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震驚的常凱申:江晨一人可低十萬雄兵啊!
字數:8839 加入書籤
“委座?”
閆老西猛地抬起頭,眼裏閃過一絲詫異,隨即又沉了下去。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將官服,深吸一口氣,邁步走向電話機。
滿室的軍官們也都抬起了頭,目光緊緊盯著他,心裏都在琢磨。
這個時候,常凱申突然打來電話,是為了太原的事嗎?
他會是什麽態度?
牽動著所有人的心。
閆老西拿起話筒,調整了一下語氣,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委座,您好,我是閆西山。”
電話那頭傳來常凱申熟悉的聲音,帶著幾分威嚴,卻又似乎藏著別的意味。
“百川啊,太原那邊的消息,你得給我個準信。”
“江晨那股八路軍,到底把太原拿下來沒有?”
閆老西的聲音帶著刻意壓製的焦慮:“委座,江晨的部隊確實在三天前拿下了太原。”
“據前線回報,他們是從東山突破日軍防線,連夜穿插到太原城下。”
“拂曉時分發起總攻,日軍駐太原司令部還沒來得及銷毀文件就被端了……”
“哦?”常凱申的聲音裏聽不出情緒:“這麽快?看來八路軍倒是藏了不少好手。”
閆老西心裏一緊,知道該拋出自己真正的目的了。
他故意頓了頓,讓語氣裏的委屈多飄一會兒:“可問題是,江晨拿下太原後就不走了。”
“他們現在已經接管了太原的城防、糧庫,連火車站都派了哨兵。”
“我派去的聯絡官想和他們協商晉綏軍進駐事宜,結果連城門都沒進去。”
“委座您也知道,太原是晉省的首府,是我晉綏軍的根基啊,現在被八路軍占著。”
“我這幾萬弟兄……”
他話沒說完,就等著常凱申接話。
按照他的盤算,常凱申一向忌憚八路軍發展壯大。
如今八路軍占了太原這麽重要的戰略要地。
肯定會出麵施壓,讓江晨把太原還給晉綏軍。
到時候他既不用和江晨硬碰硬,又能收回首府,可謂一舉兩得。
可電話那頭的沉默卻比寒風更讓閆老西心慌。
過了約莫半分鍾,常凱申突然笑了。
那笑聲透過話筒傳來,帶著幾分意味深長。
“百川啊,你這話就不對了。”
“太原是龍國的太原,不是哪一家的太原。”
“江晨能在這麽短時間裏收複太原,打跑小鬼子。”
“這是抗日的大功勞,是值得全國慶賀的好事嘛!”
閆老西愣住了,手裏的話筒差點滑掉。
他沒料到常凱申居然不接他的茬,反而把話題引到了“抗日功勞”上。
徐永昌也抬起頭,眼裏滿是詫異。
常凱申這是唱的哪出戲?
“真沒想到啊!”
常凱申的聲音繼續傳來,語氣裏多了幾分不易察覺的熱切:“八路軍裏居然有這麽凶猛的將領。”
“收複太原,這可是抗戰以來正麵戰場少有的大勝仗,得好好宣傳宣傳,提振一下全國的士氣。”
閆老西心裏的算盤徹底亂了。
他這才反應過來,常凱申根本沒把太原的歸屬放在眼裏,反而盯上了江晨這個人。
閆老西咬了咬牙,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常凱申的話打斷。
“對了百川,上次我讓你做的事,你還記得吧?”
“就是說服江晨加入果黨,把他的部隊編入中央序列的事。”
“這……”閆老西的額頭瞬間冒了汗。
他怎麽會不記得?
上個月他特意派了自己最信任的358團團長楚雲飛去見江晨。
還讓楚雲飛帶了親筆信和少將軍銜的委任狀。
結果楚雲飛回來後隻說江晨“態度堅決,不願脫離八路軍”。
當時他還想著等太原的事定了再跟常凱申匯報,沒成想現在常凱申主動問起了。
“委座。”閆老西的聲音不自覺地低了下去:“目前……目前還沒下文。”
“江晨那邊態度比較強硬,說自己是八路軍的人,不會脫離組織。”
“強硬?”
常凱申的聲音陡然冷了下來:“再強硬也得想辦法!”
