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蕭書生醉吟青誌(二)
字數:7145 加入書籤
三人一路前行,不知不覺便來到了半山腰。此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山中寂靜無聲,隻有偶爾傳來幾聲鳥鳴和獸吼。突然,林婉兒停下腳步,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低聲說:“噓,前麵有官兵巡查,我們小心一點,繞開他們。”
蕭琰與趙虎連忙點頭,跟著林婉兒悄悄躲到了一棵大樹後麵。不一會兒,便聽到一陣腳步聲傳來,十幾個官兵手持火把,沿著山路緩緩走來。官兵們一邊走,一邊大聲吆喝:“都給我仔細搜查,一旦發現可疑人員,立刻抓起來!”
蕭琰與趙虎屏住呼吸,緊緊握住了手中的武器,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林婉兒則緊緊貼在大樹上,眼神緊張地盯著官兵們的動向。
官兵們漸漸走近,火把的光芒照亮了周圍的環境。蕭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一旦被官兵發現,後果不堪設想。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隻野兔突然從草叢中竄了出來,朝著官兵們的方向跑去。
官兵們見狀,紛紛圍了上去,想要抓住野兔。趁著這個機會,林婉兒連忙對蕭琰和趙虎說:“快走!”
三人立刻起身,沿著小路快速向山頂跑去。官兵們發現野兔跑掉了,便罵罵咧咧地繼續向前巡查,並沒有發現他們的蹤跡。
經過一番驚險的躲避,三人終於來到了山頂。山頂上有一個巨大的山洞,洞口上方刻著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青雲洞”。
林婉兒指著山洞,對蕭琰說:“蕭大哥,這就是青雲洞了,那位隱士應該就住在裏麵。你們快進去吧,我在這裏等你們。”
蕭琰感激地看著林婉兒,說:“林姑娘,今日多謝你帶路,這份恩情我們銘記在心。你先下山吧,路上一定要小心。”
林婉兒點了點頭,說:“蕭大哥放心,我會小心的。你們也要保重,若有需要,隨時可以到村裏找我。”
告別了林婉兒,蕭琰與趙虎深吸一口氣,推開了青雲洞的洞門。洞內光線昏暗,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草藥味。他們沿著洞中的通道緩緩前行,不一會兒,便看到前方有一絲光亮。
走近一看,隻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正坐在一張石桌旁,閉目養神。老者身著粗布道袍,麵容清臒,眉宇間透著一股仙風道骨。
蕭琰與趙虎連忙走上前,拱手行禮:“晚輩蕭琰、趙虎,拜見前輩。”
老者緩緩睜開眼睛,目光如炬,上下打量了兩人一番,緩緩道:“你們就是從江南來的?找我有何事?”
蕭琰恭敬地說:“前輩,晚輩聽聞您是一位隱士,學識淵博,心懷天下。晚輩二人不滿當今朝廷的腐敗統治,想要尋找‘忠義軍’,為天下百姓做些實事。隻是我們一直未能
蕭琰恭敬地說:“前輩,晚輩聽聞您是一位隱士,學識淵博,心懷天下。晚輩二人不滿當今朝廷的腐敗統治,想要尋找‘忠義軍’,為天下百姓做些實事。隻是我們一直未能找到‘忠義軍’的蹤跡,還望前輩能指點迷津。”
老者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又恢複了平靜。他緩緩起身,走到洞壁前,指著上麵一幅模糊的地圖說:“‘忠義軍’確實在狼牙山一帶活動,但他們的營地極為隱蔽,尋常人根本無法找到。這幅地圖標注了通往‘忠義軍’營地的秘密路徑,不過此路凶險異常,不僅有懸崖峭壁,還有朝廷設下的暗哨,你們若要前往,務必小心。”
蕭琰與趙虎連忙上前,仔細查看地圖。地圖上的路線蜿蜒曲折,多處標注著 “險”“哨” 等字樣,可見此行確實困難重重。蕭琰拱手道:“多謝前輩指點,晚輩定當小心謹慎,不負前輩所托。”
老者歎了口氣:“如今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忠義軍’雖是一支正義之師,卻也麵臨著重重危機。你們此去,不僅要麵對朝廷的圍剿,還要應對內部的矛盾與紛爭。蕭書生,你雖有滿腔熱血與才華,但江湖險惡,人心叵測,切記不可輕信他人,凡事三思而後行。”
蕭琰重重地點了點頭:“前輩教誨,晚輩銘記在心。若日後能平定天下,晚輩定當回來探望前輩,與您共論詩書,暢談天下事。”
老者微微一笑:“好,老夫等著那一天。你們趕路吧,莫要耽誤了時辰。”
蕭琰與趙虎再次向老者道謝,隨後拿著地圖,小心翼翼地離開了青雲洞。此時,天色已經蒙蒙亮,山風吹過,帶著一絲寒意。兩人按照地圖上的指示,沿著一條狹窄的小路向山中走去。
小路兩旁是陡峭的懸崖,下麵是深不見底的山穀,稍有不慎,便會墜入深淵。趙虎走在前麵,手持長刀,警惕地觀察著周圍的動靜;蕭琰則緊隨其後,手中拿著地圖,不時停下來確認路線。
走了約莫一個時辰,兩人來到一處狹窄的山洞前。地圖上標注,穿過這個山洞,便可到達 “忠義軍” 的營地附近。兩人剛走進山洞,便聽到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
“站住!你們是什麽人?竟敢擅自闖入朝廷禁地!” 一個嚴厲的聲音響起,隻見十幾個官兵手持弓箭,正對著他們。
趙虎心中一緊,連忙將蕭琰護在身後,大聲道:“我們隻是路過的商人,迷路了才走到這裏,還望官爺高抬貴手,放我們過去。”
“商人?我看你們是‘忠義軍’的奸細!” 為首的官兵冷笑一聲,“來人啊,把他們抓起來,押回營地審問!”
