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0章 技術的瓶頸

字數:7836   加入書籤

A+A-


    要建立自己的工業體係,這個目標,太過宏大,也太過遙遠。
    飯,要一口一口吃。
    路,要一步一步走。
    耿忠深知這個道理。
    在將那番“工業救國”的豪言壯語,深深地植入趙剛這位“思想核心”的腦海中後,他立刻就將目標,拉回到了現實。
    他找到了李雲龍和趙剛,正式提出了自己的第一個“小目標”——
    仿製日軍的八九式擲彈筒!
    技術科的窯洞裏。
    耿忠將一具從李家坡繳獲來的,還算完好的擲彈筒,擺在了李雲龍和趙剛麵前。
    “團長,政委。”
    他的開場白,簡單直接。
    “這就是我們技術科,下一階段的主攻方向。”
    “擲彈筒?”
    李雲龍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他對這玩意兒,可太熟悉了!
    小鬼子的擲彈筒,簡直就是八路軍的噩夢!
    那玩意兒,打得又準又遠,威力還不小,專門用來敲掉機槍點和迫擊炮陣地,一敲一個準。
    獨立團,每次跟鬼子打仗,都吃夠了它的苦頭。
    “耿小子,你……你是說,咱們自己,也能造這玩意兒?”
    李雲龍的聲音,都有些發顫,充滿了不敢相信。
    耿忠點了點頭,臉上,是胸有成竹的自信。
    他拍了拍那根粗壯的鋼管。
    “對!不僅要造,還要造出比它更好的!”
    他開始闡述自己的理由,條理清晰,充滿了說服力。
    “第一,擲彈筒的結構,相對簡單。比起步槍和火炮,它的技術含量是最低的。沒有複雜的膛線,沒有精密的擊發裝置,就是一個炮管,一個底座,一個擊發杆。我們仿製的門檻,最低。”
    “第二,它的威力,卻一點也不小。一發榴彈下去,方圓十幾米,都是殺傷範圍。能有效地彌補,我們部隊在五十米到五百米這個區間,最致命的火力空白!”
    “這,就是一款性價比最高的,窮人的‘小炮’!”
    李雲龍聽得是兩眼放光,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窮人的小炮!
    這比喻,太他娘的貼切了!
    要是咱們的每個連,都能配上幾具這玩意兒,那以後打仗,腰杆子都能挺直不少!
    “好!好啊!”
    李雲龍激動得,一拍大腿!
    “耿小子,你幹吧!”
    他拍著胸脯,大包大攬。
    “沒問題!團裏的鐵匠鋪,你隨便用!那幾個老鐵匠,都歸你管!”
    “要人給人!要鐵給鐵!隻要你能把這玩意兒給老子造出來,就算你要天上的月亮,老子也想辦法給你捅下來!”
    有了李雲龍的全力支持,耿忠的仿製計劃,立刻就上馬了。
    他的腦海裏,那如同超級圖書館一般的係統,早就給出了【八九式擲彈筒】的完整三維圖紙。
    甚至,還無比貼心地,根據獨立團現有的,極其簡陋的工業條件,給出了一個“降級版”的,用熟鐵代替特種鋼的,臨時解決方案。
    耿忠拿著自己連夜繪製出來的,已經簡化了無數遍的圖紙,雄心勃勃地,走進了獨立團那間,煙熏火燎的鐵匠鋪。
    他要在這裏,親手,鍛造出,屬於八路軍的第一具擲彈筒!
    鐵匠鋪裏,幾個最好的老師傅,都被李雲龍給調了過來。
    他們看著耿忠圖紙上,那些精確到“毫米”的尺寸,和各種匪夷所思的角度要求,一個個都愁得直搖頭。
    “耿先生,這……這俺們幹不了啊。”
    一個姓王的老鐵匠,愁眉苦臉地說。
    “俺們打了一輩子鐵,都是憑手感,憑經驗。哪用過這帶圈圈點點的圖啊?”
    耿忠沒有著急。
    他知道,這需要一個過程。
    他耐心地,拿起錘子和鐵鉗,親自上手,一邊比劃,一邊給這些樸實的匠人們,講解著圖紙上的每一個細節。
    “王師傅,您看,這筒壁的厚度,要均勻。不能一邊厚,一邊薄。”
    “還有這裏,膛內,要盡量打磨得光滑一些,這樣榴彈飛出去,才不會跑偏。”
    在他的親自指導和示範下。
    叮叮當當的打鐵聲,再次響徹了整個鐵匠鋪。
    然而,製作的過程,比耿忠想象的,還要困難一萬倍。
    困難重重。
    第一個難題,就是材料。
    鐵匠鋪裏,隻有最普通的,含碳量極低,雜質極多的熟鐵。
    這種鐵,韌性差,強度更差。
    用來打鋤頭、鐮刀,還湊合。
    可要用來製造承受巨大膛壓的炮管,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耿忠不得不,一再地,將炮管的厚度增加,再增加。
    第二個難題,是工藝。
    沒有車床,沒有鏜床,沒有銑床。
    所有的一切,都隻能靠最原始的,鍛打,和手工銼磨。
    筒壁的厚度,無論老師傅們如何小心,都無法做到完全均勻。
    膛內的光潔度,也遠遠達不到設計要求,摸上去,依舊能感覺到細微的凹凸不平。
    耿忠看著那根,耗費了無數心血,才勉強成型的,歪歪扭扭的炮管。
    他隻能,無奈地,一次又一次地,簡化設計,降低標準。
    原本的精密武器,在他的手中,一步步地,退化成了一根,看起來很結實的,“鐵管子”。
