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第三世界文學團結起來!

字數:6415   加入書籤

A+A-


    酒店位於加拉加斯的富人區,加勒比海的海風吹拂著西班牙風格的建築。從酒店往東北能看到加勒比海,後麵則是起伏的丘陵,上麵密布著西班牙或者法國風格的建築。
    跟沿途看到的貧民窟相比,加拉加斯宛如金錢造就的城市,下方車水馬龍,一股金錢獨有的奢靡味道。
    不過再往遠處看,就能看到加拉加斯的老城區,他們隻能看到低矮的建築和鐵鏽工廠,除此之外再也看不到了。
    “這裏殖民風格如此濃厚,簡直覺得身處西班牙。殖民者留下的腳印難以消除,貧富的差距宛如天堂和地獄,簡直難以想象!”曹禹推開窗戶,不敢相信這是自己剛下飛機時看到的委內瑞拉。
    錢鍾書嗬嗬一笑:“西班牙弗朗哥的腳印能在這裏找到,我都不覺得奇怪。”
    “進入一個國家,看他所在國家的建築就能夠看明白許多事情。建築是曆史的一部分,我們到滬市,黃浦江邊的西方建築群,一直記錄著曾經被劃為租界的曆史。”
    馬識途說完又指了指前方不遠處的現代化建築:“這個國家也在為現代化做著努力。據說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比沙特還多,但發展到這副窮酸樣子,我不明白!”
    “他出的是重油,開采成本和技術要求都高。沙特的成本低,目前國際油價下跌,成本高的撐不住。有錢的時候瘋狂提高福利,等到沒錢的時候就成了國家負擔。另外產業單一,瘋狂發展石油,不顧其它產業死活。
    究其原因,這個國家頂層設計出現了問題,太過短視。”
    劉一民指了指遠處的生鏽的工業廠房,像是一家化工企業,此時已經完全廢棄。
    大部分人對於經濟不太懂,劉一民隻言片語隻能讓他們大概了解。在大家的心裏,有油就是有錢的意思。
    “同誌們,休息去吧,調整一下時差,晚上還有招待晚宴。”曹禹轉身看向代表團的眾人,讓大家趕緊回各自的房間休息。
    劉一民回到房間沒有洗澡直接躺在了床上,等到醒來再洗澡,正好能提一提精神。
    一行人休息了約四個小時,劉一民起身去衝了一個涼水澡。委內瑞拉首都用水緊張,好在他們住的是高檔酒店。
    洗完澡走出房間,大家看距離海濱晚宴開始還有一段時間,想著去下麵的街道轉一轉。
    “想要了解一個國家,必須逛一逛街道。”曹禹頗有心得地說道。
    可還沒出門,就被人給攔了下來,告訴他們外麵有危險,一定不要走遠,尤其是不要去老城區。
    於是他們隻在酒店周圍一公裏的地方轉了轉,他們對委內瑞拉人的生活境況再次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物價瘋狂上漲,生活物資奇缺。除了沒用的紙幣,國家什麽都缺。
    另外,委內瑞拉這個國家盛產美女,西班牙和本地印第安人混血,這就使得這些後裔具有歐式的立體五官和拉丁風情特征。
    阿城看的津津有味,其餘的都是老同誌,自然不能像阿城一般。
    劉一民則對這些不感冒,再好看能有國王好看?況且自己對西方審美並不感冒。
    “回去吧!”曹禹板著臉說道。
    富人區這邊時常見到衣著暴露的委內瑞拉女人,搞得曹禹等人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索性直接回酒店。
    在酒店裏小聲討論了一會兒,駐委內瑞拉使館的同誌過來跟他們見了一麵,晚上大家一起參加海濱晚宴,算是中委官方和民間的一次互動。
    大使一遍遍地向他們囑咐,在委內瑞拉千萬不要獨自出去,通貨膨脹導致犯罪率極高。
    “胡大使,剛才酒店的工作人員已經給我們講過了,我們接下來一定會小心。”曹禹轉頭望向劉一民等人,重申了一下代表團紀律,所有人不經允許不得隨意外出。
    胡大使看向劉一民,誇讚道:“一民同誌,你的作品從去年在南美出版以來,贏得了南美洲許多讀者的心。南美洲因為是魔幻現實主義的發源地,所以他們尤其喜歡《寵兒》這本。另外拉美人的血液裏有西班牙人的享樂和散漫精神,《忠犬八公》《一個人的朝聖》這種溫情類的作品也很有市場。”
    “胡大使,感謝您對我作品的關注。”
    “哈哈哈,我們作為大使館,除了外交,更要關注所在國各方麵的變化,尤其是兩國交往的部分。”
    當夕陽即將落下,加拉加斯的天空逐漸被灰蒙蒙的夜色所籠罩之時,來接他們的車隊終於抵達酒店。
    晚宴的地點位於加拉加斯的海濱,旁邊是一處燈火通明的別墅,外麵停滿了各式各樣的汽車。
    門口警察在維持秩序,還有一些當地派過來的安保人員。等他們下車,旁邊不少舉著牌子的讀者興奮地呼喊起來,劉一民等人笑著招手示意。
    錢鍾書用西班牙語跟讀者交流,過了一會兒看向劉一民:“哦,都是你的讀者!”
