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北遷規劃
字數:4471 加入書籤
蕭慕靈道:“泰山的海拔,已經足夠高了。距離太行山有幾百公裏,也能保持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
“到明年冰雪融化的時候,整個中原、華北、魯省,都將被淹沒了。而泰山,則是汪洋之中一座巨大的孤島。”
“如果太行山都是安全的,那麽泰山大概率也應該是安全的。”
“這個地方,豈不是更好?”
眾人聽了,望著大屏幕上的地圖,紛紛點頭。
汪楚汐沉思了片刻,道:“這個地方我也想過,倒也是個選項。不過,我主要還是擔心——”
汪楚汐說著,用一根長木棍做成的教鞭指著大屏幕上的地圖,道:“這裏孤懸海外,距離大陸過遠了。萬一有什麽變故,咱們可就一點退路都沒有了。”
“唔……”
聽到汪楚汐的話,蕭慕靈也沉思起來。
這一場自然災難,不同於往常的任何一次。
在做出重大決定時,必須要將“安全”放在頭等地位去考慮。
想想那些扶桑人吧,整個扶桑島,其實海拔也並不低。至少十年八年之內,扶桑島不可能被全部淹沒了。
但那些扶桑人,為何如此焦急的、不顧一切的冒險渡海西逃,來到華夏?
他們擔心的,無非就是被“孤懸海外”。
目前的海怪確實很強,但是從長遠考慮,現在是海怪最弱的時候。
隨著時間的推移,海怪必然會越來越強。
他們現在出逃,還有成功的希望;現在不走,等到將來,再想走也沒有機會了。
華夏,畢竟是一整座大陸,這邊的生存機會肯定會更多一些。
而汪楚汐的擔憂,原理相同。
如果他們去魯省定居,一兩年內,或許問題不大。
但是三五年之後呢?
要知道,大海之中,既有飛魚,也有兩棲動物。
泰山雖高,也未見得絕對安全。
隨著時間的推移,萬一將來他們真被困死在那裏,那麻煩可就大了。
而太行山東臨大海,背靠大高原,陸海兩便,在那裏,可以做出的選項就多了。
這恐怕也是北方一號在此建立基地的原因。
蕭慕靈仔細思索半晌,最終點了點頭。
徐岩見都沒有意見了,便道:“那好,第一個議題就算定下來了。現在是第二個議題,咱們什麽時候走?”
汪楚汐道:“咱們的路程,預計是一千到兩千裏,如果按照每天走五十裏的計劃,路上大約需要二十到四十天。”
“我估計,冰層融化應當在明年五月份左右。考慮一個安全餘量,咱們需要在三月份之前抵達目標位置,建起家園。”
“照此推論,我們應當最遲在春節前就出發。”
“這段時間,我們會挑選十幾處備選的目標定居點,等到了實地,再一處一處的進行勘察,最終決定在哪裏定居。”
“當然——”
說到這裏,汪楚汐看向徐岩,道:“咱們有鋼鐵俠,提前先過去看看也行。”
蕭慕靈一聽,臉色驟然一變,道:“不行。”
一兩千裏的距離,雖然鋼鐵俠飛一遭不需要太多時間,但總還是覺得不安全。
汪楚汐聳了聳肩,道:“我就這麽一說。”
“另外,咱們本地還有少數沒有淹沒的工廠,我建議全部打包帶走。這也需要一定的準備時間。”
兩個月的準備時間肯定是要的,別的不說,就這幾萬人的組織和準備工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幾萬人,未必都想走。
人一多,想法就多了,麻煩也跟著多了。
當然,你可以憑借武力強製讓他們遷徙,但是意義呢?
汪楚汐最終道:“現在距離春節還有兩個多月。這個準備時間,我想足夠了。所以我建議,咱們在春節前出發。”
汪楚汐一番話說完,這一次,大家都沒說話。
徐岩見狀,雙手扶案道:“那就這麽定下來吧。”
說罷,他扭頭看向李紫凝,道:“你回去跟你爺爺說說,有什麽意見咱們再溝通。”
李紫凝一聽,小臉立刻垮了下來。
她才到這裏住了一個晚上……還沒住夠呢。
一想到自己要爬雪坡回自己那個破木屋裏去住,李紫凝就噘起了小嘴。
吳思雅拍了她一巴掌,道:“以後你做聯絡員,就常來唄!”
說著,衝她挑了挑眉毛。
李紫凝眸子登時一亮。
她黑漆漆的眼珠一轉,道:“我下個月過生日,我想在這裏過。”
說著,她看向徐岩,撒嬌的眨了眨眼。
……
次日,汪楚汐從李宗耀和明禪那裏拿到了附近工廠的位置圖,眾人便立刻行動起來。
工廠這種地方,李宗耀他們自然早就留心了。
隻可惜,絕大多數的工廠,都已經被淹沒了。
畢竟,工廠一般都會建在平原,也就水泥廠之類的地方,才會建在山上。
平原上的工廠,在暴雨降臨的初始,就已經被洪水淹沒了。
剩下的,也大多被搶掠一空。
也就能剩下些沉重的機器設備,和水泥之類的用途不大的大宗貨物。
徐岩一邊叫李宗耀他們繼續派人偵察,一邊以拉練的名義,順便到有價值的工廠去轉了轉。
兩個多月,時間很充足,他們也不著急。
下午,一行人向西來到霧露山。
霧露山很小,但是這裏有一座水泥廠。
帶上幾萬人,去到北方之後,就需要在山上給他們建造房屋。
水泥,必不可少。
而且,末世之後,水泥也是少數不被爭搶的物資之一,大都完整的留在了倉庫裏。
“風暴”戰車開到霧露山,一眼望去,這座不大的小山已經隻剩下個山頭露在外麵,工廠更是已經被雪掩埋住了,隻有高塔還露著。
汪楚汐拿著工廠的地圖,開始在雪地裏定位。
確定倉庫位置後,他們需要打一個雪窩下去,才能找到倉庫。
好在,這裏雪埋得並不算深。
他們這邊正忙著,北方的雪原上,突然現出一群人。
此時,蔚山方圓的大部分定居點,都已經被李宗耀、明禪分從南北整合了起來。
但這也隻是大部分。
許多小山頭上,還有些零散的幸存者。
這夥人,顯然正是其中之一。
汪楚汐隻看了一眼,便懶得搭理他們,繼續帶人作業。
於麗則直接帶領三隊,開了三輛雪地車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