長安。
    他們來到了長安最繁華的朱雀大街,這裏熱鬧非凡,各種雜耍藝人、小販隨處可見。蕭琰走著走著,突然聽到一陣悠揚的琴聲傳來。他順著琴聲的方向走去,發現是一家琴坊。琴坊門口,一個女子正坐在那裏彈奏著古琴。女子容貌秀麗,氣質高雅,周圍圍了不少人在聽她彈奏。
    蕭琰被女子的琴聲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一曲彈罷,周圍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女子起身,向眾人微微行禮。這時,她也注意到了蕭琰,見他氣宇軒昂,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凡的氣質,心中不禁一動。
    蕭琰走上前,對女子說道:“姑娘的琴藝真是高超,在下從未聽過如此美妙的琴聲。”
    女子微微一笑,說道:“公子過獎了,小女子不過是閑來無事,彈奏一曲,讓公子見笑了。”
    “姑娘客氣了。不知姑娘芳名?” 蕭琰問道。
    “小女子姓李,名肖兒。” 女子回答道。
    “原來是李姑娘。在下蕭琰,乃是西涼王世子。今日有幸聽到林姑娘的琴聲,實乃人生一大幸事。” 蕭琰說道。
    李肖兒聽聞蕭琰的身份,心中微微一驚。她沒想到眼前這位氣質不凡的公子竟然是西涼王世子。“原來是西涼王世子,小女子失禮了。” 李肖兒連忙行禮說道。
    蕭琰連忙扶起她:“李姑娘不必多禮。不知李姑娘為何在此彈奏?”
    李肖兒歎了口氣,說道:“小女子家中世代以製琴為生,這琴坊便是小女子家中所開。今日在此彈奏,也是為了吸引些顧客。”
    蕭琰點了點頭,說道:“原來如此。李姑娘琴藝如此高超,這琴坊生意想必不錯。”
    李肖兒苦笑道:“生意倒是一般,如今這世道,會彈琴的人越來越少了。”
    蕭琰聽後,心中一動。他對琴藝也頗為喜愛,隻是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老師。如今見李肖兒琴藝如此高超,便有心拜她為師。
    “李姑娘,在下對琴藝也有些興趣,不知姑娘可否收在下為徒,傳授在下琴藝?” 蕭琰誠懇地說道。
    李肖兒聽後,有些驚訝。她沒想到蕭琰堂堂西涼王世子,竟然會想拜自己為師。“世子殿下,您太抬舉小女子了。小女子何德何能,怎敢收世子殿下為徒。” 李肖兒連忙說道。
    “李姑娘不必謙虛,在下是真心想學琴藝。還望李姑娘能夠答應。” 蕭琰說道。
    李肖兒見蕭琰態度誠懇,心中有些感動。她想了想,說道:“既然世子殿下如此有誠意,小女子便鬥膽收下世子殿下這個徒弟。隻是小女子才疏學淺,若有教得不好的地方,還望世子殿下海涵。”
    “李姑娘客氣了。日後還請李姑娘多多指教。” 蕭琰高興地說道。
    於是,蕭琰便拜李肖兒為師,開始學習琴藝。此後,他每天都會抽出時間來琴坊跟李肖兒學習,兩人的關係也越來越親密。
    幾日後,蕭琰前往太學報到。太學,乃是盛唐最高學府,匯聚了天下眾多才子。蕭琰作為西涼王世子,自然備受關注。
    他剛一走進太學,便有不少人圍了過來,對他指指點點。蕭琰對此毫不在意,徑直走向太學的大堂。
    在大堂中,他見到了太學的祭酒以及其他一些老師。祭酒見到蕭琰,連忙上前迎接:“世子殿下大駕光臨,老臣有失遠迎,還望世子殿下恕罪。”
    蕭琰微微一笑,說道:“祭酒客氣了。日後還請祭酒多多關照。”
    “世子殿下客氣了。世子殿下能夠來我太學求學,乃是我太學的榮幸。” 祭酒說道。
    隨後,祭酒便安排蕭琰進入了太學的一個班級。這個班級裏的學生都是來自各地的名門子弟,個個都心高氣傲。蕭琰的到來,引起了他們的不滿。
    “哼,一個西涼蠻子,也敢來我們太學求學。” 一個學生小聲嘀咕道。
