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潛龍在淵 第二十六章 初見群雄

字數:6842   加入書籤

A+A-


    劉珩勒住馬韁,聲音不大,卻清晰地穿透寒風:“漢司隸校尉,陽武侯劉珩,聞袁將軍檄文,前來會盟。”
    “司隸校尉?陽武侯?”
    守將一愣,劉珩這個名字在關東並不顯赫,但“司隸校尉”四字,卻讓附近一些有見識的將校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此人就是那個大敗韓遂,而後成為自高祖皇帝以來首個以“司隸校尉”之職坐擁三輔重地之人?
    此人竟真如傳聞中一般年紀不大?他不在關中待著,帶五十騎前此作甚?
    通報很快傳入中軍大帳。片刻,轅門大開。
    劉珩神色平靜,帶著五十騎如同黑色鐵流般緩緩馳入這喧囂鼎沸的聯軍大營。
    他們的沉默、肅殺與這營中彌漫的浮躁、喧囂形成了鮮明對比,所過之處,引得無數兵卒側目、議論紛紛。
    中軍大帳內,氣氛熱烈而微妙。
    袁紹高居主位,身著華服,意態昂揚,正與身旁的幾人人談笑風生,儼然已是聯軍盟主氣象。
    尚有一人坐於下首不遠,錦衣玉帶,神態倨傲,正把玩著手中玉杯。
    其餘各路諸侯依序而坐,或激昂陳詞,或矜持微笑。
    當帳外親兵高聲唱名:“司隸校尉,陽武侯劉珩到——!”
    帳內談笑聲為之一靜。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帳門。
    劉珩帶著一身寒氣步入大帳,典韋如影隨形,如同門神般立於帳門內側,凶悍的目光掃視全場,令一些靠近帳門的諸侯親隨下意識地後退半步。
    那五十玄甲騎並未入帳,但僅僅是帳外那一片沉默的玄色和典韋那駭人的氣勢,就足以讓帳內諸公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陽武侯遠道而來,辛苦!”
    袁紹作為盟主,率先起身,臉上掛著矜持而得體的笑容:“三輔之地乃京畿屏障,君侯能抽身前來會盟,共襄義舉,實乃社稷之幸!”
    他話語客氣,但眼底深處卻掠過一絲審視與不易察覺的輕視,隻帶五十騎?是實力不濟?還是故作姿態?
    劉珩拱手還禮,不卑不亢:“袁將軍檄文傳檄天下,聲討國賊,珩雖不才,忝為漢室宗親,守土有責,焉敢不至?”
    他目光掃過帳內諸雄,在袁紹下首處一人臉上略一停頓,此人個頭不高,臉色冷靜沉穩,當是曹孟德!
    目光又掠過一名諸侯,不過目光卻停留在他身後那三位氣度不凡、卻隻能侍立末席的身影——一看就是劉大、關二、張三!
    太他娘的有特色了,隻是劉備的手也沒傳聞中那麽長嘛,羅大忽悠名不虛傳,硬生生把昭烈帝描述成一個長臂猿了!不過耳朵確實挺大,看著就有福氣!關二爺鳳目微睜,丹鳳眼臥蠶眉,確實很威武;張三爺環眼圓瞪,帶著好奇與審視。
    三人目光與劉珩短暫交匯,劉備微微頷首致意,他雖然麵色平靜,眼神溫潤,但劉珩能感覺到那平靜下隱藏的堅韌與不凡。
    “哼!”
    一聲不合時宜的冷哼響起,打破了短暫的平靜。
    隻見一人將手中玉杯往案幾上重重一頓,斜睨著劉珩,語帶譏諷:“陽武侯?司隸校尉?好大的名頭!隻是……”
    他拉長了語調,目光故意在劉珩身後僅有的典韋身上轉了一圈:“董賊盤踞洛陽,虎視眈眈,天下英雄盡起大軍討伐。陽武侯坐擁京畿要地,卻隻帶了區區數十騎前來?莫非是覺得董賊刀鋒不利,還是覺得我關東群雄,不足以成事?亦或是……怕了?”
