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江晨根據地曝光,繁華景象驚呆全場:難怪把總部搬過去!

字數:4456   加入書籤

A+A-


    “你們等等,讓我找一下電報……”
    參謀長開始從電報裏翻找起來,這事副總指揮很早之前就跟他匯報過了。
    隻是,參謀長忙起來忘記了。
    總指揮:“江晨的根據地太富裕了,這是什麽意思?”
    剛好,參謀長找到副總指揮的電話,匯報道:“根據副總指揮匯報說。”
    “他們之前去江晨的根據地參觀過了,眼前的一幕顛覆了他的認知。”
    “這是副總指揮發來的電報:‘抵裏隆村,所見所聞,顛覆認知。”
    “江晨同誌竟將昔日荒僻小村,建成初具規模之‘小縣城’,市麵繁華,遠超預期。’”
    “裏隆村?那兒不就幾十戶人家,連條正經路都沒有嗎?”
    “江晨這才去了多久,就能折騰出‘小縣城’的樣子?”
    “您接著聽就知道了!”參謀長繼續念道:“‘村內主街寬丈餘,兩側商鋪林立,有鐵匠鋪叮叮當當打農具。”
    “雜貨鋪擺滿布匹、鹽巴、針線。”
    “甚至有兩家藥鋪,櫃上擺著治感冒、消炎的草藥,門口還貼著‘平價售藥,軍民同價’的字條。”
    “街頭巷尾,小商小販穿梭不停,有賣熱乎小米粥的,挑著擔子喊‘兩文錢一碗’。”
    “有賣手工布鞋的,攤子前圍滿了老鄉和戰士。”
    “還有貨郎搖著撥浪鼓,擔子裏的胰子、火柴被孩子們圍著搶著看’。”
    “更難得的是民心!”參謀長頓了頓,語氣愈發鄭重:“昨日遇一老嫗,正給獨立縱隊的戰士縫棉衣,手指被針紮破了都沒停下。”
    “問她為何這般上心,老嫗說:江司令給咱蓋了新瓦房,免了租子,還派戰士幫咱種莊稼。”
    “以前躲鬼子躲得家都沒了,現在能安穩過日子,這點活兒算啥?”
    “村口的曬穀場上,戰士們正幫老鄉脫粒,孩子們圍著戰士們的步槍好奇摸看,戰士們笑著教他們認槍栓,一點不設防。”
    “這哪是戰亂中的村子,分明是個世外桃源!”
    嘶……
    作戰室裏靜了片刻,所有人的腦海裏都在腦補根據地繁華的畫麵。
    總指揮緩緩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漆黑的夜色,臉上滿是震驚。
    他打了半輩子仗,見過太多流離失所的百姓,能在日軍眼皮子底下把一個小村建成這樣。
    江晨的本事,遠比他想象的更大。
    責任與擔當?
    缺一不可。
    此人,日後必成大事啊!
    “想不到啊……”總指揮轉過身,語氣裏滿是感慨:“這江晨不僅會造武器、能帶兵,搞經濟也是一把好手!”
    “能讓老百姓這麽擁護,比打勝仗還難得。”
    “可不是嘛!”參謀長收起電報,笑著補充:“副總指揮在電報裏還說,‘就沒有江晨搞不到的物資’。”
    “您還記得上個月386旅缺棉被的事不?”
    “當時快入冬了,旅長急得團團轉,給總部發了電報,說戰士們還蓋著單衣,再不想辦法就得凍壞人。”
    “江晨同誌聽說後,沒說二話,第二天一早就派了二十輛馬車,拉了三千套新棉被送到386旅駐地。”
    “每套棉被裏塞的都是新彈的棉花,又軟又暖和。”
    “旅長後來跟我打電話,說戰士們蓋著新棉被,都喊‘江司令萬歲’,哈哈……”
    “第二天就送到?”總指揮眼睛猛地一睜,徹底愣住了,手裏的搪瓷缸都差點沒端穩:“三千套棉被,可不是小數目!”
    “他從哪兒弄來這麽多?江晨的人脈就這麽廣?”
    “可不,首長,您可別以為江晨同誌送物資全靠運氣,他手裏有支實打實的‘運輸勁旅’!”
    參謀長往前湊了湊,手指在地圖上沿著晉西北的山道劃了條線:“副總指揮在電報裏特意說,裏隆村外的大場院裏。”
    “常年停著兩百多輛馬車、三十多輛卡車,還有五十多匹馱馬,光負責押運的戰士就有三百多人。”
    “這規模,比咱們總部的輜重營還大!”
    “馬車都是加固過的,車廂板厚得能防流彈,車輪裹了鐵皮,在山裏跑起來不陷泥、不打滑。”
    “上個月給386旅送棉被那回,二十輛馬車組成的車隊,淩晨從裏隆村出發,走的是平時要走兩天的山道。”
    “結果當天傍晚就到了386旅駐地,您猜怎麽著?”
    “江晨同誌早讓人在沿途修了簡易碎石路,還派了工兵提前清了塌方的路段,馬車跑起來跟在平地上似的!”
    “更厲害的是卡車!”參謀長的聲音又高了幾分:“那些卡車看著舊,發動機卻保養得極好。”
    “江晨同誌還讓人給卡車加了防滑鏈和備用油箱,冬天雪大的時候,別的車隊都不敢動,他的卡車隊照樣能拉著炮彈往前線送。”
    “有次129師在神頭嶺打伏擊,缺兩挺重機槍和彈藥物資。”
    “江晨同誌接到消息,派了兩輛卡車,頂著日軍的飛機偵察。”
    “從山間小路繞過去,硬是在伏擊戰前半小時把機槍送到了陣地上。”
    “李雲龍後來拍著卡車司機的肩膀說,這哪是卡車,是‘救命的鐵疙瘩’!”
    “還有馱馬隊,專走汽車、馬車到不了的懸崖路。”
    “上次給狼牙山的遊擊隊送藥品,馱馬隊的戰士牽著馬,踩著隻有半腳寬的石縫往上爬。”
    “馬背上的藥箱用防水布裹得嚴嚴實實,連一滴雨水都沒滲進去。”
    “當地的老鄉說,以前鬼子來搶糧,馱馬隊能帶著糧食往山裏藏。”
    “現在咱們要送物資,馱馬隊又能把東西送到最前線,這支部隊,比‘活地圖’還靠譜!”
    “哈哈哈!”
    指揮部內現場一片歡騰。
    總指揮眼神裏滿是讚歎:“以前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江晨這是把‘先行’的路,用馬車、卡車、馱馬給鋪到了前線啊!”
    “有這樣的輜重部隊,再加上他搞來的物資,獨立縱隊能打勝仗、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一點都不奇怪!”
    “那可不!”參謀長湊近了些,壓低聲音,語氣裏帶著幾分神秘:“首長,您知道青黴素不?”
    “青黴素?”總指揮的眼神瞬間變了。
    抗戰這些年,他見多了戰士們因為一點傷口感染就丟了性命,也聽說過這東西能治敗血症。
    可這藥全靠從國外進口,比黃金還貴,一般人連見都見不到。
    總指揮往前探了探身,聲音都有些發緊:“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難道……江晨也能搞到青黴素?”
    “當然,他不光能搞到,還能自己生產呢……”
    嘶!!!
    此話一出,總指揮和眾人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滿堂皆驚!
    所有人都被江晨不可思議的能力給震撼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