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驚動寶塔高層,總指揮最高獎勵!

字數:8737   加入書籤

A+A-


    楚雲飛放下報紙,接過命令,快速看了起來。
    看完後,他的眉頭皺得更緊了,搖了搖頭,苦笑道:“閆長官還真是執著。”
    “怎麽了,團座?”方立功連忙問道
    “閆長官命令咱們358團立即向武鄉、榆社方向推進,奪取日軍據點,同時……”
    楚雲飛頓了頓,語氣裏帶著無奈:“讓我再去說服江晨加入果黨,還說要是辦不成,就別回去見他了。”
    方立功愣了一下,隨即苦笑道:“這……這不是為難人嗎?”
    “上次咱們去見江晨,人家態度多堅決啊。”
    “說什麽‘八路軍是抗日的隊伍,不會為了名利加入果黨’。”
    “現在人家剛拿下太原,受老百姓愛戴,威望正高,怎麽可能會加入咱們?”
    “閆長官這也太異想天開了。”
    “是啊。”孫銘也附和道:“江晨現在可是全國聞名的抗日英雄,要是加入果黨,豈不是落人口實?”
    “他肯定不會幹的。”
    楚雲飛靠在椅背上,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說服江晨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閆老西的命令又不能違抗。
    而且,他心裏也確實有些想去太原看看。
    自從太原被日軍占領後,他就再也沒回過那裏。
    也不知道如今的太原變成了什麽樣子。
    過了一會兒,楚雲飛抬起頭,眼神裏有了決定:“也罷,去試試也無妨。”
    “反正咱們也要向武鄉推進,順路去太原見見江晨,就當是聯絡友軍感情。”
    此刻,楚雲飛的目光裏多了幾分向往:“好久沒回太原了,也不知道太原在小鬼子的管理下,現在變成什麽樣了。”
    “正好借此機會去看看,看看那座生我養我的城市,是不是還像以前一樣。”
    方立功看著楚雲飛,心裏明白他其實是想去太原看看。
    而不是真的抱有說服江晨的希望。
    方立功歎了口氣:“團座,那咱們什麽時候出發?”
    “明天一早。”
    楚雲飛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手指在沁源到太原的路線上點了點,“讓部隊先做好出發準備。”
    “我帶一個警衛排,先去太原見江晨,你們隨後率大部隊向武鄉推進。”
    “記住,路上要小心,日軍現在肯定因為太原失守而加強了戒備,別中了他們的埋伏。”
    “是,團座!”
    方立功和孫銘同時敬禮。
    此時,窗外的寒風還在呼嘯,可屋裏的炭火卻似乎更旺了些。
    楚雲飛看著地圖上太原的位置,心裏五味雜陳。
    他不知道這次去太原會遇到什麽,也不知道江晨會不會見他。
    但他知道,這次太原之行,注定會改變很多事情。
    無論是對他,還是對整個山西的抗日局勢。
    而此時的太原城裏,江晨正站在城樓上,看著下方熙熙攘攘的百姓。
    孩子們在街道上奔跑嬉戲,商販們開始擺攤叫賣,老人們坐在牆角曬太陽,臉上帶著久違的笑容。
    江晨知道,這平靜的背後,是無數八路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
    他眼神堅定。
    絕不會讓太原再落入日軍手中,更不會讓老百姓再遭受苦難。
    至於閆老西和常凱申的算計,他早已了然於胸。
    隻是他不知道,楚雲飛這次來太原,將會徹底改變整個晉綏軍的格局。
    ……
    此時。
    八路總部。
    “什麽?江晨真的拿下太原了?”
    副總指揮猛地從木椅上直起身,平日裏總是沉穩如山的眼神,此刻竟盛滿了難以置信的驚濤駭浪。
    太原城高牆厚,日軍駐有精銳的獨立混成第四旅團。
    還有偽綏靖軍三個師協同防守,此前總部製定的作戰計劃裏。
    最快也得兩個月才能對太原形成合圍。
    誰能想到江晨和李雲龍居然能創造這樣的奇跡?
    站在一旁的參謀長聲音裏帶著抑製不住的顫抖:“沒錯!電報是江晨部參謀處直接發過來的,核對過三次密碼,千真萬確!”
    “三天,就三天啊!”
    參謀長猛地一拍大腿,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了花,“當初江晨提出要‘掏心戰術’直取太原。”
    “我還擔心他兵力不足、後勤跟不上。”
    “現在看來,是我老眼昏花,把這小子的本事看淺了!”