    “就是,聽說他在來京都的路上還打傷了禮部尚書之子,真是囂張跋扈。” 另一個學生附和道。
    蕭琰聽到他們的話,心中冷笑一聲。他並沒有理會這些人,而是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
    上課鈴響了,老師走進了教室。老師見蕭琰坐在那裏,微微一愣。他知道蕭琰的身份,也知道他的名聲。“這位便是西涼王世子吧。歡迎世子殿下前來太學求學。” 老師微笑著說道。
    蕭琰起身,向老師行禮:“老師客氣了。日後還請老師多多指教。”
    老師點了點頭,然後開始上課。這堂課是講經史子集,老師講得繪聲繪色,學生們也聽得津津有味。然而,蕭琰卻覺得這些內容太過簡單,他早就已經學過了。於是,他便在下麵偷偷地看起了自己帶來的兵書。
    老師發現了蕭琰的舉動,心中有些不悅。“世子殿下,你在看什麽?” 老師問道。
    蕭琰不慌不忙地將兵書收了起來,說道:“老師,學生覺得這些內容太過簡單,所以便看些其他的書籍。”
    老師聽後,臉色微微一變。他沒想到蕭琰竟然如此狂妄。“世子殿下,這經史子集乃是我盛唐文化之精髓,你怎可如此輕視?” 老師說道。
    蕭琰微微一笑,說道:“老師,學生並非輕視,隻是學生早已學過這些內容。老師所講,學生都已明白。”
    老師聽後,心中更加不悅。他覺得蕭琰是在故意挑釁他。“既然世子殿下如此厲害,那老夫便考考你。” 老師說道。
    隨後,老師便提出了幾個問題,都是關於經史子集的。蕭琰一一作答,對答如流。老師聽後,心中大為震驚。他沒想到蕭琰竟然真的如此博學。
    “世子殿下果然厲害,老夫佩服。” 老師不得不承認蕭琰的才華。
    然而,班級裏的其他學生卻不服氣。他們覺得蕭琰是在故意顯擺。“哼,不過是運氣好罷了。有本事跟我們比試比試。” 一個學生站起來說道。
    蕭琰看了他一眼,說道:“好啊,不知你想比什麽?”
    “我們就比詩詞歌賦,看誰更厲害。” 那個學生說道。
    蕭琰點了點頭,說道:“好,那就比詩詞歌賦。”
    於是,兩人便開始比試起來。那個學生先出了一個題目,蕭琰略加思索,便吟出了一首優美的詩詞。那個學生聽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他沒想到蕭琰的詩詞水平竟然如此之高。
    接下來,輪到蕭琰出題。他出了一個比較難的題目,那個學生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答案。最終,他不得不認輸。
    蕭琰的表現讓班級裏的其他學生對他刮目相看。他們沒想到這個西涼世子竟然如此有才華。從那以後,班級裏的學生對蕭琰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不再像以前那樣輕視他了。
    在太學裏,蕭琰除了學習之外,還結識了一些好友。其中,最要好的當屬鄭辰和蘇瑤。
    鄭辰,乃是鎮遠大將軍之子,生得高大威猛,武藝高強。他為人豪爽,重情重義。蘇瑤,乃是丞相之女,聰明伶俐,知書達理。她長得傾國傾城,是京都有名的才女。
    蕭琰與鄭辰、蘇瑤相識,是在一次太學舉辦的詩會上。詩會上,蕭琰再次展現了他的才華,吟出了一首首絕妙的詩詞,贏得了眾人的喝彩。鄭辰和蘇瑤也被蕭琰的才華所吸引,主動與他結交。
    “蕭兄,你的詩詞真是讓小弟佩服不已。日後還望蕭兄多多指教。” 鄭辰對蕭琰說道。
    蕭琰微微一笑,說道:“鄭兄客氣了。鄭兄武藝高強,小弟也十分佩服。日後我們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好,蕭兄爽快。” 鄭辰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