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一紙婚書害三家(一)

字數:7483   加入書籤

A+A-


    大乾,京都,勤政殿。
    晨光透過琉璃瓦,灑在殿內的金磚之上,映出一片金黃。文武百官分列兩側,身著朝服,神色各異。
    新帝李新宇意高坐龍椅,頭戴鳳冠,身著明黃色龍袍,麵容絕美卻帶著幾分冷峻。他目光掃視著下方的臣子,聲音清冷:“今日早朝,可有要事啟奏?”
    這時,禮部尚書李逸風出列,手捧一份黃綾,神色莊重:“陛下,臣有本奏。如今大乾內憂外患,北方蠻族虎視眈眈,南方水患頻發,臣以為,當以和親之策,穩固邊疆,同時凝聚民心,共渡難關。”
    蕭月瑤意微微皺眉:“和親?如何和親?”
    李逸風展開黃綾,上麵寫著密密麻麻的字:“陛下,臣提議,將公主殿下許配給北蠻王之子拓跋烈,同時,將鎮遠大將軍呂雄之女呂靈素許配給南方治水有功的張巡。如此,北有蠻族為援,南有治水能臣效力,大乾可保無憂。”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
    “這主意倒是不錯,隻是委屈了公主和呂將軍之女。”
    “是啊,不過為了大乾,犧牲一下也是值得的。”
    李新宇意沉默片刻,目光轉向一旁的公主蕭瑤光,眼中閃過一絲不忍。李瑤光本是她最疼愛的妹妹,生性活潑,天真爛漫,如今卻要被卷入這政治的漩渦。
    “瑤光,你意下如何?” 李新宇輕聲問道。
    李瑤光眼眶泛紅,咬著下唇:“皇兄,瑤光願為大乾犧牲,隻是…… 隻是舍不得離開皇兄。”
    李新宇意心中一痛,她又何嚐舍得讓妹妹遠嫁他鄉,但為了大乾的安穩,似乎也別無選擇。
    “呂愛卿,你呢?” 李新宇意又看向呂雄。
    呂雄臉色鐵青,他雖為武將,性格豪爽,但讓自己的愛女嫁給一個素未謀麵的人,心中自然不願。但君命難違,他隻能抱拳行禮:“陛下,臣遵旨。”
    李新宇意點點頭,拿起玉璽,在婚書上重重地蓋了下去。
    “此事就這麽定了,禮部盡快籌備,務必在三個月內完成和親之事。”
    勤政殿外,李瑤光和呂靈素相對而泣。
    “靈素姐姐,我們為何如此命苦,要成為這政治的犧牲品。” 李瑤光哭著說道。
    呂靈素輕撫著李瑤光的發絲:“瑤光妹妹,莫要傷心,這是我們身為女子的宿命。隻是希望那拓跋烈和張巡,不要是殘暴之人。”
    而此時,在京城的一處府邸內,一位年輕公子正坐在書房中,看著手中的書卷。他叫李塵,是李逸風的獨子,聽聞父親在朝堂上提議和親之事,心中大驚。
    “父親此舉,雖為大乾著想,卻害了公主和呂姑娘。這婚書,斷不能就這麽定了。” 李塵喃喃自語道。
    他起身,在書房中來回踱步,思索著對策。
    和親的消息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在京城中激起層層漣漪。百姓們議論紛紛,有人為公主和呂靈素的命運歎息,也有人認為這是大乾穩固的必要之舉。
    李瑤光回到公主府,將自己關在房間內,整日以淚洗麵。她的貼身丫鬟靈兒在門外焦急地勸著:“公主殿下,您吃點東西吧,這樣下去,身子會垮的。”
    李瑤光充耳不聞,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自己遠嫁北蠻,在那苦寒之地受苦的畫麵。她越想越害怕,越想越不甘。
    終於,在一個深夜,李瑤光趁靈兒熟睡,偷偷換上一身男裝,帶著一些細軟,離開了公主府。
    她決定逃婚,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自由。
    李瑤光一路出了京城,朝著南方走去。她聽說南方山水秀麗,或許能在那裏找到一處安身之所。
    然而,她一個養尊處優的公主,從未出過遠門,很快便在山林中迷了路。
    天色漸暗,山林中傳來陣陣野獸的叫聲,蕭瑤光嚇得瑟瑟發抖。她抱緊自己,在黑暗中摸索著前行。
    就在她絕望之時,前方出現了一絲光亮。蕭瑤光欣喜若狂,朝著光亮處跑去。
    那是一座破舊的山神廟,裏麵坐著一位年輕公子,正是李塵。李塵得知公主逃婚後,放心不下,便一路追尋而來。他料想公主可能會往南方走,便在這山林中的山神廟等候。
    “你…… 你是誰?” 蕭瑤光警惕地看著李塵。
    李塵起身,行禮道:“公主殿下,在下李塵,禮部尚書之子。得知殿下逃婚,特來相助。”
    李瑤光心中一喜:“你真的願意幫我?”
