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無聲的硝煙

字數:7252   加入書籤

A+A-


    星洲科技的反應,快得如同被踩了尾巴的毒蛇。
    就在曹辛夷與吳凱瑞、阿茲蘭會麵後的第二天,一場針對龍膽科技潛在盟友的無聲狙擊,悄然展開。這不是明麵上的價格戰,也非公開的詆毀,而是更精準、更陰狠的釜底抽薪。
    吳凱瑞的“靈犀科技”首先感受到了壓力。原本談得七七八八,隻待走流程的一筆來自本地風投的A輪融資,在簽約前夜被臨時告知“需要無限期擱置”。風投方的聯係人語氣躲閃,隻含糊地提及“市場環境變化”、“風險評估調整”。吳凱瑞多方打聽,才從一個相熟的圈內人口中得知,是星洲科技的一位副總,親自給風投基金的負責人打了電話。
    “老兄,不是不看好你們,”那圈內人壓低聲音,“是星洲發了話,誰這時候給‘靈犀’輸血,就是跟他們過不去。你這小身板,扛得住嗎?”
    與此同時,“靈犀科技”租用的聯合辦公空間,也接到了業主方的通知,以“整體規劃調整”為由,要求他們在月底前搬離。吳凱瑞氣得渾身發抖,這分明是故意刁難!吉隆坡合適的辦公地點哪裏是短短幾天就能找到的?
    技術宅的倔強讓他想硬扛,但現實的壓力卻如同潮水般湧來。團隊裏兩個核心工程師在接到獵頭電話(背後是誰指使,不言而喻)後,明顯開始動搖。公司的賬戶上,資金最多隻能維持一個半月的運營。
    另一邊,阿茲蘭的“婆羅洲生活網”也遇到了麻煩。他們賴以生存的幾個核心社區活動,原本已經談妥的場地讚助商突然反悔,合作多年的幾個本地小商家,也支支吾吾地表示“暫時無法繼續投放廣告”。阿茲蘭在社區裏經營多年,人脈深厚,很快便查到,是星洲科技旗下的一個本地生活服務平台,給了這些商家更大的折扣和流量扶持,條件就是“排他”。
    更惡心的是,網絡上開始出現一些關於“婆羅洲生活網”的負麵帖子,指責其“管理混亂”、“用戶信息可能泄露”,雖然規模不大,但在注重口碑的草根社群中,這種質疑的聲音極具殺傷力。
    “他們這是要斷了我們的根啊!”阿茲蘭在電話裏對曹辛夷訴苦,聲音裏充滿了憤怒與無奈。
    曹辛夷聽著匯報,臉色平靜,但握著手機的手指關節微微泛白。星洲科技的手段,狠辣、老練,直接瞄準了這些小公司最脆弱的命門——資金、場地、客戶、聲譽。這是典型的“降維打擊”,用體量和資源上的絕對優勢,碾壓潛在的萌芽。
    “吳先生,阿茲蘭先生,請稍安勿躁。”曹辛夷的聲音透過電波,依舊保持著令人心安的穩定,“這些情況,都在我們的預料之中。星洲科技越是反應激烈,越是證明我們的方向打在了他們的痛處。”
    她立刻啟動了應對預案。
    針對“靈犀科技”:
    · 資金:龍膽科技通過一家關係隱秘的海外投資機構,以“戰略投資”的名義,向“靈犀科技”注入一筆足以支撐其半年運營和研發的過橋貸款。條件優厚,且不幹涉經營。
    · 場地:曹辛夷動用了曹家在東南亞的一些人脈,在距離原辦公地點不遠的一棟寫字樓,為“靈犀”找到了一個更寬敞、租金更合理的辦公室,龍膽科技甚至提前支付了首期租金。
    · 人才:曹辛夷向吳凱瑞承諾,龍膽科技東南亞分公司可以向“靈犀”開放部分非核心的技術接口和共享文檔,提升其技術吸引力。同時,她暗示,如果核心工程師真的被挖走,龍膽科技可以臨時借調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支援。
