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特權

字數:3937   加入書籤

A+A-


    這師爺也就是報喜官,先大聲朗讀了杜鴻羽和杜清安,在此次院試中的名次。
    之後就將寫著名次與學子姓名的紅幡,交給了杜星劍和杜清安兩人。
    杜老二也適時拿出“喝茶錢”恭敬地送給那師爺。
    留著兩撇山羊胡的師爺,掂了掂沉甸甸的荷包,臉上的笑容當即又燦爛了兩分。
    當然這“喝茶錢”不止送給領頭的報喜官,後麵拿著紅幡和托盤的官爺,自是也有,區別隻在銀子多少而已。
    報喜官得了豐厚的“喝茶錢”,自然也投桃報李,給杜家人詳細講解了考中秀才之後的特權。
    首先考上秀才,就可以免徭役。
    比如說,官府征召村民去修橋修路,你是秀才就可以免了,不用去。為什麽?因為你是秀才,這就是你的特權。
    其次,可以免稅。
    日後你種的莊稼,做的小買賣,收入都是你自己的,朝廷不收你的稅。
    也就是說,杜家如今的酒樓產業,以及家裏的田地。如果都放在杜鴻羽和杜清安兩兄弟名下,他們家從此以後賺的錢就不用交稅,地裏收成的糧食也不用交稅了。
    這可是一個天大的實惠!
    第三,見了縣令,可以不用下跪。
    要知道,普通百姓,到了衙門見了縣官,都是要下跪的。
    第四,縣令不可隨意對秀才用刑。
    如果真的有秀才犯法了,縣令需要派人找到“學政”,告知其秀才犯罪的事實。先讓“學政”把這個秀才的“功名”銷掉,然後才可以對這個人用刑。
    最後一個特權,也是很實惠的一條,就是:秀才之中的佼佼者,也就是考上秀才的前十名,稱為“廩生”,由官府每月給發,生活津貼。
    這個“津貼”由兩部分構成,其一是五兩銀子,其二是三鬥米。一鬥米約等於十二斤米。
    杜鴻羽和杜清安因為一個是院試第一名,一個院試第三名,兩人都是“廩生”。
    也就是說,從此以後,杜鴻羽和杜清安就是什麽也不幹,也夠每個月生活所需了。
    當然,對於如今的杜家,五兩銀子和三鬥米不算什麽了。
    可是對於一般的貧苦人家,這五兩銀子三鬥米可是能救命的,也是能支持那些寒門士子繼續往上讀書科舉的錢糧。
    所以,曆朝曆代,都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實在是因為曆朝曆代,讀書人的待遇都是最高的。
    當然,培養一個讀書人花銷也是巨大的,再等他能考上秀才,拿到實際的回報,有的時候可能需要十幾、二十幾年。
    所以走科舉之路,也算是一個風險與收益同樣高的路子。
    也有一些耕讀之家,為了改換門庭,全家供養一個讀書人。
    可是最後卻沒有考上功名,那麽昂貴的書本費以及束脩,足以拖垮一個富足的農家。
    所以自古以來,改換門庭,也都不是好改的。
    好在,這輩子,杜家因為杜幼菱重生回來,一起都變得順利起來。
    ……
    杜鴻羽、杜清安自然連聲感謝“報喜官”詳細告知他們秀才的特權。
    隨即那報喜官,也笑嗬嗬地讓後邊一直站在的衙役,將托盤拿來。
    第一個托盤,上麵放著是一排整齊的銀錠,十兩一個,足足有十一個!
    那報喜官笑嗬嗬地和杜鴻羽說:“這是一百一十兩銀,其中十兩銀是案首你兩個月的廩銀,另外一百兩是京兆府尹大人特意表彰給你的,以資鼓勵。也希望案首你再接再厲,三年後的鄉試,能一舉中舉!”
    杜鴻羽自然深揖了一禮,表達了對報喜官的感謝,那報喜官自然笑眯眯地應了。
    之後杜鴻羽又轉身向著京兆府衙的方向深揖了一禮,表達了對京兆府尹深厚的感謝之情。
    那報喜官看向杜鴻羽的眼神,越發滿意。
    杜鴻羽這邊結束了,自然就輪到杜清安。
    旁邊的衙役也端著一個托盤過來,裏麵也是十兩一個的銀錠,隻是這托盤裏隻有六個。
    其中十兩是廩銀,另外五十兩是京兆府尹給的獎勵。
    也就隻有前三名有,後麵的人就沒有這種待遇了。
    而京兆府尹為什麽給,因為整個京城的學子,隻要是考上秀才的,以及考上舉人的,都算在京兆府尹的政績裏,算是他教化有功。
    要是在京兆府尹任期內,出了一個狀元,隻要這個狀元是京城的戶籍。
    那麽京兆府尹的政績還能再漂亮一些,說不定往上挪挪都有可能。
    ……
    杜清安自然也和他二哥一樣謝了禮。
    關於官府每個月給秀才的三鬥米,這個自然要他們兄弟自己過去領的。
    畢竟幾十斤的米,報喜官也不能一路給他們提溜過來。
    都交接完之後,杜家兩兄弟,以及杜老二這個一家之主,自然歡歡喜喜地,把報喜的隊伍給送走了。
    隨之,門口立馬響起鞭炮聲,以及五福換來的兩大筐銅錢,杜家都散給路過來恭喜主人家的普通百姓,以及聽到消息特意趕來的乞丐。
    無論是誰,隻要上來說一句吉祥恭喜的話,杜老二都給發喜錢。
    杜家八口人一起往外拋喜錢,其中杜幼菱撒的最歡,看許多乞丐拿到喜錢,連聲感謝,杜幼菱的心裏也更是高興。
    一則為了自己的哥哥考中秀才高興,二則,這些乞丐今日得了這些喜錢,也好幾日都不用餓肚子了,也是一件善事。
    ……
    杜家門口的熱鬧過去了,杜家人自然關起門來,自家人好好慶祝一番。
    其他親友還沒有得到消息,要是知道了,估計也緊趕慢趕地來賀喜。
    杜老二今天極其高興,但是熱鬧了一上午,眼看就中午了,也沒有再讓人出去傳消息。
    就和大舅哥一家好好慶祝,準備下午再將這個喜訊告訴其他親友。
    席間,自是一片歡聲笑語,喜氣洋洋。
    其中也免不得談起,李柏的鄉試。
    李柏雖然有些把握,但是也不能說一定就能榜上有名。所以極其謹慎,隻說要等兩日,結果出了才知道。
    李文彥不想給兒子壓力,杜老二和李月娘,自然也不會沒眼色去追問侄兒。
    眾人的話茬一轉,就到了桌上那道新鮮吃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