官兵們紛紛上前,想要捉拿蕭琰與趙虎。趙虎見狀,手持長刀,與官兵們打了起來。趙虎武藝高強,幾個回合下來,便打倒了幾個官兵。但官兵人數眾多,且手持弓箭,趙虎漸漸有些力不從心。
蕭琰心中焦急,他知道,若不盡快想辦法脫身,他們遲早會被官兵抓住。他環顧四周,發現山洞的頂部有一塊鬆動的巨石。他靈機一動,對趙虎喊道:“趙兄,引他們到巨石下麵!”
趙虎會意,一邊與官兵周旋,一邊慢慢向巨石下方退去。為首的官兵不知是計,帶著手下緊緊追趕。就在官兵們都聚集在巨石下方時,蕭琰拿起一塊石頭,用力砸向巨石的支撐點。
隻聽 “轟隆” 一聲巨響,巨石從頂部墜落,正好砸在官兵們中間。官兵們來不及躲閃,紛紛被巨石砸中,慘叫聲此起彼伏。剩下的幾個官兵見狀,嚇得魂飛魄散,連忙轉身逃跑。
趙虎擦了擦臉上的汗水,喘著粗氣說:“蕭兄,還是你有辦法!若不是你,我們今日恐怕就栽在這裏了。”
蕭琰笑道:“隻是僥幸罷了。我們趕緊離開這裏,免得再遇到官兵。”
兩人穿過山洞,眼前豁然開朗。隻見前方是一片開闊的山穀,山穀中搭建著許多帳篷,旗幟飄揚,上麵寫著一個大大的 “忠” 字。顯然,這裏就是 “忠義軍” 的營地。
蕭琰與趙虎心中一喜,連忙快步向營地走去。剛走到營地門口,便被幾個手持長槍的士兵攔住了。
“你們是什麽人?來這裏做什麽?” 一個士兵厲聲問道。
蕭琰拱手道:“在下蕭琰,這位是趙虎。我們二人不滿朝廷的腐敗統治,特來投靠‘忠義軍’,還望各位兄弟通報一聲。”
士兵們對視一眼,其中一個士兵說:“你們稍等,我這就去通報將軍。”
不一會兒,一個身著鎧甲、麵容剛毅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他上下打量了蕭琰與趙虎一番,沉聲道:“我是‘忠義軍’的副將周勇。你們說要投靠我們,可有什麽憑證?”
趙虎上前一步,大聲道:“我們沒有憑證,但我們有一顆為國為民的心!如今朝廷腐敗,百姓流離失所,我們願意加入‘忠義軍’,與各位兄弟一同推翻腐敗朝廷,解救百姓於水火!”
周勇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他點了點頭:“好!既然你們有這份心,那我就相信你們一次。不過,‘忠義軍’有‘忠義軍’的規矩,若你們違反了規矩,休怪我不客氣。”
蕭琰與趙虎連忙拱手:“多謝周將軍收留,我們定當遵守軍紀,絕不辜負將軍的信任。”
周勇帶領兩人走進營地,營地內一片繁忙景象。士兵們有的在操練武藝,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搬運糧草,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堅定的神情。
周勇將兩人帶到一座大帳前,掀開門簾,對帳內說道:“將軍,有兩位壯士前來投靠。”
帳內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讓他們進來。”
蕭琰與趙虎走進大帳,隻見一位身著白袍、麵容儒雅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案前,批閱著文書。他便是 “忠義軍” 的統帥,前朝將領李乘風。
李乘風放下手中的筆,抬頭望向兩人,目光溫和卻不失威嚴。他微笑著說:“兩位壯士遠道而來,辛苦了。不知兩位可有什麽特長,能為‘忠義軍’效力?”
趙虎抱拳道:“在下趙虎,曾是‘清風寨’寨主,擅長武藝,願為將軍衝鋒陷陣,斬殺敵寇!”
李乘風點了點頭,目光轉向蕭琰:“蕭壯士呢?”
