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安穩的岸與遠方的電波
字數:5004 加入書籤
與亞瑟·萬斯先生那場跨越山海的視頻通話,像一陣溫暖的季風,吹散了籠罩在海角村上空最後一絲關於“隔閡”的疑雲。日子,重新回歸到一種被陽光和海浪聲精心校準過的安穩節拍裏,甚至比以往更添了幾分篤定與澄澈。
阿汐的心,徹底安放了下來。她不再是那個僅僅依偎在港灣裏,看著船長獨自遠航的水手。在那場關於“一碗白粥”的共鳴裏,她真切地感覺到,自己也成了這艘名為《漁網與和弦》的小船的一部分。她開始更頻繁地抱起那把貼著星星貼紙的吉他,練習那首林星為她寫的《家的和弦》。
她的指法依舊算不上熟練,但在無數次的重複練習後,那些溫暖的和弦已經能連貫地流淌出來。陽光穿過客廳的落地窗,將她和懷裏的吉他鍍上一層柔和的金邊,琴聲與不遠處景曦咿咿呀呀的學語聲、兩隻貓慵懶的呼嚕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首獨屬於這個家的最動聽的交響。
林星則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潮汐三部曲》第二部——《燈塔與迷航》的構思中。
三樓的書房,成了他建造那座文學燈塔的工坊。他不再像寫《漁網與和弦》時那般,需要反複潛入記憶的深海,去打撈那些沉重而冰冷的過往。這一次他的目光更多地投向窗外,投向眼前。
他會花很長的時間,隻是看著阿汐在地毯上陪景曦搭積木,看著她笨拙地將一塊三角形的積木放在正方形積木頂端,然後笑著對兒子說:“寶貝看這是家。”他便會在筆記本上寫下:“燈塔的光,不是為了照亮整個大海,隻是為了告訴迷航的船,家的方向。”
他會聽著阿汐不成調的吉他聲,在稿紙上勾勒出主角在風暴中聽到的幻象——那不是海妖致命的歌唱,而是一段來自遙遠港灣的帶著雜音卻無比溫暖的旋律,支撐著他在巨浪中沒有傾覆。
他的文字,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沉靜,也更具力量。如果說《漁網與和弦》是在黑暗中掙紮著尋找光,那麽《燈塔與迷航》便是在風暴中守護著那束光,並最終自己也成為光的一部分。
這天下午,林星剛寫完一個新的章節,正準備下樓,郵箱裏便跳出了一封新的郵件。發件人依舊是晨光出版社的陳潔。
林星以為又是關於英文版翻譯的進度溝通,便隨手點了開來。然而,郵件的內容,卻讓他微微蹙起了眉頭。
【林星老師,見信好。
冒昧打擾,是有一件關於《潮汐三部曲》IP開發的重要事宜,想與您商議。
國家廣播電台的文學頻道,對您的作品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們看了《漁網與和弦》的稿件後,被故事的深度和情感所震撼,希望能獲得《潮汐三部曲》的廣播劇改編權。
他們承諾會組建國內最頂級的配音和製作團隊,以最忠於原著的方式,將您的文字用聲音呈現出來。這是一個能讓更多聽眾,尤其是那些沒有閱讀習慣的聽眾,接觸到您作品的絕佳機會。
不知您意下如何?盼複。
祝好。
陳潔。】
廣播劇?
林星的指尖在鼠標上頓住了。他下意識地回頭,看了一眼樓下客廳的方向。他能聽到阿汐正在輕聲哼唱著,教景曦認識圖畫卡片上的小動物。聲音旋律節奏……這些元素,遠比冰冷的文字更具侵入性,也更容易暴露一個創作者最核心的“指紋”。
他幾乎是立刻就想回絕。他不想再有任何可能將他們現在的生活,推回到聚光燈下的風險。
他關掉郵件走下樓。阿汐正抱著景曦,指著卡片上的小狗,學著“汪汪”的叫聲,景曦被逗得咯咯直笑。看到林星下來阿汐抬頭問:“寫完啦?今天這麽早?”
“嗯。”林星在她身邊坐下,接過有些犯困的景曦,將他抱在懷裏。他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出版社那邊來郵件說國家廣播電台,想把《潮汐三部曲》改編成廣播劇。”
“廣播劇?”阿汐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那是一種純粹的為作品感到高興的光芒,“真的嗎?就是那種……有配音,有背景音樂,像聽故事一樣的?”
