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越來越多的災民

字數:4410   加入書籤

A+A-


    杜鴻羽甚至是杜星劍和其他幾個哥哥,卻都是不認得山藥的。
    杜鴻羽問:“菱寶,什麽是山藥啊?”
    杜幼菱一拍腦袋才發現他們平日裏的吃食並沒有山藥,山藥這種東西的確有,但多是出現在藥房裏,一般人不會想到山藥也能吃。
    而且山藥的表皮,有些人一摸是會刺癢的,就算有人在山上挖到了這個東西,不會處理被刺癢了或是起紅疹,多數人也會武斷地覺得是有毒的,再不敢亂吃。
    畢竟山上的東西像蘑菇,野菜,草藥之類的,一個分不清吃下去就有可能中毒。
    杜幼菱走到二哥的跟前,看二哥手裏拿著的這一節有嬰兒小臂粗的山藥,認真地告訴幾個哥哥。
    “這是山藥,雖然也可做藥材,但卻是可以食用的,把皮削了用水煮熟,香甜軟糯格外的好吃。”
    “竟是真的嗎?”旁邊的四哥杜清安看著這黃黃的土疙瘩帶著好奇與不解地問。
    杜幼菱看哥哥們驚訝懷疑的神色也並沒有生氣,畢竟很多人都沒有吃過這個東西,於是她也不多做解釋,隻是催促著哥哥們趕快挖。
    杜星劍他們雖然沒有見過這個東西,也沒有吃過這個東西,但是他們很相信妹妹,除了最開始的驚訝與好奇之外,也沒有再多說什麽,卯足了一個勁兒的繼續挖。
    誰知道這一大片藤蔓下麵居然挖出了許多這樣的山藥棍兒,堆在一起居然比旁邊半人高的石塊都要大得多。
    最後還是杜鴻羽帶著杜永豐回家背過來三個大籮筐,裝著滿滿當當的,兄弟幾個一起背回來。甚至最後還剩了一小捆兒,被杜星劍用破布包起來,抱在懷裏,拿了回來。
    等他們回來的時候,杜幼菱先給爹娘和五哥解釋了一番這個東西,然後就讓幾個哥哥把山藥的皮給削了,切成段兒,他們最後煮了一大鍋。
    等到煮好之後,一人盛了一大碗,看著白白嫩嫩的,眾人都覺得這東西就算不好吃也絕對不會難吃。
    誰知道一嚐,香甜軟糯,竟格外的好吃。
    因為山藥他們這次挖的特別多,所以杜幼菱不但給齊明遠的小兒子準備了一碗,還給他牙口不好的老母親,也準備了一碗,兩碗山藥一起送過去的。
    齊家自是又是一番感謝。
    杜幼菱卻覺得並不費多少事兒,反正這些吃食他們家也都吃,隻是勻一部分給齊家,卻能收獲一個工部侍郎的侄子,對他們家真心的感謝。
    怎麽算都很劃算啊。
    杜幼菱想著他二哥和四哥以後都是要走科考的,之後入了官場,不說其他的,齊家能稍微提點一些,也都是好的。
    杜幼菱想到這噗嗤一聲笑了,想她才三歲半,就要為哥哥們的職業生涯考慮了。
    杜幼菱覺得自己真是牛逼壞了。
    叉腰驕傲一下。
    當然有了好東西,自是也不忘他們舅舅的,也給李家舅舅那裏送過去兩碗。
    至於怎麽分,那就不是他們能操心的事了。
    清官難斷家務事,即使杜幼菱不喜歡白氏和她那幾個女兒,也不好當麵說些什麽。
    隻是她不解,舅母當時為什麽會去白氏家裏主動說可以讓她當小妾,杜幼菱就算小,也知道,這世界上沒有幾個人會主動與別人分享自己的丈夫。
    就算是古代,也沒有幾個妻子真的自願讓丈夫納妾,就算有,那也是自己沒法生孩子或者是丈夫花心硬要納。
    她問了娘,果然,知道了這裏麵是有隱情的。
    自此,杜幼菱心裏更是看不慣那白氏和她幾個女兒。
    他們就這樣每天天剛亮,匆匆吃了早飯就啟程上路,中午情況允許的話就停下來做飯,有時不允許就一直趕路一整天,眾人在路上啃幾口涼餅子吃。
