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清點遺寶,上清仙法
字數:4026 加入書籤
父女二人達成共識之後,心境前所未有地澄澈與堅定。
江修遠深吸一口氣,環顧這座空曠、古老而莊嚴的蓬萊仙殿。殿宇的梁柱上,雕刻著早已絕跡於洪荒的奇花異草、神獸仙禽,每一道刻痕都仿佛蘊含著一絲若有若無的道韻。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萬古不變的沉寂,仿佛時間在這裏都放慢了腳步。
“一一,師尊他老人家雖然隻是一道執念,但留給我們的,恐怕是整個截教最核心的傳承。我們必須先徹底弄清楚,我們手中到底掌握了什麽。”江修遠的聲音在大殿中回響,帶著一絲肅穆。
“嗯。”江一一臻首輕點,她同樣明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父女二人並肩走向大殿的最深處,那裏有一座九尺見方的白玉高台。高台之上空無一物,卻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整座大殿的中心,仿佛所有的靈氣與道韻都在向其匯聚。
他與江一一對視一眼,同時伸出手,將自己的一絲法力緩緩注入白玉高台之中。他們的法力經過先天蓮葉的重塑,已經帶上了一絲最純粹的上清仙光,與這座仙殿的本源氣息完美契合。
“嗡——”
隨著法力的注入,整座白玉高台發出一聲悠揚的嗡鳴,如同大道之音在耳邊響起。緊接著,高台表麵光華流轉,四道顏色各異、玄奧無比的光團緩緩升騰而起,最終在高台上方懸停,化作了四枚形態各異的玉碟。
第一枚玉碟通體呈混沌色,邊緣流轉著絲絲縷縷的青色仙光,其上銘刻著四個古樸的道文——《上清總綱》。
江修遠心神一動,神念探入其中。
刹那間,浩瀚無垠的信息洪流湧入他的腦海。這並非單純的功法口訣,而是一部闡述“道”的無上寶典。從最基礎的吐納練氣,到金丹、元神,再到天仙、金仙、大羅金仙,乃至準聖的修行法門,無一不包,無一不精。
更重要的是,這部仙法通篇貫穿著一個核心思想——“有教無類,萬物皆可求道”。它不像闡教功法那般講究根腳、悟性,也不像西方教義那般強調因果、寂滅。上清仙法海納百川,無論是山石草木,還是飛禽走獸,隻要心向大道,便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修行之路。
它闡述了如何引九天清氣淬煉元神,如何納地煞濁氣熬煉肉身,如何觀日月星辰領悟法則,如何以自身之道演化萬千神通。功法之中,更附帶有“上清神雷”、“漁鼓妙音”、“一氣化三清”(截教版本)等無數強大神通的修煉法門。
江修遠沉浸其中,隻覺得過去修行中的許多滯澀之處,此刻都豁然開朗。他前世身為多寶道人,修行的便是此法,但從未像今天這樣,從一個旁觀者和繼承者的角度,去完整地、係統地審視這部由師尊通天道人親手開創的無上大法。他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力量,更是一種截斷宿命、為眾生求一線生機的宏大願景。
“這才是真正的聖人大道……”江修遠心中感慨萬千。
他將神念退出,望向第二枚玉碟。
這枚玉碟形態最為奇特,它並非實體,而像是一道不斷扭曲、變幻的鋒銳劍光。劍光之中,隱隱有無數生靈在嘶吼,有大能在咆哮,有世界在生滅。其上散發出的氣息,充滿了決絕、叛逆與無盡的鋒芒,正是——《劫天道》感悟。
江修遠神念剛剛觸及,便感到一股刺痛。這並非功法,而是通天道人成聖之後,直至被囚紫霄宮之前,對於天道、對於命運、對於“定數”的全部思考與反抗的結晶。
其中,詳細記錄了通天道人對於鴻蒙紫氣的深刻剖析。他明確指出,鴻蒙紫氣乃天道聖位之基,得之可成聖,但也從此與天道綁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聖人看似萬劫不滅,實則不過是天道的“高級維護者”,一旦做出有損天道運轉之事,便會受到天道的壓製與反噬。封神量劫,他之所以敗得那麽徹底,固然有四聖圍攻的原因,但更深層次的,是他逆天而行,觸動了天道本身的利益,從而被天道所棄。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吾欲求者,非天道之內的一,而是天道之外的一!是為,劫天!”