    作戰科科長湊過來,指著地圖上太原周邊的標記,語氣裏滿是驚歎:“您看這部署。”
    “江晨先是讓李雲龍帶新一團佯攻晉祠,把日軍的注意力引到西南方向。”
    “自己則親率獨立縱隊的主力,借著呂梁山的夜霧,繞到太原北郊的陽曲鎮,打掉了日軍的彈藥庫和兵站。”
    “最絕的是,他還派了雪豹特戰隊偽裝成偽警察,混進城裏策應。”
    “等到日軍發現上當的時候,獨立縱隊的衝鋒號都已經在太原城頭吹響了!”
    “這戰術,簡直是把‘聲東擊西’和‘裏應外合’玩到了極致!”
    “何止是戰術高超啊!”政治部主任放下手裏的搪瓷缸,聲音洪亮:“江晨這小子,不僅會打仗,還懂人心。”
    “電報裏說,他進城後第一時間就開倉放糧,安撫百姓,還組織戰士幫老百姓修補被戰火毀壞的房子。”
    太原百姓現在都拿著自家的窩頭、鹹菜往部隊裏送,都說八路軍是救苦救難的菩薩軍!”
    “這樣的指揮員,能不得人心?能打不贏仗?”
    “哈哈,這不是江晨的常規操作嗎?”
    幾位參謀你一言我一語。
    副總指揮臉上的震驚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欣慰的笑容。
    他拿起電報又看了一遍,嘴角忍不住上揚:“江晨這孩子,就是個敢打敢衝的愣頭青。”
    “現在越來越沉穩,指揮越來越有章法了。”
    “有這樣的年輕將領,是我八路軍之幸,是老百姓之幸啊!”
    就在這時。
    窯洞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
    宣傳部長手裏舉著幾張報紙,腳步匆匆地走進來,臉上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首長!各位首長!”
    “好消息!”
    “江晨收複太原的事,全國各大報紙都登頭條了!”
    “您快看看!”
    副總指揮連忙伸手:“拿來我看看!”
    他接過報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新華日報》的頭版標題。
    “八路軍三日光複太原,江晨將軍勇破敵巢”。
    標題用粗黑的宋體字印著,格外醒目。
    正文裏寫道:“太原乃華北軍事重鎮,日軍盤踞三載有餘,憑堅城頑抗。”
    “江晨將軍臨危受命,率部疾馳,以雷霆之勢突破敵防,三日之內克複名城。”
    “其戰術之精妙,指揮之果敢,堪稱抗日戰場之典範。”
    “八路軍此舉,不僅打破了日軍‘華北堡壘不可破’的吹噓。”
    “更向全國人民證明,龍國軍隊有能力、有決心將侵略者趕出家園!”
    “再看這份《大公報》!”
    宣傳部長又遞過一:“他們雖然立場中立,但這次也對江晨讚不絕口。”
    “‘江晨部以劣勢兵力攻堅,竟能速戰速決,其麾下將士奮勇爭先,犧牲在所不辭,實乃中華民族之脊梁。”
    “太原光複,不僅振奮軍心,更讓淪陷區百姓看到希望。”
    “如此戰績,當為全國抗日軍隊之表率’。”
    作戰科科長拿起一張上海出版的《申報》,念出其中一段:“‘自抗戰以來,華北戰場多有膠著,日軍常以‘掃蕩’之名殘害百姓。”
    “八路軍卻始終活躍在敵後,屢創佳績。”
    “此次江晨將軍收複太原,更是創下敵後作戰之奇跡。”
    “觀其部署,知己知彼,攻防有度,非有卓越軍事才能者不能為。”
    “願全國軍隊皆能效仿八路軍,同心同德,共禦外侮’!”
    “還有各地的民眾團體!”
    宣傳部長補充道:“北平的學生聯合會發來電報,說要組織募捐,支援江晨部。”
    “魔都的工商界也表示,會通過地下渠道給八路軍運送藥品和布匹。”
    “就連山城的一些民主人士,都在報紙上撰文,稱讚八路軍‘為抗日立下不世之功’。”
    副總指揮看著報紙上的字字句句,又聽著宣傳部長的匯報,眼眶微微發熱。
    他想起這幾年八路軍頂著“遊而不擊”的汙蔑。
    在敵後艱苦作戰,多少戰士埋骨荒野,多少百姓流離失所。
    如今終於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讓全國人民看到了八路軍的擔當。
    副總指揮抬手抹了抹眼角,臉上露出了久違的欣慰笑容:“好啊,好啊!”
