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潤物

字數:1866   加入書籤

A+A-


    一年後。
    國際老年科技創新博覽會在上海舉行。今年的展會焦點不再是炫酷卻冰冷的概念,而是更注重實用、倫理和人文關懷。
    春風軍工實驗室的展台不算最大,卻吸引了最多人的目光。展台上沒有華麗的渲染圖,而是實實在在的產品:
    基於火箭燃料穩定劑改良的、能有效延緩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藥物進入了二期臨床;
    運用裝甲材料技術製造的輕便防摔護具已成為多個養老機構的標配;
    最引人注目的,是搭載了完整版“倫理鎖”的“根須”智能助老係統終端,它外觀樸實,界麵友好,旁邊的大屏幕實時展示著其數據本地處理、算法決策透明的過程,以及觸發倫理保護機製的模擬演示。
    張淑芬站在展台前,向來訪者從容地介紹著。她瘦了些,眼角多了細紋,但眼神明亮而堅定。
    一位外國專家好奇地問:“張女士,你們的‘倫理鎖’非常驚豔,但它是否會過度限製技術的發展?”
    張淑芬微笑著回答:“技術就像水流,力量巨大。沒有堤壩的引導和保護,它會泛濫成災。‘倫理鎖’不是枷鎖,而是河床,它確保技術的洪流奔向造福人類的方向,而不是摧毀家園。我們限製的不是技術,而是人性中的貪婪和傲慢。”
    她的回答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展會期間,“根須聯盟”正式發布了開源的核心技術框架,並宣布與國內外多家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及誠信企業建立合作,共同推動建立更安全、更包容的智能養老技術標準。
    “根須”沒有選擇獨占,而是選擇了共生。它或許不會成為市值最高的巨頭,但它所代表的道路,正逐漸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真正開始影響行業的未來。
    博覽會結束後,張淑芬回到了春風學校。
    又是一個春天,校園裏的新樹抽出了嫩芽。
    她走過教室,裏麵老人們正戴著改良後的助聽器,聆聽一場關於京劇的線上講座;她穿過院子,趙剛正帶著一群年輕學員,用報廢的服務器零件焊接一個新的雕塑雛形;她回到辦公室,桌上是林小雨發來的最新代碼迭代報告和劉明輝擬定的新合作草案。
    一切都充滿了生機勃勃的忙碌。
    她獨自一人來到校碑前,手指輕輕拂過丈夫那枚冰涼的勳章。這一次,心中不再是蝕骨的仇恨和悲傷,而是一種平靜的思念和沉重的告慰。
    “大明,你看到了嗎?我們守住了…孩子們走得很好…”她低聲呢喃。
    恍惚間,她仿佛又看到丈夫在光影中對他微笑,然後點點頭,身影漸漸消散,仿佛終於得到了安息。
    天空飄起了淅淅瀝瀝的春雨,輕柔地滋潤著大地。陳奶奶坐在走廊下,她的助聽器裏不再播放雨滴的摩斯密碼,而是接收著孫子剛剛發來的、咿呀學語的甜蜜錄音。老人布滿皺紋的臉上笑成了一朵花。
    張淑芬沒有躲雨,任細雨打濕她的頭發和衣衫。
    她抬起頭,看著被雨水洗淨的天空,一道淡淡的彩虹若隱若現。
    戰爭結束了。但守護和生長,是永不終結的使命。
    技術的根須,終於深紮於善良的土壤,連接著過去與未來,承托著生命與記憶,在這片飽經風霜卻依然充滿希望的土地上, silently(靜默地)、堅定地,蔓延生長,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