蕭琰拱手道:“在下蕭琰,不過一介書生,雖無高強武藝,卻略通詩書兵法,願為將軍出謀劃策,輔佐將軍成就大業。”
李乘風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他笑道:“好!我‘忠義軍’正缺有勇有謀之人。趙壯士,你便歸入先鋒營,協助統領操練士兵;蕭壯士,你就留在我身邊,擔任參軍一職,負責起草文書,謀劃戰略。”
兩人連忙道謝,心中充滿了激動。他們知道,自己終於找到了實現抱負的地方,接下來,他們將與 “忠義軍” 的兄弟們一同並肩作戰,為推翻腐敗朝廷,解救天下百姓而努力。
加入 “忠義軍” 後,蕭琰與趙虎很快便融入了軍營的生活。趙虎在先鋒營中如魚得水,他武藝高強,為人豪爽,很快便贏得了士兵們的敬重與愛戴。蕭琰則留在李乘風身邊,擔任參軍一職。他憑借著淵博的學識和出色的謀略,為李乘風出了不少好主意,幫助 “忠義軍” 多次擊退了朝廷的小規模進攻。
這日,“忠義軍” 又打了一場勝仗,繳獲了不少糧草和武器。李乘風十分高興,在大帳內設宴,邀請了營中的將領和蕭琰、趙虎等人一同慶祝。
大帳內,燈火通明,酒肉飄香。將領們紛紛舉杯,向李乘風敬酒,慶祝此次勝利。李乘風滿麵笑容,與將領們一一碰杯,氣氛十分熱烈。
蕭琰坐在一旁,手中拿著酒杯,卻沒有急於飲酒。他看著帳內熱鬧的景象,心中卻思緒萬千。他想起了江南的煙雨,想起了望湖樓的酒肆,想起了一路上遇到的百姓,更想起了自己心中的青雲之誌。
李乘風注意到了蕭琰的異樣,他走到蕭琰身邊,笑著說:“蕭參軍,為何獨自飲酒,不與大家一同歡慶?”
蕭琰回過神來,連忙起身,拱手道:“將軍,在下隻是在思考一些事情,並非有意掃大家的興。”
李乘風笑道:“哦?不知蕭參軍在思考什麽事情,可否與我一同分享?”
蕭琰沉吟片刻,說道:“將軍,此次我們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朝廷的勢力依舊強大,我們‘忠義軍’想要推翻朝廷,解救天下百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如今營中糧草短缺,士兵們的裝備也十分簡陋,若朝廷派大軍前來圍剿,我們恐怕難以抵擋。”
李乘風聞言,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他歎了口氣:“蕭參軍所言極是。我也深知此事艱難,但如今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們若不奮起反抗,難道要眼睜睜看著他們被朝廷壓迫至死嗎?”
蕭琰點了點頭:“將軍所言有理。隻是我們不能僅憑一腔熱血,還需製定周密的計劃,逐步壯大我們的勢力。在下認為,我們可以先在狼牙山一帶建立穩固的根據地,招兵買馬,囤積糧草,同時與周邊的義軍取得聯係,結成同盟,共同對抗朝廷。”
李乘風眼前一亮:“蕭參軍的想法甚好!我也曾有過此意,隻是一直未能找到合適的時機。如今有蕭參軍相助,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實現這個目標。”
兩人越談越投機,不知不覺間,已經喝了不少酒。蕭琰的臉頰泛起紅暈,眼神卻愈發清亮。他拿起酒杯,站起身,走到大帳中央,朗聲道:“各位兄弟,今日我們取得勝利,值得歡慶。但我們不能忘記,我們肩上的責任重大。我蕭琰不才,願以一首詩,獻給各位兄弟,獻給我們偉大的‘忠義軍’!”
帳內頓時安靜下來,將領們紛紛放下酒杯,目光投向蕭琰。蕭琰深吸一口氣,高聲吟道:
“狼牙巍巍立天地,忠義浩浩震山河。
旌旗獵獵迎風展,將士赳赳勇衝鋒。
不為功名不為利,隻為百姓解倒懸。
待到山河重一統,再與諸君醉明月!”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充滿了豪情壯誌,回蕩在大帳之中。將領們聽了,紛紛熱血沸騰,他們站起身,舉起酒杯,高聲喊道:“不為功名不為利,隻為百姓解倒懸!”“待到山河重一統,再與諸君醉明月!”
李乘風也十分激動,他走上前,拍了拍蕭琰的肩膀:“好詩!蕭參軍,你這首詩,道出了我們‘忠義軍’的心聲!來,我敬你一杯!”
蕭琰與李乘風碰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酒液入喉,灼燒著喉嚨,卻也點燃了他心中的鬥誌。他知道,自己的青雲之誌,終將在這片土地上實現;他相信,隻要 “忠義軍” 的兄弟們團結一心,奮勇拚搏,就一定能推翻腐敗的朝廷,建立一個清明的新政權,讓天下百姓都能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
宴會過後,蕭琰回到自己的營帳。他坐在案前,借著燈火,提筆在紙上寫下了 “青雲誌” 三個大字。他看著這三個字,心中充滿了堅定。他知道,前路依舊充滿了艱難與挑戰,但他絕不會退縮。他將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華,輔佐李乘風,帶領 “忠義軍” 走向勝利,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與抱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