這句振聾發聵的話語,深深烙印在江修遠的元神之中。
《劫天道》中,沒有具體的修煉法門,隻有無數種“截取”的思路。如何截取法則為己用,如何截取氣運壯大自身,如何截取時間來修行,甚至……如何截取其他聖人的道果來窺探奧秘。
這是一種極致的、行走在毀滅邊緣的道,充滿了無盡的凶險,也蘊含著無限的可能。
“原來如此,師尊早已看透了天道聖位的本質,他這是在告誡我,不要重蹈他的覆轍……”江修遠心中明悟。這《劫天道》感悟,正是為他未來選擇“以力證道”埋下了最重要的一顆種子。
他的目光,落在了第三枚玉碟上。
這枚玉碟呈燦爛的金色,表麵寶光四射,仿佛由無數細小的法寶熔煉而成。當江修遠的神念探入時,一股無比熟悉的感覺油然而生,仿佛魚兒回到了水中。這正是他前世的心血結晶——《煉器總綱》。
這其中,不僅記載了他身為多寶道人時,煉製過的所有後天靈寶、後天至寶的圖譜與心得,更重要的是他“萬物皆可為寶”的煉器理念。
如何將一顆荒蕪的星辰,煉成一枚“周天星辰珠”;如何抽取地脈之氣,鍛造成一座“山河印”;如何收集生靈的信念之力,鑄成一件“萬民傘”……其中的思路天馬行空,匪夷所思。甚至還記載了他對於先天靈寶的逆向解析,以及如何修複受損先天靈寶的大膽構想。
“這些……都是我曾經的積累。”江修遠感受著那份深入骨髓的熟悉感,嘴角不由泛起一絲微笑。有了這份總綱,他不僅能快速恢複前世的煉器水準,更能在此基礎上,結合今生的知識,走出一條前無古人的煉器之道。
最後,父女二人的目光共同落在了第四枚玉碟上。
這枚玉碟呈碧青之色,表麵光滑如鏡,卻能映照出周天星鬥、山川河流的虛影。江一一隻是看了一眼,便感到一股源自血脈的親切感。這正是——《龜靈陣法要略》。
江一一將神念探入其中,瞬間,無窮無盡的陣法知識湧入了她的識海。
與尋常陣法書籍不同,這《要略》並非從一個個基礎陣法講起,而是從最高處著眼,將陣法之道歸結為“勢”與“理”二字。
“勢”,是引動天地之勢,山川、河流、星辰、風雲,皆可為陣法的一部分。布陣不再拘泥於陣旗、陣盤,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皆可為陣基。
“理”,是洞悉萬物之理,地水火風、陰陽五行、空間時間,皆是構成陣法的“法則線條”。陣法師要做的,就是像一個織工,將這些法則線條編織成自己想要的“布”。
其中,詳細拆解了截教的護山大陣、誅仙劍陣(理論部分)、萬仙大陣等頂級神陣的構成原理。更有龜靈聖母自己對於陣法的獨特感悟,例如如何布置“生生不息陣”匯聚靈氣,如何布置“顛倒陰陽陣”迷惑敵人,如何布置“歸墟藏形陣”隱匿天機。
江一一沉浸其中,她前世身為龜靈聖母,本就是陣法大家,此刻得了這份理論總綱,便如同得到了開啟寶庫的鑰匙。無數靈感在她腦海中迸發,她甚至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將地球上學到的“場論”、“維度理論”與這些古老的陣法思想結合起來。
許久之後,父女二人都從那浩瀚的知識海洋中退了出來,相視一眼,皆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震撼與激動。
“阿爹,我們……我們發了!”江一一忍不住吐了吐舌頭,用了一個非常“地球”的詞匯。
四枚玉碟光芒散去,重新化為信息流,深深地烙印在了他們的元神之中,隨時可以查閱。
清點完這份萬古唯一的遺寶,父女二人心中再無一絲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