    針對“婆羅洲生活網”:
    · 客戶與活動:曹辛夷協調龍膽科技的市場部門,將原本計劃用於本地推廣的一部分預算,直接以“社區共建基金”的形式,注入“婆羅洲生活網”,指定用於維持其核心社區活動和補貼合作商家。同時,龍膽科技承諾,在其海外版APP上線後,將給予“婆羅洲生活網”導流支持。
    · 輿論:九裏香在國內遠程指揮公關團隊,搜集“婆羅洲生活網”過往的正麵案例和用戶評價,製作成多語言版本的宣傳素材,通過本地合作的社交媒體KOL進行投放,對衝負麵言論。並聯係了本地的幾家有影響力的民生媒體,準備對阿茲蘭和他的團隊進行正麵報道。
    這一係列組合拳,迅速、精準,且力度恰到好處。它沒有試圖與星洲科技進行全方位的資源對轟(那無疑是雞蛋碰石頭),而是像精巧的外科手術,專門縫合被撕裂的傷口,加固被攻擊的堡壘。
    吳凱瑞在收到過橋貸款和確定新辦公室後,長長舒了一口氣,原本動搖的團隊也穩定下來。他給曹辛夷發了一條信息:“曹總,雪中送炭,沒齒難忘。‘靈犀’必定全力以赴。”
    阿茲蘭則在拿到社區基金和媒體支持承諾後,信心大增,拍著胸脯保證:“曹小姐,你放心!我阿茲蘭別的不行,就是在街坊裏還有點麵子!星洲想搞垮我,沒那麽容易!”
    初步的危機被穩住,但曹辛夷和龍膽草都清楚,這僅僅是開始。星洲科技就像一條潛伏在暗處的鱷魚,第一次撲咬落空,絕不會就此罷休,隻會更加耐心地尋找下一個機會。
    龍膽草站在分公司辦公室的落地窗前,看著樓下星洲科技那棟氣勢恢宏的總部大樓,眼神冰冷。
    “他們在試探我們的決心,也在消耗我們的資源。”龍膽草對身邊的曹辛夷說道,“這種騷擾戰,會沒完沒了。”
    曹辛夷點頭:“我們必須加快速度,盡快讓合作落地,產生價值。隻有讓吳凱瑞和阿茲蘭他們真正強大起來,形成集群效應,我們才能從根本上扭轉被動局麵。”
    “技術團隊那邊怎麽樣?”龍膽草問起了另一張王牌。
    “姚厚樸博士已經和吳凱瑞建立了直接技術溝通渠道,正在遠程協助他們攻克動態加密的瓶頸。姚浮萍總則帶隊優化‘五彩綾鏡’與本地網絡環境的適配性,確保一旦合作達成,產品能無縫接入。”曹辛夷匯報著進展,“另外,我們接觸的另外幾家潛在夥伴,雖然也受到了星洲科技不同程度的幹擾,但看到我們對‘靈犀’和‘婆羅洲’的支持,態度反而更積極了。”
    “很好。”龍膽草轉過身,目光落在曹辛夷略顯憔悴卻異常堅定的側臉上,“辛苦你了。”
    曹辛夷搖搖頭,剛想說話,她的助理再次匆匆進來,臉色有些凝重。
    “龍總,曹總,剛收到消息。星洲科技向本地電信管理局提交了一份報告,質疑‘五彩綾鏡’的加密標準‘可能不符合本國數據安全管理條例’,要求對我們的產品進行‘全麵安全評估’。”
    龍膽草和曹辛夷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冷意。
    來了。真正的殺招。
    利用行政和法規手段進行壁壘封鎖,這是跨國企業開拓市場時最常遇到,也最難應對的挑戰。星洲科技這是要將戰場,從商場直接拉到更複雜、更不可控的領域。
    “看來,他們是不打算給我們留活路了。”龍膽草的聲音裏聽不出喜怒。
    曹辛夷深吸一口氣,眼神銳利如刀:“那就讓他們看看,龍膽科技,從來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法規戰場是吧?我們奉陪!”