    “全國人民都在支持我們,這比什麽都重要!”
    “江晨和戰士們的血,沒有白流!”
    參謀長也感慨道:“以前果黨那邊總有人造謠,說我們八路軍‘躲在後方,不打日軍’。”
    “現在太原光複的消息一出來,這些謊言不攻自破!”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誰在真抗日,誰在假抗日,他們心裏清楚得很!”
    就在眾人沉浸在喜悅中時,129師師長忽然開口,語氣沉穩:“首長,現在高興還太早。”
    江晨雖然收複了太原,但日軍絕不會善罷甘休。”
    電報裏說,他已經以太原為中心,構築了三層防禦體係。”
    “外圍以陽曲、榆次、交城為據點,部署了騎兵連和迫擊炮排,負責警戒和遲滯日軍援軍。”
    “中層在太原城郊的小店、晉祠一帶,挖掘了戰壕和防空洞,安排了主力部隊駐守。”
    “內層則利用太原城牆,加固了城門和碉堡,還組織了百姓聯防隊,協助部隊防守。”
    “但即便如此,日軍要是從華北各地調集兵力反撲,江晨的壓力可不小啊!”
    這話一出,窯洞裏的氣氛頓時冷靜了下來。
    副總指揮眉頭緊鎖,走到地圖前,手指在太原周邊的城鎮上滑動:“日軍在華北有多個師團。”
    “要是他們集中兵力報複,江晨手裏隻有獨立縱隊和李雲龍的新一團,總共不到五萬人,確實難以長期堅守。”
    “可要是撤離,剛剛收複的太原又要落入日軍手中,戰士們的犧牲就白費了,百姓們也會失望啊!”
    參謀長也麵露難色:“是啊,死守不是辦法,撤離又不甘心。”
    “要是繼續進攻,擴大戰果。”
    “江晨的部隊剛經曆過攻堅戰,傷亡不小,後勤也跟不上,恐怕難以支撐。”
    “這可真是個兩難的選擇啊!”
    幾位將領圍著地圖,陷入了沉思。
    誰都知道,接下來的決策至關重要。
    不僅關係到太原的安危,更關係到整個華北敵後戰場的局勢。
    就在這時,指揮部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另外一名通訊兵手裏拿著一份電報,快步走進來,敬禮道:“報告首長!山城方麵發來急電,常凱申的嘉獎令!”
    “哦?常凱申還會給我們發嘉獎令?”
    副總指揮有些意外,接過電報看了起來。
    隻見電報上寫道:“太原光複,乃抗日之重大勝利,江晨部將士奮勇殺敵,殊堪嘉獎。”
    “望八路軍繼續努力,為國家民族多建功。”
    看完電報,參謀長忍不住冷笑一聲:“就這?”
    “幾句空話就想打發我們?”
    “江晨部打太原,犧牲了多少戰士,消耗了多少彈藥?”
    “他一句不提補給,連個正式的勳章都沒有,這不是惡心人嗎?”
    “這嘉獎令,不要也罷!
    “常凱申,向來都是這樣。”
    副總指揮把電報放在桌上,語氣平靜,“他怕我們八路軍壯大,怕我們在敵後站穩腳跟,所以總是明裏暗裏打壓我們。”
    “不發軍費,不給彈藥,還常常把日軍的‘掃蕩’目標引向我們的根據地,想借日本人的手削弱我們。”
    “這次發嘉獎令,不過是做給全國人民看的,讓大家覺得他‘一視同仁’。”
    “其實心裏早就把我們當成了眼中釘、肉中刺。”
    政治部主任也氣憤地說:“上次百團大戰後,我們殲滅了那麽多日軍。”
    “他也是隻發了個口頭嘉獎,轉頭就下令封鎖我們的補給。”
    “這次太原光複,他肯定又在背後琢磨著怎麽給我們使絆子了!”
    眾人紛紛歎息,對常凱申的虛偽和算計早已習以為常。
    隻是想到江晨和戰士們在前線浴血奮戰,後方卻得不到應有的支持,心裏難免有些憋屈。
    就在這時,通訊兵又一次跑了進來。
    這次他的臉上帶著激動的神色,手裏的電報都在微微顫抖:“報告首長!寶塔來電!”
    是總指揮親自簽發的嘉獎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