    李塵點點頭:“殿下放心,李塵定當竭盡全力,護殿下周全。隻是這一路艱難險阻,還望殿下做好準備。”
    李瑤光咬咬牙:“隻要能逃離這和親的命運,再苦我也不怕。”
    與此同時,京城中因為蕭瑤光的失蹤,亂成了一團。新帝李新宇得知消息後,大發雷霆,下令全城戒嚴,務必找到公主。
    呂雄也心急如焚,他擔心李瑤光的安危,同時也擔心自己女兒的婚事會因為公主的逃婚而受到影響。
    而李逸風則被女帝召入宮中,狠狠地斥責了一番。
    “李愛卿,你出的好主意,如今公主逃婚,你讓朕如何是好?” 李新宇怒目而視。
    李逸風跪地請罪:“陛下息怒,臣罪該萬死。隻是公主逃婚,恐是對和親之事不滿,臣願親自去尋回公主,勸她回心轉意。”
    李新宇冷哼一聲:“若尋不回公主,朕拿你是問。”
    李逸風領命,退出宮殿。他心中暗暗叫苦,本想為大乾謀福祉,卻沒想到弄出這麽大的亂子。
    呂家,將軍府內。
    呂靈素坐在閨房之中,看著窗外的明月,心中滿是哀愁。她雖不像蕭瑤光那般反抗逃婚,但想到自己即將嫁給一個陌生的男人,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呂雄走進女兒的房間,看著女兒憔悴的模樣,心中一陣刺痛。
    “靈素,你莫要太過傷心,為父定會為你尋得一個好歸宿。那張巡,聽聞也是一表人才,且治水有功,想必不會虧待你。” 呂雄輕聲安慰道。
    呂靈素勉強擠出一絲笑容:“父親,女兒明白,一切皆為大乾。隻是女兒心中,總有一絲不安。”
    呂雄歎了口氣:“為父也擔心這婚事會有變故,如今公主逃婚,朝堂之上人心惶惶,隻怕這婚書,也會生出波折。”
    正如呂雄所擔心的,朝堂上因為公主的逃婚,對於和親之事產生了分歧。一些大臣認為,公主逃婚是對大乾的羞辱,此時若繼續和親,隻會讓蠻族和南方勢力看輕大乾。而另一些大臣則認為,和親之事關係到大乾的穩定,不能因為公主的逃婚而作罷,應該另選一位宗室女子代替公主出嫁。
    新帝李新宇一時也拿不定主意,隻能暫時擱置和親之事,全力尋找李瑤光。
    然而,就在這時,南方傳來消息,張巡因為不滿呂靈素可能無法按時出嫁,竟然起兵叛亂。他打著為自己討回公道的旗號,率領著自己的治水大軍,一路北上,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
    呂雄得知消息後,大驚失色。他沒想到,自己的女兒的婚事,竟然會引發一場叛亂。
    “這張巡,真是大膽,竟敢公然反叛。為父定要親自率軍,將他拿下。” 呂雄怒不可遏。
    呂靈素則嚇得臉色蒼白:“父親,這可如何是好?都是女兒的錯,若女兒按時出嫁,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呂雄安慰道:“靈素,此事與你無關,是那逆賊張巡狼子野心。你且放心,為父定會平息叛亂,保你周全。”
    呂雄點齊兵馬,準備出征。然而,就在他即將離開京城之時,卻接到了女帝的旨意。女帝擔心呂雄與張巡之間可能存在勾結,畢竟呂靈素是呂雄的親生女兒,張巡是她的未婚夫婿,因此下令讓呂雄留在京城,另派其他將領出征平叛。
    呂雄心中冤屈,但君命難違,隻能無奈地留在京城。而呂家,也因為這場叛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朝堂上,不少大臣開始彈劾呂雄,認為他管教無方,導致女兒的婚事引發叛亂,要求女帝嚴懲呂家。
    呂雄有口難辯,隻能默默承受著這一切。而呂靈素,更是在這重重壓力之下,病倒在了床榻之上。
    李塵帶著李瑤光,一路朝著南方的深山走去。他們避開官道,專挑小路前行,一路上風餐露宿,十分艱辛。
    李瑤光雖然從小嬌生慣養,但為了自由,她咬牙堅持著。她看著身邊的李塵,心中漸漸湧起一股異樣的感覺。李塵一路上對她照顧有加,無論是遇到危險時的挺身而出,還是在她疲憊時的細心安慰,都讓李瑤光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
    “李塵,謝謝你。若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李瑤光輕聲說道。
    李塵微微一笑:“公主殿下客氣了,能護殿下周全,是李塵的榮幸。”
    兩人正說著,突然聽到前方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李塵警惕地擋在李瑤光身前,仔細聽著。
    “好像是官兵的聲音,他們可能是在搜捕我們。” 李塵皺眉道。
    李瑤光心中一驚:“那我們該怎麽辦?”
