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最好都好好學學他師弟

字數:4155   加入書籤

A+A-


    商靳川也沒有叫他們起來,隻是闡述了一下信上的內容,隱去了黎訴的那部分內容。
    眾臣子心裏疑惑,這傳來的不是好消息嗎?陛下為什麽會是這樣的表情?
    不過他們現在誰也不敢問。
    商靳川啟聲問道,“對於去邊關與突厥商討並簽訂契約的人選,眾愛卿認為誰去合適?”
    一聽這話,下麵的臣子們紛紛各抒己見,其他的也管不著了,都想替自己的陣營拿下這個機會。
    聽信上的意思,突厥那邊簽訂這份契約的意願也很強烈。
    那麽誰得到這個機會,就可以拿下這份功績。
    “陛下,微臣以為,禮部的張大人乃是出使邊關簽訂契約的不二人選!”
    “張大人飽讀詩書,精通外交禮儀,過往處理諸多邦交事宜,皆是妥善得體,此番要和突厥談判,憑借他卓越口才,定能為我朝爭取最大利益,讓契約於我朝有利!”
    話音剛落,一位大臣冷哼一聲,跨步而出,反駁道,“應大人此言差矣,張大人雖然擅長禮儀,但是邊關之事,可不是僅靠禮儀就可以應對的。”
    “微臣檢舉兵部李大人,李大人是常在軍中,熟知兵家之事,讓其前往,定然可以洞察突厥的陰謀。”
    原來舉薦張大人的臣子又反駁,“李大人雖知軍事,可外交談判,靠的是言辭和智慧,非一介武夫所能勝任。”
    “突厥人狡詐,若是因為李大人魯莽行事,激怒了對方,壞了大事,誰能擔此重責?”
    “李大人擔不起,你也擔不起。”
    “而且邊關軍中還有魏元帥在,讓去外交談判自然要禮部之人去,你兵部湊什麽熱鬧?”
    兩人眼神對視上,在空中激起霹靂吧啦的火花。
    “二位大人莫要爭執,依微臣看,兩位大人舉薦之人皆有不足,微臣以為吳大人更為適合,吳大人博古通今,心思縝密,也精通外交禮儀,他去最為合適。”
    剛才吵得不可開交的兩位大臣一起怒視舉薦吳大人的這位大臣。
    朝堂之上支持各方的官員紛紛發言,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聲音此起彼伏,一時之間,大殿之內仿佛成了激烈的戰場。
    各方為了自己陣營的臣子能夠獲得這次機會,互不相讓。
    商靳川坐在龍椅上,看著群臣爭執,麵不改色,心中已經有了人選。
    不過聽著他們在下麵爭執,內心有些煩悶,要是都像他師弟那樣就好了。
    眾人吵夠了齊齊地看向高坐的商靳川,等他來做最後的決斷。
    商靳川看向禮部的張大人,“張大人意下如何?”
    支持張大人這邊的臣子們麵露喜色,眼神掃過和他們激烈爭執的大臣們。
    那些大臣錯開自己的目光,不和他們對視。
    被點到的張大人連忙站出來,“微臣必不負陛下的信任!”
    商靳川微微點頭,“那就這麽定了,張大人負責這次和突厥談判,簽訂契約。”
    “退朝。”
    商靳川離開後,眾大臣還在唇槍舌戰。
    商靳川揉了揉眉心,有了對比之後,看這些大臣是更不順眼了。
    商靳川心中更是期待黎訴的到來了,給現在這些大臣們一點震撼。
    最好都好好學學他師弟,多做實事,少一天吵吵吵的。
    大家都做實事,會讓大夏更加繁榮,而不是一天就知道爭權奪勢,鬧得人頭疼。
    ……
    黎訴打了噴嚏,誰在念叨他?
    “黎學子,你可要注意身體!”聽到黎訴打噴嚏的學子關切地道。
    黎學子可是他們一起學習時的強大支柱,千萬不能倒下。
    雲欽和宋升也關切地看向黎訴。
    黎訴開口道,“沒事,繼續學習。”
    “賢兄,真的沒事?”
    黎訴搖了搖頭,還開玩笑地道,“沒事,可能是誰念叨我。”
    就他現在這個體魄,要真生病了那才是讓他震驚的事。
    雲欽和宋升見他還有心思開玩笑,那應該是真的沒事。
    接下來的幾個月都是按部就班的學習,考試,再接受席盛的指導。
    雲欽和宋升覺得這次回來,席老對賢兄訓練培養的方向似乎和對他們不太一樣,也和以前不太一樣。
    雖然是同樣的授課,但明顯感覺得到中間細小的差異。
    黎訴也感受到了,他知道的因為當時他給師父說他的目標是當上當朝首輔。
    所以師父教學上進行了調整。
    席盛恨不得把所有的時間都給用在給黎訴的教學上麵。
    他也不用擔心他這個小徒弟接受不了這麽多東西,他看黎訴接受良好。
    等小徒弟去了京城,他可就不這樣一直跟著小徒弟了。
    所以得趁著現在的機會,盡量的把更多的東西教授給小徒弟。
    但再怎麽把時間掰開來用,鄉試的時間正在逼近,到了書院的學子們需要動身去自己鄉試地點的時候了。
    這次授課,夫子們講的是鄉試時,學子們需要注意的一些的事。
    他們都希望書院的學子可以在鄉試中榜上有名。
    學子們認真仔細的聽,不想錯過夫子口中的任何一個字。
    黎訴心中更多的是期待,鄉試終於快到了。
    等他自己考完了,他給大夏的學子們整理出一本《三年科舉,五年登榜》的書籍。
    黎訴想著壞笑了一下。
    黎訴和雲欽都要回蒼梧去參加鄉試,宋升和他們倆不是一起的。
    書院的學子們也都各自準備著回去參加鄉試。
    在離開之前,天齋的學子們還在一起下山去吃了一頓飯。
    大家雖然都是天齋的學子,但經曆過這次鄉試,大家可能會走向全然不同的路。
    身為天齋的學子,根據之前天齋學子的情況來看,大家中舉的希望非常大。
    不過還沒考,結果沒出來之前,誰都沒有完全的把握,自己能達到自己心目中的目標。
    天齋的學子們看向黎訴,“黎學子,可以把你用過的筆給我們用一下嗎?”
    黎訴一秒明白天齋學子們的想法了,有些哭笑不得,沒想到他們還相信這些。
    不過他們真的想要的話,黎訴也不會拒絕。
    雲欽和宋升反應過來之後也是有幾分錯愕,是他們沒有想過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