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邊緣與中心

字數:9455   加入書籤

A+A-


    龍膽科技頂樓,總裁辦公室。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華的都市天際線,陽光透過玻璃,在光潔如鏡的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龍膽草站在窗前,背影挺拔,手中拿著一份剛由九裏香送來的調崗申請。
    申請人:林晚。
    申請部門:從核心研發部,調至新成立的“數據安全公共教育與研究中心”。
    職位:高級研究員。
    “數據安全公共教育與研究中心”,名字聽起來高大上,實則是個剛批下預算、人員尚未配齊、遠離公司核心業務的邊緣部門。主要工作是麵向公眾和中小企業,進行數據安全知識普及、提供基礎谘詢,短期內看不到任何直接盈利可能。
    龍膽草的指尖在“林晚”的簽名上輕輕劃過。她的字跡清秀工整,帶著一種刻意保持的距離感。自從荊棘科技的風波平息,林晚交出關鍵證據、協助公司穩住陣腳後,她便一直處於一種近乎透明的狀態。完成了數據安全審計的掃尾工作,便主動提交了這份申請。
    “理由?”龍膽草沒有回頭,聲音平靜。
    身後,九裏香穿著一身利落的灰色西裝套裙,扶了扶金絲眼鏡,語氣同樣平穩客觀:“林晚提交的書麵理由是,‘希望專注於數據安全的底層普及與公益屬性,發揮自身在風險識別與教育方麵的特長,同時避免因個人過往對核心團隊造成不必要的幹擾。’”
    龍膽草轉過身,將申請放在寬大的辦公桌上,目光銳利地看向九裏香:“你怎麽看?”
    九裏香早有準備,條理清晰地分析:“於公,林晚在經曆了間諜事件後,雖然我們力保她留下,但研發部內部,尤其是姚浮萍總監的團隊,對她仍有心結。她主動調離,有利於團隊融合與‘五彩綾鏡’項目的持續推進,避免內耗。同時,她確實對數據安全的風險點有切身體會和獨特見解,新成立的公共教育中心需要她這樣的經驗。於私……”她頓了頓,斟酌用詞,“她可能是在尋求一種……自我放逐與和解。遠離風暴中心,用另一種方式彌補過去,也避開與您、與曹總監之間……複雜的人際關係。”
    龍膽草沉默了片刻。他想起不久前一次項目會議後,在走廊盡頭無意中看到林晚。她抱著一疊資料,獨自站在窗邊望著樓下川流不息的車流,側影單薄而安靜。當他走近時,她像是受驚般迅速收斂了所有外露的情緒,禮貌而疏離地打了聲招呼,便匆匆離開。
    那種刻意保持的距離,比之前的爭吵或脆弱,更讓他感到一種無形的隔閡。
    “曹辛夷知道嗎?”他問。
    “我已經同步給曹總監了。”九裏香回答,“她沒有異議,尊重林晚的個人選擇。”
    龍膽草點了點頭,拿起鋼筆,在申請表的“批準”欄上,利落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筆尖劃過紙張,發出沙沙的輕響。
    “按程序辦吧。新中心剛起步,資源上適當傾斜,別讓她太難做。”
    “明白。”
    同一天下午,核心研發區。
    姚浮萍正在主持“五彩綾鏡”項目關於加密算法優化的頭腦風暴會議。會議室的白板上寫滿了複雜的公式和架構圖,氣氛熱烈而專注。林晚抱著一個紙箱,安靜地從會議室外的玻璃牆邊走過。
    箱子裏是她留在研發部的少量個人物品:一個保溫杯,幾本專業書籍,一盆小小的綠蘿。
    姚浮萍的目光不經意間瞥見窗外那個熟悉的身影,話語微微一頓。會議室裏其他人的目光也隨著她望了過去,原本熱烈的討論聲瞬間低了下去,各種複雜的視線落在林晚身上——有好奇,有審視,有仍未散盡的芥蒂,也有幾分說不清的惋惜。