    經過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努力。
    在報廢了十幾次之後。
    第一具,從外形上看,和鬼子擲彈筒,有那麽七八分相似的,“獨立團造”一號樣品,終於,磕磕絆絆地,誕生了!
    消息傳出,整個獨立團都轟動了!
    試射的那一天。
    靶場上,人山人海。
    李雲龍,趙剛,還有技術科所有的人,全都來了。
    他們要親眼,見證這個曆史性的時刻!
    那具黑乎乎,看起來有些粗糙的擲彈筒,被牢牢地固定在地上。
    所有人的臉上,都充滿了激動和期待。
    李雲龍更是笑得合不攏嘴,仿佛已經看到,無數的榴彈,從這根炮管裏飛出,砸在鬼子頭上的美妙畫麵。
    隻有耿忠,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笑容。
    他的表情,異常的凝重。
    他知道,這次試射,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出於安全考慮,他特意,使用了威力最小的減裝藥。
    並且,嚴禁任何人靠近。
    他讓人找來一根長長的繩子,綁在擊發杆上,準備進行遠程拉繩擊發。
    一切,準備就緒。
    “都退後!退後!”
    耿忠大聲地喊道,讓所有人都退到了百米之外的掩體後麵。
    他自己,也躲在了一塊巨大的岩石後麵。
    他深吸一口氣,對著負責拉繩的戰士,點了點頭。
    “放!”
    戰士用力,一拽拉繩!
    “砰!”
    一聲沉悶的,如同病牛咳嗽一般的,奇怪的響聲,從擲彈筒裏發了出來。
    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期待著榴彈飛出的那一刻。
    然而。
    他們沒有等到榴彈飛出。
    他們等到的,是另一聲,更加沉悶,也更加可怕的,金屬碎裂的聲音!
    “嘭——!!!”
    一聲巨響!
    那根被所有人寄予厚望的,黑乎乎的炮管。
    竟然,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給狠狠地捏爆了的氣球一樣!
    瞬間,就炸得四分五裂!
    無數的,燒得通紅的,鋒利的鋼鐵碎片,帶著致命的呼嘯聲,向著四麵八方,激射而出!
    “噗!噗!噗!”
    碎片深深地,插進了周圍的地麵和樹幹上。
    炸膛了!
    獨立團的第一具擲彈筒,第一次試射。
    就以一種,最慘烈,最徹底的方式,宣告了失敗!
    全場,一片死寂。
    李雲龍臉上的笑容,僵住了。
    技術科的那些學徒們,也都垂頭喪氣,滿臉的失望和沮喪。
    三天三夜的心血,就這麽,變成了一地碎片。
    隻有耿忠。
    他的臉上,雖然凝重,卻沒有絲毫的意外。
    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緩緩地,從掩體後麵,走了出來。
    他走到那一地狼藉的碎片前,蹲了下來。
    他撿起其中,最大的一塊,還在微微發燙的碎片。
    他看著上麵,那粗糙的,布滿了沙眼和裂紋的斷麵。
    他轉過頭,對身後,那些臉色鐵青的,失魂落魄的人,平靜地說道:
    “團長,各位。”
    “失敗,是意料之中的事。”
    李雲龍走了過來,他的聲音,有些發澀。
    “為什麽?耿小子,到底是為什麽?明明看著,是一模一樣的啊!”
    耿忠舉起了手中的碎片。
    “團長,問題,不出在我們的設計上。”
    “而出在,兩個,最根本的,我們目前,無法解決的地方。”
    他的目光,掃過眾人。
    “第一,是材料。”
    他指著那塊碎片。
    “我們鐵匠鋪,用盡了全力,煉出來的,也隻是熟鐵,是含碳量極低的鐵疙瘩。”
    “它又軟又脆,裏麵充滿了雜質,根本,就承受不住火藥爆炸時,產生的巨大膛壓。”
    “我們需要,能煉出真正的,高強度的‘鋼’的爐子,和技術。”
    他又指了指自己的腦袋,然後,又指了指旁邊,那些同樣一臉懵懂的鐵匠師傅,和技術科學徒。
    “第二,是人才。”
    “光我一個人,懂圖紙,沒用。”
    “我需要,成百上千的,懂得最基本的數學,能看懂圖紙上,‘毫米’代表的是什麽。”
    “懂得最基本的物理和化學,知道為什麽鐵會生鏽,知道為什麽火藥會爆炸的。”
    “——技術工人!”
    耿忠的聲音,在寂靜的靶場上,回蕩。
    “否則,我們,就永遠,隻是一個,停留在經驗和感覺上的,小作坊。”
    “永遠,也造不出,真正的,標準的,工業品!”
    這兩個問題,像兩座無法逾越的大山,重重地,壓在了所有人的心頭。
    煉鋼?
    培養人才?
    聽起來,都像是天方夜譚。
    李雲龍和趙剛,都陷入了長久的,深深的沉默。
    就在李雲龍一籌莫展,幾乎要放棄的時候。
    耿忠,卻緩緩地,將目光,轉向了身旁,那個一直眉頭緊鎖,在沉思著的,白麵書生。
    他的眼中,閃過了一絲,異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