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進隊伍之中
字數:4425 加入書籤
杜老二去找裏正,正好幾個族老也在,正在商討接下來路上的防備。
“老二來了啊。”裏正先看到杜老二,給他打了招呼。
族老等人也先停了話頭,等人過來。
杜老二快走了兩步,來到了跟前,“裏正,族老,你們在商量後麵路上的事嗎?”
“是啊,老二,要說起來,你家小夥子多,而且個個孔武有力,接下來晚上守夜,恐怕需要你家多出兩個人了。”
“應該的,族老。”杜老二對這個倒是很好接受。
看著族老們也等他發表一些建議,杜老二就把李家舅舅的事順勢說了:
“裏正,族老,你們也知道,我那大舅哥他們家女眷多,帶的錢糧也稍微多一些。這路上越來越不安穩了,我那大舅哥就想著能不能走在我們隊伍中間。他們有十幾個護衛,可以走在邊上,保護著大家,你們意下如何?”
“這……”裏正和族老們一時都沒有開口。
最後還是裏正發了話:
“老二啊,按理說你那大舅哥這個想法倒也能接受,他們出這麽些人,按理說讓他們走在中間一些也無不可。可是,老二啊,還有其他十幾戶人家,也都是我們柳樹村的親家。”
“這要是開了一個口子,其他人家肯定也想進來。咱其他的不說,就說大家朝夕相處,不是一個村裏的,肯定會有很多摩擦。而且人家不是我們村的,真有什麽爭吵,我和族老們也不方便居中裁斷,免得被人說拉偏架。”
杜老二連忙把最重要的一點擺出來:“裏正,這個理我都懂。隻是我那大舅哥說,如果村裏人同意讓他進來,他可以給每家每戶五斤粟米!”
“什麽,五斤粟米,每家都給!”
族老們先坐不住激動起來了。
要知道,現在柳樹村有一部分的人家糧食已經下去一半了,可是路程他們剛走到隻有五分之一。這後麵明顯的要斷糧。
這五斤粟米省著吃,吃個十天半個月的,還是能的。
裏正們和族老對視一眼,心裏都有了決斷,隻是這事還是看大夥的意思。
於是裏正讓他兒子敲響了鑼,柳樹村眾人雖然疑惑現在有什麽事,但是還是很快地都聚攏到裏正家所在的這一塊空地。
裏正看人都到齊了,才開口:“是這樣的,杜老二的大舅哥你們都知道吧,是縣裏響當當的李老爺。”
眾人都知道這回事,一個村裏人問:“裏正,難道你接下來要講的事,和那李老爺有關。”
“對的,那李老爺家女眷多,看著路上災民越來越多,不安全。就想和我們商量一下看,能不能進到我們隊伍裏。”
裏正這話一出,眾人首先看向杜老二。說實話,杜老二家的小閨女幫大家找到了水,他們都很感激。還有許多人家的娃娃,被杜老二帶的草藥救過命。
這些人雖然也反感外村人和他們走在一起,但看著杜家人的麵子,終究還是同意了。
其中一家率先說道:“我沒意見。隻是他們家人多,也要多出些人走在外圍,保護隊伍就好。”
裏正點了點頭:“這是自然的,他們家有十幾個護衛,加上店裏夥計,說是可以出來20個人走在外圍保護。”
柳樹村人一聽可以出20個壯丁,心裏也慢慢鬆動,願意的人更多了。
但是還有很多娘家也在後麵綴著的媳婦開了口:“裏正,我娘家也可以出人在外圍保護,他們也想進來。雖然我娘家出不了20人那麽多,但是我娘家人也少啊!”