    林晚似乎感受到了這些目光,她沒有停留,也沒有看向會議室內部,隻是微微加快了腳步,身影很快消失在走廊轉角。
    姚浮萍收回視線,敲了敲白板,語氣恢複了一貫的清冷與嚴厲:“注意力集中!我們繼續討論第三節點可能出現的並發問題。”
    會議繼續進行,但某個角落的氣氛,似乎悄然鬆動了一絲。那個曾經攪動風雲、讓團隊信任瀕臨崩塌的名字,連同她的人,終於徹底離開了這個核心地帶。對一些人來說,這是一種解脫。
    另一邊,市場部總監辦公室。
    曹辛夷剛結束一個越洋視頻會議,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電腦屏幕上,九裏香發來的關於林晚調崗流程的郵件提示還在閃爍。她點開郵件,快速瀏覽了一遍,然後移動鼠標,點擊了“已閱”歸檔。
    她端起桌上已經微涼的咖啡喝了一口,目光落在桌角擺放的一張照片上——那是去年公司年會時,她、龍膽草、姚浮萍兄妹等人的合影,當時林晚還沒有出現。照片上的每個人笑容燦爛,意氣風發。
    曹辛夷的眼神有片刻的恍惚。林晚的調崗,在她意料之中。那個女孩聰明,也驕傲,經曆了那樣的事情,不可能再心安理得地待在核心位置,承受那些或明或暗的目光。選擇去一個清水的公益部門,是自我保護,也是一種姿態。
    對於龍膽草……曹辛夷能感覺到他看向林晚時,那不同於看待其他員工的複雜眼神。有審視,有利用價值的衡量,或許,還有一絲連他自己都未必清晰的心疼與吸引。但現在,林晚主動退到了邊緣。
    “公平競爭?”曹辛夷低聲自語,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她曹辛夷想要的,從來不是這種因對方退讓而顯得勝之不武的“公平”。她要的,是堂堂正正地站在他身邊,成為他事業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她關掉郵件窗口,拿起內線電話:“通知項目組,半小時後開會,討論海外市場本土化推廣的下一階段策略。”
    她的戰場,在這裏。
    “數據安全公共教育與研究中心”位於龍膽科技大廈的附樓,占據了整整一層,但目前隻有寥寥數名員工,顯得異常空曠。林晚的辦公室在最裏麵,窗外對著的是後院和停車場,遠不如主樓視野開闊。
    她將紙箱放在收拾幹淨的辦公桌上,將那盆綠蘿擺在窗台。陽光透過窗戶,在桌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安靜得能聽到空調係統低沉的運行聲。
    這裏沒有核心項目緊迫的時間表,沒有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沒有那些讓她如芒在背的審視目光。隻有一片亟待開墾的、屬於數據安全普及的荒原。
    她打開電腦,調出九裏香轉發過來的、關於新中心的初步規劃草案。目光掃過“麵向中小企業的免費安全診斷”、“社區數據防詐騙講座”、“校園數據安全意識培養”等項目設想時,她的眼神漸漸專注起來。
    這裏,或許無法直接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但若能幫助一些企業避免她曾親曆的數據災難,能讓普通人在數字世界中多一分警惕和保障,那麽她所學的、所經曆的痛苦,便有了另一種意義。
    她拿起筆,開始在草案上寫下自己的初步想法和修改建議,字跡認真而投入。
    手機屏幕亮了一下,是母親發來的消息,問她新工作環境怎麽樣,叮囑她按時吃飯。林晚看著屏幕上溫暖的字眼,嘴角微微上揚,回複了一句“一切都好,放心”。
