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給我群名幹出來了?

字數:6465   加入書籤

A+A-


    本來吃瓜黨看到換人都打算走的,但看到餘惟陌生的歌名,他們決定再觀望觀望。
    不是,你這不符合人設啊!
    要說餘惟那兩個人設最穩,一個是撲街,另一個就是裏提前劇透自己的作品。
    尤其是後者,在歐洲市場大受好評,被當地網友戲稱為“殺人預言”的存在。
    提前亮出來又何妨,該殺還得殺……
    現在不亮牌直接搞偷襲了,這都不是不符合人設了,這堪比塌房啊,讀者缺的這塊期待感誰來補?
    台下幾個坐VIP席的大人物對此還是知情的,嘉賓塌房這事他們很關注,對這個處理也很滿意,讓餘惟補位觀眾絕對是會買賬的。
    救場這事聽著簡單,但弄不好也容易惹人非議。
    一個最簡單的道理,你要換掉一個有爭議的藝人,那換上去那個人,身上就不能有爭議。
    換人這事本身就帶著一定的對比性質,要是換了品行不端的再塞一個有黑料的上去,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
    餘惟背景很幹淨,這其實才是上麵最看重他的一點,除了寫以外,他身上也挑不出其他毛病。
    他這雖然有種布局的跡象,但目前也沒什麽大問題,讓他補位,不僅是音樂會的最優解,也是相關部門的最優解。
    就是不知道他這首歌如何,《相親相愛一家人》,聽著倒是挺合家歡的……
    喧囂的人群如潮水般退去最後一絲私語,純淨的燈光打在舞台中央,熟悉的身影緩緩走到麥克風前。
    餘惟,又是他。
    同一個人同樣的出場方式,甚至連演出服都沒換,但此刻的餘惟看起來似乎跟一小時前不太一樣。
    與《紅日》昂揚的精神截然相反,此刻的他顯得的安靜而真摯。
    餘惟輕輕點頭示意,旋律悄然響起,他閉上雙眼,深吸一口氣,開始調動內心深處的情感儲備。
    這首歌比起技巧更注重感情,場子到現在已經很熱了,不需要他像剛才那樣整活,這首歌需要的是返璞歸真。
    “我喜歡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燈光在等待
    我喜歡一起床,就看到大家微笑的臉龐。”
    聽歌名大家還以為是春節團聚的闔家歡樂,但餘惟這首新歌的開場卻意外的很輕鬆,這種氛圍不和任何節假日掛鉤。
    從什麽時候團圓似乎成了節假日的附贈品,一提到團圓就是中秋月圓新年伊始,其實家一直都在,不用隻在特定的月光下才想起擁抱它。
    這也是餘惟選擇《相親相愛一家人》的一個原因。
    關於團圓的歌很多,但其中大部分都跟節假日綁定,音樂會拿出來效果肯定大打折扣,也不夠適合。
    他想要一首融入日常生活的團圓歌,可以無關任何時間任何場合,隨時都能聽。
    所以他想到了這一首,被廣泛當做群名的歌。
    “我喜歡一出門,就為了家人和自己的理想打拚
    我喜歡一家人,心朝著同一個方向眺望。”
    餘惟幹淨的嗓音如泉水般流淌進每個觀眾的心裏,大家很明顯的感受到,這次他不炫技了,隻打算用歌曲本身來征服大家。
    如果說《紅日》的險中求勝是他對自己唱功的自信,那這首歌的穩中求勝就是他對自己創作能力的自信。
    正因為這首歌不急不躁,觀眾也得以有了邊聽邊感受的功夫。
    剛才的《紅日》從頭燃到尾,大家都無暇細細品味,現在《相親相愛一家人》正好補上了這個缺。
    餘惟這開頭幾句,都是以第一人稱的排比句式展開,無論燈光微笑、打拚眺望,都是在細膩刻畫溫馨平淡的日常生活。
    團圓這一概念很難詳細描繪,他將家庭溫情具象化為可感知的生活片段,這一手很是精妙,不僅畫麵十足,也提高了觀眾的代入感。
    抒情流行的曲風像是口語傾訴,很容易就能把觀眾帶進去。
    “評價一下?”
    孟寒戲謔地調侃著眉頭擰成個川字的林浦岩,光是這幾句下來,這老家夥怕是已經在冒汗了吧……
    “片段寫得好也得最後收束回來才行,看樣子接下來幾句還是一樣的路數,要是沒收住就太散了。”
    “再看看。”
    作為真打分哥,樂壇銳評先生,林浦岩看待問題還是一針見血的。
    這段主歌的設計模擬了家族聚會的合唱場景,雖然每一句都生動形象,但最後要是沒合起來,那也是一盤散沙。
    孟寒聞言笑笑,要是質疑餘惟唱功他不跟別人扯,畢竟唱功這東西看狀態,但要是質疑餘惟的創作能力,那他可真得好好嘮上一嘮了。
    你怕是沒體會過同台嘉賓每期節目都能拿一首新歌出來的絕望……
    “我喜歡快樂時,馬上就想要和你一起分享
    我喜歡受傷時,就想起你們溫暖的懷抱。”
    像是在回應林浦岩的期待,餘惟依舊在有條不紊的鋪細節,又是一段生活畫麵,但在平淡日常上又拔高了一層,過渡了個人的情感維度。
    一連六個場景,涵蓋的麵也很廣,但越是這樣,想收束回來就越不容易。
    雖說銳評,但林浦岩也不會盼著餘惟這歌拉了跨,正相反,他還挺好奇餘惟會用什麽樣的高潮給整首歌定個調。
    都團圓了,也不能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你得整合啊。