    “哈哈哈。”曹禹樂了,拍了拍錢鍾書的肩膀:“怎麽?吃小輩兒的醋了?”
    錢鍾書不在意地笑了笑,看向正帶著一眾作家走過來的馬爾克斯。
    馬爾克斯等人換上了整潔的西裝,係著紅色的領帶,神情帶著說不出的欣喜:“萬先生、錢先生、劉先生,諸位先生,歡迎大家來到歡迎晚會,希望你們在加拉加斯度過美妙的第一晚。”
    “馬爾克斯先生,諸位南美洲的同行,感謝大家的熱情,我相信,中南美洲的文學交流,從今天開始,將邁上一個新的台階。”曹禹笑著跟馬爾克斯擁抱致謝。
    走進晚會現場,這裏聚滿了南美洲的文化界人士,不隻是委內瑞拉,附近的幾個國家都有人趕過來。
    晚宴開始前,馬爾克斯陪著劉一民他們,向他們介紹南美洲的特色飲食文化,委內瑞拉負責文化交流的官員全程陪同。
    沙灘上,音樂和閃爍的燈光融為一體,遠處海浪翻滾,不時能夠聽到海水拍打礁石的聲音。
    阿城望向黑漆漆的海麵低聲說道:“老外真是會玩!海水聲、音樂聲、燈光霓虹,現代科技和自然融合。資本主義的奢靡生活呀!”
    “怎麽?被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腐蝕了?”劉一民輕聲笑道。
    “那倒不是,我隻是感慨一下。畢竟到了外國,說不定我是被剝削的那一部分。”阿城清醒地說道。
    汪曾祺坦然地說道:“自從國家稿費製度恢複以後,我到過美國等國家,我覺得作家靠掙稿費過上好生活不是什麽壞事情。說實話,我現在寫作的動力就是錢,我要給我小孫女多留一些錢。”
    阿城覺得汪曾祺這說法有點不對,人還是需要有一點文學理想。但是礙於汪曾祺的地位,他隻是將這個想法藏在了心底。
    馬爾克斯走到劉一民旁邊,好奇地問道:“劉,怎麽樣?聽說作家看到大海會產生無窮無盡的創作欲望,不知道你望著加勒比海,會想起什麽?”