    放下手機,她環顧這間略顯空曠的辦公室。從漩渦中心到邊緣地帶,從商業間諜到安全研究員,這條路是她自己選擇的。褪去了所有的偽裝與枷鎖,此刻的她,雖然前路未知,內心卻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平靜與踏實。
    她打開文檔,開始撰寫一份關於“中小企業常見數據安全漏洞及防範指南”的提綱。
    都市的霓虹在遠處次第亮起,主樓依舊燈火通明,承載著龍膽科技的核心與野心。而附樓這一角的燈光,雖然微弱,卻也堅定地亮著,照亮了一片不同的戰場,和一個試圖重新開始的靈魂。龍膽草站在主樓的落地窗前,無意中望向附樓那片相對昏暗的區域,看到了那一點孤燈,目光停留了片刻,才緩緩轉身,重新投入屬於他的、永不停歇的商海征途。
    林晚在新辦公室的平靜並未持續太久。一周後,她收到了一封來自“五彩綾鏡”項目組的群發郵件,抄送給了包括她在內的、與數據安全相關的所有部門負責人。郵件由姚浮萍親自撰寫,語氣冷硬,附件是一份詳細的技術報告。
    報告指出,在“五彩綾鏡”最新一輪的壓力測試中,發現了一個極其隱蔽的、位於用戶數據匿名化處理環節的邏輯漏洞。該漏洞理論上可能被利用,在特定條件下,通過大量數據碰撞,反向推導出部分用戶的敏感信息。雖然觸發條件極為苛刻,目前尚未發現任何實際利用跡象,但這對標榜“絕對隱私保護”的“五彩綾鏡”來說,無疑是潛在的致命傷。
    郵件最後,姚浮萍要求各相關部門協同排查,尤其是新成立的公共教育中心,要求“從用戶教育和風險告知角度,評估此潛在風險可能引發的公眾認知問題,並在一周內提交應對預案”。
    任務落在了林晚頭上。
    看著那份充斥著複雜算法和代碼片段的報告,林晚深吸了一口氣。她明白,這不僅僅是簡單評估,更像是一次來自核心團隊的、不動聲色的考驗。姚浮萍在借此確認,調離核心部門的她,是否還具備足夠的技術敏感度和危機處理能力。
    她沒有猶豫,立刻投入工作。白天,她研讀技術報告,查閱國內外類似案例,谘詢中心內唯一一位剛從高校挖來的數據倫理專家。晚上,她利用權限調閱了“五彩綾鏡”項目早期(她尚未暴露身份時)接觸過的一些基礎設計文檔,試圖從更底層的邏輯去理解這個漏洞的成因。
    幾天後,林晚提交了一份長達二十頁的評估與預案報告。報告沒有停留在簡單的風險告知層麵,而是深入剖析了漏洞背後反映出的“技術絕對主義”誤區——即過度依賴算法完美性,而忽略了複雜現實場景中數據關聯性的不可預測風險。她建議,除了技術封堵,更應在產品設計層麵引入“隱私 by design”和“默認隱私保護”原則,並針對不同用戶群體,設計階梯式的、通俗易懂的隱私設置選項和風險提示。同時,她擬定了一套完整的、麵向公眾和媒體的溝通話術,核心是“坦誠溝通,持續改進”,將潛在危機轉化為展示龍膽科技負責任態度的機會。
    報告發送出去的當天下午,林晚接到了龍膽草的直接電話。
    “林晚,報告我看了。”他的聲音透過聽筒傳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但更多的是專注,“你的視角很獨特,尤其是關於‘技術絕對主義’的批判和‘隱私 by design’的建議。技術團隊那邊,還在糾結於如何用更複雜的算法去封堵這個漏洞。”
    林晚握著電話,心髒微微加速跳動,語氣卻盡量保持平穩:“龍總過獎。我隻是覺得,技術問題有時需要非技術的視角來補足。”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然後龍膽草說:“晚上有個和歐洲潛在合作夥伴的視頻會議,他們很關注數據合規和隱私保護的問題。你準備一下,七點,主樓第三會議室,一起參加。”
    這不是商量,是命令。
    林晚愣了一下。這種級別的商務會談,通常由龍膽草、曹辛夷或核心市場、技術負責人參與,她一個邊緣部門的研究員……