    李塵環顧四周,發現旁邊有一個山洞,他拉著李瑤光的手:“殿下,我們先躲進這個山洞裏,等官兵走了再出來。”
    兩人躲進山洞,屏住呼吸。不一會兒,官兵的聲音越來越近,在山洞外徘徊了一陣,似乎並沒有發現他們,便漸漸遠去了。
    李瑤光鬆了一口氣,剛想說話,卻發現自己的手還被李塵緊緊地握著。她的臉瞬間紅了起來,輕輕抽回自己的手。
    李塵也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尷尬地笑了笑:“殿下,抱歉,剛才太緊張了。”
    李瑤光低著頭,沒有說話,心中卻如同小鹿亂撞。
    然而,他們還沒來得及高興太久,就發現山洞裏彌漫著一股奇怪的氣味。李瑤光突然感覺一陣頭暈目眩,身體軟綿綿地倒了下去。
    “殿下,你怎麽了?” 李塵連忙扶住蕭瑤光,焦急地問道。
    李瑤光已經說不出話來,隻能用手指了指洞口。李塵這才發現,這山洞裏可能有毒氣,他連忙抱起李瑤光,朝著洞口跑去。
    好不容易跑出山洞,李塵也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他知道,他們中毒了,必須盡快找到解藥。
    李塵抱著李瑤光,在山林中艱難地前行。他的意識漸漸模糊,但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一定要救蕭瑤光。
    就在他快要支撐不住的時候,前方出現了一位老者。老者看到他們的樣子,連忙上前查看。
    “年輕人,你們這是中了毒啊。幸好遇到我,我這裏有解藥。” 老者說著,從懷中拿出一個小瓶子,倒出兩顆藥丸,喂給李塵和李瑤光。
    兩人服下藥丸後,過了一會兒,身體漸漸恢複了過來。李塵連忙起身,向老者道謝:“多謝前輩救命之恩,不知前輩尊姓大名?”
    老者微微一笑:“我乃這山林中的隱者,無名無姓。你們為何會中了這毒?”
    李塵便將他們逃婚的事情簡單說了一遍。老者聽後,歎了口氣:“這世間的事,總是如此複雜。你們這一路,可要小心了。”
    李塵和李瑤光謝過老者,繼續踏上了逃亡之路。他們不知道,前方還有多少危險在等著他們,也不知道,他們的命運將會走向何方。
    京城,勤政殿。
    新帝李新宇高坐龍椅,看著下方吵成一團的大臣們,心中煩悶不已。公主逃婚,張巡叛亂,這兩件事如同兩座大山,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夠了!都給朕閉嘴!” 李新宇猛地一拍龍椅,大聲喝道。
    朝堂上頓時安靜了下來,大臣們紛紛低下頭,不敢再言語。
    “如今大乾內憂外患,你們不思如何解決問題,卻在這裏爭吵不休。成何體統!” 李白冷冷地掃視著眾人。
    這時,吏部尚書出列:“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先平息張巡的叛亂。那張巡手握重兵,若不盡快剿滅,恐會危及大乾的根基。”
    其他大臣紛紛附和:“陛下,吏部尚書所言極是,應以平叛為重。”
    蕭月瑤意點點頭:“朕已派大將軍王猛率軍出征,但願能早日平息叛亂。至於公主之事,繼續加大搜尋力度,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公主。”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麽順利。王猛率領大軍與張巡的叛軍交戰,卻連連失利。張巡的叛軍熟悉南方地形,且作戰勇猛,王猛一時難以取勝。
    朝堂上,大臣們再次議論紛紛,對王猛的能力產生了質疑。
    “王猛身為大將軍,竟然連一個小小的張巡都對付不了,實在是有負陛下的信任。”
    “是啊,臣建議陛下另派將領,替換王猛。”
    蕭月瑤意皺著眉頭,心中也在猶豫。此時,她突然想到了呂雄。呂雄身為鎮遠大將軍,作戰經驗豐富,若能讓他出征,或許能扭轉戰局。
    “呂愛卿。” 蕭月瑤意看向呂雄。
    呂雄連忙出列:“陛下,臣在。”
    “朕命你即刻率軍出征,替換王猛,務必平息張巡的叛亂。” 蕭月瑤意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