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效果立竿見影

字數:4835   加入書籤

A+A-


    陳景樂也心裏犯難。
    雖然這小蔥對他來說可有可無,但不想免費送。
    人心隔肚皮,白送的話,說不定哪天人家反過來怪你不多送點,摳摳搜搜的。
    雖然這樣可能性很低,可陳景樂不想賭,真發生那樣的事,就太惡心了,早知道還不如直接拿去喂狗呢。
    賣的話,市麵上的小香蔥才兩塊多一斤,哪怕翻十倍,也就那麽回事。
    價格低了他覺得虧,價格高了李廣明他們不樂意。
    即便開高價,其實也賣不出多少。
    一斤小蔥切成蔥花,加上其他炒粉輔料,比如豆芽洋蔥等,差不多能做100份。
    不像自己在家隻放一種輔料,單次用得多。
    因此每天的總需求量很有限。
    思索再三,陳景樂問他倆:“你們是想簡單混口飯吃,還是說想把這個當事業來做?”
    李廣明跟陳文傑相視一眼,撓撓頭先開口說:“事業什麽的,有點太遙遠了吧?做這個說到底是因為沒錢,如果能賺到錢,且賺到的錢比在麵包房打工多得多,那麽當做事業來做,未嚐不可。”
    “文傑你呢?”陳景樂又問。
    陳文傑笑說:“差不多,能賺到錢的話,我很樂意副業變成主業。原先不想做廚房,純粹是覺得工作辛苦工資又低。”
    陳景樂點點頭:“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先別聊錢的問題,這批小蔥先給你們用,看看出攤的效果如何。如果生意還起不來,那就早點另做打算。
    另外我要說,小蔥的特殊效果能幫你們一時,幫不了你們一世。趁這段時間,最好想辦法把自己的炒粉技術再提高提高,並且保證出品穩定。隻做一款產品,這個應該不難吧?”
    李廣明咬咬牙:“不難!如果隻賣炒粉的話,多研究研究,還是能做好的。”
    “我也是。”
    陳文傑同樣表態。
    緊接著,陳景樂又從顧客的角度,針對他們的攤位,給出不少建議。
    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吧?
    什麽樣的攤位顧客願意吃,什麽樣的不願意,這都很明顯的。
    做生意就是這樣,你把細節做好,比競爭對手稍微強一丟丟,就能成功把顧客吸引過來。
    像他們,把攤位擺在江北中學旁邊,就該知道,中學生的消費水平,跟大學生比起來,要差不少的。
    陳景樂就說:“這種情況下,你完全可以份量小一點,但是價格一定要便宜些。甚至可以隻賣半份,價格足夠便宜的情況下,自然能吸引到大量學生。”
    那些個在小學門口擺攤火雞麵的,人家甚至用一次性杯子來裝。
    中學生飯量大,就沒必要這麽整,起碼得半份。
    想必很多人都體會過下晚自習後,餓得前胸貼後背的感覺。
    十來歲的青少年,正是長身體的時候,6點吃完晚飯,7點就開始餓,但凡手裏有點餘錢,都會吃個夜宵再回宿舍洗澡睡覺。
    因此中學旁邊,常常會有各種夜宵美食一條街。
    “除了住宿生,走讀生中同樣有不少潛在顧客。畢竟不是每個人家裏,都能提供美味的一日三餐的,外麵路邊攤就成他們了第一選擇,緩解饑餓的同時還解饞。但凡能賣個50、100份,哪怕定價低點,都比打工強。”
    陳景樂掰著手指頭給他們算。
    他們倆雖然讀書成績一般,但是不蠢,隻是當局者迷。
    稍一點撥,頓時恍然,趕緊做出調整。
    ……
    陳景樂把今天收割的小蔥拿給他們,大概一斤的樣子,夠他們今晚用的了。
    說不定還能剩。
    畢竟前幾天最多才賣十來份,今天不見得就能上二十,需要一個口碑發酵過程。
    剩下的水培小蔥,還能有四五天的量,先看他們能不能做起來,再考慮後續要不要繼續培育。
    然而!
    陳景樂還是低估了稀釋月華露培育出的小蔥的含金量。
    今晚再次出攤的陳文傑跟李廣明二人,雖說沒到自信滿滿的地步,但有在陳景樂家嚐試過的經驗後,感覺起碼不用像昨晚那樣,剩那麽多材料。
    同時心裏憋著一股氣,誓要打一場翻身仗!
    而且今晚初三高三的學生回校上晚自習了。
    很快,第一位顧客出現。
    “老板,來一份炒粉。”
    “好的,麻煩稍等。付款掃這個碼就行。”
    “……”
    李廣明來操作。
    經過昨天陳景樂的吐槽後,他痛定思痛,決定在調料跟火候上再進一步控製,畢竟現在又不忙,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很快,一份炒河粉就出爐了。
    出鍋前不忘撒點蔥花炒至斷生,畢竟這個才是關鍵。
    當那股熟悉的靈魂香味再次呈現時,李廣明就知道穩了。
    這位學生顧客嚐第一口就被驚豔到,沒想到區區一份路邊攤炒粉,居然能有這個味道,而且份量還不小。
    感覺到好吃得要飛起的同時,他光速掏出手機再買三份,其中兩份給自己的“義子”。
    等到下晚自習的時候,整個攤位已經都被學生們團團圍住。
    李廣明嘴巴都要笑歪了,放到幾天前,想都不敢想生意居然能這麽火。
    這一晚上,倆人鍋鏟掄得飛起,根本停不下來!
    奈何前幾天都沒賣多少,導致他河粉等原材料不敢準備太多,誰想到今晚根本不夠賣,不到11點鍾就收攤回家了。
    李廣明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我果然沒什麽生意頭腦!”
    ……
    接到陳文傑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他倆興奮的聲音,陳景樂就知道,這事成了。
    叮囑他們好好幹,便把電話掛掉。
    意料之中的事。
    另一邊,掛斷電話的二人,心情依舊激動。
    “你說明天生意還能這麽好嗎?”李廣明問。
    陳文傑咧嘴一笑:“有這特殊品種的小蔥在,肯定啊!”
    “那我們明天多準備點貨?”
    “嗯嗯!”
    “100份的量怎麽樣?會不會太多了?”
    “試試!我感覺能賣的!”
    “對了,你說這錢怎麽分比較合適?”
    “我覺得可以這樣……”
    “……”
    倆人嘀嘀咕咕半天,最終才想出一個辦法。
    說好的親兄弟也要明算賬,不是開玩笑的,特別是他們現在算是合夥做生意,要是因為利益鬧翻,傷彼此感情就不好了。
    隔天。
    他們再出攤的時候,擺攤位置那裏,竟然已經有好幾個學生在等著,全是來買炒粉的。
    不是吧哥們,我們的炒粉這麽受歡迎的嗎?
    當然,他們都知道這不是自身技術水平問題,而是很大程度得益於陳景樂提供的特殊品種小蔥。
    雖然不知道陳景樂是從哪弄來的品種,但隻要能給他們長期提供就行。
    生意越好,越說明小蔥的重要性。
    這不,準備了100份的量,依舊在12點前就賣完了,生意火得不行。
    等白天下班之後,李廣明跟陳文傑再次來到陳景樂家。
    “樂哥,這是這兩天擺攤的全部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