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9 章 新疆

字數:3847   加入書籤

A+A-


    李文忠站在一旁,問道:“殿下,亦力把裏有騎兵三萬,加上周邊部落的援軍,總兵力約五萬。
    我軍雖也是五萬騎兵,但西域地形複雜,糧草運輸不便,怕是會有變數。”
    朱棣笑了笑,從懷中掏出一份密令:“表哥放心,父皇早有準備。
    陳林已從應天調來了一支特殊的部隊,助我們西征。”
    李文忠接過密令,打開一看,眼睛頓時亮了。
    密令上說,陳林將派遣一支三千人的火器部隊,配備自動步槍、迫擊炮、輪式步兵戰車等新式武器,經由南北大鐵路北上,抵達北平後,隨大軍西征。
    這支部隊由現代軍事專家訓練,戰鬥力極強。
    “自動步槍、迫擊炮、輪式步兵戰車!”李文忠驚疑道:“這次看來是有大動作了。”
    朱棣點頭:“去年我去應天,曾見過這支新軍的軍演,隻能說震撼,相當震撼!”
    李文忠大喜:“有這般利器,何愁亦力把裏不滅!”
    幾天後,三千火器部隊抵達北平。
    這些士兵身著統一的製服,頭戴鋼盔,手持燧發槍,腰間還別著刺刀。
    他們排列整齊,步伐一致,一看就是訓練有素的精銳。
    帶隊的軍官是一位現代軍事專家,名叫趙剛,曾在特種部隊服役,精通現代戰術。
    朱棣和李文忠親自檢閱了火器部隊。
    當趙剛下令士兵開展一場現代化軍事演練時,槍聲如驚雷般炸響,遠處的靶子瞬間被打成了篩子。
    李文忠看得目瞪口呆,喃喃道:“這般火力,直接站在那,敵軍的騎兵也近不了身!”
    趙剛上前一步,躬身道:“燕王殿下,李將軍,我部不僅有自動步槍,還有80門迫擊炮。
    這種火炮輕便易攜,可隨騎兵機動,射程可達三千米,能有效打擊敵軍的營地和工事。”
    朱棣滿意地點頭:“好!有你們相助,此次西征,定能馬到成功!”
    洪武十八年冬,五萬騎兵加上三千火器部隊,從北平出發,向西挺進。
    大軍沿著長城一路西行,越過嘉峪關,進入西域。
    西域的冬天格外寒冷,狂風呼嘯,雪花漫天,但士兵們士氣高昂。
    他們知道,自己手中握著最先進的武器,身後有強大的大明作為後盾。
    亦力把裏大汗得知大明大軍來犯,不敢有絲毫怠慢,迅速集結了五萬大軍,在哈密以東的荒原上列陣迎戰。
    亦力把裏的騎兵素來以勇猛無畏而著稱,他們擅長騎射,衝鋒陷陣時如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勢不可擋。
    大汗站在高台上,極目遠眺,遠遠地看到塵煙滾滾的大明軍隊正朝這邊疾馳而來。
    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輕蔑的笑容,對身旁的將領們說道:“大明的騎兵雖多,但我亦力把裏的勇士們個個都能以一當十。
    今日,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然而,當大明軍隊逐漸靠近,列陣完畢後,亦力把裏的士兵們卻都愣住了。
    他們驚訝地發現,大明軍隊的前排竟然站著三千名手持奇怪鐵器的士兵。
    這些士兵並沒有像他們一樣騎在馬背上,而是排成了一個整齊的方陣,仿佛一座堅不可摧的鋼鐵堡壘。
    亦力把裏大汗見狀,不禁皺起了眉頭,心中湧起一絲不安。
    他瞪大眼睛,仔細觀察著這些奇怪的士兵,試圖弄清楚他們到底是何方神聖。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趙剛毫不猶豫地下達了火器部隊開火的命令。
    刹那間,三千支自動步槍同時咆哮起來,噴射出熾熱的火焰,密集的彈雨如同冰雹一般,鋪天蓋地地射向亦力把裏的騎兵。
    亦力把裏的騎兵們完全沒有預料到會遭受如此猛烈的攻擊,他們甚至還來不及發起衝鋒,就已經被這突如其來的彈雨擊倒了一大片。
    戰馬受到驚嚇,嘶鳴著四處狂奔,原本整齊的陣型瞬間變得混亂不堪。
    “衝鋒!”
    朱棣見狀,當機立斷地發出了騎兵衝鋒的命令。
    五萬大明騎兵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氣勢洶洶地揮舞著手中的馬刀,如旋風般衝向那已經亂作一團的亦力把裏軍隊。
    亦力把裏的士兵們本來就被自動步槍的火力打得心驚膽戰,此刻麵對大明騎兵的凶猛衝鋒,更是毫無還手之力。
    他們驚恐萬分,紛紛轉身逃竄,整個戰場頓時變成了一場一邊倒的屠殺。
    亦力把裏大汗站在遠處,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軍隊如潮水般潰敗,氣得渾身發抖。
    他怒不可遏地拔出腰間的彎刀,想要親自率軍衝鋒,與大明軍隊決一死戰。
    然而,他的衝動被身邊的將領們死死拉住。
    “大汗,大明軍隊的武器太過厲害,我們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啊!
    再這樣下去,隻會讓更多的士兵白白送死。
    還是先撤退吧,保存實力才是上策!”
    將領們苦苦勸諫道。
    亦力把裏大汗不甘心,但看著越來越近的大明騎兵,最終還是咬了咬牙,帶著殘部向西逃竄。
    朱棣和李文忠率軍追擊,一路上,亦力把裏的殘部不斷投降。
    趙剛的火器部隊則利用迫擊炮,轟擊亦力把裏的城池,將他們的糧草、帳篷炸得粉碎。
    時光荏苒,一個月轉瞬即逝。
    大明軍隊如洶湧的潮水一般,將亦力把裏的都城緊緊包圍,這座曾經堅不可摧的城池如今已成為一座困守的孤城。
    亦力把裏大汗站在城樓上,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大明軍隊,心中湧起一股絕望。
    城內的糧草早已斷絕,士兵們饑腸轆轆,士氣低落,毫無鬥誌。
    朱棣深知城中的困境,於是派遣使者前去勸降。
    大汗起初還心存一絲抵抗的念頭,但當趙剛下令迫擊炮轟擊城牆時,那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和城牆被炸出的巨大缺口,讓他的最後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洪武十九年的春天,陽光明媚,亦力把裏大汗終於打開了城門。
    他身著素服,親自捧著降表,步履蹣跚地走到朱棣麵前,雙膝跪地,低頭顫抖著說道:“臣……臣願歸順大明,歲歲納貢,永不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