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買調料

字數:3528   加入書籤

A+A-


    到了牙行,一個穿著靛青色棉服,皮膚黝黑留著一圈胡茬的牙人快步上前,熱情地招呼著:“這位老爺,裏麵請,是準備置辦宅子還是買些鋪子?”
    杜老二跟著人來到裏間,坐下說:“我準備挑選個合適的鋪子,做吃食買賣,你有什麽好推薦的?”
    那牙人也是十分精明,聽杜老二的意思就是租賃買賣都好,隻是想要個合適鋪子,那牙人立馬麻溜地介紹起來。
    “老爺,您也知道,要說京城裏最有名的美食一條街,那肯定是在離咱這兩條街的長興街,那兒無論什麽時候都是客似雲來,行人絡繹不絕啊。就是咱全京城最大的酒樓太白樓都在長興街上!”
    杜老二點了點頭,這他當然知道。
    那牙人看著杜老二的反應就知道,人家也不是貿然前來的,該摸的情況也都了解,那他更不敢有任何隱瞞,幹脆把知道的信息都和盤托出。
    反正隻要做成了一單,他就有傭金拿。
    “老爺,您聽我給您介紹一下。長興街如今有一個大酒樓要出售,六間門麵房連在一起,上下兩層樓,很是闊綽,地理位置也好,要價1000兩。”
    “也有兩戶人家來問過了,隻是那酒樓東家不太好說話,要價多少就是多少,一分也不肯降,所以那兩戶人家目前也在猶豫著。”
    “其次,就是緊鄰長興街的兩條街,分別是興樂街和七裏街。興樂街有一個兩間的小鋪子也在轉讓,做吃食買賣同樣也是可以的。隻是內裏空間不大,隻擺的下十來張桌子。要價140兩。”
    “再往外的七裏街,有一個三間的鋪子要出售,要價180兩。另外還有一個3間的中等鋪子在出租,一年租金11兩銀子。”
    那牙人搓了搓手,看著杜老二的神情,沒表現出對哪一個鋪子更感興趣,於是牙人又多說了兩句。
    “當然,我給您介紹的鋪子都是從好到次,長興街肯定是最好的地界。那個酒樓也大,隻是一般人家一下子拿出這麽多銀錢容易吃不消,所以才暫時沒賣出去,但也是頂搶手的。”
    杜老二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心裏有數了。
    那牙人觀察杜老二的神色,說:“您若是現在有空,我帶著您把這些鋪子挨個都看看?”
    “好,前麵帶路。”
    後麵杜家人跟著牙人,將幾個鋪子從頭看到了尾,花了一個多時辰。
    最後牙人還要領杜家人去看長興街的那家酒樓,杜老二說:“不用了,上午的時候順路看過了,我心裏也有底兒了,到底選哪個鋪子,我回去考慮考慮。”
    那牙人一聽,這就是有譜的,說明這老爺近日就是要定鋪子的,可要伺候好了,把這一單拿下。
    “哎,應該的應該的,老爺,那您慢走,要是這些鋪子您都不滿意,也沒有關係,其他街區的鋪子我再給您留意著。”
    杜老二點了點頭,走時牙人畢恭畢敬地將杜老二一家送了出去。
    如今已是下午三點多了,杜老二想去看看兒子們,也和他們商量一下。特別是這種大事,他直覺二兒子應該能給他很大的主意。
    隻是杜鴻宇和杜清安他們書院,這個時候必定還沒有散學,就是杜星劍的武學院這個時候應該也在教場裏訓練呢。
    杜老二有心想找三個兒子商量一下,看著時辰也不太方便。
    “那我們再去逛逛集市?”杜老二和李月娘說。
    李月娘也覺得好。“正好來的時候,說再買些棒骨和肉帶回家裏。咱去逛集市的時候,再給老大老二老四他們買些吃的,臨走時給他們一並送過去。”
    “好。”
    杜老二從李月娘懷裏接過了菱寶,一家人又去逛了集市,買了許多東西,回來的路上走到一間藥鋪。
    杜老二抬頭看了看上麵的字,寫著平安堂三個大字。
    “菱寶呀,做麻辣燙用的那些香料可都是需要在藥鋪裏買?”
    “是啊,爹,就是在藥鋪裏買的。有些藥材既可以治病救人,也可以當成調料做菜吃。”
    杜老二點了點頭,他雖說沒做過生意,但什麽事情他考慮的也還算周到。
    他想既然要好好的把這門生意做好,那自然是要好好了解一下成本的。
    麻辣燙裏麵的肉菜,這些往日裏都會買的,自然心裏都有數。辣椒是菱寶空間裏的,聽閨女說還有很多,足夠用。
    唯一必不可少的香料,原本三進院廚房裏有,是那貪汙的三品大員留下的。他們還沒有買過。
    隻是杜老二也知道,但凡和藥材掛上鉤的,都不會多便宜。
    杜老二有些惴惴地走到藥鋪門口,就看到一個穿著灰褐色棉衣,十一二歲的藥童走過來問。“這位老爺是看診?還是要抓什麽藥?”
    杜老二說:“是來買幾味藥材的,花椒,桂皮,香葉。”
    那小藥童一聽,“這幾味藥沒什麽害處,可是這三樣藥放一起也治不了什麽病啊。”別是這老爺聽了什麽偏方,所以才單要這幾味藥。
    從前他們藥鋪裏也遇到過這樣的人家,不知道從哪遇到的江湖騙子,聽了個偏方,照著單子來他們藥鋪裏抓藥。以前也沒人留意,直到有一回有一個壯年男子,從他們平安堂拿了藥,熬煮之後居然吃死了人,也讓他們平安堂的名聲收到了一些不好的影響。
    所以往後,患者再來拿什麽藥,首先藥鋪裏的藥童就會仔細詢問,別又要是什麽偏方之類的。他們平安堂可不敢再惹上那樣的人命了。
    杜老二不知道還有這樣一個官司,隻是說:“拿這三味藥材不是煮藥治病,而是做香料用。”
    “作何香料?”
    杜老二沒想到這藥童打破砂鍋問到底,可是他不想說啊,這是自家新鮮的吃食,還要做生意呢,這怎麽能告訴人家是做什麽用的?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回頭他們這麻辣燙火了。許多做吃食的同行肯定會打聽,他們這是怎麽做的。
    回頭一打聽,被人知道了一部分的秘方,那可不好。
    於是兩個人就僵持了起來,杜老二不願意細說,藥童不願意沒弄清楚用途就這樣直接給抓藥材。
    最後還是一個坐堂的大夫注意到這邊,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