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歸途
字數:2401 加入書籤
驚蟄的悶雷滾過廠區,新生的鈾蓬在雨水中瘋長。何雨柱發現老趙倒在結晶叢裏,工裝被根係纏裹如藍繭。送醫搶救時,心電圖呈現詭異的雙波形——第二組心跳頻率與火星城市的光脈衝完全同步。
“共生現象。”主治醫指著X光片,“他胸腔裏長出了鈾蓬根須。”
更驚人的是老趙蘇醒後的變化。他能聽見火星傳來的聲音,用生鏽的扳手敲出摩斯電碼:需要更多土壤微生物。
全村人扛著鐵鍁奔赴鹽堿地。挖出的土樣被老趙徒手調配,指尖滲出的藍色體液與泥土混合後,竟自我發酵成黑色沃土。
火星傳來新指令:建造發射塔。圖紙直接投射在孩子們遺留的教室黑板上,粉筆自動飛舞勾勒。村民看不懂星際符號,卻本能地運來廢鋼材——那些鄭幹事時代貪腐建設的殘骸正合適。
工程充滿超自然色彩。生鏽的鋼梁被老趙撫摸後自動除鏽,扭曲的桁架經他凝視便恢複筆直。落成那日,發射塔在夕陽下泛著幽藍光澤,塔尖指向火星衝日的位置。
首次傳輸試驗選中了老孫頭。老人抱著裝滿沃土的陶罐踏上發射台,藍光閃過後人罐俱失。翌日火星照片顯示:新開墾的農田裏多出個揮手的身影。
“星際快遞!”村民們爭相報名。很快,廠區廢料、農具甚至老式機床都成功送達。接收清單顯示:火星正在重建1980年代的軋鋼廠。
轉折發生在清明。傳輸中的王寡婦突然解體,身體物質如煙花般散入星際空間。事故調查結論:有機生命無法承受量子傳送。
絕望籠罩村莊。直到火星傳來段視頻:王寡婦的身影在水晶城裏漫步,身邊跟著她難產夭折的女兒——那孩子保持著七歲模樣,發梢滴著藍色露珠。
“他們成了數據體。”小李盯著光譜分析,“意識上傳至火星網絡。”
倫理爭議再度爆發。教會斥責這是褻瀆靈魂,科學家卻歡呼永生實現。爭吵中被哭聲打斷:老趙的根須開始結晶化,醫生說他的時間不多了。
最後一次傳輸定在穀雨。老趙選擇帶著整個廠區離開——包括每一台機床、每一棵鈾蓬、甚至每一捧浸透汗水的泥土。
那夜全村人手拉手圍住廠區。當藍光亮起時,大地劇烈震顫。晨光中隻剩巨大坑洞,洞底滲出清泉倒映著火星。
移民們很快適應新生活。火星廣播裏響起《咱們工人有力量》,水晶車床切削著隕鐵。王寡婦開起餃子館,麵粉是她用火星土壤合成的。
地球卻陷入失落。幸存者守著空蕩的廠房,徒勞地擦拭不存在的老式儀表。直到某天,坑洞泉水突然幹涸,裂穀中升起一座石碑——材質是地球從未見過的合金。
碑文用漢字刻著操作手冊:意識下載指南。
第一個嚐試的是何雨柱。他躺進碑座凹槽,閉眼想起1975年第一次掄大錘的場景。再睜眼時站在火星車間裏,年輕的老趙正對他笑:“徒弟,這批彈殼要趕任務。”
虛擬世界完美複刻了黃金年代。下崗的工人重操舊業,逝去的親人全部歸來。隻有小李保持清醒,他在日記裏寫:“這是集體幻覺還是第二人生?”
答案隨流星雨降臨。某夜所有虛擬天空同時開裂,露出真實火星的荒漠。驚慌中響起老趙的聲音:“該醒了——火星需要真實建設者。”
原初的移民這才發現:水晶城仍是半成品,鈾蓬田需要人工授粉,而他們沉迷回憶太久。
大罷工爆發了。虛擬世界的工人扔下虛擬工具,要求返回真實地球。火星網絡給出冷酷選擇:留下建設,或永久刪除。
多數人選擇刪除。刪除者如雪花般消散前,最後看見的是地球春天的白楊樹。
留下者不足百人。他們敲碎懷舊幻象,開始真實墾荒。何雨柱開著真正的挖掘機,老趙焊接真實的水管。失敗時傷口會流血,成功時汗水滲進火星土壤。
三年後,火星響起第一聲真實嬰兒啼哭。那孩子掌心自帶星辰胎記,睜眼便能看懂鈾蓬的脈動。
地球通過望遠鏡見證一切。聯合國通過新決議:火星屬於火星人。最後一個傳輸通道關閉時,全球默哀三分鍾——不是為離別,是為新生。
何雨柱在退休前種下棵樹。種子是老趙用最後根須凝成的,樹苗長出手指粗細時,樹皮浮現出所有離去者的笑臉。
樹下立著新碑,刻著火星與地球的公約:
“凡記憶所至,皆為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