    “中國的神話故事裏,海上有一位海螺姑娘,溫柔美麗的海螺姑娘和漁民相愛,不知道南美洲的加勒比海上有沒有美麗的海螺姑娘。”劉一民笑著說道。
    馬爾克斯好奇地追問了一下故事結果:“不同的國度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中國作為一個曆史悠久且文化沒有斷層的國家,在整個世界文明史上都很難得。拉美也有自己的文化,可惜拉美的文化已經被烙上了殖民烙印。
    真希望有一天,拉美文化能像中國文化一樣,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百年孤獨》曾經差點被法國電影導演拿去拍電影,劇本價格從三十萬美元加價到三百萬美元,馬爾克斯最後沒有賣,以保持拉美文化的獨立性拒絕。
    最重要的原因是,馬爾克斯希望日本導演黑澤明來拍攝這部電影,可惜黑澤明去世太早。
    1990年馬爾克斯來中國訪問,就是因為黑澤明邀請馬爾克斯去日本,國內順勢邀請馬爾克斯來中國一趟,沒想到最後弄巧成拙。
    “拉美走出殖民的泥沼需要漫長的努力,不隻是需要內部環境的變化,還需要整個世界大環境的變化。”劉一民說道。
    馬爾克斯不明白為什麽中國就能快速走出,劉一民向他解釋:
    “第一,中國並沒有被全麵殖民,第二,中國傳統文化有韌性、包容性,中國的曆史並不是如南美洲隔絕的曆史,而是不斷碰撞的曆史,我們不是每一次碰撞都能勝利,但入侵者無一不被中華文化所融合。
    第三、我們進行了徹底的革命,清掃餘毒花了幾十年時間。”
    馬爾克斯的目光望向彌漫著霧水的海麵,不知道在想什麽。
    過了一會兒,馬爾克斯看向劉一民:“那看來,拉美隻能寄希望於世界環境的變化,希望正義的力量能夠占據高地,埋葬掉侵略、貪婪成性的資本主義。”
    此時晚宴正式開始,委內瑞拉文化部門官員在台上發言歡迎中國作家來到委內瑞拉訪問交流,之後是中國大使,雙方共同稱讚中委兩國積極展開文化交流活動。
    官方發完言之後,雙方的作家上台發表歡迎演講或者感謝演講。
    曹禹先代表中國作家上台對南美洲同行的熱烈歡迎表示感謝:“幾十年來,南美洲的文學之花盛開於全世界,南美洲的湧現出了如‘加西亞·馬爾克斯’、‘博爾赫斯’、‘聶魯達’等世界知名作家。他們以獨特的風格聞名世界,以犀利的筆觸揭露獨裁和殖民創傷。
    當我們受到邀請時,我們都非常高興,中國的作家渴望與世界上最優秀的作家群體交流。而我們共同的經曆和對現實主義風格的尊重,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在世界文壇上攜手並進”
    錢鍾書低聲對劉一民說道:“你老師身體真好,說話比我有力氣多了。”
    “您身體也不錯,等明天開展正式交流的時候,我相信以您的知識水平,一定能舌戰群儒。”劉一民嘿嘿一笑。
    錢鍾書晚上心情格外好,等曹禹發完言之後,他也站上去講了一段。
    等另外一名拉美作家講完,輪到劉一民上場講話。作為最受期待的中國作家代表,劉一民上場自帶BGM——掌聲和歡呼聲響徹整個海灘。
    各大媒體將鏡頭對準了劉一民,閃光燈讓劉一民感覺到無比刺眼。
    “各位南美洲同行,藝術界的朋友,媒體朋友:
    感謝大家對中國作家代表團的歡迎,也感謝我的朋友、世界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的真誠邀請。沒有他的邀請,就沒有這次交流。
    當飛機從美國降落到巴拿馬,再到飛機落地委內瑞拉。我切實地感受到了這片土地曾經、現在所遭受到的殖民苦難。這片苦難的土地造就了獨特拉美文學。
    這裏是生命凋零之所,卻是文學盛開之地。經過我跟南美洲的同行們交流,我感受到他們對獨裁和殖民的憤怒,對壓迫和屠殺的憤怒以及對這片土地深沉和悲憫的愛意。
    著名智利作家和詩人聶魯達曾經訪問中國,當他得知他的中文名字是由三個‘耳’組成時,他高興地說他有三個耳朵,第三個耳朵專門來傾聽大海的聲音。
    我想說,以加西亞·馬爾克斯為代表的拉美作家,都有三個耳朵,第三個耳朵是來傾聽這片土地所遭受的苦難和雨林裏白骨的呻吟。
    無數遭受欺淩的魂魄正縈繞在南美大陸,縈繞在整個美洲大陸,整個世界
    第三世界國家所遭受的苦難,是我們筆下不竭的靈感源泉,也是我們第三世界作家的悲哀。
    我們努力的想要掙脫美西方的敘事結構,卻發現我們被禁錮的越來越深。西方人講馬爾克斯先生的是魔幻現實主義,馬爾克斯先生認為他的是現實主義。
    隻有同樣經曆過苦難的人才明白,《百年孤獨》正是拉丁美洲所經曆過的現實。
    所以,第三世界國家應該團結起來!第三世界國家文學也應該團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