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深海拾珠、無聲的課堂與家的和聲
字數:4882 加入書籤
《桃花諾》帶來的網絡海嘯逐漸平息,並非熱度消退,而是那股最初的、挾帶著巨大喧囂的浪潮,終於化為了持續而深遠的洋流,穩穩地托舉著《孤塔》電視劇和林星這個名字,駛向更廣闊的視野。但於海角村的這座米白色別墅而言,外界的波瀾終究隔著一層無形的屏障,室內的空氣依舊遵循著自身的節奏流淌,溫暖而平緩。
林星的生活似乎恢複了某種“常態”。每隔兩天的“十分鍾創作”直播依舊準時開啟,標題依舊任性,下播依舊果斷。隻是直播間裏蹲守的人變得更多,彈幕裏除了故事請求和技術討論,也夾雜著更多對《桃花諾》的讚美和對“林老六”音樂才華的驚歎。禮物收益依舊屢創新高,然後又總是在某個瞬間被無情切斷,留下屏幕外無數抓心撓肝的聽眾。
但變化,發生在更深邃、更不為外人所知的地方。
那夜之後,林星的腦海中便多了一片無垠的音樂深海。不再是模糊的感受或零散的碎片,而是一個清晰、浩瀚、任他遨遊的完整世界。他不再需要等待“靈感”的偶然降臨,更像是擁有了一座對他完全開放的、收藏著另一個世界所有音樂瑰寶的圖書館。
他開始了一種奇特的“整理”工作。不是在書桌前,而是在每一個日常的間隙。
清晨,他抱著小景曦在院子裏看“老板”追蝴蝶,目光放空,意識卻沉入“深海”,指尖無意識地在兒子柔軟的背脊上輕輕敲擊著複雜的、屬於某個交響樂章的節奏型。
午後,他坐在窗邊看書,陽光灑在書頁上,他卻許久不曾翻動一頁。目光落在遠處波光粼粼的海麵,耳畔響起的或許是藍星某位搖滾巨星撕裂般的呐喊,或許是某個遊戲配樂中空靈悠遠的電子音效。他像是在進行一場無聲的聽覺盛宴,比較著不同風格的編曲思路,分析著和弦進行的微妙差異。
甚至是在深夜,阿汐枕著他的手臂熟睡,呼吸均勻。他睜著眼,望著天花板上模糊的光影,腦海中卻在“翻閱”著關於爵士樂即興的理論書籍,或是“回放”著某場經典的歌劇演出。那些知識、那些旋律、那些演奏細節,如同涓涓細流,自然而然地融入他的理解,成為他的一部分。
這種沉浸式的“內化”過程,外在的表現卻極其細微。阿汐隻是隱約覺得,她的阿星哥似乎更安靜了,發呆的時間變多了。但她並未打擾,她熟悉他這種沉浸於內心世界的狀態,隻是會在他長時間不動時,悄悄給他續上一杯溫水,或者將玩鬧著要往爸爸身上爬的景曦輕輕抱開。
她並不知道,她男人正在經曆一場無聲的、卻波瀾壯闊的音樂文明洗禮。
而這場洗禮的成果,開始潛移默化地體現在他的“十分鍾創作”中。
最初的“十分鍾創作”,更多是憑借一種驚人的直覺和天賦,快速抓取故事核心情緒,用相對簡單的和聲與旋律進行表達,直擊人心,但技術上未必多麽繁複。
但現在,一切都不同了。
直播依舊繼續。這一晚,連麥的是一位粉絲,講述了自己祖父作為鄉村郵遞員,一生風雨無阻為山裏人家送信的故事。故事平淡,卻充滿了歲月的重量和孤獨的堅守。
林星安靜聽完,依舊隻是那句:“嗯,懂了。”
鏡頭切換,計時開始。
筆尖落下。
然而,這一次,他書寫的過程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他的停頓似乎更少了,下筆更加篤定。譜紙上出現的音符和和弦標記,肉眼可見地變得更為複雜和精妙。他不再局限於簡單的流行和弦套路,而是信手拈來地運用起各種離調、轉位、以及富有色彩性的延伸音。
偶爾在吉他上試音時,流淌出的片段也讓懂行的聽眾暗自心驚。
【等等!剛才那個和弦!】
【這個轉調有點東西啊!毫無痕跡!】
【和聲進行突然高級起來了!】
【老六的武器庫升級了?】
【這真的是十分鍾能想出來的?】
十分鍾到。
一首名為《綠衣》的歌曲完成。歌詞樸實,卻充滿畫麵感,仿佛能看到山間小路上那個綠色的、風雨無阻的身影。
當他抱起吉他演奏時,所有人才真正體會到那譜麵上變化的份量。
編曲並未追求複雜,依舊以吉他為主,但和聲的豐富層次感瞬間將歌曲的意境提升了數個檔次。旋律線條依舊流暢動人,卻在細微處充滿了精巧的設計,音符的走向時而出乎意料,卻又無比妥帖,將那種孤獨、堅守與時光流逝的感慨刻畫得入木三分。
演唱時,他嗓音中的微沙質感依舊,但對氣息的控製、共鳴的運用、以及強弱變化的處理,明顯更加精細和老道,帶著一種沉澱後的力量感,直擊靈魂深處。
一曲終了。
彈幕出現了短暫的凝滯,隨即爆炸!
