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鄉試放榜

字數:4119   加入書籤

A+A-


    他們當然誰都希望這次鄉試的解元在自己的州府。
    直到看清楚黎訴是來自潭州後,眾考官直勾勾地看向來自潭州的官員。
    而來自潭州的官員,此時嘴角揚起,是壓製不住的高興。
    他們潭州也是越來越好了,這次上榜上了不少人,可比往年好太多了!
    本來看到潭州今年有那麽多的學子上榜,他以為這是最大的喜事了。
    他可沒有奢望解元能是他們潭州的。
    沒想到這位黎訴給了他這麽大的驚喜。
    潭州的官員笑著說道,“我也沒想到居然會是我們潭州的學子。”
    別的州府的考官皮笑肉不笑地道,“恭喜孫大人了,今年鄉試潭州真是人才輩出。”
    孫大人也笑著說道,“自然還比不上襄州,襄州每次鄉試都是上榜人數最多的。”
    襄州的官員覺得自己似乎高興不起來,襄州確實在蒼梧幾個州府之中,每次鄉試上榜的人數最多。
    甚至很多次鄉試的解元都是來自襄州。
    襄州和潭州挨得很近,潭州成為蒼梧中最落魄的州府和襄州也有些關係。
    襄州現在的繁榮,也是有潭州的功勞的。
    襄州官員心中安慰自己地想,榜首雖然沒有拿到,但好歹榜二雲欽上麵寫的是縣也能算是屬於襄州的。
    但當時院試的時候雲欽並不是在襄州考的,反而是去了潭州考的。
    正常是不允許的,但雲欽這個情況比較特殊,他祖籍的地方,算是一半屬於襄州,一半屬於潭州,縣令自行管理,但兩洲誰也不願意放手……
    當年襄州也想把那個縣完全爭取過來,潭州死活不願意。
    襄州把潭州好幾個縣給劃過去了,後麵蒼梧的襄州確實如最初設想的那般,成為了蒼梧中最繁榮的州,徹底繁榮起來,成為蒼梧最出名的州。
    蒼梧那時候的巡撫大人,和那時的襄州知州一起做的這個決定,和潭州知州也“商量”過,那位潭州知州也“同意”了。
    後麵蒼梧巡撫可能也是覺得潭州確實已經付出了很多,潭州知州不同意把雲欽祖籍所在的縣完全劃給襄州,便就保持了原樣。
    那時候留下來的問題,到現在都沒有得到解決。
    現在潭州和襄州也都還在爭那個縣,蒼梧每任巡撫大人都覺得是爛攤子,一直沒有動手解決這個事。
    所以當時雲欽來的時候才可以選擇去參加潭州的院試。
    嚴格來說,雲欽也不算完全意義上的襄州人。
    但襄州的官員也隻能這麽安慰自己了。
    之前一直是潭州被襄州壓著打,現在看著潭州似乎有些要起來的趨勢了。
    一個地方的讀書人如何,基本就代表了這個地方的其他方麵如何。
    襄州的官員有些覺得這樣不行,畢竟潭州要是起來了,八成就要又爭又搶了。
    看來他得趕緊給襄州知州大人說明這個情況,讓知州大人想一想之後如何應對。
    其他官員的眼神在潭州和襄州的官員之間來回看,兩個州之前的問題,大家可是一直都知道的。
    以前潭州那個模樣,讓大家下意識地忽略兩個州之前是平級的。
    潭州的學子們這次鄉試確實發揮不錯,但要一直可以穩定住,或者這次中舉的學子們可以有走得比較高的。
    不然想和襄州硬碰硬也是不可能的。
    襄州的知州怕是也會盡自己最大的力,把潭州的學子前路給攔住。
    不是有什麽仇有怨,隻是單純為自己的州爭取利益,潭州要是能和襄州一樣,肯定會想把原來屬於潭州的縣給劃回來,襄州當然也不會同意。
    所以襄州要做的是讓潭州保持原樣。
    如果今天的位置逆轉,潭州的知州也會不想讓襄州的學子走太高的,要回已經屬於自己州的土地的。
    知州這個官位,說大也不算很大,但要說小,也絕對不小。
    這也是為什麽潭州考上舉人的學子之前也有,但很多都沒有再走上朝廷,走上官途。
    反而回到潭州去收幾個徒弟教導,或者去了其他地方。
    就是閻王打架,小鬼遭殃。
    潭州的官員沒有炫耀什麽,黎訴這位學子是小三元,如今拿到了鄉試的解元,他反而希望他不那麽引人注目。
    這位學子很優異,越優異襄州的知州就越不會讓他順順利利的。
    潭州的官員頓時覺得自己有些憂愁了。
    沒有那麽出色的學子就算了,這麽出色的學子要是最終因為兩州之間的積怨,前途被阻,那才真的是讓人惋惜。
    沒有出色的學子之前愁,有了出色的學子也愁。
    章森並不知道兩個州之間的問題,他隻是臨時被朝廷安排來蒼梧當主考官。
    至於蒼梧府之間州和州之間的問題,不是他關心的。
    最終的榜單確定下來了,隻等天一亮張貼榜單。
    ……
    這次黎訴他們出現時,有不少學子和他們打招呼。
    榜單被張貼出來後,榜單前擠滿了人。
    除了參加鄉試的學子們,還有一些報子們在蹲守。
    他們並非官方的報子,是民間報子。
    從前一天就在這裏蹲守著,一張貼榜單,他們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抄錄下中舉學子的姓名、籍貫、名次。
    之後他們就會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地趕往中舉者的家中,爭取當頭報,因為頭報得到的賞錢最豐厚。
    有時會有二報、三報等,中舉者家中此時沉浸在喜悅和榮耀中,通常都會非常慷慨地發放喜錢。
    而官方報喜的衙役們更像是完成一個莊重的官方儀式,他們攜帶正式的公文,行程講究規矩,不會像民間報子那樣不惜代價地拚命趕路。
    所以一般中舉學子家中先收到的都是民間報子的報喜。
    看到榜首的名字時,眾學子居然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他們在蒼梧這段時間,可沒少聽說這位黎訴黎學子的大名。
    葉文書是先看了榜首之後,再找自己名字的。
    等在榜單上找到自己名字時,自己名字不遠處看到了任書華的名字。
    繼續往下看,林澤和秦明也在上麵。
    葉文書:“???”
    葉文書有點傻眼了,黎訴在榜首他不奇怪,但任書華他們居然也上榜了?排名還不算最靠後的。
    不是,這三人這段時間是吃了什麽十全大補丸嗎?怎麽進步這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