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事得其反
字數:3632 加入書籤
太極殿中,眾臣皆驚,但也再無法改變什麽。
陛下特意把此事交到長孫無忌的手中,就代表著王氏的結局已經注定!
長孫無忌確實是他們的“老夥計”,自秦王府之時,多位重臣便與他生死與共,從秦王府到玄武門,再到貞觀朝十數年一路闖過來的。
可是,十幾年同殿為臣,特別是把武德朝那些老臣全都熬走了之後,長孫無忌與他們之間的關係早已經變得十分複雜。
這位文臣之首權勢滔天,除了陛下之外無人能壓服他,包括房玄齡等人在內,在政見上與他頗有相左之處,無數的矛盾也在積累之中。
其他文臣想要顧念王氏在士族中的地位,但是根本不可能以此說服長孫無忌。
他們皆是大唐之眾臣,不論是早年在秦王府,還是後來的朝堂與“武德老臣”們的鬥爭,都是見慣了血的,現在腦中已經能想象中血淋的場景。
王氏……完了!
李世民冷酷地掃視著眾臣,單是一個眼神兒,便已經可以威懾住眾臣,最後,則落到了李承乾的身上。
李承乾心裏打了個突,升出無奈的感覺。
不是,老爹你還想幹啥呀?
把你自己的親兒子抬出來,當作收拾王氏一族的借口,咱也就認了,別再玩我了好嗎?
李世民的語氣卻突然溫和了下來。
“高明首次領軍出征,雖有程知節等將領輔佐,也算是辛苦了,更難得你可以以身犯險,親守太原城,更在太原城下重挫北夷騎兵,朕心甚慰啊。”
李承乾立下巨大的功勳,返回長安,朝廷和皇帝總是需要有些態度的。
李世民借著對他的誇獎,也算是把對王氏的處置揭過,避免有人站錯了隊。
他對自己朝中這些重臣們的性子實在是太了解了。
莫看他剛剛動了雷霆之怒,嚇得眾臣不敢反應,但是那幾個出了名的“硬骨頭”,若是認定了對於王氏的處置過重,他們是真的甘於拚卻性命觸怒自己也要進諫的。
李世民絕對不容錯失這次的機會,同樣也不想因為王氏犯蠢,便害得自己朝堂之上的賢才受其牽連。
借著讚賞太子之功,也算是給諸臣一個台階下,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可是,李承乾卻聽得滿身不自在。
他不是不明白父皇的用意,可是,他更不想讓朝堂對自己的功績更加重視了。
“咳,正如父皇所言,兒臣不過是首次領兵,也沒什麽經驗,能打勝仗,還是多虧了程將軍和李將軍他們,若是父皇要賞,還是先賞他們吧。”
“兒臣也正是感覺自己力不能勝防衛北疆之重任,這才把兵權先交由程李二位將軍,自己先回到長安來,聽侯父皇和朝廷安排。”
李承乾急不可待地把自己的功勞往外推。
好在,他的選擇並不困難。
程李二位,皆是名震天下的一等將領,過去的戰績非常硬,在朝中的口碑也是極好,讓他們先分潤掉大半功勞,也是合情合理。
李泰略有些詫異地看了李承乾一眼。
借著大功在身,略作謙遜也是正常的,反而能更突情自己的胸懷。
可是,李承乾若隻是普通地謙虛一下,完全不用把話說到這等地步,不但把太原之勝的功勞盡量讓出去,甚至直言自己的能力不足,根本不能勝任北疆守衛之責。
那麽,之後若朝廷還要維持並州大都督之職,並以其總領北疆防衛,新的人選便是自己可以爭取的!
薛延陀此次雖敗,但是對於北疆的威脅依然存在,並州大都督絕不會變成虛職,隻要能奪下此位,便等於掌控了數十萬兵馬的兵權!
李泰強行咽了下口水,勉強遏製住自己站出來爭位的念頭。
現在,自己直接爭位有些過於引人矚目,會讓父皇產生不好的想法,最重要的是坐實李承乾的“謙退之辭”,先把他的兵權拿掉!
李世民也搞不懂,自己的好大兒現在到底想做什麽。
他立下大功,自己既是主君又是當老子的,誇你幾句你就不能先擺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出來?
難道過去自己寵愛青雀,真的讓他如此在意?
李世民誤會了李承乾的用意,覺得他還是因為之前自己過於偏愛李泰而委屈,現在自己正常地誇一誇他的戰功,也讓他覺得不是真心。
否則的話,李承乾不可能把到手的兵權,毫不留戀地放手吧?
任何一名皇子都不可能做出這樣的選擇。
對於靠著軍功和兵權才爭得皇位的李世民來說,更加無法理解。
李世民心中暗自反省,真切地明白過去他確實是太偏愛李泰,對於李承乾要求過於嚴厲,讓他沒法感受到父愛。
不過,真要說起來,高明這孩子做得也非常聰明,正是因為他對兵權毫不留戀的態度,才讓蕭言等人的彈劾不攻自破,更讓李世民心中安慰,覺得兒子先前所說,已經策劃謀反雲雲,不過是一時氣話。
之前李承乾因為自身的腿傷,非常敏感自卑,現在他既能展現胸懷,又有領兵對抗外敵之能,顯然已經開始從那段痛苦的心境之中開始走出來。
李世民當然覺得應該“再接再勵”,通過給李承乾任命一些實務,讓他忙起來,不斷地積累功勞也讓他的內心有成就感,如此承乾就不會再因自己的腿傷而敏感了。
記得尉遲敬德曾向自己轉述過承乾自己作的詩句。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洲!”
可見承乾的心中也有著年輕人特有的豪情,而且認定了領兵對抗外敵,方為好男兒應有的誌向。
既是如此,李世民更不能讓他幹脆地把兵權全都推掉。
“高明你且不要把北疆戰事都推到幾位老將身上。你作為主將,剛剛立下大功,必得將士們的忠心愛戴,若冒然換上另外的主帥,反而會令軍中生疑,多有流言。”
“再者,王氏私下串聯想要陷害於你,你便趕忙交出兵權躲到長安來,那豈不是正好讓他們得逞,也讓天下人覺得朕的朝廷真是被這些所謂的世家大族左右?”
“朕,絕不容你如此推辭,身為皇子,你也應當站出來,繼續領兵為大唐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