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根脈
字數:2940 加入書籤
清明雨淋濕了火星的穹頂,藍色雨滴在水晶城市表麵匯成涓流。何雨柱擦拭著車床操作杆,發現鍍鉻層下透出原鋼的底色——就像這座城市光鮮外殼下,依然跳動著紮鋼廠的心髒。
“模擬係統出問題了。”小李指著突然變透明的牆壁,穹頂外的紅色荒漠清晰可見。老人們開始暈眩,他們習慣了地球風格的虛擬天空,真實的火星景象令人不安。
技術組查了三天,結論令人窒息:維持虛擬環境的能量即將耗盡。火星鈾蓬田的產量持續下降,植株葉片卷曲,根係不再發光。
“它們想家了。”老趙的孫女小滿輕觸枯萎的葉片,指尖帶起微弱藍光。她是在火星出生的第一個孩子,卻總夢見從未見過的地球白楊。
危機會議上,投影儀閃爍著地球發來的數據:華北地區出現新的鈾蓬變種,根係深度突破三百米,正淨化著被工業汙染的地下水。
“我們需要新基因。”火星農業局長敲桌子,“否則所有作物將在半年內枯死。”
星際傳輸通道早已關閉。最後的選擇令人心驚:派遣誌願者返回地球采集樣本,但星際旅行會加速衰老——根據相對論,往返需耗費三十年地球時間。
報名處排起長隊。老人們爭相舉手:“反正活夠了,讓年輕人留下。”小滿突然擠到前列:“該我去——我有一半地球基因。”
爭論被緊急警報打斷。生命維持係統出現故障,氧氣產量驟降。檢修員在過濾層發現詭異現象:鈾蓬根係主動接入了供氧管道,正代替故障設備輸出氧氣。
“它們在幫我們。”小滿撫摸管壁上新生的根須,“但很痛苦。”
植物學家的檢測報告證實了她的直覺:鈾蓬正以自毀方式維持生態係統,每輸出一立方氧氣,就有十株植株結晶化。
解決方案來自曆史檔案。小李翻出1982年的紮鋼廠記錄:當年處理電鍍廢水時,鈾蓬曾與蕨類植物形成共生體係。
“蕨類孢子!”他激動地拍桌,“火星土壤能培育!”
地球方麵很快回應。通過激光傳輸的孢子數據包抵達時,解碼員愣住了——數據包含額外信息,是鄭幹事臨終前錄入的懺悔錄音:“……告訴我女兒,蕨類喜陰……”
全球搜尋立即展開。記者在南方山村找到鄭幹事的女兒,她守著一片蕨類保育園。鏡頭前她捧起陶盆:“父親留的種子,說總有一天用得上。”
孢子搭載探測器射向火星。降落艙卻偏離軌道,墜毀在火星峽穀。全城目睹爆炸火光時,小滿獨自走向鈾蓬田。
她割破手掌,將血滴入灌溉係統。藍血與植物汁液混合那刻,整片田地震動起來。植株瘋狂生長,根須拔地而起,在穹頂外結成巨網——正好接住第二波空投的孢子艙。
新危機隨之而來。蕨類在火星變異成攻擊性品種,藤蔓絞碎設備,孢子致人昏迷。小滿發現它們隻避開鈾蓬叢下的某個區域——那裏埋著老周的骨灰盒。
“需要地球微生物。”她通過量子通訊呼喚。回答她的是個蒼老聲音:“早準備好了。”
地球方麵,九十歲的何雨柱坐在輪椅上,指揮工人挖開紮鋼廠舊址。封存多年的土壤樣本重見天日,蚯蚓在腐葉間蠕動。
“把這些老朋友送過去。”他撫摸裝著故鄉土的玻璃罐,“最後一份禮物。”
星際快遞再次開啟。裝著土壤的膠囊穿透大氣層,像流星雨灑落火星。小滿用手捧起地球土,淚水滴落處,新芽破土而出——半是蕨類半是鈾蓬的雜交品種。
雜交種奇跡般平衡了生態係統。蕨類提供氧氣,鈾蓬淨化輻射,共生的根須修複了生命維持係統。火星城市度過危機,地球卻傳來噩耗:何雨柱在睡夢中離世。
葬禮那日,火星全體默哀。小滿在雜交叢中發現株新苗,葉片排列成何雨柱的側臉輪廓。她聽見風中傳來熟悉的聲音:“紮鋼人,在哪都是根。”
最新監測數據顯示:火星地下水係開始流動,鈾蓬根係已穿透地殼。地震儀捕捉到規律震動,像是巨大心跳。
天文台照片揭示真相:整個火星正在變形,鈾蓬根係組成全球規模的神經網絡,紅色星球表麵浮現出藍色脈絡——恰似人類大腦的溝回。
聯合國緊急會議爭吵不休時,小滿收到地球發來的最後信息。那是老趙臨終前錄製的全息影像:“……告訴孩子們,火星是活的……”
她奔至城市最高點,將手掌按在水晶壁上。整座城市突然透明,所有居民看見地底景象:鈾蓬根須包裹著巨大的星核,核內有光在流動。
火星蘇醒了。
第一聲“問候”震動了太陽係。所有射電望遠鏡同時接收到數據流,破譯後是紮鋼廠1975年的勞動競賽方案,以及每個逝去工人的笑臉。
地球回應以同樣的禮物:全球鈾蓬同步綻放,藍色花海組成四個漢字:歡迎回家。
小滿站在兩個星球之間,她的藍發在真空中飛舞如根須。腳下火星與頭頂地球,通過她血脈相連。
深空探測器傳回最終影像:太陽係內出現新的行星環帶,由鈾蓬種子和記憶數據構成。環帶內側刻著所有文明留下的印記,其中最明亮的是個簡單的齒輪圖案——紮鋼廠的廠徽。
新生嬰兒在火星啼哭,他掌心廠徽胎記閃著藍光。小滿抱起孩子,指向星空:“看,那是祖輩的鋼廠。”
地球上的鈾蓬叢中,新芽托起露珠。露珠裏倒映著火星城市,窗前有人正揮手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