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張神醫,時代變了,你得認!
字數:6540 加入書籤
普羅米修斯公司,成了京都最耀眼的名字。
安德森博士,也成了這座城市最受歡迎的人。
他頻繁出現在電視上,網絡上,以及各種高端的醫學論壇上。
他談論基因,談論未來,談論科學如何改變人類的命運。
他的演講,總是能獲得最熱烈的掌聲。
“我們必須承認,人類的進化,伴隨著疾病的進化。”
安德森站在聚光燈下,麵對著台下數千名醫學界的精英。
“古老的智慧,值得尊敬。”
“比如龍國的中醫,它在幾千年的曆史中,守護了這個民族的繁衍。”
“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他先是給予了讚美。
台下的許多中醫界代表,露出了微笑。
“但是。”
安德森話鋒一轉。
“我們也必須看到,麵對基因層麵,麵對分子層麵誕生的新威脅,古老的經驗,有時候會顯得力不從心。”
“這不是誰的錯。”
“這是時代的進步。”
“就像我們不能再用馬車去追趕飛機一樣。”
“在生命科學的賽道上,我們需要更快的速度,更精準的打擊。”
“‘神諭一號’的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
他的話,說得彬彬有禮。
但每一個字,都在傳遞一個信息。
中醫,過時了。
台下,那些之前還在微笑的中醫代表,臉上的笑容凝固了。
而那些西醫領域的專家們,則發出了會心的笑聲和掌聲。
京都,城南,一家古樸的醫館。
張濟民坐在問診台後,麵前排著長長的隊伍。
他的桌上,放著一杯已經涼透的茶。
他從早上坐到中午,連一口水都沒來得及喝。
來看病的,全都是感染了那種“京都流感”的患者。
他們大多是相信中醫的老人,或者是不願意去大醫院排隊的普通市民。
張濟民為病人搭脈。
他仔細地詢問著症狀。
然後,開出一張藥方。
“三碗水,煎成一碗。”
“每日三次,飯後服用。”
“七天一個療程。”
他耐心地囑咐著。
一個中年男人,拿著藥方,臉上帶著疑慮。
“張神醫,您這藥,真能治好嗎?”
“我鄰居,去醫院打了一針那個什麽‘神諭一號’,半個小時就好了。”
“您這藥,得喝七天?”
張濟民抬起頭,看著他。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中醫治病,講究的是調理根本,扶正祛邪。”
“快,不一定就是好。”
男人點點頭,又搖搖頭。
他拿著藥方,將信將疑地走了。
張濟民看著他的背影,輕輕歎了口氣。
他知道,人心已經亂了。
在“高效”和“奇跡”麵前,傳承千年的道理,顯得那麽蒼白。
深夜,醫館後院的藥房裏。
燈火通明。
張濟民和他的幾個徒弟,圍著一張桌子。
桌子上,擺滿了各種古代醫書和現代的病毒學資料。
“師父,這種病邪,前所未見。”
大徒弟說。
“它潛伏在人體經絡的細微之處,常規的方劑,很難觸及。”
“我試了幾種驅寒解毒的方子,效果都不理想。”
張濟民點點頭。
他的臉上,滿是疲憊。
這幾天,他幾乎沒有合過眼。
他翻看著一本泛黃的古籍。
“邪入骨髓,非猛藥不能攻之。”
“但患者體虛,猛藥又恐傷及其本元。”
“這,就是兩難之處。”
就在這時,一個小徒弟拿著手機,匆匆跑了進來。
“師父,您快看!”
他把手機遞給張濟民。
手機屏幕上,是一篇剛剛發布的新聞稿。
標題是:“國醫聖手束手無策,傳統醫學麵臨世紀難題。”
文章裏,詳細描述了張濟民醫館的“門庭冷落”,和他開出的藥方“療效緩慢”。
然後,用大量的篇幅,對比了普羅米修斯公司的“神諭一號”是如何的高效和神奇。
文章的最後,還配上了一張照片。
照片上,是安德森博士自信的微笑。
和他身後,那些被治愈的患者送來的錦旗。
“欺人太甚!”
大徒弟一拳砸在桌子上。
“他們這是在往我們身上潑髒水!”
張濟民看著那篇文章。
他的手,微微顫抖。
他一生行醫,救人無數。
他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會以這樣的方式,成為一個“反麵教材”。
他所守護了一生的東西,正在被人用一種他無法理解的方式,攻擊和瓦解。
第二天,上午。
醫館的門,被人推開。
安德森博士,帶著一群記者,走了進來。
他臉上,依舊是那副標誌性的,謙和的微笑。
“張老先生,冒昧打擾了。”
他走到問診台前。
張濟民抬起眼,看著他。
“安德森博士,有何貴幹?”
他的聲音,很平靜。
安德森微笑著,從助手手裏拿過一個包裝精美的禮盒。
“我聽說您最近為了研究新流感,日夜操勞,十分辛苦。”
“特地帶來了一些我們公司出品的營養劑,給您補補身體。”
“畢竟,年紀大了,還是要多注意休息。”
他把禮盒放在桌上。
周圍的記者,立刻按下了快門。
閃光燈,在小小的醫館裏,亮成一片。
張濟民沒有去看那個禮盒。
他的目光,直視著安德森的眼睛。
“無功不受祿。”
“安德森博士的好意,老朽心領了。”
安德森仿佛沒聽出他話裏的拒絕。
他自顧自地坐了下來,就在張濟民的對麵。
他看著醫館裏古樸的陳設,聞著空氣中彌漫的藥香。
“張老先生,我一直很敬佩龍國的傳統文化。”
“尤其是中醫。”
“用一些花花草草,就能調理人的身體,這本身就是一門了不起的藝術。”
他說著“藝術”,而不是“科學”。
“但是。”
他又一次用到了這個詞。
“時代,總是在變化的。”
“您看,現在是信息時代,是基因時代。”
“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他們需要的是更直接,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生病了,打一針,明天繼續上班。”
“這,就是現實。”
張濟民沉默著,沒有說話。
他隻是平靜地看著眼前這個男人表演。
安德森身體前傾,聲音壓低了一些。
“張老先生,您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長者。”
“所以,我今天來,是想給您一個真誠的建議。”
“承認吧,在這次的新型流感麵前,中醫的作用,確實有限。”
“這不丟人。”
“承認落後,才能更好地進步,不是嗎?”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裝。
他環視了一下四周。
那些記者,正瘋狂地記錄著他說的每一個字。
他知道,明天的新聞標題,他都已經想好了。
“西醫巨擘登門拜訪,國醫聖手默認技不如人。”
他走到門口,又回過頭。
他看著依舊沉默的張濟民。
他的臉上,帶著一絲勝利者的憐憫。
“張老先生,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麵對人類的未來,有時候,我們必須承認舊有智慧的局限性。”
他說完,轉身離去。
留給張濟民的,是一個瀟灑的背影。
和滿屋子,刺眼的閃光。
那光芒,像是要把這位老人,和他守護了一生的東西,徹底吞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