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巡店

字數:3762   加入書籤

A+A-


    慕容玄當初對拐賣慈幼院孩子的這群罪魁禍首,都給了年後處斬的處決。
    那商戶女及其全家,還有張翠芳以及一整套產業鏈上的同夥,全部年後處斬,具體時間則由刑部確定。張顯,流放三千裏。
    京兆府尹雖說完全沒有摻和到這件事情裏,但是京兆府尹犯有“失察之罪”以及“以權謀私”給張顯安排官位,這兩條罪名。
    可大可小。
    最後鑒於京兆府尹找回了所有孩子,也算是亡羊補牢了。
    慈幼院這件事,性質很惡劣,在正月十六的大朝會上,引起了文武百官的討論。
    罪魁禍首,斬首,這毫無疑問。
    就是對於京兆府尹,這個既無辜又變相助了紂為了虐的官員,最後丞相幾人討論後,給景元帝建議,將京兆府尹周學義貶謫到益陽府城做知州。
    益陽府城的知府貪汙白銀一百五十萬兩,是大曆朝迄今為止最大的貪汙案。
    去年十月的時候,這件震驚朝野的醜聞,就已經被景元帝派出去的幾位位高權重的欽差,快刀亂麻地解決了。
    益陽府城全境,大小官員,但凡涉事,一律革職查辦。罪魁禍首處斬。
    過去的兩個月,從其他地方抽調的官員以及提拔的官員,已經將益陽府城大部分官員補缺都完成了。
    知府是景元帝的看重的京官外派的,隻是知州暫時還沒有合適的人選。
    如今,正好將周學義發派過去,周學義就算是耳根子軟,被小妾吹枕頭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工作能力的確很強。
    在京兆府尹這個位置上待了六年,京城的治安以及百姓的教化工作,做的都非常好。要不是出了慈幼院這件事,他應該不久就能升一升了。
    如今既然這樣了,那就讓周學義發揮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讓他和從京中派過去的張大人一道,一起重新建設益陽府城。
    而且京官,對於工作風格,以及待人處事上,都是有很多相似的。
    知府掌一府之政令,總領各屬縣,審決訟案,考核下屬官吏,征收賦稅等一切政務,都是他的職責。
    知州則是負責管理轄區內部的各項民事事務,包括收繳賦稅、管理治安、教化民眾等等;
    所以這兩個人要是配合默契,對於益陽府城,也是有著莫大的益處的。
    周學義知道,雖然他被外派,還降了一級,但是這對他如今來說,已經是極好的選擇了。
    畢竟,益陽府城是京城的臨近府城,而且如今新上任的知府,還和他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的同僚關係。他去了益陽,也不會因為這件事,受人排擠。
    至此,周學義已經萬分知足。
    周學義在大殿之中,光潔的地板上磕了一個響亮的頭,朗聲道:“謝主隆恩!”
    ……
    杜家。
    杜幼菱還有幾個哥哥,聽大哥說完這件事,倒是除了感慨,也沒有其他的話要說。
    總之,這件事也算是徹底過去了,慈幼院那些孩子,以後也不會再經曆那些苦楚了。那些罪魁禍首,也都繩之以法了,也算是寬慰了眾人。
    正月十七,晨曦微露。
    早晨的時候天空飄了小雪,隻不過吃完早飯之後,雪就停了。
    長長的寬巷裏,隻剩下剛剛消融的那一層薄雪,如今已經化成雪水,青石板上濕漉漉的。
    杜幼菱倒是坐了馬車,去了菱記火鍋店。
    也有些日子沒去了。
    今日杜幼菱到店的時候,店內像往常一樣,也已經座無虛席了。
    杜幼菱從樓下到樓上,看了一圈,並沒有發生什麽問題,沒有來搗亂的,一切都好。
    到了二樓雅間的時候,意外地看到了來吃火鍋的平安郡王和六王爺慕容謹。
    杜幼菱因為前麵聽大哥說了,平安郡王和六王爺將慕容啟幹的惡心事,都告訴了陛下。
    雖然是因為太子殿下,但是杜幼菱對於平安郡王和六王爺,心中也是十分感念的。
    杜幼菱在自己的店裏,看到了平安郡王和六王爺,如今被她視為恩人的兩個貴人。那可不是要好好招待。
    所以,杜幼菱先去了雅間道謝,之後又讓廚房將所有的食材全部呈上,以及各種小吃,全都搬到六王爺和平安郡王的雅間裏。
    辣條和怪味花生如今在菱記限購,限購倒不是因為別的,隻是因為食客們對這兩種吃食太鍾愛了,每天供不應求,隻能限購。
    杜幼菱在得知平安郡王喜歡吃辣條和怪味花生之後,直接豪氣地表示:以後菱記火鍋店可以每日都派夥計,去平安郡王府送辣條和怪味花生,絕對讓平安郡王每日都能吃到。
    平安郡王聽到這話,自是開心無比,可是他也知道分寸,捋著胡子笑嗬嗬地道:“也不用天天送,我幾乎兩三日,就要來菱記火鍋店一趟,隻要我每次來都能買到就好~”
    杜幼菱自是滿口答應下來。
    杜幼菱從菱記火鍋店出來後,又去了朱雀大街的玉緣閣。
    杜幼菱的玉緣閣,如今可是和宋玉臨表舅開的玲瓏閣,並列京中最受富家千金和勳貴侯府貴夫人們喜愛的。
    香皂的每日銷量雖說比玉緣閣一開業的時候,下降了五分之一。但是銷量仍舊很穩定。
    店鋪每日仍舊進賬幾千兩銀子,就是去掉成本,那也是妥妥的日進鬥金。
    杜幼菱對此,很是滿意。
    如今香皂也已經在京中大戶人家之中普及開來了,除了主子,就是伺候主家的大丫鬟,存著幾個月的月錢,也能到玉緣閣買一塊香皂。
    而普通人家,就用在長青街上開的惠民鋪中售賣的肥皂。
    如此一來,京中上上下下所有的人,上至達官顯貴下至販夫走卒,基本上都用上了香皂或肥皂。
    這就形成了一個效果,就是往常缺少清潔用品的百姓,衣物上的髒汙都不容易清洗。平日裏一看,衣物就算洗了,油汙之類的也還都有印子,髒兮兮的。
    如今有了香皂和肥皂之後,京中迎來了一片新氣象,人人都變得幹淨整潔起來了。
    那就是家境再不好的人家,在大環境的影響下,也都將衣服、還有麵頰和手,都洗的幹幹淨淨的。
    對此,知道了內情的景元帝,對杜幼菱這個聰慧非常的小姑娘,更添了兩分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