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三國賢義 009、除卻巫山不是雲
字數:9884 加入書籤
                    【大家酒館】遍布長安城……
    長安總館坐落未央宮牆外,掌櫃剛換成一位中年人,酒客喜歡叫他堯老板。
    老板是啥意思,酒客不懂卻看出他,為人古板。
    堯老板冷峻的臉,連酒鬼都會被嚇成人。
    建安四年的除夕過了,城中紛紛揚揚的雪,它聞不到朱門酒肉臭,就覆蓋路有凍死骨。
    正月初十總館開張,堯老板在櫃台—,寫日誌:
    “末曆公元二零零年春,龍曆建安五年正月十五?雪”
    “李傕、郭汜沒死還活得好好,昨夜當麵撕毀《龍西條約》,大掌櫃養虎終究為患。”
    “此事可溯源至,末法曆一九二年,初平三年。”
    “董卓殘暴威天下,欲對獻帝行廢立之事。”
    “司徒王允為護漢正統,以他義女貂蟬為餌,先許配董卓義子呂布,又送貂蟬入宮侍董。”
    “呂布一見鍾情貂蟬,本以為有情人,終成眷。”
    “不識王允連環,美人、離間二計。”
    “初平三年四月中旬朝會。”
    “早對董卓心懷殺意的呂布,借一言不合以戟誅殺之,後宣稱奉帝詔清君側。”
    “害怕董家報複,王允又對呂布建議,焚宮斷脈。”
    “呂布為求娶貂蟬,燒了董卓的肚臍泥宮。”
    “泥宮藏脈【鬥】奇經,總攬靈體蓄力和傳嗣。”
    “呂布以此向麾下傳達,斬草除根董家子嗣,最終董家被滿門抄斬,隻剩女婿牛輔尚存。”
    “另三掌櫃父親蔡邕,與王允有私怨,被牽連。”
    “【龍門】第二掌櫃李儒,雍州總棧掌櫃總攬雍州事。”
    “施桃代李僵計以一位死囚,替代蔡邕赴法場應死劫,轉移無數典籍到洛陽。”
    “使我炎黃一族,文明得以再續薪火,功高至偉!”
    堯老板寫到這裏,放下手中筆沉吟不語……
    他是【大家酒館】締造者,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如今任職【龍門】十掌櫃,有權翻閱絕密檔案。
    無知的人無懼無畏,知道越多的人,多敬畏。
    知悉越多絕密,他心裏越敬畏。
    【龍門】就龐然無比冰山。
    龍門客棧是它現世的一角,但真正他感到敬畏的事,是前瞻布局、人力、武力……
    如此複雜框架,居然是東家三歲時,親自搭建。
    至於大掌櫃賈詡,隻是掌管、執行、完善者。
    東家還能改命人與事,該死的人、該發的事,不按他所知末世曆史,如期死去如期發生。
    他懷疑賈瑟的身份,是穿越多次者,很逆天。
    比如洛陽起火的那夜,東家在洛陽還帶頭撲滅火。
    這把火證明東家早就知道,洛陽會在某年某日起火,還是董卓下令點的火。
    甄堯細思極恐,粗思恐極不敢亂思,隻能再寫:
    “王允雞腸野心家!以大義之名排除異己。”
    “到處捕殺西涼練氣士,危及西涼鐵騎存亡,更危及到我【龍門】發展,大掌櫃不得不出手。”
    “他以真名賈詡身份,幫助西涼鐵騎,進長安。”
    “還與李傕、郭汜,簽定城下之盟。”
    “《龍西盟約》核心有三條。”
    “一、【龍門】助郭李破長安登朝堂;二、郭李助【龍門】占領城中地;三、建安五年撤軍回西涼。”
    “在王允報複下,朝不保夕命的郭李,爽快定約。”
    “如今盟約已到期,郭李卻出爾反爾不撤。”
    “昨夜我奉大掌櫃之命,盛情款待郭李二人,在席間提起盟約一事,二人蠻橫毀約背信。”
    “毀約後竟要我【龍門】,一月內撤出城,膽真肥!”
    “是西涼軍十萬練氣士,給他們驅逐【龍門】的底氣嗎?”
    “這一場樹欲靜而不止的風,最終能卷起多少堆血?我想肯定能堆滿皇宮……”
    甄堯肅煞停筆,吹幹了日誌上墨跡,才收起來。
    午後的陽光灑落,酒館門口突然暗下來。
    一位虎背熊腰的營將,走到櫃台前低聲說:
    “堯老板!快準備一萬桶葡萄酒,郭將軍要犒勞飛熊軍。”
    “酒錢就記在我賬上,二月二龍抬頭,來清賬!”
    他一邊低聲說,還一邊拍櫃台。
    還連續不停拍三十下。
    一下一千人、三十下三萬人,甄堯不動聲色地數著,隨後讓夥計帶他取酒。
    “毀約還想突襲……”
    甄堯一邊怒罵他們,一邊離去。
    一走進雍州龍堂,就碰到一位中年男子。
    他風骨清峻卻很和藹,坐在堂上如教書匠,誰能識得他就是李儒,攪動天下風雲人物。
    甄堯知道他和賈詡,一起護道賈瑟,這件事。
    還知他們聯手助董卓,從西涼刺史步步權傾朝野。
    李儒崇尚儒家治國理念,厭惡世家以儒學結黨營私,以望族威望脅迫漢皇。
    比如袁楊二家,把天下的士子視為——爪牙鷹犬!
