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4章 政委的組織力
字數:6777 加入書籤
夜色下,技術科的臨時工坊,是整個獨立團駐地最繁忙,也是最核心的地方。
馬燈被點到了最亮,將這片小小的區域照得如同白晝。
耿忠就像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一刻也不得停歇。
他剛剛指導學徒們完成了最後一個藥型罩的敲打定型,又立刻投身到了最危險的炸藥配比工作中。
那些黃色的、帶著刺鼻氣味的硝化棉,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被小心翼翼地稱量、混合、壓實。
每一個步驟,他都親力親為,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因為他知道,這東西,稍有不慎,就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爆炸,足以將整個技術科都送上天。
他的幾個學徒,也是滿頭大汗,緊張地給他打著下手。
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
核心的技術環節,比如藥型罩的定型和炸藥的配比,隻有耿忠和經過他初步培訓的幾個學徒能做。
但大量的輔助性工作,比如將敲好的藥型罩固定在木箱裏,用麻繩將炸藥包捆紮結實,製作防潮層,安裝引信……這些看似簡單卻極其耗時耗力的活兒,卻無人能做。
已經製作完成的零部件,在工坊的角落裏,堆積如山。
而後續的組裝工作,卻嚴重滯後。
整個生產流程,在“組裝”這個環節,被卡住了脖子。
趙剛作為政委,心細如發。
他沒有像李雲龍那樣隻盯著前線挖土的進度,而是在後方各個單位來回巡查,協調解決問題。
當他來到技術科時,一眼就看出了這個致命的瓶頸。
“耿忠同誌,怎麽回事?”
趙剛走到耿忠身邊,看著他額頭上豆大的汗珠,關切地問。
“是不是人手不夠?”
耿忠抬起頭,用袖子擦了一把臉,露出了一個無奈的苦笑。
“政委,您看出來了。”
他指了指角落裏那堆積如山的零部件。
“沒辦法,主力部隊都在前線挖土,一個蘿卜一個坑,根本抽不出人來。”
“光靠我們技術科這幾個人,要完成團長定下的十個‘大家夥’的任務,時間上,確實有點緊張。”
耿忠說得很委婉,但趙剛瞬間就明白了問題的嚴重性。
這不是“有點緊張”。
是“非常緊張”!
照這個速度下去,天亮之前,別說十個,能完成五個都算是奇跡了!
而李雲龍,可是立下了軍令狀的!
這是一個典型的“組織協調”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
這,恰好是趙剛這位燕京大學高材生,最擅長的領域!
趙剛的腦子,飛速地運轉起來。
戰鬥部隊不能動,技術人員要攻關核心環節。
那人,從哪裏來?
他的腦中,立刻浮現出在延安學習時,教員們反複強調的思想。
——“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
——“發動群眾,依靠群眾,進行人民戰爭!”
對啊!
打仗,不僅僅是戰士們的事!
也是所有根據地人民的事!
一個絕妙的念頭,在他心中豁然開朗!
他立刻找到了正在前沿陣地手舞足蹈、指揮挖土的李雲龍。
“老李!你過來一下!”
李雲龍看到趙剛一臉嚴肅地跑過來,還以為出了什麽事。
“怎麽了政委?是不是鬼子有動靜了?”
“不是。”
趙剛把他拉到一旁,開門見山。
“技術科那邊,人手嚴重不足,生產進度跟不上了!”
“什麽?”
李雲龍一聽就急了。
“那怎麽辦?我總不能把正在挖土的弟兄們給抽回來吧?”
“不用!”
趙剛的眼中,閃爍著一種理性的、自信的光芒。
“戰士們,負責打仗和核心技術。”
“那些捆紮炸藥包、搬運材料的輔助性工作,我們可以發動群眾來幫忙!”
“發動群眾?”
李雲龍愣住了,他瞪大了眼睛,像看外星人一樣看著趙剛。
“政委,你沒搞錯吧?”
“讓那些老百姓,還有那些大嫂大娘們,來幹這個?”
“這可是要往戰場上送的家夥事,她們笨手笨腳的,能行嗎?萬一弄出點岔子來,那可是要命的!”
在李雲龍的觀念裏,打仗,就是男人的事,是部隊的事,跟老百姓,尤其是跟婦女,是扯不上關係的。
趙剛卻異常堅定地搖了搖頭。
“老李,你不能小看我們根據地的群眾!”
“更不能小看我們的婦女同誌!”
“她們的覺悟,比你想象的要高得多!”