    無聲的硝煙,開始彌漫到更廣闊的領域。這場遠征,注定步步荊棘。
    “全麵安全評估……”龍膽草重複著這個詞,指尖在冰冷的玻璃窗上輕輕一點,“拖字訣。他們不需要真的找出什麽問題,隻要這個評估流程啟動,就能合法地將‘五彩綾鏡’無限期地擋在市場門外。我們的時間窗口,會被徹底鎖死。”
    曹辛夷迅速在腦海中調取相關信息:“本地電信管理局的評估流程,常規情況下需要三到六個月,但如果對方有意刁難,補充材料、舉行聽證會,拖上一年半載也毫不稀奇。而且,評估期間,我們的產品無法進行任何形式的商業推廣和測試。”
    一年半載?龍膽科技等不起。“五彩綾鏡”項目投入巨大,國內市場雖然穩住,但增長已見瓶頸,海外市場是必須攻克的戰略要地。更重要的是,一旦在這裏被拖住,其他觀望的東南亞市場也會望而卻步,歐洲那些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更會趁機搶占標準製定的先機。
    “不能讓他們把流程順利啟動。”龍膽草斬釘截鐵,“必須在報告被正式受理前,找到反擊點。”
    “星洲科技這份報告,依據的是什麽?”曹辛夷轉向助理,語氣急促。
    助理顯然做了功課:“他們引用了本國去年頒布的《數據安全法》修訂案中的一個模糊條款,關於‘涉及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特定數據技術,需滿足本土化審查標準’。他們咬定‘五彩綾鏡’的端到端加密和匿名化處理,可能影響執法部門對犯罪活動的調查,屬於‘特定數據技術’範疇。”
    “荒謬!”曹辛夷忍不住斥道,“這是對所有采用強加密技術企業的無差別攻擊!”
    “但法律條款的解釋權,不在我們手裏。”龍膽草冷靜地指出關鍵,“尤其是在別人的主場。”
    會議室陷入短暫的沉默,隻有中央空調發出低沉的嗡鳴。壓力如同實質,壓在每個人的肩頭。
    “有兩個方向。”曹辛夷率先打破沉默,思維高速運轉,“第一,法律層麵。我們需要找到頂尖的本地律師,深入研究該條款的立法背景、過往判例,尋找漏洞和反擊的依據。第二,輿論和遊說層麵。我們不能被動挨打,要主動出擊,讓星洲科技濫用法規的行為暴露在陽光下,爭取本地科技界、商界乃至用戶的支持。”
    龍膽草讚許地點頭:“思路正確。律師團隊我來聯係,曹家在海外有一些可信賴的法律資源。輿論和遊說方麵,辛夷,你主要負責。記住,我們的核心論點不是對抗本地法律,而是強調‘五彩綾鏡’保護的是普通用戶的隱私權,這與全球數字時代的發展趨勢和基本人權理念相符。星洲科技的行為,是打著‘國家安全’的旗號,行市場壟斷之實。”
    “我明白。”曹辛夷眼神銳利,“我會立刻著手準備材料,接觸本地的行業聯盟、智庫和媒體。阿茲蘭的‘婆羅洲生活網’也可以發動起來,從草根層麵發聲,質疑星洲科技為何害怕一個能更好保護民眾隱私的工具。”
    行動綱領確定,整個龍膽科技東南亞團隊如同精密的儀器,再次高速運轉起來。
    龍膽草動用了家族多年經營的人脈網絡,聯係上了在美國享有盛名、且在東南亞多有業務的“懷特&李”律師事務所。該所的創始合夥人之一,李察·懷特,親自接下了這個案子。他很快派出了一個由熟悉當地電信法規和國際數據法專家組成的精幹團隊飛抵吉隆坡。
    與此同時,曹辛夷的戰場也悄然鋪開。她沒有選擇與星洲科技正麵進行媒體罵戰,那隻會落入對方的節奏。她首先拜訪了馬來西亞中小科技企業聯盟的秘書長,一位對星洲科技長期壟斷不滿的中年人。
