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 章 有妻如此,夫複何求!
字數:3397 加入書籤
【由於薛仁貴此時家道中落,出身貧寒,早年以種田為業,雖身懷武藝、力大過人,卻因家境窘迫難以施展抱負,與妻子柳氏相依為命。】
【在他三十歲那年,貞觀末年,他因家貧想要遷祖墳改改氣運,正逢方式李世民親政高句麗,而薛仁貴的妻子柳氏,也是個識大體的女子。】
【知道這是個建功立業的好機會,於是總在一旁勸解薛仁貴去參軍!】
此時天幕畫麵轉換,畫麵中。
一個長相說不上多漂亮,但是卻讓人很安心的女子出現在天幕之上。
正是薛仁貴的妻子柳氏!
她端上粟米粥,放在桌子上,門口薛仁貴背著鋤頭推門而入。
“今日怎的回來這樣早?”
柳氏迎上去,接過他手中的鋤頭。
薛仁貴沒說話,洗了把臉,坐在桌前,開始狼吞虎咽。
等吃完後才說道:“方才在鎮上見了官府告示,陛下要征高句麗,募勇士從軍。”
柳氏端水的手頓了頓,隨即把水遞到薛仁貴手裏,在背後為他捏著肩膀。
“這是好事啊,夫君你不是正愁一身本事沒有用武之地嗎?”
“好事?”
薛仁貴猛地抬頭,眼中滿是複雜。
“你當真願我去?”
“咱兒子才三歲,你身子也弱,我若走了,你們娘倆怎麽過?”
“我雖有一身武藝,可守著你們娘倆,至少能掙口飯吃,若去了戰場,能不能回來都難說,我若回不來,你們娘倆如何是好?”
柳氏沉默片刻,轉身從木箱裏翻出個布包,層層打開,裏麵是一件疊得整齊的白袍,棉線細密,領口還繡著簡單的雲紋。
“這袍子我織了三個月,本想等你生辰給你,如今倒正好派上用場。”
她將白袍遞到薛仁貴麵前,聲音輕柔卻堅定。
“你總說一身本事沒處用,如今陛下征遼,正是你建功立業的機會。”
“若一輩子守著這幾畝薄田,固然安穩,可你甘心嗎?”
薛仁貴看著白袍,又看向柳氏,喉間發緊:“我不是甘心不甘心,我是怕……”
“怕我和兒子受委屈?”
柳氏打斷他,伸手撫了撫他的臉頰,“咱這屋雖破,可我會紡線,會種地,鄰坊也都和善,餓不著我們娘倆。”
“你若真在戰場上掙了前程,將來讓兒子也能抬頭做人,這才是對我們最好的顧念。”
她拿起白袍,輕輕披在薛仁貴身上,“你看,這白袍襯得你多精神。到了戰場上,穿著它,既顯眼,也讓你記著,家裏有個人盼著你回來。”
天幕前。
此時被貶為民的薛仁貴,早已淚流滿麵!
翻出來那件破舊的白袍,摸著白袍的針腳。
他想起那些年,柳氏在他家道中落嫁給他,不僅照顧他起居,也從未抱怨過跟著自己過貧寒生活。
還總勸他別屈了一身武藝,如今又見往日一幕說不出來的心酸!
天幕下的眾人看著如此懂事的柳氏也忍不住稱讚。
大唐貞觀年間。
後宮中!
長孫皇後看著天幕上二人的種種,美眸流光閃動。
尋常婦人多盼夫君守在膝下,柳氏卻能舍私念,勵夫君赴國難,還以白袍寄牽掛。
既有識大體的明,又有藏心底的柔,這般女子,難怪能教出薛郎這般勇將!
她點了點頭轉頭對身邊的宮女道:“往後若有來自絳州龍門的軍屬入朝,可多予些撫恤,這般賢妻,該被疼惜。”
而朝中李二看著這一幕也忍不住大聲稱讚。
婦人之見,常被說成‘隻知柴米’!”
可柳氏卻知‘男兒誌在四方’,更懂‘以物寄情’。
“有妻如此,薛仁貴怎能不奮勇?”
“若天下軍屬都有這般胸襟,何愁邊患不平?”
聞言一一眾大臣紛紛點頭稱是,
長孫無忌:“陛下說的極是,此家雖貧,卻有我大唐之風骨!”
既懂夫君誌,又能持家,這樣的女子要是真的負了,那真是天理難容!
大明洪武年間。
此時的馬皇後看著天幕上的種種,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當年之時。
那時的她跟著朱元璋在濠州起兵,也常夜裏縫衣,知道那針腳裏藏著什麽。
柳氏織三個月白袍,不是盼夫君揚名,是盼夫君記著‘有家可回’!
尋常人家的牽掛,從來都在這些細碎處,可是現在他家這位當了皇帝……她也成了皇後。
可她總覺得少了些什麽……沒了當初時的坦誠、真誠!
聽著殿內老朱的怒吼,馬皇後歎息一聲。
“唉,常將軍希望你能把他打醒吧,”
感慨完,馬皇後就帶著宮女去準備家宴去了!
【就這樣,原本因家貧欲遷祖墳求好運的他在妻子柳氏的勸解下參了軍!】
【參軍後的薛仁貴成了張士貴的部下,擔任普通士卒!】
【直到安市城之戰大放異彩,被李世民一眼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