其他幾家帶著娘家人的也都紛紛表示:是的,沒錯,他們娘家人也想進來。
這一下子,十幾口外村的人要進來,許多村民又不願意了。
無他,這裏麵有幾戶人家是他們鄰村杏花村的,平日裏兩個村的人沒少為著一些地邊和山上的野貨爭吵打架。
“裏正,要這樣都進來,那我們家不願意。那杏花村的,沒幾個好的。”其中一個潑辣的婦人先提出了拒絕。
其中幾個娘家是杏花村的媳婦聽到這話,瞬間對那婦人群起攻之:“你娘家棗樹村的才都不是好貨呢!”
“你這幾個小蹄子!”那婦人一聽這話也惱了。
眼看著要打起來,裏正拿著旁邊的銅鑼,砰的一聲,敲的眾人耳朵都麻了,也霎時安靜了。
“都吵什麽吵!說正事的,有你們幾個媳婦什麽事!”
那幾個媳婦也不敢開口了,家裏男人也勸裏正別生氣。
裏正看差不多都安靜了,才把最後一句話說出來:“那李老爺,不但說出20個人,而且隻要我們村同意他們走到隊伍裏,他們願意每家給五斤粟米!”
“喲謔!五斤粟米!”柳樹村眾人瞬間不吵吵了,甚至有些剛剛表露出不願意的也都連忙發表意見:
“可以啊,裏正,就讓李老爺走我們中間嘛,人家出這麽多人,還給糧食,上哪找這樣的好事去。”
那其他幾個剛剛嚷嚷著讓自己娘家也進來的人,霎時也噤聲了。
裏正掃了眾人一眼,村裏人想的啥,他都一清二楚。
所以繼續說了一句:“既然大家都願意,咱也一視同仁,還有誰娘家想進來的。隻要按人口出壯丁,和人家李老爺差不多。而且也每家給五斤粟米,都可以進來。你們都回去說說吧。”
其他幾家媳婦兒,就像是被鋸了嘴的葫蘆,一時間都沒有動。
最後果然,柳樹村眾人都同意,讓李家舅舅他們進隊伍中間。
李家舅舅也不含糊,帶著人將糧食搬下來,用一個糧鬥量著,一家給了五斤糧,沒一家漏下。
最後整整去了一騾車的糧食,但是李家舅舅覺得值。畢竟進了隊伍中間,他們就能和妹夫一家都走在一塊了,不但能相互照顧,而且他這帶來的大半家產就又多了一層保障。
至於齊明遠一家,杜老二將他們叔父的官職說了出來,眾人自然沒有不應的道理。
都想著這麽大的官,回頭等他們到了京城,沒準一句話的事,他們的戶籍就能搞定了。
結果最後,讓眾人意外的是,剩下的十幾戶人家,居然也有兩戶人家進來了。
其中一戶是鎮上的,他們家也有錢。不過走得急,帶的護衛不多,但是糧食多,也給了柳樹村眾人每家五斤糧食,家裏四個壯丁都上外圍保護。
這個,眾人也接受良好。
第二家,就是棗樹村的富戶,他們雖然拿不出這麽多糧食,但是也承諾一家能給兩斤粟米,而且他們家也有四個兒子可以一起上。
雖說比前兩家一下子少了三斤,可是兩斤糧食哎,還是白撿的,傻子才不要呢。
那縣裏的李老爺和鎮上的富戶,那是一般人能比的嘛。
柳樹村人,非常好說話。少了三斤也讓進,不過排的位置可後一些。
那家人也不在乎,能進來就很高興。
柳樹村人也是偷著樂,這平白白撿了十二斤粟米,都偷著樂呢。
省著吃,一家人一個月的口糧都有了。
至於剩下的十幾家,實在拿不出這麽多糧食,裏正為了村裏人的團結,也沒有開口讓他們進來。
他們各自的女兒,心裏也苦澀,但是也沒有辦法。
隻得安慰娘家人,讓他們緊跟著村裏人,萬一有什麽事,大聲喊。他們家聽到了,會去求裏正讓人來幫忙的。
其他幾家也隻得同意,誰讓他們拿不出那麽些糧保平安呢。
結果就和眾人想的一樣,路上的情況果然越來越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