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夜談

字數:3943   加入書籤

A+A-


    文淵閣,乃是大齊朝廷所立,集數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頂級詩文之處,但凡能夠入選其中,其名自可以在曆史長河中流傳千古。
    它幾乎被大齊文人們視為畢生所學的至高榮耀!
    李牧聞言笑了笑。
    他自然知道這首春江花月夜的水準有多高,無論在哪個時代,都足以被稱為文學史上的一顆明珠。
    但麵對蕭公子入選文淵閣的稱讚,他卻並不在意,隻是淡然問道:“進了文淵閣又有何用?”
    “那自然可以青史留名!”
    “哈哈……”李牧搖頭大笑,良久之後才極為認真的說道:“青史留名又有何用?死後之名是好是歹,都已經對我無什麽影響,那些所謂的文人榮譽也都是些毫無作用的虛名罷了。”
    “詩詞歌賦,永遠都隻是盛世的點綴、錦上添花!生逢亂世,縱然有滿腹經綸、才氣橫秋,也不抵一餐飽飯,不抵幾畝薄田來的實惠。”
    聽聞此言,蕭公子似乎有些不樂意:“李兄此言未免有些太過片麵,書生亦可治國,大齊朝堂之上亦不乏文人出身的一品大員。”
    “更何況如今我大齊正值春秋鼎盛,你怎可亂言是亂世?”
    夜風吹來,李牧略感寒意,有些醉意的頭腦也清醒了些許。
    他看著眼前這位貴公子,默默歎了口氣。
    對方似乎從小便是生活在錦衣玉食的家境中,被保護的太好,導致對如今的天下形勢、民間苦難了解不深。
    如今的大齊內憂外患,早已千瘡百孔處於風雨飄搖的狀態,何來春秋鼎盛?
    “我沒說書生不可治國,我隻說詩詞歌賦無用。”李牧斟酌片刻,選擇了一種更加通俗易懂的方法來和對方爭辯:“詩文寫的再好,能讓邊境的突厥和蠻人退兵?能讓大齊的軍隊多打造幾幅戰甲?能讓百姓們不必再餓肚子?”
    昔日剛剛穿越而來時,李牧也曾經想過學習小說中的主角一樣,依靠前世積累下來的詩文來出人頭地。
    但結果呢?
    底層百姓們連飯都吃不飽,誰會有心情來欣賞文學?
    那些達官貴人,他們更喜歡的是錢財權勢,美人佳肴。
    而科舉……就更沒戲了。
    如今大齊朝堂實行的是舉薦製,能夠入朝為官者都是些豪門大族,亦或者祖輩就是官宦世家的子弟。
    階級森嚴,難以跨越。
    百姓就是百姓,官員就是官員,代代傳承。
    蕭公子聞言無言以對。
    他確實不知該如何反駁,但內心深處卻隻覺得極為可惜。
    像李牧這般有才華之人,在如今的時代居然隻能依靠與人好勇鬥狠、釀酒販物來謀求生存,這讓他有種明珠蒙塵的感覺。
    “莫非這天下,真的已經糟糕到了這種地步……”
    蕭公子喃喃自語:“難道我昔日讀過的聖人書,都是些無用之物嗎?”
    李牧端起酒杯一飲而盡,並未回應。
    聖人書自然不是廢物。
    隻是不適合如今的時代。
    亂世之中,能夠依仗的唯有弓馬劍刀。
    文明,才學,知識,是要建立在強大力量基礎上才能蓬勃發展的東西。
    “方才我還想著想要舉薦李兄入朝為官,不過從言語間,我能察覺出李兄誌不在此。”蕭公子苦笑著搖了搖頭,“隻是可惜了李兄這身才學,竟然隻能委身在市井之間與幫派人士搏命鬥狠。”
    “哎,隻望將來大齊能夠徹底掃平邊疆外敵,肅清朝野,如此,李兄便可不必為生計而奔波,可一展胸中才氣,做一個點綴盛世最耀眼的明珠。”
    “那就多謝蕭公子吉言了。”李牧端起酒杯。
    他如今在安平平穩發展就挺好,若真到了朝堂之上,進入那些大人物之間的黨爭之中,恐怕便很難明哲保身。
    昔日丁知府、董大人都是一方封疆大吏,背後有家族和靠山撐腰,但依然死的極慘。
    自己這點斤兩……
    還是別去蹚這趟渾水了。
    兩人輕輕一碰,一飲而盡。
    “不過,這詩文倒也不是全無用處,至少今晚我還贏下了公子一樁寶貝。”李牧伸手將桌岸上的玉佩拿起晃了晃,笑道:“按照先前的約定,這東西我就不客氣的收下了。”
    蕭公子眼珠一轉,輕聲道:“此物你盡管拿去,但我也有個要求。”
    “請講。”
    “方才李兄作的那首詩,可否送給我?”
    “盡管拿去!”李牧一咧嘴,用同樣的話來回應對方:“至於詩題嘛……就叫《冶江花月夜.贈蕭公子》如何?”
    蕭公子聞言大喜過望。
    李牧摸著下巴。
    在“青史留名”這個行業中,史書上有些人是憑借著真才實幹,而有些人則是憑借著“蹭熱度”!
    比如李白的榜一大哥汪倫,比如“懷民亦未寢”的張懷民。
    而蕭公子雖然身份不低,但想要達到這個成就恐怕很難,而借助這首詩,他似乎也可以像冥冥之中許多平行世界的前輩們一樣,蹭一波熱度讓自己的名字被後人熟知。
    那這玩意兒……便算是自己的勞務費了!
    李牧看了一眼掌中的玉佩,心安理得的將其收入囊中。
    或許是意識到自己可能要名垂千古之後,蕭公子的情緒越發高漲興奮起來,連連與李牧舉杯痛飲,兩人之間的稱呼也變得熟絡親熱起來,從“李兄”“公子”變成了“兄弟”!
    雙方都十分默契的沒有去刨根問底,沒有詢問對方的真實身份。
    酒過三巡,月已西沉。
    李牧似乎也喝高了,喋喋不休道:“兄弟,你聽我說……”
    “兄弟,你人不錯,不像一般的官家子弟……”
    “兄弟你……”
    蕭公子臉色漲紅,晃晃悠悠站起身來連聲道:“李兄,我實在是喝不下了,冬夜天寒,你我還是早些回船艙歇息吧,若下次再有機會……”
    正說著,客船似乎遇到了一處湍流,船隻突然猛晃了一下。
    蕭公子站立不穩,直接跌倒在李牧懷中。
    刹那間,李牧隻覺得一股麝蘭之味撲麵而來,他雙臂攬著蕭公子有些瘦弱的身軀,滿臉愕然道:“兄弟,你……”
    “你好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