“百川,你要清楚,像江晨這樣的悍將,要是能為黨國所用。”
“將來對抗日軍、穩定華北,都是大用之才。”
“他現在越出色,就越不能讓他留在八路軍裏。”
“我不管你用什麽辦法,威逼也好,利誘也罷,哪怕是給他一個軍的編製,也要把他挖過來!”
電話裏的電流雜音似乎都因為這道命令變得尖銳起來。
閆老西連忙應道:“是,是,委座,我一定盡力。”
“還有……”常凱申的語氣又緩和了些,但依舊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八路軍現在風頭正盛,你們晉綏軍也不能總看著。”
“太原丟了這麽久,你們在晉西、晉北的部隊也該動一動了,打幾個漂亮仗出來。”
“讓八路軍知道,山西的主人還是你們晉綏軍,不是他們。”
“是!委座放心,我這就部署反擊!”
閆老西終於鬆了口氣,不管怎麽說,常凱申算是支持他在山西的行動了。
又聊了幾句關於晉綏軍補給的事,閆老西掛了電話。
他轉身看向徐永昌,臉上的焦慮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果決:“徐參謀長,立即傳我命令,調整部署!”
徐永昌連忙掏出紙筆,低頭準備記錄。
“第一,命令駐汾陽的33軍,立即向文水、交城方向移動。”
“牽製日軍駐晉中部隊,防止他們增援太原。”
閆老西走到牆邊的地圖前,繼續說道:“讓他們沿途破壞日軍的公路和鐵路,斷了日軍的補給線。”
“第二,調駐大同的35軍一部,向朔縣、寧武方向進攻,吸引日軍駐晉北的注意力,減輕我們在晉中方向的壓力。”
“告訴35軍軍長老傅,這次要拿出真本事,別再像上次那樣敷衍了事。”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命令楚雲飛的358團,從沁源出發,向武鄉、榆社方向推進,相機奪取日軍在榆社的據點。”
閆老西的手指停在沁源的位置,眼神銳利起來。
“太原剛被八路軍收複,日軍人心渙散,正是我們反擊的好時機。”
“358團裝備精良,是我們晉綏軍的精銳,這次一定要打出成績,不能讓八路軍看扁了!”
徐永昌飛快地記錄著,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
等閆老西說完,他抬頭敬禮:“是,長官!我這就去擬寫命令,立即下發各部隊!”
“等等……”閆老西叫住他,眉頭又皺了起來:“還有一件事。”
“你再給楚雲飛發一道命令,讓他繼續去說服江晨加入果黨。”
“上次他沒辦成,這次必須辦成!”
“告訴他,如果這事搞不定,就別回來見我了!”
“是,長官!我這就去辦!”
徐永昌再次敬禮,轉身快步走出了辦公室。
此時,辦公室裏隻剩下閆老西一個人,他走到地圖前,目光落在太原的位置,眼神複雜。
江晨拿下太原,打亂了他的計劃,卻也給了他反擊日軍的機會。
現在就看楚雲飛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既能打勝仗,又能把江晨拉過來。
如果江晨真能加入晉綏軍,那他在山西的地位就更穩固了。
……
與此同時。
在沁源縣的358團團部,一場關於太原光複的討論正激烈地進行著。
團部是一座臨時征用的地主宅院。
院子裏的老槐樹葉子已經落光了,隻剩下光禿禿的枝椏伸向天空。
屋裏生著一盆炭火,火苗跳動著,映得牆上的地圖忽明忽暗。
楚雲飛坐在八仙桌旁,手裏捏著一張皺巴巴的情報簡報,眉頭緊鎖。
他對麵的團副方立功,正不停地用手指敲擊著桌麵,臉上滿是不悅。
參謀孫銘則站在一旁,手裏拿著一份剛從太原傳來的報紙,神色複雜。
“沒想到啊。”
楚雲飛放下情報簡報,聲音裏帶著幾分感慨,又有幾分無奈:“江晨和李雲龍的部隊,居然真的拿下了太原。”
“三天時間,從東山打到城下,連日軍的司令部都端了。”
“這份戰鬥力,咱們358團怕是也未必能做到。”
方立功哼了一聲,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語氣裏滿是醋意:“有什麽好羨慕的?”