    “秘書長先生,星洲科技今天可以用這個條款阻止我們,明天就可以用同樣的方法阻止任何他們看不順眼的創新企業。”曹辛夷將一份精心準備的報告放在對方麵前,上麵詳細分析了該條款被濫用可能對本地科技創新環境造成的窒息性打擊,“這不僅僅是龍膽科技的危機,更是所有渴望打破枷鎖的本地科技公司的危機。”
    秘書長翻閱著報告,麵色凝重。他深知星洲科技的手段。
    離開聯盟辦公室,曹辛夷又馬不停蹄地約見了幾位在本地社交媒體上頗有影響力的科技評論員和學者,向他們客觀闡述了“五彩綾鏡”的技術原理和隱私保護理念,以及當前麵臨的非商業競爭困境。
    “技術本身是無罪的,關鍵在於如何使用和監管。”一位學者在交流後表示,“濫用安全條款來扼殺競爭,確實值得警惕。”
    阿茲蘭那邊也行動起來。他在自己的“婆羅洲生活網”社區和合作的街邊小販群裏,發起了話題討論:“你希望你的聊天記錄、你的客戶信息被大公司隨便看嗎?”“一個能幫你鎖好數據‘抽屜’的工具,為什麽有人不讓它進來?”這些樸素直白的問題,在草根民眾中引發了廣泛的共鳴和討論。雖然聲音微弱,但正一點點匯聚。
    星洲科技顯然沒料到龍膽科技的反擊如此迅速和多點開花。他們習慣了用資源和規則碾壓,對手往往在行政壁壘前就已潰敗。但龍膽科技不僅扛住了初期的騷擾戰,更在看似鐵板一塊的法規領域發起了犀利的攻勢。
    幾天後,情況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本地一家頗有公信力的財經媒體,刊登了一篇題為《數據安全,還是市場盾牌?——審視科技巨頭的法規博弈》的評論文章,雖未直接點名,但矛頭直指星洲科技利用模糊法規排除異己的行為。緊接著,中小科技企業聯盟在一場公開活動中,呼籲監管機構“審慎使用數據安全條款,避免誤傷創新”。
    網絡上的討論也開始升溫,雖然星洲科技控製了主流媒體渠道,但社交媒體和科技論壇上,支持技術開放、反對壟斷的聲音開始出現。
    壓力,開始反向傳導。
    電信管理局內部對是否正式受理星洲科技的評估請求,出現了分歧。一部分官員認為需要謹慎,避免引發不必要的國際商業糾紛和輿論反彈。
    星洲科技總部,頂樓辦公室。
    負責此事的副總裁陳永仁將一份輿情簡報摔在桌上,臉色陰沉:“龍膽科技……比我們想的難纏。他們不走尋常路。”
    坐在他對麵的,是星洲科技的創始人兼CEO,譚文龍。一個年近六十,眼神銳利如鷹隼的男人。他緩緩攪動著杯中的咖啡,語氣平淡:“跳梁小醜,再多花樣,也改變不了結局。通知下去,啟動B計劃。”
    陳永仁眼神一凜:“您是說……?”
    “他們不是想玩輿論,講道理嗎?”譚文龍嘴角露出一絲冷酷的笑意,“那就讓他們見識一下,什麽叫做真正的‘本地化’。去找‘黑水’公司的人,讓他們做得幹淨點。”
    “黑水”是一家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商業情報和“特殊事項服務”公司,專門替大企業處理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陳永仁心領神會:“明白了,譚總。我會讓他們重點‘關照’一下那位曹小姐,還有那個叫阿茲蘭的土著。隻要他們亂了陣腳,龍膽科技自然不攻自破。”
    一場更加肮髒、更加凶險的暗戰,即將拉開帷幕。而此時的曹辛夷和阿茲蘭,還沉浸在初步穩住陣腳的短暫勝利中,並未察覺到,陰影中伸出的毒刺,已經瞄準了他們的後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