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智能手機操作係統

字數:3869   加入書籤

A+A-


    時間進入2003年10月,陸家貴接到李光南院士的電話,說他帶著團隊親自抓了幾年、投入巨資研發的移動端“盤古操作係統”取得了階段性重大突破。
    陸家貴聞言大喜,立即帶著章程運、肖老九等人趕往位於陸氏大廈一座副樓裏的陸氏集團中央研究院。
    在戒備森嚴的實驗室內,李光南帶領著他的核心團隊向陸家貴展示著他們的研究成果:一台比當前主流手機體型稍大、沒有按鍵、隻有一塊電阻式觸摸屏的工程樣機。
    “陸主席,這就是使用了我們自主研發的盤古1.0操作係統的工程樣機。”李光南親自操作演示,雖然樣機的反應還有些卡頓,但確實已經基本實現了觸摸屏操作、圖形化界麵、內置了幾款簡單的應用。
    “我們已經實現了從操作係統到觸摸屏交互、圖形化界麵、應用程序的完全自主可控,”李光南語氣中充滿了自豪,“這絕對是革命性的,不比我們打聽到的塞班、蘋果、安卓操作係統差,甚至我們的進度可能還要更先進一些,許多智能機相關的專利技術已經被我們申請拿下了。”
    實驗室裏的研究人員們都屏息凝神,等待著他們的老板、世界首富陸家貴的評價。
    陸家貴接過那台厚實的、沉甸甸的工程樣機,入手的第一感覺就是厚重和粗糙,根本沒法與他前世用過的智能機相比。
    當然,這個他是有心理準備的,畢竟是這一世的初創,蘋果都要2007年才推出第一代智能機,陸氏集團能搶先布局,在現在就拿出工程樣機,已經領先蘋果、安卓兩三年了。
    繼續這樣領先下去,搶在蘋果之前推出觸摸屏智能機,引領新時代,完全不是問題。
    他嚐試著用手指在電阻屏上滑動,界麵響應卻有明顯的延遲,有時候甚至沒反應,需要手指用力點,跟前世那些觸摸屏手機輕輕一點就完成交互的感覺差遠了。
    點開相機應用,對焦也緩慢,成像質量更是慘不忍睹,還遠遠不能替代現在的相機成像質量。
    他操作了幾分鍾,心裏歎了一口氣,眉頭微微皺起,道:
    “李院士,還有各位研究員,大家辛苦了。”陸家貴放下樣機,語氣平和,但說出來的話卻讓在場所有技術人員心裏一沉,“你們確實完成了了不起的突破,從無到有,非常艱難,大家的獎金不會少。但是,”
    他頓了頓,環視一圈:“在我看來,這台樣機的體驗,還很差,達不到我心目中能夠推出市場的目標。”
    大家靜靜的聽著,陸家貴繼續道:
    “主要體現在操作不夠流暢,觸摸屏反應遲鈍,需要用力按壓,用戶體驗不好。相機功能形同虛設,係統生態幾乎為零,沒有吸引人的應用,功耗似乎也很大。”
    陸家貴根據自己前世使用智能手機的經驗,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好多個問題。他每說一點,李光南和團隊成員就若有所思的記下來,準備繼續改進。
    “我知道,能完成這樣的突破不容易,我的要求有些苛求了。”陸家貴看著眾人有些受打擊的表情,語氣放緩,“但我們研發的目的,不是做出一個實驗室的樣品,而是要做出能夠推出市場、顛覆現有按鍵手機市場,能夠在未來與三星、蘋果等強大對手競爭的產品!”
    他拿起樣機,鄭重道:“我們現在隻是實驗室領先,但時間不等人。我要求,大家繼續研發,不能停,投入資金還會繼續加大!我需要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繼續優化操作係統,目標是流暢,減少操作延遲!”
    “第二,研究更先進的觸摸屏,我要的是手指輕輕一滑就能快速交互反應的感覺!”
    “第三,提升相機模塊的像素和成像算法,目標是更清晰、更快速,像素至少要堆到100萬以上!”
    “第四,開始著手開發基於盤古係統的應用生態,完善智能機基本使用功能!”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盤古操作係統要具備可擴展性,未來不僅要能在手機上用,還要能適配電腦、電視、車載、家居係統,我們要的是一個統一的、自主可控的生態!”
    陸家貴提出的要求,在很多研究人員聽來簡直是天方夜譚,遠超當前的科技水平,堪稱科幻,但他描繪的前景,又讓這些技術精英們熱血沸騰。
    李光南眼神堅定地道:“陸主席,您放心,我們團隊一定會朝著您指明的方向努力,絕不辜負您的資金投入和期望!”
    “好!”陸家貴滿意地點點頭,“錢、人、資源,都不是問題,我隻要結果。另外,芯片的研發也要加速,與華為、中科院、各大高校的合作要更緊密。操作係統和芯片,是我們未來信息產業不受製於外國人的關鍵支柱,缺一不可!”
    安排了操作係統和芯片的研發方向後,陸家貴的戰略布局延伸到了下一個關鍵領域。
    盤古操作係統取得初步突破,意味著真正的智能手機時代已經不再遙遠。
    而智能手機時代的一個重要應用場景,就是地圖導航和基於位置的各種服務。
    隨著華國入世WTO,汽車發展將是一個超級大產業,擁有私家車的司機越來越多,出行對導航的需求越來越大。
    恰在此時,2003年年底,國家相關部委的政策有所鬆動,正式開放了民用電子地圖測繪資質。
    在這之前,民營公司是不能進行地圖測繪的。
    消息傳來,陸家貴立即召集了飛訊公司總經理雷鈞、技術總負責人張曉龍,以及集團總裁周明易、執行總裁李千授等人開會。
    陸家貴開門見山:“剛剛得到消息,國家向民間開放了民用地圖測繪,我們必須立即拿下這個資質,並成立我們自己的地圖公司。”
    雷鈞眼睛一亮:“陸主席,您的意思是,為未來的智能手機布局地圖導航服務?”
    “不僅僅是地圖導航。”陸家貴手指敲著桌麵,“想想看,有了精準的地圖數據,對我們的通達物流路徑優化、網點布局有多大幫助?對樂購網未來的本地生活服務、網約車業務又是多麽重要的基礎?甚至未來,我們還可以搞掃街采集實景地圖,這些都是巨大的數據和商業價值!”
    他描繪的前景讓在座的高管們都默然點頭,這些業務,有些他們隱約想到過,但遠沒有陸家貴想得這麽清晰和係統。
    “我決定,在飛訊公司旗下,立即成立飛訊地圖有限公司!”陸家貴下令道,“雷鈞,你親自掛帥籌備。張曉龍,抽調技術骨幹,搭建地圖數據平台和引擎。孫傳宇,你們的物流車隊和司機、快遞員,就是現成的地圖數據采集和更新隊伍!”
    “明白!”三人齊聲應道。
    “招聘要快,設備要最好的,車輛要改裝。”陸家貴補充道,“初期投入先定20個億,不夠再追加。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飛訊地圖覆蓋全國主要城市,並且數據要準確、更新要及時!”
    “是,主席!”雷鈞信心滿滿。
    背靠陸氏集團強大的財力和現有的物流網絡,飛訊地圖的起步就比別人高了無數個台階。
    一場圍繞未來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布局,悄然展開。
    飛訊地圖的成立,標誌著陸氏集團的商業帝國,開始從PC互聯網時代,向移動互聯網時代進行更深層次的戰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