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8 章 高麗政變
字數:3994 加入書籤
“大明這是要幹什麽?
去年剛接受我們的朝貢,如今為何突然派水師前來?
還要我們歸還漢四郡?”
王禑聲音顫抖,語氣中滿是恐懼。
大臣們麵麵相覷,無人敢應聲。
這時,站在原高麗使臣樸仁勇上前一步,躬身道:“大王,臣以為,大明此舉名為催還漢四郡,實則是想吞並我高麗。”
“沒錯大王,北方所謂漢四郡乃是我高麗的屏障,若歸還大明,我高麗便無險可守,遲早會被大明吞並!”
說話之人正是高麗的實權將領李成桂。
他身材魁梧,眼神銳利,多年來掌控高麗兵權,在軍中威望極高,早已暗中覬覦王位。
此次大明施壓,在他看來,正是奪取王位的絕佳時機。
王禑聞言,更加慌亂:“那該如何是好?
大明水師勢大,我們根本無力抵抗啊!”
李成桂故作沉思,片刻後說道:“大王,大明雖強,但也忌憚‘不義’之名。
如今大明派使者前來,讓大王前往遼陽覲見,無非是想逼迫大王臣服。
不如大王先答應前往遼陽,拖延時間,同時臣暗中調動軍隊,加強邊境防禦。
待大明使者離開後,我們再聯合其他藩國,共同對抗大明。”
王禑本就無主見,聽李成桂說得有理,當即點頭:“就依李將軍之計!
明日我便接見大明使者,答應前往遼陽覲見。
李將軍,調動軍隊之事,就拜托你了!”
李成桂躬身領命,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寒光。
次日,禮部右侍郎石凱抵達開城,在王宮見到了王禑。
石凱態度嚴肅,宣讀了朱元璋的旨意,要求高麗歸還漢四郡,並讓王禑前往遼陽覲見。
王禑按照李成桂的囑咐,故作順從,當場答應了所有要求,承諾三日後便啟程前往遼陽。
石凱見王禑如此配合,心中稍安,便暫時在驛館住下,等待王禑啟程。
當晚,李成桂暗中召集心腹將領,在府中密議。
“大王已答應前往遼陽,這正是我們的機會。”李成桂坐在主位,目光掃過眾人。
“大明勢大,若我們繼續追隨王禑,遲早會被大明吞並。
不如趁此次大王前往遼陽之機,將他除掉,由我代替他前往覲見朱元璋。
隻要能獲得大明的支持,我便能名正言順地登上王位,到時候再徐圖發展,未必不能與大明抗衡!”
眾將領早已是李成桂的心腹,聞言紛紛附和:“願聽將軍號令!”
李成桂滿意點頭,當即製定計劃:“三日後,大王啟程前往遼陽,途中會經過一片山林。
我會安排人手在山林中設伏,除掉大王與他的親信,對外則宣稱大王途中遭遇山賊襲擊,不幸身亡。
然後我再攜帶國璽前往遼陽覲見朱元璋,請求大明冊封我為高麗國王。”
這時候,一名心腹不確定道:“那咱們要付出什麽代價,真要交出所謂漢四郡嗎?”
李成桂點點頭:“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隻要我能坐上王位,些許土地算不了什麽......”
三日後,王禑率領親信隨從,帶著國璽,從開城出發前往遼陽。
李成桂親自率軍“護送”,一路之上,王禑心中始終不安,卻又不敢表露。
當隊伍行至一片名為“黑鬆穀”的山林時,突然從林中衝出一群蒙麵人,手持利刃,朝著王禑的隨從砍去。
王禑嚇得魂飛魄散,想要逃跑,卻被一名蒙麵人攔住。
這時,李成桂“恰好”率軍趕到,與蒙麵人展開“激戰”。
混亂中,一名蒙麵人趁亂一刀刺中王禑的胸口,王禑慘叫一聲,倒在地上,當場身亡。
隨後,蒙麵人“不敵”李成桂的軍隊,四散逃竄。
李成桂走到王禑的屍體旁,故作悲痛地跪下,大喊:“大王!大王!你怎麽就這麽去了啊!”
隨從們早已被嚇得不知所措,見李成桂悲痛欲絕,也不敢多想。
李成桂隨即下令:“大王遭遇山賊襲擊,不幸身亡。
如今高麗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我身為高麗重臣,當為先王報仇,同時前往遼陽覲見大明皇帝陛下,請求大明主持公道,冊封新王!”
眾隨從早已被李成桂的威勢震懾,無人敢提出異議。
李成桂當即收殮王禑的屍體,帶著國璽,率領親信,繼續前往遼陽。
此時的遼陽,朱元璋正等待著王禑的到來。
陳林派出的探子早已傳回消息,稟報了王禑啟程的消息,卻未察覺李成桂的陰謀。
朱元璋得知王禑即將抵達,便下令在城外搭建迎接的營帳,準備親自迎接。
幾日後,李成桂率領隊伍抵達遼陽城外。
當他見到前來迎接的大明官員時,立刻換上一副恭敬的神色,將早已準備好的“奏疏”呈上,奏疏中謊稱王禑途中遭遇山賊襲擊身亡。
自己身為高麗臣屬,請求朱元璋冊封自己為高麗國王,願意永遠臣服大明,歸還漢四郡之地。
大明官員將奏疏呈給朱元璋,朱元璋看到奏疏後,心中頓時起疑。
他對陳林說道:“王禑好端端地前往遼陽,怎會突然遭遇山賊襲擊?此事恐怕另有蹊蹺。”
陳林也覺得此事可疑,說道:“我這就派人去調查此事,同時派人暗中觀察李成桂的動向,看看他是否有異常。”
朱元璋點頭,下令道:“先將李成桂迎入城中,安置在驛館,好生招待,不要打草驚蛇。
待調查清楚此事後,再做決斷。”
李成桂被迎入遼陽城內,安置在驛館中。
他表麵上恭敬順從,暗中卻派人打探大明的動向,想要盡快獲得朱元璋的冊封。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陳林派出的探子早已前往高麗,調查王禑身亡的真相。
幾日後,探子傳回消息,將李成桂在黑鬆穀設伏殺害王禑,然後偽造“山賊襲擊”的真相一一稟報給朱元璋。
朱元璋得知真相後,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好一個狼子野心的李成桂!
竟敢欺瞞朕,殺害高麗國王,妄圖騙取冊封!
若不嚴懲,朕何以服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