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美國投資團隊
字數:3820 加入書籤
他回答道:“我對校內網的發展前景一直很看好,這一輪融資,我確實有參與的打算。”
他頓了頓,想起沐紫晨的事,補充道:“正好,我也有點其他事情想和你們團隊當麵聊聊。”
“好的,陸總。”
王美團在電話那頭應承下來,“我人一直在北京,您隨時方便都可以聯係我。”
“至於下一輪融資的正式談判,我們暫定在五天之後。對方是一家美國的投資機構。”
“如果您有興趣參與,可以提前過來,或者當天過來都可以。”
“行,我知道了,到時候我會聯係你。”
陸陽說完,便掛斷了電話,他並沒有告訴王美團自己此刻人就在北京。
放下手機,陸陽臉上浮現出一絲冷笑。
五天之後就開始正式談判?
這說明王美團團隊早已和那家美國投資機構接觸多時,甚至可能基本談妥了框架,直到臨門一腳才通知他這個擁有20%股份的重要股東。
這背後傳遞的信號再明顯不過,王美團他們對於陸陽這個投資人,並不十分認可,甚至可能心存戒備,不希望他過多介入。
陸陽回憶起前世所知的信息,2006年年中,校內網確實接觸過一家美國投資機構。
但最終因為對方希望聯合其他機構共同投資,以此分攤風險,而被王美團團隊拒絕,導致融資流產。
“不知道這次是不是同一家……”
陸陽暗忖,“但即便還是那家,曆史也未必會簡單重演。”
他知道,王美團團隊很有主見,絕不會輕易妥協。
“我倒想看看,你們這次能搞出什麽花樣來。”
陸陽在心中冷笑。
他深知這個時代的一種普遍心態。
許多創業者對“外資”有著近乎盲目的推崇和信任,認為它們更專業、資源更廣、品牌背書更強。
即便他陸陽開出完全相同的條件,王美團團隊大概率也會優先選擇那家美國機構。
從王美團這通近乎“通知”而非“商議”的電話裏,陸陽已經感受到了濃濃的疏離感和不信任感。
事實上,陸陽不知道的是,王美團不僅是對他,可能對絕大多數試圖控股或深度影響公司的投資人都懷有本能的警惕。
他的策略始終是多接觸、多比較,分散融資,極力避免任何單一投資方獲得過大的話語權。
隨後的幾天,陸陽索性放鬆下來,陪著陳雲曦在北京城裏逛了逛。
隻是有李蘭這個鋥光瓦亮的大燈泡時刻在場,陸陽什麽額外的進展也沒能實現。
很快,校內網新一輪融資談判的日子到了。
陸陽按照前一天晚上與王美團確認的時間,隻帶了張濤一人,準時來到了校內網位於中關村附近的簡陋辦公室。
到達之後,他一眼就看到了王美團和他的聯合創始人團隊。
不過,從他們頻頻向外張望、整理衣著的動作和期待的表情來看,他們的熱情顯然不是衝著他陸陽的,而是在焦急地等待那家美國投資商的代表。
關於這家美國機構的基本信息,王美團在前兩天的郵件裏倒是例行公事地告知了陸陽。
畢竟陸陽是占股20%的重要股東,完全隱瞞說不過去,但也僅限於一個名字和極其簡單的背景介紹。
看著王美團幾人在門口翹首以盼的樣子,陸陽隻覺得頗為無趣,甚至有些可笑。
他也懶得在外麵陪曬,直接讓前台員工帶路,先行一步走進了會議室,找了個位置安靜地坐下,準備冷眼旁觀這場即將開始的談判。
大約半個多小時後,會議室外傳來一陣喧嘩與腳步聲。
緊接著,王美團團隊一行人如同眾星捧月般,簇擁著幾位西裝革履的美國人走進了會議室。
為首的是一位看起來四十歲上下、身材高大、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的白人男子。
他應該就是那家美國投資機構的負責人——邁克·格蘭。
在王美團的引導下,雙方各自在會議桌兩側落座。
王美團這才仿佛剛想起似的,象征性地向邁克·格蘭介紹了早已坐在一旁的陸陽:
“邁克,這位是陸陽先生,也是我們校內網非常早期的投資人之一。”
他特意強調了“早期”和“個人投資者”這兩個詞。
邁克·格蘭聞言,那雙湛藍色的眼睛裏果然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好奇與審視。
在風險投資這個行當裏,“個人投資者”並不少見,但敢於在早期就投入一個互聯網初創項目,並且能坐在這裏參與後續輪次融資談判的,卻並不多見。
因為風險投資,從其名稱就揭示了其本質——高風險。
每一次投資都像是一場豪賭,失敗的概率遠大於成功。
對於機構而言,可以通過投資組合來分散風險。
但對於個人來說,一次失敗的打擊可能是毀滅性的。
因此,敢於並有能力在這個階段以個人身份持續下注的,要麽是膽識過人、賭性極強的冒險家,要麽就是背景深厚、實力雄厚的隱秘大佬。
無論陸陽屬於哪一種,都值得邁克·格蘭投以額外的關注。
他對著陸陽禮貌地點了點頭:“很高興認識你,陸先生。”
陸陽也隻是微微頷首回禮,態度不卑不亢。
寒暄過後,會議進入正題。
王美團開始主導會議,向邁克·格蘭的團隊詳細介紹校內網的最新發展情況。
不得不說,在王美團團隊的全力運營下,校內網過去幾個月的發展勢頭相當迅猛。
其注冊用戶和活躍度增長迅速,業務已經覆蓋了全國近百所高校,尤其是在一些頂尖的高校中取得了爆發性的增長,幾乎成了這些學校學生必上的網站。
陸陽心裏清楚,在這個年代的校園社交領域,頂尖高校對普通院校有著強大的示範效應和吸引力。
隻要成功占領了這些頭部學校,再向下滲透到更多普通高校,阻力就會小很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線上推廣和線下地推的結合上,王美團團隊確實展現出了很強的執行力和對校園生態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