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奇技淫巧,恐怖運力
字數:4663 加入書籤
孔子對於華夏讀書人來說那是絕對神聖的存在,尤其是大明朝的讀書人!
畢竟自洪武定下明八股之後,讀書人誰不是死死專研四書五經?
很巧的是,楊榮就是研讀四書五經的佼佼者。
建文二年,年僅二十八歲的他便進士及第,乃是正正經經的狀元郎。
此時聽得於謙一番話語,朱棣還沒回話,楊榮便一步邁出道:“好個狂生,安敢辱及聖人!”
於謙也是剛正不阿之人,見楊榮訓斥,便反質道:“尊駕此何言也?在下有何言辱及聖人?”
“汝讀聖賢書,蒙聖人教化方知學問,豈不知孔聖乃萬世師表。”
“千古以來,不知多少讀書人沐孔聖教化而知禮,學治國之道。”
“昔有孟軻、董仲舒、朱熹、張載,此皆聖賢,尚且尊孔而教。”
“此等聖賢,想來便是瓊王當前,也不敢自比之。”
“汝一言便說孔聖不及瓊王,此乃捧殺之舉!”
“即是對孔聖不敬,亦是對瓊王不敬,汝可知罪?”
楊榮本來也是個好脾氣,可現在卻是言語尖銳,絲毫不留情麵,直接一頂大帽子壓了下來。
然則於謙卻麵上卻不動聲色道:“先生想是沒聽清。”
“在下從未說過孔聖不及瓊王,在下所言乃是孔聖亦或有不及也。”
不及和‘或有不及’是兩個意思,不及是完全碾壓,亦或有不及則是表示可能有比不上的地方。
兩者差了兩個字,其含義卻是相差萬裏,直接駁回了楊榮扣的大帽子。
可楊榮聞之,卻仍舊不服氣,直接橫眉冷豎道:
“那你倒是說說,孔聖哪裏有不及瓊王之處?”
在他們眼裏孔子便是完美的道德化身,即便有一點瑕疵都不行。
於謙見他咄咄相逼,也懶得長篇大論,一指火車便道:
“譬如此物,乃瓊王所造,不知孔聖可能造否?”
這尼瑪!此話一出,楊榮瞬間就無言以對了。
這玩意兒別說孔子沒法造,你就算拉著孟子、董仲舒、朱熹、張載這些人湊一堆論道論一千年恐怕也造不出來。
於謙硬說這點孔子比不上瓊王,他還真反駁不了!
“噗嗤!”楊榮正無語呢,一旁朱瞻基卻忍不住笑了出來。
說實話,看著於謙vs楊榮,他心中其實還怪爽的。
因為楊榮是他老師,連帶楊溥、楊士奇這三個,從他懂事以後,就整天教他之乎者也。
偏偏他曆來不喜此道,不學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故而見到楊榮被於謙懟了這麽一下,但覺心中暗爽。
而他這一笑,瞬間讓楊榮臉上掛不住了,朱棣見之,忙瞪了朱瞻基一眼,隨後才看著於謙道:
“卻也是個伶牙俐齒之人,若說奇技淫巧,瓊王確實是當世第一。”
這話是有些拉偏架嫌疑的,直接把火車歸類為奇技淫巧。
又挽回了楊榮麵子,又不露聲色的貶了一下朱高燨。
也是他當皇帝沒辦法,即希望自己兒子被誇,又不希望誇得太過。
不然若是傳出去,朝廷那些言官不知道要說多少閑話!
於謙自也不是個錙銖必較之人,聞言笑了笑,也懶得駁斥,直接問道:
“奇技淫巧也罷,聖賢之道也罷,我等卻不當在此耽擱!”
“想來下一班船隊即將到了,諸位請先上車,免得等會兒擁擠!”
“說來還未詢問,諸位誰是英國公?”話語之間,他將目光投向了朱棣。
很顯然,眾人之中,單說氣質朱棣那種戎馬一生的鐵血氣質是最像將軍的。
結果他一說完,眾人這才想起來方才死裏逃生的金豆子。
回身一看,卻見遠處吳楷和張輔一人架一邊,架著朱高煦正在行來。
朱高煦像是撞到了腦袋,手絹捂著腦袋已然沾滿了鮮血,嘴裏不斷呻吟道:“哎喲,哎喲!”
這邊叫著,一看到朱棣,他卻急忙上前匍匐跪地高呼道:
“爹啊,方才那怪物前來,孩兒以為再也見不到爹了啊!”
朱棣初時見狀還有些關切,可一見他這般臉色便冷了下來:
“死了麽?沒死麻溜起來,幾十歲的人了,不丟人啊?”
可說著,他又揮了揮手道:“侯顯,給他攙著,先上車再說!”
侯顯急忙上前攙扶著朱高煦,於謙見了,則是皺眉道:“這是何故,莫非有凶徒不成?”
朱棣聞言,隻覺老臉上有些掛不住,別過臉去,不好意思說。
還是朱瞻基憋著笑道:“這是我二叔,方才見鐵軌稀奇,下去看哩!”
“虧得英國公相救,這才回來,你問英國公,諾,那不就是?”
於謙順著他所指方向,看得張輔頭上也有些破皮,忙上前道:“英國公受傷了?”
張輔見他一個小年輕上前詢問,頓時奇道:“汝識得我?”
於謙隻得再度見禮,言說自己是來迎接眾人入城的。
張輔看他這幅以自己為主的模樣,不由看向了朱棣,朱棣卻道:
“好了,鬧也鬧夠了,先上車再說!”言罷便朝著車上行去。
眾人見之,亦是隨之上前,在經過方才那番動亂之後,此時在上車輛,眾人又有種奇妙的感覺。
入得車內,看見其中座椅挨著座椅,眾人又不知道該怎麽坐。
於謙見狀,上前坐在了一個位置上道:“諸位隨便坐,這車廂乃是王府專供,一排可座兩人。”
他話音一落,朱棣便一屁股坐到了於謙對麵,又道:“你們別出去坐,孫兒坐爺爺旁邊!”
因是於謙知道張輔,難保也知道朱瞻基,故而他隻叫孫兒,不喚其名。
朱瞻基也是機靈,直接坐到了朱棣旁邊,又問於謙道:“於大人,這車何時才開?”
於謙透過車窗看了一眼車外:“應該快了,此車隨船隊,一個時辰一班。”
“看時間這一艘船已經到了,等乘客上車,便可發車,諸位捎待!”
朱瞻基點了點頭,朱棣卻又若有所思的問道:“我觀此車分為數節,莫非都用來拉人?”
“非也!除了人,無論是牲口還是糧食煤炭都拉!”於謙解釋道:
“關鍵要看來什麽船,不過近來正是旅遊旺季,故而拉人居多。”
“若是車上全部裝滿糧食,能拉多少?”朱棣問出了自己最關切的問題。
在他看來這車能送多少人不重要,關鍵在於能拉動多少糧食。
於謙有些奇怪的看了朱棣一眼,心想這老頭子不一般啊,問的問題都是直指要害。
他們瓊州島上修火車是為了方便人麽,其實不是!
火車的存在是用來加速瓊州物資轉運的,尤其是大宗物資。
所以朱棣問裝多少糧食,確實是問到了火車的關鍵用途。
思緒之間,他計算了一會兒,才開口道:“若是專門拉糧食的話,加滿能裝個三千多噸...嗯...大概五萬石左右!”
而他話語一出,朱瞻基便是虎軀一顫:“一車便能拉五萬石?”
朱棣更是怔在當場,一副不敢置信之色,一輛車能拉五萬石,開什麽玩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