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籠的枷鎖
字數:3351 加入書籤
“白龍之怒” 的慘痛教訓,讓 “安全” 二字成了格物院所有人心中不可逾越的紅線。若說之前的密封與連接是 “鎖住龍息” 的鎧甲,那此次升級的安全係統,便是困住 “鐵龍” 的多重枷鎖,每一道都經過反複推演,帶著 “絕不讓悲劇重演” 的決絕。葉夢珠將安全方案貼在工坊最顯眼的位置,圖紙上用紅筆圈出的泄壓閥、壓力表、聯動裝置,像一道道醒目的警示,時刻提醒著工匠:這是守護生命的最後防線。
“一個泄壓閥不夠!要三個!主副配合,再加終極保險!” 葉夢珠拿著圖紙,在鍋爐模型旁比劃,聲音堅定。這次的泄壓閥不再是之前單一的鑄鐵閥門,而是按 “主 副 應急” 三級設計,每一個都有明確分工,如同三道層層遞進的閘門,確保蒸汽壓力始終在安全範圍內。
主閥被安裝在鍋爐側麵靠近底部的位置 —— 這裏是蒸汽壓力最集中的區域,能第一時間感知壓力變化。閥門主體用加厚熟鐵鍛造,閥體直徑足有兒臂粗(約三寸),內部的閥芯則采用黃銅製作(黃銅耐熱且不易生鏽,能保證長期靈活運轉)。葉夢珠特意要求將泄壓孔道加粗到一寸半,比之前大了一倍,孔壁用細砂紙反複拋光,直到內壁光滑如鏡:“蒸汽要像決堤的洪水一樣,能毫無阻滯地衝出去,不能有半點卡頓!” 為了測試流暢度,工匠們用壓縮空氣模擬蒸汽,當閥門開啟時,氣流衝出的聲音如同狂風呼嘯,卻沒有絲毫雜音,證明孔道暢通無阻。主閥的開啟壓力被設定為 “七十五斤”—— 這是鍋爐安全承壓的上限,一旦壓力達到這個數值,閥芯會在蒸汽推力下自動抬起,釋放壓力。
副閥安裝在鍋爐中部,體積比主閥小一圈,但反應速度更快。它的閥芯采用輕質合金製作,重量僅為主閥的一半,隻要壓力達到 “七十斤”(比主閥低五斤),就能被蒸汽頂開。葉夢珠給它加了一個特殊設計:在閥口處裝了一個銅製哨子,當閥門開啟時,蒸汽通過哨子會發出尖銳的 “嘀嘀” 聲,像哨兵的警報,提醒工匠 “壓力已接近上限”。“主閥負責泄壓,副閥負責預警,兩者配合,才能爭取更多反應時間!” 葉夢珠一邊調試哨子的音調,一邊解釋。學徒小張試著用手按壓副閥閥芯,隻需輕輕用力,閥門就能開啟,哨聲清脆響亮,在整個工坊都能聽到。
第三個應急閥被安裝在鍋爐頂部的最高處 —— 這裏是蒸汽最後聚集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死角”。它的開啟壓力被設定在 “七十斤”,與副閥一致,但結構更簡單可靠:沒有複雜的聯動裝置,隻有一個彈簧控製的閥芯,即使主副閥都出現故障,隻要壓力超標,彈簧就會被頂開,確保蒸汽能順利排出。葉夢珠特意用耐高溫的陶瓷製作了閥座,防止長期高溫導致閥門粘連:“這是最後一道保險,就算前麵兩道都失效,它也必須能工作!” 安裝完成後,老周親自測試:用千斤頂模擬蒸汽壓力,當壓力達到七十斤時,應急閥 “噗” 的一聲開啟,蒸汽(用壓縮空氣代替)順利排出,壓力下降後,閥門又自動關閉,動作精準無誤。
光有泄壓閥還不夠,還需要清晰的預警和嚴格的規範,讓每個工匠都知道 “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