“嗯。”林星點頭。
“那太好了!”阿汐激動地說“這樣一來那些不方便看書的人,比如眼睛不好的老人家,也能‘聽’到你的故事了!你的故事那麽好,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她的喜悅不加掩飾,清澈的眼眸裏閃爍著的全是驕傲。林星看著她的樣子,拒絕的話到了嘴邊,卻怎麽也說不出口。
他看到她眼底的光,那光芒和他在書裏描繪的“燈塔”之光,漸漸重合。他突然明白,一味地將自己和這個家封閉起來或許也不是真正的守護。真正的守護,應該是在守護港灣安寧的同時也讓燈塔的光,能照亮更遠的地方。
“可是……”阿汐的興奮勁過後,立刻察覺到了林星的沉默。她臉上的笑容收斂了些試探著問,“你……是不是在擔心什麽?是不是怕……會太引人注目?”
她總是這麽敏感,能輕易地捕捉到他內心最細微的波瀾。
林星沒有否認,他輕輕拍著懷裏景曦的背,低聲說:“聲音,比文字更容易暴露一個人的習慣。尤其是……配樂。”
阿汐瞬間就懂了。她想起《光年之外》掀起的那場風暴,起因正是那無法被模仿的旋律“指紋”。
客廳裏的氣氛一時有些安靜。阿汐看著林星,看著他為了守護這份平靜而處處小心翼翼的樣子,心裏湧上一陣心疼。她握住他的手,輕聲說:“阿星哥,如果你不想我們就拒絕。什麽都沒有我們一家人安安穩穩地在一起重要。”
林星反手握住她微涼的手,搖了搖頭。他看著她的眼睛,眼底是前所未有的堅定。“不。”他說“我想我找到一個更好的辦法了。”
他抱著景曦,重新走回三樓的書房,阿汐也跟了上去。林星打開電腦,卻沒有回複陳潔的郵件而是點開了電腦D盤一個被他加密了無數層的文件夾。
文件夾裏,隻有一個音頻文件。
他雙擊點開一段略顯青澀卻無比熟悉的吉他前奏,從音箱裏緩緩流淌出來。那旋律帶著少年人特有的淡淡憂傷和對未來的迷惘,幹淨得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
是楚星河時期,一首從未發布過的DEMO。
阿汐聽著那段旋律,瞬間就愣住了。那音樂裏的氣息,和現在的林星截然不同,卻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那是他回不去的過往,也是他無法分割的一部分。
“這是我……很久以前寫的。”林星的聲音很輕,像是在訴說一個別人的故事,“那時候剛學會編曲,設備很差,錄得也很粗糙。”
他頓了頓,抬頭看向阿汐,眼底閃過一絲釋然的笑意:“我想把它作為廣播劇的主題曲,或許正合適。”
“什麽?”阿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主動拿出過去的DEMO?這無異於將一把鑰匙,親手交到那些仍在探尋“楚星河”蹤跡的人手裏。
“他們不是想尋找‘楚星河’的影子嗎?”林星的嘴角勾起一抹極淡的弧度,那笑容裏帶著幾分坦然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那就給他們一個最真實的影子。”
“一個屬於過去與現在的‘林星’,截然不同的影子。”
阿汐瞬間明白了。
他不是在冒險,他是在劃清界限。
他要用這段充滿了少年心氣的帶著未完成感的粗糙DEMO,去和現在這個寫著《漁網與和弦》、彈著《家的和弦》的成熟的林星,做一個最徹底的切割。他要告訴所有人,那個你們懷念的“楚星河”,就留在那段青澀的旋律裏吧。而現在的我,是林星。
這是一種何等的自信與坦蕩。
林星打開郵件回複頁麵,開始敲擊鍵盤。
【陳編輯:
關於廣播劇改編事宜,我原則上同意。
但同樣有幾個條件。
第一改編過程需尊重原著精神,劇本最終審核權在我。
第二作者署名依舊隻用“林星”,不參與任何線下宣傳。
第三關於主題曲,我這裏有一首未發布的DEMO,可以無償提供給劇組使用,且不必署上我的名字。我希望廣播劇的音樂風格,能以此為基調。
若能接受以上條件具體事宜可讓法務對接。
附件為DEMO音頻。
祝好。
林星。】
郵件發送成功。
林星關掉電腦,書房裏隻剩下那段略帶憂傷的吉他旋律,還在輕輕回響。
他走過去從身後輕輕抱住阿汐,和她一起看著窗外那片在夕陽下被染成金色的海麵。
“你看”他低聲說“有些回音是無法避免的。但隻要燈塔還在,船就不會迷航。”
阿汐靠在他溫暖的懷裏,聽著那段來自過去的旋律,心裏所有的不安和疑慮,在這一刻都煙消雲散。
她知道,她的船長,已經不再害怕那些遠方的電波和舊日的回響。他已經強大到,可以坦然地站在過去與現在的交界線上,穩穩地掌著舵,載著她和這個家,駛向任何一片風浪與晴空並存的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