【我跪了……真的跪了……】
【這已經不是十分鍾創作了……這是十分鍾藝術!】
【和聲聽得我渾身發麻!太高級了!】
【老六你實話實說,是不是偷偷進修了?】
【這進步速度也太恐怖了吧!】
【感覺比《桃花諾》時期又強了一個維度!】
【怪物!絕對是怪物!】
禮物再次瘋狂刷屏。
坐在對麵的阿汐,雖然無法像專業聽眾那樣清晰分辨技術層麵的提升,但她能最直觀地感受到——林星彈唱時,那種感染力更強了!那種音樂自然而然流淌出的、打動人心力量,變得更加渾厚,更加遊刃有餘。
她看著燈光下那個眉宇沉靜、指尖流淌出動人旋律的男人,心底的崇拜與愛意幾乎要滿溢出來。她的男人,仿佛一座永不枯竭的寶藏,總是在她以為已經足夠了解他時,又展現出更深邃、更耀眼的一麵。
連麥的那位粉絲早已在耳機那頭泣不成聲,連連道謝,說這首歌完美地表達了他對祖父所有的情感。
林星隻是淡淡地回了句:“不客氣。”
然後,他習慣性地看向阿汐。
阿汐看著後台那早已爆表、遠超“兩百”不知多少倍的收益數字,無奈又好笑地對他比了個“砍”的手勢。
林星點了點頭,對著麥克風,毫無波瀾:“下了。”
屏幕再次無情地黑掉。
不管直播間外如何哀鴻遍野,如何分析他神乎其技的進步,林星已經放下了吉他。
他站起身,沒有像往常一樣立刻去抱兒子或者找阿汐,而是走到那麵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是漆黑的海麵,隻有燈塔的光束規律地掃過,劃破沉重的夜幕。
他靜靜地站在那裏,背影挺拔而沉默,仿佛在眺望,又仿佛在與腦海中那片無盡的音樂深海對話。
阿汐沒有打擾他。她安靜地收拾好設備,然後去嬰兒房把剛剛睡醒、正揉著眼睛的小景曦抱了出來。
小家夥看到爸爸站在窗邊,立刻伸出小胳膊,奶聲奶氣地喊:“爸!爸!”
林星的身影動了一下,緩緩轉過身。
窗外的黑暗與他身後的溫暖燈光形成鮮明的對比。他的臉上看不出什麽表情,但深潭般的眼底,卻仿佛有星河流轉,那是無數音樂星辰倒映的光芒。
他走過來,從阿汐懷裏接過兒子。景曦立刻滿足地摟住他的脖子,把小腦袋靠在他肩膀上。
“餓了?”阿汐輕聲問,抬手理了理他有些淩亂的衣領。
林星低頭,用臉頰貼了貼兒子柔軟溫暖的頭發,然後抬眼看向阿汐。目光相接,那眼底的星河漸漸隱去,化為一種深沉而溫融的平靜。
“嗯。”他低低應了一聲,“想喝粥。”
簡單的三個字,瞬間將那個剛剛在音樂世界裏揮斥方遒、引發網絡驚歎的男人,拉回了煙火氤氳的廚房,拉回了這個充斥著奶香、貓毛和溫暖燈光的小家。
“好,”阿汐笑起來,眼角彎彎,“張嬸晚上熬了南瓜小米粥,一直在灶上溫著,我去盛。”
她轉身走向廚房,腳步輕快。
林星抱著兒子,跟在後麵。“老板”和“餅幹”也嗅到了食物的香氣,喵喵叫著,優雅地跟在兩人腳邊,尾巴尖輕輕搖晃。
廚房的燈光是暖黃色的,照著咕嘟冒泡的粥鍋,照著阿汐忙碌的纖細身影,照著林星懷中咿咿呀呀的兒子,照著兩隻等待投喂的貓咪。
窗外,深沉的夜幕下,那片音樂的海洋依舊無邊無際,星辰閃爍。
但此刻,林星的全部世界,都濃縮在了這粥碗升騰起的溫熱霧氣裏,濃縮在了家人環繞的、平凡而真實的溫暖之中。
這裏的和聲,簡單,卻是他靈魂最終的歸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