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回 再次被識破 寧宗的現狀
字數:4505 加入書籤
再看麵前的史施德,此時已經嚇得五體顫抖,忙不迭的磕頭對宋宇求饒“:太子殿下,當初那檔子事,都是史彌遠那老賊硬要讓小人生米煮成熟飯啊。冤有頭,債有主,要報仇您倆找他去!”
“:父債子還,你先還了,他史彌遠再還不遲。”宋宇眼見史施德沒骨頭到親爹都賣,嗤笑著說道。
史施德見宋宇不放過自己,立馬嚇得尿了褲子。趴在地上,抱著宋宇的小腿肚子哭訴道“:太子殿下啊,我願意跟他斷絕父子關係,從今以後,您就是我爹,你要兒做什麽,兒都去做,隻要您留下兒這條狗命就成。”
宋宇和周邊眾人見史彌遠的兒子如此沒骨頭,隨之爆發出一陣哄堂大笑,其間還伴隨著嘲諷“:呦嗬!想不到史相家得公子,很是曉得事理嗎,為了咱大宋,寧願跟奸賊劃清界限,真是大義滅親啊!”
宋宇聽了周圍人的嘲笑,微微躬身,將抱著自己大腿,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史施德那張麻子臉托起,溫柔的說道“:兒呀,走,帶爹去宰了你那親爹去。”
話到此處,宋宇眼神陡然冷冽,抬起頭,對著楊妙珍孟珙兩人說道“:楊姑娘,孟兄弟,在城內,騎兵移動不便,你二人還是率領忠順軍騎兵,留在這北城門,好生把守,也算是我等的一條退路。”
楊妙珍兩人趕緊領喏,忙又吩咐麾下將官,將馬軍屯駐在了北城門內外。
宋宇轉過頭,吩咐王煥君與謝道清,將史施德看管好,隨即下令麾下剩餘兵馬列隊向城內走去。
一進這臨安城,隻見路上處處張燈結彩,就像是要過年了似的,不過與過年氣氛不搭調的是,整條禦街上,一個百姓都沒有,全都是手拿兵刃的禁軍來回巡邏。他們五人一伍,十人一隊,往來頻繁。
“:殿下,看來史彌遠把所有百姓都堵在家裏麵了,兵丁全都安排在了臨安城內巡邏,就是要保證登基儀式順利進行啊。”隻聽劉克莊提醒道。
宋宇正要答話,卻見一隊巡邏兵丁走來,當先一個身著盔甲之人詢問道“:可有相爺手令?若無手令,你等兵馬且在城外駐紮,待登基大典結束後才可入城。
宋宇見此,並不以為意,吩咐身後王煥君倆人將史施德帶到了跟前,指著他說道“:瞎了你們的狗眼,史大公子在此,有要事向相爺稟報,識相的,還不快快將路讓出來?“
那小將顯然識得史施德那張長相特殊的臉,雖然見史施德麵色有些頹喪,感到很是詫異,但對方也沒求救,這小將也懶得多問。
立馬對著史施德恭敬的拱手答道“:相爺正在皇城操持登基大典的準備工作,幾位盡可前去。隻是這手下的兵丁需要在此止步。“言罷,擋在了宋宇跟前,大有不留下兵馬,不能再向前半步得架勢。
宋宇見對方是個死腦筋,厲聲嗬斥道“:狗東西,連史大公子得麵子都不給。你知不知道,這些兵丁,乃是相爺下令,史大公子親自挑選的禦前護軍,專門保護新君登基用的,你若在橫加阻攔,小心相爺要了你的狗頭。”
那小將被宋宇這麽一嚇,趕忙道歉,邊道歉,邊讓開了去路。放宋宇等人入內。
宋宇見此,輕蔑的笑了笑,這才招呼眾人穿過滿大街巡邏得禁衛,繼續向皇城走去。
邊走宋宇邊小聲對著劉克莊說道“:看到沒,人再多,也都是木頭樁子,略施小計,萬馬叢中穿梭自如啊!“
劉克莊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對著宋宇說道“:太子您的膽子也是夠大的。兄弟現在走在這千軍萬馬之中,都止不住的出冷汗,殿下您卻依舊嬉笑怒罵,兄弟真是佩服之至啊!“
宋宇聽了劉克莊誇讚得話語,砸吧砸吧嘴“:膽大也算是優點?“
“:臨危不亂,乃是上將人選,殿下,您現在已經能做得一方統帥了。而且若是沒有膽量,還不是會跟這史嵩之之輩相同,您三句話不到,他就屎尿橫流了?到最後除了會互相拆台,隻怕屁事都做不了。”
就這樣,宋宇一行人在史施德這張麻子臉得庇佑下,招搖過市,一路領著這千餘士兵,來到了皇城北門,和寧門外。
照理說,平常這和寧門很少開放。屬於宮娥太監們出城采買之門,也就是後門。
平常大臣們上朝,都得繞道南門才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臨安是個長條形,這宮城,是在臨安的最南端,也就是說不管百姓還是朝臣居所,全都在城北。這就使得上朝的大臣,全都得兜個很大的圈子,繞道南門才能上朝。