    “龍總,這不合規矩,我的職位……”
    “規矩是人定的。”龍膽草打斷她,語氣不容置疑,“我需要一個能從數據安全本質和用戶心理角度,清晰闡述我們理念的人。曹總監擅長商務談判,姚總監精通技術細節,而你,”他頓了頓,“你看到了連接技術和人性的那座橋。七點,不要遲到。”
    電話被掛斷。
    林晚看著傳來忙音的手機,心情複雜。她以為自己已經退到了安全的邊緣,但龍膽草顯然沒有打算讓她徹底“清閑”。他像是一個高明的棋手,依舊將她視為棋盤上的一顆棋子,隻不過換了一個位置。
    晚上七點,林晚準時出現在主樓第三會議室門口。她換上了一身得體的深藍色職業套裝,化了淡妝,試圖掩蓋連日加班帶來的倦容。
    推開門,會議室裏已經坐了幾個人。龍膽草坐在主位,曹辛夷坐在他左手邊,正低頭看著麵前的平板電腦。姚浮萍坐在右手邊,麵前攤開著厚厚的技術資料。還有兩名負責歐洲市場的項目經理。
    看到林晚進來,幾道目光同時投向她。
    曹辛夷抬起頭,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微微頷首,算是打過招呼,眼神平靜無波,看不出情緒。
    姚浮萍則隻是抬了抬眼皮,視線在她臉上掃過,便重新落回資料上,表情淡漠。
    龍膽草指了指曹辛夷旁邊的空位:“坐。”
    林晚依言坐下,能感受到來自旁邊曹辛夷身上淡淡的、清冽的香水味,以及一種無形的壓力。
    視頻會議很快開始。屏幕另一端是幾位金發碧眼的歐洲企業代表,對方態度嚴謹,問題尖銳,尤其針對“五彩綾鏡”的隱私保護架構和潛在風險窮追不舍。
    龍膽草宏觀介紹了公司的戰略和承諾,曹辛夷則用流利的英語和精準的數據,回應了關於市場合規和商業模式的問題。姚浮萍負責技術細節,她的解釋專業而嚴謹,但充斥著大量術語,偶爾會讓對方露出困惑的表情。
    當對方再次追問那個剛剛被發現的理論漏洞,以及龍膽科技將如何確保類似問題不再發生時,姚浮萍試圖用更複雜的技術路徑來解釋加固方案,氣氛一度有些凝滯。
    “或許,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這個問題。”林晚適時地開口,聲音清晰而柔和,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她沒有直接反駁姚浮萍,而是順著她的話,用更加生活化的比喻,解釋了數據匿名化的原理和極限。
    “這就像我們給信件加密,但即使信封再堅固,如果投遞的路徑和收信人的信息被關聯分析,依然可能泄露秘密。”她切換了PPT,展示了自己報告中關於“隱私 by design”和用戶可控性的建議,“所以,我們認為,真正的保護,不僅僅是加固‘信封’,更是賦予用戶選擇‘投遞路徑’和決定‘展示內容’的權利。‘五彩綾鏡’正在從底層架構上,向這個方向演進。本次發現的潛在問題,正是我們自我迭代、追求更高標準過程中的寶貴反饋。”
    她沒有回避問題,而是將問題轉化為進步的契機。她的闡述,結合了技術邏輯與人文關懷,既專業又易於理解,恰好彌補了姚浮萍純技術解釋的生硬。
    屏幕另一端的歐洲代表們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頻頻點頭。
    龍膽草看著侃侃而談的林晚,眼神深邃。此刻的她,與之前在研發部那個小心翼翼、甚至有些唯唯諾諾的實習生判若兩人。自信,從容,目光堅定,散發著一種基於專業積澱的獨特魅力。
    曹辛夷也側目看了林晚一眼,手指無意識地在平板邊緣摩挲了一下。她不得不承認,林晚在這個特定議題上的切入點和表達能力,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會議結束後,歐洲方麵表達了濃厚的合作興趣,約定下周進行更深層次的技術交流。
