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戰太原(一)

字數:3479   加入書籤

A+A-


    “哎!振國終究還是太年輕了啊,外麵的誘惑太多了,年輕人怕是把握不住啊!”
    總裁坐回到椅子上,拿起水杯抿了一小口。他心中的喜悅與那絲難以言喻的憂慮緊緊纏繞在一起。
    “哼!果然還是被盯上了,樹大招風啊……”
    總裁的思緒不由得飄遠,遙想當年,那些他曾寄予厚望、甚至視若子侄的俊才。蔣湘耘那決絕的背影,陳傳瑾的背離,左孳麟那封堪稱誅心的公開信……一幅幅過往的畫麵掠過他的心頭,一想到這些,他的心就一陣陣的痛。
    他實在想不通,自己給了他們常人難以企及的“平台”和“待遇”,為何他們偏偏要放棄自己這條康莊大道,而去選擇那條充滿荊棘的小路?
    一個無比現實又帶著幾分費解的念頭,在他心中喃喃響起:
    “我給他們實打實的前途和富貴,那邊……又能給他們什麽?”
    總裁甩甩頭,似乎想驅散這些不愉快的回憶。
    正因曾經失去過,如今才更懂得珍惜。顧家生是真正由他一手栽培、根正苗紅的家鄉子弟,與那些半路招攬而來的人截然不同,萬萬不能再被“他人截胡”了去。
    他要大肆宣揚此戰,將顧家生和第五軍塑造成抗戰的一麵旗幟。
    另一方麵他也必須未雨綢繆,思考如何更好地“保護”與“約束”這柄過於鋒利的寶劍,免得他傷及自身,或……被他人“勾”了去。
    思緒及此,他望向了一直靜立一旁的幕僚布雷先生,眉頭微蹙。
    “彥及呐........振國的捷報固然可喜。但另一份戰報,卻令我寢食難安呐。”
    他略微停頓了片刻後,繼續開口。
    “八路軍方麵,竟能同時出動一百多個團,二十餘萬人馬,在整個華北發動如此規模的破襲戰。這才幾年光景?其擴張之速,實在是駭人聽聞。”
    布雷先生聞言微微欠身,聲音平和:
    “委座明鑒:延安方麵深入敵後,此番所展現出的動員能力與戰鬥能力,確非昔日可比。若任其繼續坐大,未來恐非單純的軍事問題,而是心腹之患。”
    “是啊……”
    總裁長歎一聲,抬頭看向牆上的那巨幅地圖,目光落在華北。
    “內部的隱憂,我們尚可徐徐圖之。而外部的變局,卻往往猝不及防。”
    他話鋒一轉。
    “近日我所得情報,美日之間近來接觸頻繁,他們正在密謀,想犧牲我華夏的利益,謀求在太平洋的妥協。若真如此,我華夏處境將極為險惡。”
    布雷先生也神色凝重地點點頭:
    “委座所慮極是。國際間唯有實力與既成事實最為可靠。我們必須在外交格局生變之前,掌握更多實實在在的籌碼。”
    “正是此理!所以,振國此番太原之戰,意義非凡。若能一舉克複太原,這將是自抗戰以來,我軍光複的第一個省會城市!它不僅能極大地鼓舞我全國軍民的抗戰士氣,更能向美麗國、向全世界證明我軍的實力。
    “彥及,給振國的嘉獎令,要用最懇切的言辭。另外,再以我的名義,單獨發一封電報給振國:除了嘉許令,務必提醒他‘戒驕戒躁,時刻牢記革命軍人的天職,一切行動,都需秉承中央意旨’。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讓他以最快速度,呈報進攻太原的詳細作戰計劃!”
    侍從室主任領命離去之後,書房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總裁的目光再次掠過那幅巨大的軍事地圖,最終定格在太原的位置上,眼神銳利。
    “彥及,此事關係重大,收複太原已非振國第五軍之事,更是全局關鍵。你即刻以我的名義,請敬之、辭修,還有雨農過來一趟。我們先前議而未決的策應方案,也必須盡快定下來。”
    布雷先生知道此事關乎戰局走向與國際觀瞻,更牽動著領袖心中的大棋,他微微躬身回應:
    “是,委座。我立刻去安排。何總長與戴局長此刻應在重慶,陳司令長官雖兼負鄂省防務,但近日亦在渝述職,正好一同商議。”
    總裁點了點頭,又補充了一句:
    “就在官邸小會議室吧,此事要快。”
    布雷先生領命退出書房,室內再次重歸寂靜。
    總裁獨自站在巨幅的作戰地圖前,雙手背在身後,十指緊緊相扣。
    他的目光掃過地圖上錯綜複雜的戰線。
    他很清楚,如今的三晉之地雖已無法再大規模投入兵力,以免過度刺激閻西山那本就敏感的神經,但在三晉之外,他手中仍有大軍可以調動。
    這不僅是一盤軍事棋,更這是一盤政治棋。
    “胡棕南的部隊如今在陝西境內嚴陣以待,衛立皇部在晉南、中條山一線也還頗有力量。”
    他低聲自語,這些部隊就像兩柄利劍,懸在三晉兩側,隨時可以出鞘。
    但他要的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此刻,他的思緒飄得更遠,想到正在秘密進行的美日談判,想到國際社會對華夏的輕視,想到國內日益複雜的政治格局。
    每一個因素都讓他意識到,收複太原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一城一地的得失。
    “必須要讓全世界都看到我國民政府是有能力收複失地,也有決心抗戰到底的!”
    而如何讓陝西的胡棕南、晉南的衛立皇在關鍵時刻成為策應顧家生的奇兵,既達到牽製華北日軍,又不至於引發閻西山的過度反應,這還需要極其精妙的運作。
    更重要的,是要讓這場勝利的政治意義最大化,讓它在國際談判桌上成為自己最有力的籌碼。
    夜色漸深,重慶的霧氣卻如輕紗般彌漫開來,將山城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然而委員長官邸的燈光卻依然亮如白晝,透過薄霧,映照出一個個行色匆匆的身影。何、陳、戴等人也陸續抵達。
    一場關乎太原命運、並牽動整個華北格局、影響國際觀瞻的深層謀劃,即將在這霧都的夜晚悄然展開。
    遠在太原前線的顧家生或許尚未意識到,他即將發起的這場戰役,已經成為了這盤大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