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即長城
字數:1889 加入書籤
夜幕降臨後,蜀王府戰略研究室的燭火比往日更亮了幾分。巨大的西南輿圖鋪滿整麵牆,從川蜀腹地延伸至雲南邊境,再到東線長江流域與北線陝甘邊界,每一處關鍵節點都用紅、黑、藍三色標注 —— 紅色代表已穩固的民生區域,黑色是敵軍威脅方向,藍色則是待開發的戰略通道。林宇身著常服,手指按在輿圖上蜀南開荒區的位置,那裏密密麻麻標注著數十個村落的名字,旁邊用小字寫著 “畝產三石、免稅一年、水利覆蓋八成”。
“諸位請看,” 林宇的聲音打破室內寧靜,目光掃過劉子墨、陳平、趙破虜及負責民生的戶部侍郎周文彬,“蜀南三十萬畝荒地,如今已有十五萬畝豐收,僅這部分產出,就能支撐川東水師三個月的糧草消耗。更重要的是,周侍郎剛送來的民情簿顯示,這些開荒區的百姓,自願組建了民壯隊,雖未經過正規訓練,卻能協助守軍巡邏、傳遞消息 —— 這便是民心凝聚的力量。”
周文彬立刻上前一步,展開手中的賬冊:“大人所言極是。據統計,因平價糧鹽點和蜀錦券的穩定流通,成都及周邊州縣的流民數量較去年減少七成,不少流民已定居開荒區。更可喜的是,蜀錦券在雲南邊境也開始流通,麗江土司上個月還專門派人來,希望能增加蜀錦券的兌換額度,這說明咱們的民生政策,已開始輻射周邊,為後續戰略布局打下基礎。”
陳平俯身看著輿圖上的北線,手指劃過漢中至西安的通道:“民心穩固,咱們才能騰出兵力強化邊防。此前川北一戰,雖擊退清軍,但漢中防線仍需增兵。如今流民減少,糧草充足,咱們可從民壯隊中選拔精壯,補充到北線守軍,既節省軍餉,又能讓百姓更有歸屬感 —— 他們守護的,是自己的家園。”
“陳將軍所言有理,但東線也不能忽視。” 趙破虜眉頭微蹙,指向長江瞿塘峽段,“鄭芝龍聯合荷蘭人的消息已確認,他們的艦隊可能在月底抵達川江。水師雖已配備新鑄的‘震天雷’,但糧草運輸仍需依賴川東糧道。如今蜀南糧食豐收,正好可通過長江航道,將糧食運往東線據點,確保戰時糧草不缺 —— 這便是民生支撐軍事的關鍵。”
劉子墨則將目光投向雲南方向,手指沿著滇蜀古道延伸:“雲南土司雖已結盟,但仍需提防清廷和吳三桂的滲透。如今咱們的蜀錦券能在雲南流通,平價鹽鐵也深受當地百姓歡迎,這正是‘以民生促聯盟’的機會。可考慮在麗江設立蜀錦券兌換點,同時派遣農技人員,協助雲南百姓改進種植技術 —— 百姓得到實惠,土司自然更傾向於咱們,比單純的軍事威懾更有效。”
林宇點點頭,指尖在輿圖上劃出一道弧線,將蜀南、川東、雲南串聯起來:“諸位說得都對。民心不僅是安穩的根基,更是戰略的延伸。咱們推行免稅、興水利、穩貨幣,看似是民生舉措,實則是在構建一張‘戰略網’—— 糧食豐收支撐軍需,百姓安居減少內耗,蜀錦券流通輻射周邊,民壯隊協助防務。這張網織得越密,咱們應對危機的底氣就越足。”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嚴肅:“但也要警惕。清廷若得知蜀地民生穩固,必然會加速南下;鄭芝龍也不會坐視咱們實力增長,定會提前動手。接下來,一是要加快蜀南剩餘荒地的開墾,爭取明年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二是擴大蜀錦券的流通範圍,將其推廣至湖廣邊境,削弱福建朝廷的經濟影響力;三是從民壯隊中選拔骨幹,進行基礎軍事訓練,組建‘鄉勇營’,作為正規軍的補充。”
周文彬立刻回應:“下官明日便組織人手,前往蜀南指導開荒,並在各州府增設平價糧鹽點,確保百姓隨時能買到物資。” 陳平與趙破虜也同時躬身:“定按大人吩咐,加強邊防與水師備戰。”
林宇走到輿圖前,目光落在蜀南開荒區的標注上,那裏的紅色 區域如同一片溫暖的光,照亮了周邊的戰略節點。他輕聲說道:“古人雲‘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咱們不求天下,隻求守住西南一隅,給百姓一個安穩的未來。隻要民心不散,這西南的長城,便永遠不會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