新的黃銅壓力表比之前大了一圈,表盤上的刻度被重新標注,每一斤壓力都用清晰的刻線標出。葉夢珠讓人用刺目的朱砂,將 “七十五斤” 以上的區域塗成紅色,像一條醒目的 “生死線”,一眼就能看出 “壓力已超安全範圍”。她還在壓力表旁邊裝了一個放大鏡,方便工匠遠距離看清指針位置:“上次事故,有工匠沒看清指針,這次必須讓每個人都能一目了然!” 老周在表盤下方釘了一塊小木牌,上麵用墨筆寫著:“指針入紅區,立即停爐!違者重罰!” 字跡工整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嚴厲。
葉夢珠還設計了一個簡單卻實用的聯動裝置:在主壓力表的指針軸上裝了一個小金屬片,當指針轉到紅區時,金屬片會接觸到旁邊的銅製觸點,接通電路(用幹電池供電),觸發一個掛在工坊梁上的小鈴鐺,發出 “叮鈴鈴” 的尖銳警報。“就算沒人盯著壓力表,鈴鐺一響,所有人都能知道出事了!” 葉夢珠拿著電線,仔細連接觸點,確保接觸良好。測試時,當她手動將指針撥到紅區,鈴鐺立刻響起,聲音急促,讓人下意識地繃緊神經。老周看著這個裝置,點點頭:“好!這樣就算忙起來忘了看表,也有提醒了!”
在工坊的顯眼位置,工匠們釘了一塊厚厚的木板,上麵用毛筆寫著詳細的操作規程,每一條都通俗易懂,卻帶著嚴格的約束:
開爐前,必須檢查三個泄壓閥是否靈活,壓力表是否正常;
運行時,至少有一名工匠全程盯著壓力表,不得擅自離開;
聽到副閥哨聲或鈴鐺警報,立即減少鼓風,降低爐溫;
指針入紅區,必須立即停爐,待壓力降至安全範圍後再檢查;
每周必須清洗一次所有泄壓閥,防止粘連。
木板下方,還留了一片空白,每個工匠都在上麵簽了自己的名字 —— 這不僅是簽名,更是對安全的承諾。老周第一個簽字,他的字跡蒼勁有力,落在紙上,像一顆沉甸甸的誓言。
所有安全裝置安裝完成後,工匠們進行了一場嚴格的 “壓力測試”:往鍋爐裏注水,點燃爐火,慢慢升高壓力,模擬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
當壓力達到七十斤時,副閥和應急閥同時開啟,哨聲和蒸汽排出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工匠們立刻減少鼓風,壓力很快下降;
?故意將主閥卡住(模擬故障),當壓力升到七十五斤時,應急閥準時開啟,同時鈴鐺響起,警報清晰;
?測試完成後,工匠們按照規程,清洗了所有泄壓閥,檢查了壓力表和聯動裝置,確保一切正常。
老周站在鍋爐旁,看著這三道泄壓閥、醒目的壓力表和牆上的操作規程,心裏踏實了許多。他伸手摸了摸冰涼的應急閥,仿佛能感受到它蘊含的安全力量:“上次是我們沒給‘鐵龍’套好枷鎖,這次這些‘枷鎖’,一定能困住它!” 葉夢珠也點了點頭,眼神堅定:“安全沒有僥幸,隻有把每一道防線都築牢,才能真正駕馭‘汽力’,不讓兄弟再流血。”
工坊內,陽光透過天窗灑在這些安全裝置上,黃銅壓力表泛著金屬光澤,朱砂紅的 “生死線” 格外醒目,三道泄壓閥像忠誠的衛士,守護著即將重生的 “鐵牛”。這一次,他們不僅給 “鐵牛” 鑄好了筋骨,更給它套上了牢固的 “安全枷鎖”,隻為下次試爐時,能真正馴服那條狂暴的 “白龍”,讓 “鐵牛” 安全地 “活” 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