“不過是撿了個便宜罷了。”
“日軍駐太原的部隊本來就不多,大部分都被調到晉中去了,江晨不過是趁虛而入。”
“再說了,他們八路軍打了勝仗,還不是靠老百姓支持?”
“咱們358團要是有那樣的群眾基礎,早就把太原拿下來了。”
“群眾基礎?”楚雲飛抬起頭,眼神裏帶著一絲嘲諷:“方副團,你這話就不對了。”
“老百姓為什麽支持八路軍?”
“因為八路軍真心抗日,不搶老百姓的東西,不欺壓百姓。”
“咱們呢?這些年在山西,咱們晉綏軍做了多少讓老百姓寒心的事?”
“就說上個月,33軍在文水還強征老百姓的糧食,逼得老百姓逃荒。”
“這樣的部隊,老百姓能支持嗎?”
方立功被噎得說不出話,臉色漲得通紅。
他張了張嘴,想反駁,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麽。
楚雲飛歎了口氣,目光轉向窗外,聲音低沉下來:“咱們358團,裝備比八路軍好得多。”
“中央給的步槍、機槍,還有迫擊炮,哪一樣不比八路軍的家夥什強?”
“可咱們打了這麽久,除了守住幾個據點,還幹了什麽?”
“日軍占了太原這麽久,咱們連一次像樣的反擊都沒有。”
“倒是八路軍,裝備差,人數少,卻能在這麽短時間裏收複太原。”
“這難道不值得咱們反思嗎?”
“反思?”方立功終於找到了反駁的理由。
“團座,咱們不是不想抗日,是閆長官有命令啊!”
“之前閆長官讓咱們駐守沁源,牽製日軍,不讓咱們主動出擊,咱們能怎麽辦?”
總不能抗命吧?”
“牽製日軍?”楚雲飛苦笑一聲:“說白了,就是怕咱們和日軍拚得兩敗俱傷,讓八路軍撿了便宜。”
“可結果呢?”
“八路軍不僅沒撿便宜,還自己打下了太原,出盡了風頭。”
“咱們呢?守在沁源,看著日軍在晉中橫行,什麽都幹不了。”
“這種無助的感覺,你難道不覺得憋屈嗎?”
方立功沉默了,他確實覺得憋屈。
358團的官兵都是山西子弟,誰不想打跑小鬼子,收複家鄉?
可閆長官的命令就像一道枷鎖,把他們困在沁源,動彈不得。
就在這時,孫銘走上前,把手裏的報紙放在桌上:“團座,方副團,你們看,這是太原剛出版的《複興日報》。”
“上麵全是稱讚江晨的報道。”
楚雲飛和方立功都低頭看向報紙。
頭版頭條的標題格外醒目:“八路軍勇將江晨,三日光複太原,揚我國威!”
下麵的文章詳細描述了江晨部隊收複太原的經過,把江晨稱為“抗日英雄”“民族脊梁”。
還引用了太原百姓夾道歡迎八路軍的場景。
說“百姓簞食壺漿,迎王師入城,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八路軍萬歲’”。
報紙上還配了一張照片,江晨穿著八路軍軍裝,站在太原城樓上。
身後是飄揚的八路軍軍旗,臉上帶著笑容,眼神堅定。
“哼,不過是些文人墨客的吹捧罷了!”
方立功看了幾眼,就把報紙推到一邊,語氣裏的嫉妒幾乎要溢出。
“什麽‘民族脊梁’?我看就是運氣好!”
“要是咱們358團去打太原,肯定比他們打得更漂亮!”
孫銘也歎了口氣:“話是這麽說,可現在全國的報紙都在報道江晨的事。”
“連山城的《中央日報》都發了評論,說江晨是‘抗日楷模’。”
“咱們358團在沁源駐守這麽久,除了當地老百姓,沒幾個人知道咱們的存在。”
“這差距也太大了。”
楚雲飛拿起報紙,仔細看著上麵的報道,眉頭越皺越緊。
他不是嫉妒江晨,而是覺得心裏堵得慌。
同樣是抗日部隊,八路軍能打出這樣的勝仗,得到老百姓的愛戴。
而他們晉綏軍卻隻能在一旁看著,甚至還要受製於閆長官的私心。
這不是他想要的抗日。
就在這時,通信兵快步走進屋,敬禮道:“團座,閆長官司令部發來緊急命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