    這都不是音樂人能看出來,觀眾聽歌也能依稀感覺到,好聽是好聽的,但感覺跟剛才同台的其他團圓歌不太像。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首歌走錯了……
    都鋪六句了,也該進高潮了吧。
    但餘惟還是不急不躁,緊接著又是兩句片段,簡單的伴奏致使他的聲音質感很足。
    “我喜歡生氣時,就想到你們永遠包容多麽偉大
    我喜歡旅行時,為你把美好記憶帶回家。”
    整整八個場景,聽的大家實在有些雲裏霧裏,細節是真細節,但想囊括在一起怕是不容易。
    別說完全蒙在鼓裏的觀眾了,祁洛桉都沒想到這首歌鋪墊這麽久,餘惟跟她說信息時,隻說是生活場景遞進,誰承想足足八句。
    她不由得屏住呼吸,想聽聽餘惟攢了個什麽出來。
    歌曲進入副歌部分,餘惟的聲音逐漸加強,情感也更加飽滿,樂隊伴奏的旋律躍升與節奏強化尤為明顯。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有緣才能相聚
    有心才會珍惜
    何必讓滿天烏雲遮住眼睛。”
    不對了不對了,這一句一出來林浦岩瞬間就感覺不對了,太適配了,這段收束圓潤到好像就該是如此。
    將個人獨白收束為群體宣言,凸顯家作為情感共同體的意義,這條路子並不難猜。
    但他沒想到餘惟做的這麽好,“因為”一詞太妙了,不僅是在銜接前麵的所有獨白,更是在回答他們心中的疑問。
    家可以包容一切,因為是一家人,所以才能接納前麵的所有所有,就這麽簡單。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這兩句仿佛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從旋律到歌詞聽完直接印眾人腦子裏,想忘都忘不掉。
    這句歌詞太簡單直白,以至於都有點大道至簡的味道。
    獨白段落如私語,收束段落如宣言,副歌的情感爆發恰到好處,不僅聚焦了主題,還強化了這份儀式感。
    這段話單拿出來隻是很有記憶點的副歌,但前後一呼應簡直了,林浦岩越品越覺得難受,但想想又很妙。
    作為一個音樂人,這首歌美的讓人著迷,但作為同台競演的嘉賓,他想死……
    “都一家人,這小子下手居然這麽狠?”
    “誰跟你一家人了?”
    孟寒聽了都替他害臊,打不過開始玩這套了是吧……
    人餘惟就歌裏唱唱,這老小子還當真了。
    這倒是孟寒誤會林浦岩了,這歌除了家庭和睦團圓,確實也有一部分“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普適性。
    網友聽旋律,歌手看門道,但上麵看這歌,看得是格局。
    無論主歌部分的片段有多散,都能用一句“我們是一家人”收束回來,這簡直就是海峽兩岸共同的心聲,說白了,大家不都是一家人嘛!
    還有比這句話更適合作為音樂會主題的嗎?
    最妙的還是後麵那句“何必讓滿天烏雲遮住眼睛”,對嘛,一家人怎麽能讓烏雲蒙蔽了呢!
    所以,誰是那個烏雲?
    這種一語雙關絕對比寫在明麵上的號召呐喊強得多,潤物細無聲,寓意反而是潛移默化的。
    今天這音樂會,餘惟這樁樁件件,完全都在他們心趴上,這小子真是個妙人。
    台下幾個貴賓怎麽品怎麽喜歡這歌,哪怕拋開“團圓”這一層聯想不談,這首歌本身就很優秀。
    它先是音樂,然後才是口號,這就是他們最想要的,如果把口號拚湊成歌反而本末倒置。
    餘惟的演唱還沒有結束,拋出這一句點睛之筆後,高潮接踵而來,核心句一連重複四次,一步步把儀式感推向了最高潮。
    聽一遍都印象深刻,更何況重複四次,餘惟目光掃過觀眾席,眼神中充滿誠摯的邀請。
    他輕輕抬手,做出一個微小的引導手勢,觀眾們便心領神會地開始跟唱。
    起初隻是零星的幾個聲音,很快便匯聚成磅礴的聲浪。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那還說啥呢,我們唱不就完了,都幾把一家人!
    市麵上團圓歌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喜氣洋洋,一種是感人至深,但餘惟這首歌都不是,他把親情揉碎塞進了日常生活裏。
    親情是一個很容易上價值搞傷感的主題,平時的晚會節目一向如此,次數多了大家早就麻木了。
    今晚的音樂會,團圓部分的歌手都是這一套,網友就不明白了,唱個歌老惦記大家那點眼淚幹嘛呢?
    同樣的主題,餘惟居然處理的如此輕鬆舒心,大家自然相當滿意。
    線上看直播的網友雖然沒有跟唱,但他們在忙另一件事,忙著改家庭群群名……
    相親相愛一家人,不僅寓意好,還有餘惟這首新歌的熱點在,簡直是完美群名啊。
    再加上很多上了年紀的長輩就喜歡這種風格,餘惟一首歌唱完,給大家群名幹出來了。
    一夜之間,全國多出了無數個叫“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的家庭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