“而且,捆紮、包裝這些活兒,比的不是力氣,是細心和耐心,婦女同誌做起來,可能比我們這些粗手粗腳的大老爺們,做得更好!”
他看著李雲龍,語氣無比鄭重。
“你得相信我,相信我這個政委的專業判斷!”
李雲龍看著趙剛那張“白麵書生”的臉上,此刻卻寫滿了不容置疑的堅定。
他猶豫了。
最終,他選擇相信自己的搭檔。
“行!”
他一咬牙,一拍板。
“政委,這事,就交給你了!”
“隻要能把‘沒良心炮’給按時造出來,你怎麽折騰都行!”
得到了授權,趙剛立刻行動起來。
他找到了隨軍的根據地工作隊隊長,還有婦女工作委員會的主任。
就在一處背風的土坡下,一場別開生麵的“戰前動員會”,緊急召開了。
沒有長篇大論,沒有空洞的口號。
趙剛站在幾十名根據地青壯年和婦女同誌們麵前,他的聲音,在寒冷的夜風中,清晰而又充滿了感染力。
“鄉親們!大姐們!大嫂們!”
“我知道,這麽晚了把大家叫來,大家都辛苦了。”
“但是,前線的情況,萬分緊急!”
他指著李家坡的方向。
“我們的戰士,我們的兒子、丈夫、兄弟,正在那兒,跟小鬼子拚命!”
“他們正在用他們的血肉之軀,保衛著我們身後的家園,保衛著我們的爹娘和孩子!”
“現在,有一個機會,能讓我們後方的同誌們,也為這場戰鬥,出一份力!”
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
“我們的技術科,發明了一種新式武器,能炸開鬼子的烏龜殼!但我們缺人手,來把這個武器組裝起來!”
“這個活,不危險,隻需要大家夥兒搭把手,用你們靈巧的雙手,把炸藥包捆紮結實!”
趙剛的聲音,陡然拔高!
“同誌們!我們多捆好一個炸藥包,送到前線去,我們的戰士,就可能少流一滴血!”
“我們多快一分鍾,我們的部隊,就多一分打勝仗的把握!”
“現在,我問大家,這份力,你們願不願意出?!”
“願意!”
“願意!!”
人群中,一個身材高大的漢子,第一個振臂高呼!
緊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
最後,所有人都舉起了手臂,發出了震天的吼聲!
那吼聲裏,充滿了樸素的、炙熱的愛國情感!
動員的效果,立竿見影!
很快,在趙剛的組織和技術人員的簡單指導下,一支由青壯年和婦女組成的“後勤保障大隊”,就在後方的營地裏,投入了戰鬥!
原本冷清的後勤營地,瞬間變得熱火朝天。
幾十盞馬燈被點亮,將這片區域照得亮如白晝。
一大群婦女同誌,坐在小馬紮上,她們一邊低聲地唱著根據地的民歌,一邊用她們那雙布滿老繭卻又無比靈巧的手,熟練地捆紮著麻繩,包裝著炸藥包。
她們的動作,比那些戰士們,果然要細致、利落得多!
另一邊,青壯年們,則負責搬運沉重的木箱和零部件,為婦女同誌們打下手。
整個場麵,雖然忙碌,卻井然有序,充滿了協作的溫情和力量。
李雲龍站在遠處,看著這不可思議的一幕,嘴巴張得老大,半天都合不攏。
他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
他娘的,老子以前怎麽就沒想到呢?
這個趙剛,這個“白麵書生”,還真他娘的有兩下子!
這哪裏是組織生產?
這分明就是一片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啊!
有了這支生力軍的加入,原本被卡住的生產線,瞬間就活了!
效率,提升了何止數倍!
一個個成型的、充滿了毀滅氣息的“沒良心炮”,開始源源不斷地,從生產線上下來。
然而,就在生產問題被圓滿解決的時候,耿忠的心裏,又升起了一個新的,更關鍵的技術難題。
他看著那些已經成型的“大殺器”,眉頭再次緊鎖。
“聚能炸藥包”,就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
而手術刀,必須精確地,切在病灶上,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要想讓它的威力最大化,就必須把它,不多不少,正好安放在敵人工事最關鍵的結構支撐點上。
而這些“穴位”的位置,在黑暗中,從遠處觀察,是根本無法確定的。
必須,要有人,摸上去。
摸到鬼子的臉跟前,用眼睛,把那些點的位置,死死地記下來!
這,是一個九死一生的任務。
誰,能擔此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