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上善若水
字數:4503 加入書籤
“陛下,二弟,何必心急。”
“這棋盤上的事,講究個落子無悔;這天下的事,卻講究個順勢而為。”
“李唐皇室,自我那化身西出函穀關,便已結下了緣法。”
“他們尊我道門為國教,此乃順天應人之舉。佛門趁虛而入,蠱惑人心,已是逆流而行。”
“如今他們氣運升至頂點,便是那大潮的頂峰,接下來,便隻有回落一途了。”
“待到李唐有難,社稷動蕩之時,我道門弟子下山,或扶龍脈,或濟蒼生,隻需略盡綿力,便是一場天大的功德。”
“屆時,那李氏天子感念恩德,重振玄風,興道滅佛,不過是他一念之間的事。人間帝王一道旨意,勝過我等在天上爭鬥萬年。”
玉帝心中豁然開朗。
他細細思量,覺得此計大妙,釜底抽薪,不動幹戈而屈人之兵,確是老君這等人物才有的手筆。
“老君所言極是。”玉帝撫掌讚道,“隻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眼下斬仙台外,那三個反骨頭正與靈山諸佛鬥得天翻地覆,朕這南天門都快成他們兩家的演武場了。此事若不盡快平息,朕這三界之主的顏麵,可就真沒地方擱了。”
“說到底,還是因那陸凡而起。朕看西天那位的架勢,除了釋迦如來未至,幾乎是將半個靈山都搬了過來。”
“依朕看,他們也是找不到那位聖人,否則何至於此?隻需那聖人遞一句話來,那猴頭還不乖乖回他的靈山去?”
元始天尊冷哼一聲,對此不置可否。
太上老君聽了玉帝的抱怨,臉上笑容不變,反而添了幾分神秘。
他端起茶杯,輕輕呷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說道:“陛下聖明。他們自然是找不到的。那位行蹤飄忽,不沾因果,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過去未來,皆是一片迷霧,縱是聖人也難以窺其全貌。他們若能找到,五百年前就不會讓那猴子鬧出那般大的動靜了。”
“他們找不到,”老君放下茶杯,眼中精光內斂,“老道我,卻是知道一個地方,可以尋到他的蹤跡。”
此言一出,玉帝與元始天尊皆是一震。
“何處?”玉帝急切追問。
元始天尊亦是投來審視的目光,他深知自己這位大兄從不無的放矢。
三界之內,若還有一處地方能藏得住那等人物而不為聖人所知,那才真是奇事。
太上老君卻不直接回答,隻是伸出手指,在空中輕輕畫了一個圈,那圈中空空如也,無始無終。
元始天尊盯著那個圈,初時還不解,但瞬息之間,他那洞徹萬物的聖心便已明了。
他的雙眼中,有日月星辰生滅之景一閃而逝,臉上露出了恍然的神情。
“我明白了。”元始天尊緩緩開口,“如今這天機混沌的現在找不到他,便可以去那天機未亂的‘過去’尋他?”
太上老君聞言,臉上露出讚許的笑容,輕輕點了點頭,口中隻吐出一個字:
“善。”
得了肯定的答複,元始天尊那萬年不變的肅穆麵容上,竟也現出幾分躍躍欲試的神采。
對他這等存在而言,三界之內已少有能提起興致之事,逆溯時光長河,去會一會那位,倒是一樁有趣的事。
他當即便站起身來,理了理道袍,便準備動身。
可他剛邁出一步,卻又猛地停住了。
他回過頭,看看一臉沉思的玉帝,又看看悠然自得,事不關己的太上老君,眉頭微微皺起。
“不對。”
“大天尊要總攬全局,謀劃那李唐之事,為我道門日後大興鋪路。”
“我需逆轉光陰,去尋那人的下落,以解眼下之圍。”
“我等二人,都領了差事。怎麽到頭來,反倒是大兄你這位始作俑者,一個人在此清閑?”
麵對他的目光,太上老君卻是嗬嗬一笑,站起身來,緩步走到那香爐前,用銀箸撥了撥爐灰。
“二弟此言差矣。”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道我所修的,便是一個無為之道。”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一番話說完,他重新坐回蒲團上,雙目微闔,竟是直接入定了。
殿內,玉帝與元始天尊麵麵相覷,皆是啞口無言。
這番道理,他們自然都懂。
可不知為何,總覺得還是被這老頭給繞進去了。
元始天尊與玉帝、太上老君二人作別,也不多言,隻微微頷首,便轉身出了偏殿。
他既離了彌羅宮,便不走那尋常仙家騰雲駕霧的路數,隻一步踏出,身形便已不在上清天內。
周遭的瓊樓玉宇、仙雲瑞靄盡數化作了流光泡影,向後飛速倒退。
這便是聖人手段,於他而言,三界不過方寸之間,時光亦非牢不可破的鐵律。
他此行目的明確,便是要逆溯光陰,去那百多年前的靈台方寸。
時光長河在他腳下顯現,滾滾向前的是未來,滔滔而退的便是過往。
其中包含一切生靈的因果命運,便是大羅金仙落入其中,也要被這無盡的因果衝刷,迷失了本我,重入輪回。
唯有他這等聖人,方能視這時光長河如自家後院的池塘,來去自如。
天尊信步而行,周遭光影變幻,萬事萬物皆在倒流。
仙神鏖戰,王朝更迭,星辰生滅,皆如水中泡影,一觸即碎,瞬息便歸於沉寂。
他心念隻在那陸凡身上,循著那一道因果之線,身形在長河中不斷上溯,周遭景物變幻愈發急速。
終於,他足下一定,四周奔流的光影驟然靜止。
眼前是一座高山,山勢巍峨,林木蔥鬱,確是人間一等一的靈秀之地。
山間有樵子放歌,猿猴啼澗,一派祥和安寧的景象。
元始天尊並未急著入洞,隻將目光投向山腳下那條蜿蜒的小徑。
不多時,一個身影出現在小徑的盡頭。
那是個少年,衣衫樸素,麵容尚帶幾分青澀,風塵仆仆,眼中卻透著一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執拗。
他一步一步,走得艱難卻堅定,正是百多年前,前來尋仙問道的陸凡。
這少年此刻不過一介凡軀,與螻蟻無異,可誰又能想到,就是這具凡胎,日後會攪得三界天翻地覆。
正凝神間,元始天尊心頭忽地一動,察覺到了一股窺探之意。
這股意念並非來自當下,而是跨越了百多年的時光,從那遙遠的未來投射而來,精準地落在了此處。
業報水鏡。
元始天尊心中明了。
想來是斬仙台那邊查看陸凡跟腳的。
以他聖人之能,隻需一個念頭,便可將這水鏡映照來的光影盡數屏蔽,叫他們什麽也看不見,什麽也查不到。
可就在他動念的瞬間,一個念頭卻又在心底生了出來。
那萬年不變的肅穆神情,竟是微微鬆動,顯出幾分玩味。
他不再理會那未來的窺探,徑直朝著那斜月三星洞府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