    等他們走了一個月的時候,慢慢發現從四麵八方的小路上慢慢多出了許多同樣逃荒的人。
    柳樹村眾人一問,才知道,原來旱情沒有緩解,夏收顆粒無收,這附近的幾個府城都遭了殃,拖家帶口的為了活下去都往外逃荒。
    眾人也才恍然,再走到田邊小路,也會去注意地裏的麥子,果然一摸,裏麵什麽都沒有,癟癟的,一個麥粒也找不到。
    柳樹村眾人一時間心情格外的複雜,說不出是失望多一些,還是慶幸多一些。
    失望:老天爺真的不給他們留一點活路,大旱三年,顆粒無收,老百姓除了逃荒,無一條活路。
    慶幸:他們聽了裏正的話,早早買了些糧,提前走了一個月。
    這一個月的時間更是格外寶貴,沒看到,陸陸續續出來的這些逃荒的人家,最多也就是一家十幾口拿了兩三袋糧食嗎。
    有的甚至是家裏的男丁隻背著一個小布兜,裏麵裝著十來斤左右的糧食。
    地裏顆粒無收之後,逃荒一下子爆發了,糧站的商人也都跑了,上哪裏去買糧呢。
    有的更貧苦的,甚至一點糧也沒有,一路上就靠吃樹皮挖野菜,能走到哪裏算哪裏。
    眾生皆苦。
    ……
    路上逃荒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看到柳樹村眾人居然有馬車有騾車,車上裝著滿滿當當的糧食,有好幾撲人都想上來搶他們的糧食。
    對此,柳樹村眾人早有打算,他們讓老幼婦孺走在裏麵,外麵一圈都是青壯的男丁,甚至人人都拿著武器,不是獵刀就是家裏的柴刀、榔頭。
    總之,武裝到每一個人。
    其他逃荒的看到這裏,明白這是一個村整村逃亡的,還是硬茬,他們心裏再火熱糧食,也終究不敢上前了。
    這個時候,杜老二就無比慶幸他當時沒有決定,就和李家舅舅兩家人上路。
    真那樣的話,麵對一窩蜂一窩蜂的災民搶奪,他真不敢保證他們兩家能完好無損。
    等到晚上休息的時候,李家舅舅還特意過來了一趟,“妹夫啊,當時你考慮的真到,要就是我們兩家上路,現在這麽個情況,還真不好說。”
    杜老二雖然也有慶幸,可是更多的還是擔憂:“大哥,我看這情況越發的不好了,我們後麵恐怕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你們家請的那些個護衛,最近要多花一些心思,要他們多賣力一些才是更重要的。”
    李家舅舅聽到這話也深以為然,拍了拍杜老二的肩膀:“放心吧,妹夫,我能顧好,讓你操心我們家了。”
    “大舅哥,你這話說的,我們都是一家人,說什麽兩家話。隻是我看你們家女眷的確太多了,帶的錢糧更多,要是還走在我們後邊,我怕回頭真有那不要命的上來搶。”
    李家舅舅怎會沒有這個擔心,隻是……
    “這麽吧,大哥,我回頭去給裏正說一下,讓你們走到我們村隊伍裏麵,當然,最好你們家也能拿出一些表示。”
    李家舅舅一聽,就知道妹夫的意思,當即承諾:“沒問題,隻要你們村人能同意讓我們走到隊伍中間,我願意每家每戶給五斤粟米。”
    “好,那我去找裏正商量。”
    “麻煩你,妹夫。”
    “客氣啥,大舅哥,我先去了。”
    “好。”
    李家舅舅這會兒心裏反而不平靜,他不知道柳樹村人能不能讓他們進到隊伍中間。
    畢竟一個村的人越團結就越是排外,他們家和柳樹村其他十幾戶娘家人一路都是綴在後麵的。
    柳樹村眾人雖然同意讓他們一起走,但平時上路,隻能允許他們要麽走在前麵打頭陣,要麽綴在後麵。
    他們是進不了柳樹村這個小團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