    帳內氣氛瞬間有些尷尬。
    袁紹微微皺眉,卻未立刻阻止,曹操目光閃爍,饒有興致地看著劉珩如何應對。公孫瓚身後的張飛怒目圓睜,似乎對此人的倨傲極為不滿,被劉備以眼神製止。
    麵對這人赤裸裸的挑釁,劉珩臉上非但沒有怒意,反而浮現出一絲極淡、近乎憐憫的笑意。
    這家夥這麽跳,不用猜了,肯定就是袁術那個沒腦子的,他沒有看袁術,而是將目光投向主位的袁紹。
    聲音清晰而平穩,如同在陳述一個既定的事實:“想必這位便是公路將軍吧,公路將軍此言差矣。董卓凶暴,人所共知。然其根基在西涼,洛陽四戰之地,非其久居之所。廢立之事已行,其必懼關東義兵聲勢,更懼其身後不穩。”
    他頓了頓,帳內諸人皆凝神傾聽,連袁術也暫時忘了嘲諷。
    “董卓下一步,必挾持天子與百官……”
    劉珩的聲音帶著肯定地預判:“西遷長安!以函穀、潼關天險自守,坐觀關東群雄內鬥!”
    “西遷長安?”
    帳內一片嘩然!遷都?這想法太過大膽!不少人露出驚疑不定的神色。曹操眼中精光爆射,身體微微前傾,顯然被這有些大膽的戰略預判所震動!
    劉珩無視眾人反應,繼續道:“至於怕?”
    他嘴角那抹譏誚的弧度擴大:“珩雖不才,卻也坐鎮左馮翊四年,未敢懈怠。且不提當初臨危受命,退韓遂於陳倉。去歲八月,董卓遣其婿牛輔,率五千西涼精銳,以‘鎮撫’為名,欲強渡涇水,進犯我左馮翊雲陽!”
    他目光如電,掃過帳內,最終落在臉色微變的袁術臉上:“牛輔其人,公路將軍想必有所耳聞?董卓倚重之心腹,西涼悍將。”
    “然!”
    劉珩聲音陡然拔高:“此獠已被我部將趙雲陣斬於涇水之畔!其部五千西涼軍,被破韓遂的徐公明擊潰,梟首三千一百零六級,俘敵一千六百!”
    “什麽?”
    “牛輔全軍覆沒?”
    “趙雲?陣斬牛輔?難不成傳聞中馬騰死於他手是真的?”
    “這徐公明果真是將才,先破韓遂,又滅牛輔!陽武侯好手段啊,麾下人才濟濟啊!”
    帳內瞬間炸開了鍋!
    驚呼聲、質疑聲、倒吸冷氣聲響成一片!牛輔!那可是董卓的女婿,西涼軍核心將領之一!竟然悄無聲息地折在了左馮翊?還是全軍覆沒?連個水花都沒濺起來?
    這消息如同巨石投入深潭,震撼了所有人!袁術臉上的倨傲瞬間僵住,取而代之的是難以置信的驚愕。
    袁紹也坐直了身體,眼中精光閃爍,重新審視著眼前這位年輕的宗室侯爺。
    曹操更是目光灼灼,死死盯著劉珩,仿佛要將他看穿。
    劉珩的聲音冰冷,壓過帳內的喧囂:“怕?我尚為左馮翊時,便能斬牛輔,而今身為司隸校尉,三輔將士,更不知何為怕!董卓若敢西進,潼關天險,自有我麾下大將徐晃率精兵強弩,嚴陣以待!函穀關外,亦非坦途!我五十騎來此,非懼董卓,亦非輕視群雄。隻因三輔之地乃國之門戶,不容有失!需重兵鎮守,以策萬全!”
    他環視帳內,最後目光定格在臉色青紅交錯的袁術身上,語氣平淡卻字字如刀:“公路將軍若覺五十騎太少,不足以會盟,不妨問問牛輔那五千西涼悍卒的亡魂,我三輔之兵,是多是少?”
    話音落下,帳內死寂一片!
    袁術的臉漲成了豬肝色,嘴唇哆嗦著,想反駁卻一個字也吐不出來。牛輔全軍覆沒的消息太過震撼,像一記無形的耳光狠狠抽在他臉上。劉珩那平靜話語中透出的鐵血與實力,更讓他感到一陣心悸。
    袁紹適時地哈哈一笑,打破了僵局:“好!陽武侯果然國之幹城!牛輔授首,大振我軍士氣!潼關有徐將軍坐鎮,董卓西竄之路已斷!此乃大功一件!”
    他起身,親自舉杯:“來!為陽武侯備座,敬酒,我聯軍再添強援,陽武侯有誅牛輔之功,當浮一大白!諸位滿飲此杯!”
    帳內氣氛重新活絡起來,各路諸侯紛紛舉杯附和,袁紹向劉珩介紹著帳內眾人。
    看向劉珩的目光已截然不同,充滿了震驚、審視,甚至有了一絲忌憚。能將董卓的女婿和五千精銳悄無聲息地吃掉,這份實力和狠辣,絕非等閑!