    龍膽草站起身,對眾人說道:“今天大家辛苦了。”他的目光掃過林晚,“林研究員今天的補充很好。”
    “這是我應該做的。”林晚微微躬身。
    眾人陸續離開會議室。曹辛夷收拾好東西,走到龍膽草身邊,低聲討論著接下來的安排,兩人並肩向外走去。
    林晚刻意放慢了腳步,與他們拉開距離。她走到茶水間,想接杯水,卻看到姚浮萍正站在那裏,端著咖啡杯,似乎特意在等她。
    “報告寫得不錯。”姚浮萍開口,語氣依舊沒什麽溫度,但比起之前的完全無視,已是進步。“那個‘技術絕對主義’的點,踩得很準。”
    林晚有些意外,接過水:“謝謝姚總監,隻是些不成熟的想法。”
    “想法成不成熟,要看能不能解決問題。”姚浮萍喝了一口咖啡,看著她,“龍總讓你來參加這個會,意思你應該明白。公共教育中心不是避風港,龍膽科技不養閑人。你的價值,取決於你能解決什麽問題,而不是你待在哪裏。”
    說完,她不再多言,轉身離開了茶水間。
    林晚握著微溫的水杯,站在原地。姚浮萍的話像一根針,刺破了她試圖構建的平靜假象。是啊,隻要她還留在這裏,隻要龍膽草還需要她這份“獨特”的視角,她就無法真正置身事外。
    她走到窗邊,看著樓下燈火通明的城市。主樓與附樓,中心與邊緣,界限似乎並不如她想象中那般分明。龍膽草用一場會議,輕易地將她又拉回了漩渦的邊緣。
    而此刻,走在前麵的龍膽草和曹辛夷,正低聲交談。
    “她確實很有想法,在這個領域。”曹辛夷語氣平淡,聽不出褒貶。
    龍膽草“嗯”了一聲,沒有多言。
    曹辛夷停下腳步,看著他:“但你把她拉進這種級別的會議,會不會讓她產生不必要的誤解?也讓其他高管覺得,你對她……過於特殊。”
    龍膽草也停下腳步,轉身麵對曹辛夷,夜色透過走廊的玻璃映在他臉上,輪廓分明。“辛夷,我用人,隻看價值。她的視角,是目前團隊欠缺的。至於誤解……”他頓了頓,目光深沉,“在公司利益麵前,個人感受是次要的。你應該最清楚這一點。”
    曹辛夷與他對視片刻,最終移開目光,扯了扯嘴角:“當然,我明白。”她率先向前走去,高跟鞋敲擊地麵的聲音在空曠的走廊裏回蕩,清晰,又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落寞。
    龍膽草看著她的背影,又回頭望了一眼茶水間的方向,眼神複雜難明。他知道曹辛夷的提醒不無道理,但作為一個決策者,他無法因為可能存在的“誤解”就放棄一顆有價值的棋子。尤其是,這顆棋子似乎正在展現出他未曾預料到的潛力。
    林晚回到附樓那間空曠的辦公室,桌上的綠蘿在燈光下舒展著嫩綠的葉片。她打開電腦,屏幕上還停留著那份評估報告的界麵。
    邊緣與中心,並非絕對。隻要她還有被利用的價值,隻要她還想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就永遠無法真正逃離。或許,真正的平靜,不是在風暴外尋一個避風港,而是在風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錨點。
    她深吸一口氣,開始整理今晚會議中對方提出的新問題,以及自己靈光一現的想法。既然無法避開,那就隻能迎上去,用實力,在這片看似邊緣的領域,開辟出屬於自己的、不可替代的中心。
    夜,深了。主樓與附樓的燈光相繼熄滅,隻有林晚辦公室的那一盞,還固執地亮著,像茫茫商海中一座孤獨卻堅定的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