但今日是登基大典,所以北門也一並開放。隻不過多了許多人馬把守,看起來戒備森嚴的樣子。
現在這北門上的守將,十分巧,正是楊皇後的堂弟楊次山。之所以史彌遠派遣他來這,一則這楊次山是楊皇後的堂弟,也算是皇親國戚,這和寧門後,便是宮內宮娥太監居所。
再往裏,就是皇妃貴人們的住處,讓皇親國戚來守此門,也算是十分合理。
二則這楊次山手握兵馬,再加上楊次山的兩個兒子兵敗扯謊,史彌遠已經十分信不過這父子三人了,索性將他楊次山的兵馬,夾在自己皇宮內和皇宮外兩隊兵馬中間,到時他楊次山就算玩什麽花樣,隻要看到自己的處境,也會乖乖地待在原地不敢造次。
“:楊指揮使大人,門外來了一隊人馬,說是史相傳喚,您要不要出去看看?”隻聽城門守將傳報躺在太師椅上的楊次山道。
楊次山聽了,也不睜眼,就這樣懶洋洋的躺在太師椅上回答道“:他史彌遠調動兵馬,幹我等何幹?由他去吧。”
“;大人,門外來的,可不是幾百人,而是上千人,個個兵器盔甲森然,好多瞅著麵生,您還是出去看看吧。”那守將有些不確定地說道。
楊次山聽了,懶洋洋得從太師椅上站起了身“:走,領本指揮去看看。”
語畢,楊次山在守將的帶領下,來到了城門樓垛口前,將頭伸出去,聚精會神得掃了一圈城下那隊兵馬。
哪知這一看不要緊,楊次山冷汗立馬下來了。為何?原來這楊次山可不像是別的木頭樁子兵,隻要見了史施德就會放行。至於他史施德的處境,壓根不會深究。
但這楊次山可不同,他可是身在局內,和各方勢力都有利益相連,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很多事情,他楊次山卻不能一帶而過。沒辦法,性命相關,所以很多細節都會激起他的反應。
隻見楊次山小心翼翼的對著下邊史施德詢問道“:呦!史家公子,怎的不把守你那北門,卻來本指揮使這裏閑逛?”
史施德表麵看似無拘無束,暗中王煥君正用短匕指著後脊梁骨呢。此時聽了楊次山言語,心裏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隻見他一臉憋屈的回道“:楊叔叔,我爹有令,招我前去。”
楊次山聽了這史施德這含糊其辭的回答,心裏愈加不安。又見了史施德那一臉苦逼相,知道自己猜的八九不離十,立馬正色厲聲對著宋宇等人言道“:好啊!你等到底是什麽人?竟敢挾持史家公子,來賺本指揮使城門?“
言罷,大聲對著旁邊兵丁命令道”:眾將士聽令,弓弩伺候,一旦對方反抗,萬箭齊發。“
兩旁弓弩手得了命令,立馬將大宋神臂弩擺到了垛口,隻等楊次山下令,便要萬弩齊發。
宋宇見此,正要抬頭說兩句,卻聽史施德罵開了“:好你個楊次山,你個王八蛋,弄這些個弩手,想把本公子也射成刺蝟嗎?”
皇城外宋宇再次被人識破了。皇城內史彌遠正在苦口婆心的勸解寧宗和楊皇後。
隻見寧宗和楊皇後被兵丁押在垂拱殿皇座上五花大綁,全然沒了皇家的威嚴。
史彌遠則皮笑肉不笑得對著兩人勸說“;皇上,快寫傳位詔書吧,不然一會過了吉時就不美了。“
寧宗此時眼圈烏黑,咳嗽連連,聽了史彌遠這些話,登時氣的是七竅生煙“;史彌遠,你個亂臣賊子,朕自認待你不薄,處處對你忍讓,想不到你最終還是選擇了這條路,你就不怕後世之人對你口誅筆伐嗎?“
史彌遠聽了寧宗言語,哈哈大笑“:你這老糊塗蟲,你之所以對本相言聽計從,那是本相砸死了韓侂胄,得了金人得外援,跟你有個屁的關係?想本相這一路走來,哪得過你什麽恩惠?全都是本相努力的結果。
其實,你也是倒黴,本相原來沒打算這麽早動手,本意是打算等你這老糊塗蟲老死了以後,在矯詔篡立,不過啊,人算不如天算,你那養子趙竑,處處與本相做對,前些日子,更是在襄陽將本相的異母兄弟史嵩之手腳砍去,做成了豬狗模樣。本相若是再不動手,到時讓他趙竑小兒平安回到臨安,那本相以後還有好日子過?所以啊,要怪就怪你那鋒芒畢露得養子趙竑,是他不識天數,硬要以卵擊石。這才連累你這老糊塗蟲少活了幾年,少享幾年清福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