    曹操深深看了劉珩一眼,仰頭飲盡杯中酒,眼神複雜。
    公孫瓚身後,關羽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張飛咧開大嘴無聲地笑了笑,顯然對劉珩剛才硬懟袁術的舉動極為欣賞。劉備則依舊是那副平靜溫和的樣子,但看向劉珩的眼神深處,多了一絲難以言喻的探究與凝重。
    劉珩平靜地飲下杯中酒,仿佛剛才隻是說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目光再次投向東方,洛陽的方向。心中冷笑:會盟?熱鬧才剛剛開始,董卓這把火,會燒得更旺。而關中,已經準備好了收割的鐮刀。
    “公孫將軍身後三人氣度不凡,不知是?”劉珩突然放下手中酒杯。
    公孫瓚聞言道:“此吾自幼同舍兄弟,平原令劉備是也。”
    劉珩裝作了然:“莫非破黃巾劉玄德乎?”
    公孫瓚道:“正是。”
    隨即讓劉備拜見眾人後,公孫瓚將劉備的功勞,以及他中山靖王之後的出身,細說了一遍。
    劉珩靜靜地聽完公孫瓚講述了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後,率先起身笑道:“玄德兄既亦是漢室宗親,當為吾同宗,不妨取座來。”
    袁紹聞言便令人取座:“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
    聽聞袁紹所言,劉備倒是沒說什麽,劉珩心裏卻是一陣吐槽,尼瑪的,這話聽著怪惡心人的。
    劉備起身向劉珩和袁紹拱手致謝後坐於大帳末位,落座後關張二人叉手立於劉備身後,張飛向關羽低聲道:“這什子侯爺倒是懂事!”
    關羽未言,劉備扭頭瞪了張飛一眼,張飛悻悻然。
    眾人皆落座後,袁紹環視一圈,開口道:“今有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如今尚需要一員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餘者當各據險要,以為接應。”
    長沙太守孫堅起身道:“堅願為前部。”
    袁紹看到孫堅這麽給自己麵子,笑道:“文台勇烈,可當此任。”
    隨後孫堅便帶著本部兵馬殺向汜水關。汜水關的守將麵對孫堅大軍,自知不敵,慌忙派快馬前往洛陽丞相府告急。
    ……
    劉珩對此並不在意,畢竟他早就開了超前點播,按照正常進程,緊接著應該是袁術克扣糧草,孫堅兵敗,到時候華雄一出場,就讓典韋去斬了華雄!
    畢竟自己手下這幾員猛將,徐晃趙雲已盛名在外,陳叔至更是因為最早追隨劉珩而被人熟知,隻有典韋,一直也沒個上陣殺敵的機會,這次隻帶他來,勢必要讓惡來之名響徹天下……
    至於救孫堅還是算了吧,且不論自己這五十騎能不能救孫堅於危難之際,就算自己有能力去救,也沒這個興趣去救,畢竟劉珩對於這個“江東猛虎”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情愫”。
    數日後,孫堅不出所料的大敗而歸,還折損了麾下大將祖茂。盟軍得訊後,大帳內一片嘩然。
    主座的袁紹一臉“痛心”,“不想孫文台竟會敗於華雄之手,前些日子鮑將軍之弟違令行事,為搶功竟不聽調遣擅自進兵,以至於命喪於汜水關下,白白折損許多兵馬;而今孫文台又敗於華雄,我軍士氣受挫,諸位可有高見?”
    一眾諸侯皆沉默不語,劉備身後叉手而立的張飛冷笑一聲,引得臨近幾人側目不已,劉備慌忙轉頭使眼色。
    沒想到這一幕又被典韋看到,也跟著嗤笑一聲,被劉珩扭頭狠狠瞪了一眼,袁紹的視線掃過劉珩幾人,正想開口。
    忽然自帳外傳來一陣馬蹄,隨後一名探馬慌忙緊張入帳報道:“那華雄率兵出關,用長竿挑著孫太守的赤幘,如今正在陣前大罵,言我盟軍無能,無人能與之一戰。”
    探馬之言一出,帳中頓時一陣喝罵傳來,劉珩心中暗喜,來了來了,典韋老哥,待我給你掙個揚名立萬的機會!
    袁紹無視帳中的轟然,沉聲道:“可有人敢去一戰?”
    隻見袁術扭頭向身後一人輕輕點頭,隨後袁術背後便走出一人開口道:“小將俞涉,願往陣前斬那華雄。”
    袁紹大喜,還是這個弟弟給自己麵子,隨後命俞涉出馬。
    劉珩看著袁術得意的麵容,心中一陣吐槽:“這就笑上了,看來半場開香檳是這貨的傳統,難怪拿到玉璽就敢稱帝,真是狗肚子裏裝不了二兩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