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轉移戰場
字數:3773 加入書籤
裴浩心中恨極!
他本以為,向白默等人透露了大唐軍隊的種種布置後,他便隻需要隨軍行動,隻等著薛延陀部大獲全勝便好。
沒想到他們如此沒用,哪怕靠著自己的情報也無法攻滅右威衛。
而且,裴浩現在才驚覺,在右威衛軍中指揮的隻有程知節,太子殿下已經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
也即此戰最後哪怕能得勝利,他們鏟除的也隻有大唐名將程知節,無法借機除掉李承乾。
李承乾或許要因此背負責任,陛下也必定會嚴厲處罰東宮,但是那對於大唐軍心的傷害實在是太大了。
可是,裴浩心裏很清楚,若是薛延陀部鐵騎真的被他們打敗,讓太子立下大功,那麽東宮儲君之位將很難動搖。
魏王李泰在朝臣中的印象,本就是長於文治,得到諸多文臣的全力支持。
他想要在軍功上追趕到李承乾的步伐,幾乎是不可能的!
更讓魏王一係與諸多士族擔憂的是,借著這一戰,李承乾可能會在軍方建立起極高的威望!
玄武門之舊事,過去才不到二十年,依然壓在整個大唐皇族的心頭。
李世民在世之時,軍方依然穩如泰山,但是陛下一旦有個意外,誰敢保證李承乾不會動用他在軍方的影響力,再現一次玄武門之變,靠武力突襲把魏王係的勢力一網打盡。
裴浩在極短的時間內,權衡了利弊,最終在眾多目光之下,下定了決心。
“我同意白默王子的看法,貴族騎兵不宜在此地與右威衛死戰。”
“右威衛大軍數量極多,而且沒有城池作為依靠,其短處便在於補給!隻要貴族能分出部分騎兵,然後以騎兵之利先襲擊南部的諸多糧草大營,甚至直撲並州焚燒城池而返,則不斷能動搖唐軍士氣,還會斬斷他們的補給。”
“縱使長安方向再派軍隊北上,也要時刻擔心你們的偷襲!”
白默仰頭大笑:“好!貴主人確實有合作的誠意,也有魄力……來人,將大唐的地圖取過來!”
“還請裴浩大人,準確地向我們標明幾處重要轉運大營的位置,還有從此殺入到並州的路線圖!”
……
程知節身不解甲,與幾名副將輪流值守大陣。
若敵不來進攻,則所有士卒就地埋灶,靠著他們臨時帶著的幹糧和飲水堅持戰線。
而且此處離他們最北邊的大營距離不算遠,隻要敵騎沒有全力來攻,完全可以且戰且退,回到那邊大營。
但是,不過兩天一晚的時間,程知節就發現情況不對勁兒了。
那喚作哈莫的薛延陀部大將還是不斷地派出騎兵前來挑釁,但是他們沒有發起真正的進攻。
“敵騎動向有異!讓孩兒們打起精神,還有把我們最精於騎術的戰士調過來。”
程知節開始分派命令,先要探明敵騎的動向。
右威衛隻有在最危急的時刻才會把隨軍的戰馬當作障礙,現在還遠沒有到那一步,大量的戰馬被保存下來,可以供給戰士們使用。
跟隨程知節已經十餘年的副將王歡,趕緊勸說。
“大將軍,我們現在雖還有戰馬,但現在敵情已明,似不適合再把戰馬分散,還是組成一支小規模的騎兵,在關鍵之時發起反擊,更有作用。”
王歡也是沙場宿將,借著前幾天的作戰,已經發現了己方之短缺。
步軍隻能被動防守,雖然短時間內看起來他們是毫無破綻的,但卻無法給敵人造成威脅。
有勇猛無敵的程知節在,若能組成一支小規模的騎兵,必能對敵人形成巨大的威脅,令敵騎兵不敢全部投入到圍攻作戰之中。
程知節卻淡淡地看了他一眼。
“你剛剛說,敵情已明?我們麵對的乃是超過十萬的草原騎兵,任何時候敵情都有可能出現變化,豈能大意!”
“長安以北,便隻有我們右威衛一支大軍存在,現在所有兵力盡集結在此,再往南則是一片坦途,甚至連我們的糧道都隻有少量兵力防守。”
“換作我是敵軍主帥,也不會拿兵力跟防守列陣的步軍死磕,而會避實就虛,你懂嗎!”
王歡沉思道:“大將軍之言有理,隻是敵軍主帥未必能像大將軍一般判斷。草原上出身的異族將領,多喜歡硬碰硬。”
“而且,敵軍主帥哈莫,一直出現在帥旗之下,此為末將親見,主帥未動,他們真能輕易分兵麽?”
薛延陀部乃是初次侵入大唐這麽深入的位置,對於此地地形非常陌生。
換作任何一名統帥,恐怕都會謹慎行事,怎麽可能一邊麵對著右威衛的主力,一邊還敢分兵南下?
王歡也承認那哈莫算是個人物,但是他手下難道還有更膽大妄為的人物嗎?
聽到王歡的反駁,反而幫程知節理清了理路。
“不!哈莫這兩天一直在帥旗之下,才是真正的問題!”
“本將軍敢斷言,敵軍留於此地的騎兵必是起牽製之效,他們的大軍已經南下了!”
王歡也大吃一驚:“大將軍何出此言?難道您是懷疑那哈莫是他人假扮的?”
程知節吧道:“非也,哈莫與我軍初戰之時,必是本尊,而我們的大軍將士對其印象深刻,他不可能瞞過我們的耳目。”
“但是,本將軍懷疑此時對麵的主帥早就不是哈莫。他們的援軍已至,兵力大大增加,那位白默王子,又豈會隻作旁觀?”
“白默若在,哈莫又豈能久居主帥之位?所以,這兩天敵帥旗之下竟一直都是哈莫在,其中肯定有鬼!”
王歡再也無法反對程知節增加探馬的想法。
雖然程知節所想的乃是最壞的發展,但是他們卻不得不防。
萬一成真,而他們毫無防備,則整個右威衛盡成大唐罪人矣。
程知節看著王歡帶領幾名校尉快速去各大營挑人,而他則憂慮地看向了東邊方向。
他其實並不是真的為長安而憂。
陛下身邊依然有數萬之兵,長安城堅,又有渭水相隔,便是十二萬敵騎盡殺過去,也奈何不得陛下與長安。
現在,北境戰場真正空虛乃是並州,而太子殿下還在那裏!
自薛延陀部南下之後,對於大唐軍力安排都如未卜先知一般提前洞察,那他們,會不會看穿了並州的空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