    為重振儒家仁名,李儒把名字舍去孝字。
    百善孝為先棄孝偽善,以惡製惡鏟除惡世,賈詡青出於藍勝於藍,行事作風惡上添毒。
    賈詡有膽養虎為患,必然早就準備——囚虎柙。
    李儒是那道柙,抬頭笑看甄堯……
    正月十五是節——元宵節。
    蔡琰形隻影單度過除夕夜,卻對影成三人過元夕夜,朱雀牌坊門樓依舊在。
    她的心不在了,看到甄宓挽著賈瑟,心裂開了。
    看他們婦唱夫隨,她的心破碎化為齏粉。
    她強顏歡笑領路,帶著賈甄二人看花燈:
    春來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那繁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朱雀坊,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星光閃,蛾兒雪柳飄蕩,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浮動處,追憶與他眾裏尋“她”千百度……
    驀然回首“她”在燈火闌珊處,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呼兒,魂牽夢縈勾走竹馬心。
    “蚊子,協哥在宮門等!遲到了他不舍打你,肯定揍我……”
    一道熟悉的聲音,喚醒追憶流年的蔡琰。
    看賈瑟被甄宓拽著跑,蔡琰知道他很能跑,小時候元夕他們兩人,都會在街巷到處跑。
    跑去給這家送刀肉,給那家送罐蜜,送袋鹽……
    五年前他沒來,是劉協帶她跑……
    洛陽百姓又過一個元夕。
    今年元夕夜的煙火味更嗆人,百姓家家戶戶齊放花,皇城北宮的煙花最美……
    劉協還在洛陽,在【龍門】暗中幫助下,逃進洛陽。
    遇到賈瑟在吹牛:
    “漢帝,你是漢族締造者子孫。”
    “你祖有大功於炎黃族,你是一條真龍天子,應得到該有體麵善待,應得到該有的一切。”
    賈瑟比劉協小一些,十五歲的劉協,聽笑了。
    在逃出升天歡喜之下,劉協當即拍胸膛跟著吹牛:
    “小屁孩,這條真龍以後是你哥,有人敢罵你揍你就告訴我。”
    “我可是個很厲害的練氣士,不管對方是誰我都敢揍,你笑啥笑再笑我哈哈……”
    “哈哈哈……”
    一童一少笑聲,笑成一少一壯笑聲,直到現在……
    劉協依舊是漢帝,群臣也不必挖野菜吃……
    【龍門】多一位漢龍皇,帶著不知情的臣子,坐鎮洛陽當名義共主,平日勤習文苦修武……
    自從帶甄宓閉關後,賈瑟就沒打算,來洛陽。
    他懂蔡琰的心,蔡琰不懂他心。
    奈何協哥派人送信來:
    “瑟弟,聽說你摘下那朵最貴真花,大喜之事都不請我喝酒,是不是忘記了你大哥!”
    最後那感歎號,一豎到底點在紙外,他很生氣!
    賈瑟連夜帶甄宓,屁顛屁顛感到洛陽城。
    甄宓路上納悶問賈瑟:
    “阿瑟,你咋那麽畏懼協哥?”
    賈瑟一臉敬重地回答:
    “宓兒,他是個仗義的大哥。”
    甄宓來到北宮門後,看到發生的事,才知道:
    劉協真是個“仗義”大哥,“仗”著元武夫氣力胖揍“義”弟。
    蔡琰見怪不怪地挽著甄宓,朝北宮中的濯龍池走去,二女一邊走一邊閑聊……
    一路輕笑不斷,蔡琰提起竹馬舊事,甄宓嗬嗬……
    甄宓說點日常事,平淡無趣得蔡琰咯咯……
    鼻青臉腫的仗義兄弟,二人很快就跟上來,越過二女直奔永樂宮,趕著去親手擺煙花。
    大過節還是自己來,像個普通凡人,慶賀下。
    二女都尬笑著走進宮。
    看到永樂宮烽火台的煙花,她們才露出驚喜的嬌笑,笑得都比褒姒美多了。
    周幽王以烽火,戲周朝的八百諸侯,博褒姒笑。
    賈瑟以亂堆煙花,博得甄宓的咯咯嬌笑。
    甄宓走過來幫他擦汗,蔡琰快步上烽火台,把亂七八糟的煙花堆,一個個認真擺正。
    還對隔壁煙花台喊:
    “蠍子!煙花不能疊放!會爆的!”
    劉協正堆得滿頭大汗,一聽這話很不爽地回懟她:
    “蚊子!瑟弟有了那朵名貴的真花,哪需要你去幫他擺煙花,還不快點過來幫我擺。”
    “這一座濯龍池,不但能給真龍洗腳,還能洗淚。”
    “有時間你就過來,我陪你一起洗腳洗淚。”
    蔡琰惱羞成怒地嬌喝:
    “誰要跟你洗腳洗淚!”
    劉協忿忿不平地怒吼:
    “我以淚洗麵給你看!”
    這話把蔡琰吼落淚,她懂劉協的心,一直懂。
    竹馬長成竹杖,支起山裏人家。
    青梅成熟終將落皇城……
    她父親說過的話聲聲入耳,非常人行非常事別打擾,她望著劉協真摯眼神……
    想起這座洛陽,從敗落恢複到鼎盛,點點滴滴:
    劉協傻傻陪著她,一起度過千千個日夜。
    兩個人一起一磚一瓦,重修煥發古都新貌……
    一起走街串巷安民心,鼓勵百姓安居樂業……
    他們一起唉聲歎氣,一起重現桃源,一起笑……
    東家隻看到繁花似錦,卻看不到種花護花的辛酸!
    在呦呦聲中夜空煙花璀璨,甄宓緊緊挽著賈瑟賞花,賈瑟卻低聲地寬慰她:
    “蚊子愛看煙花,在洛陽城北宮煙花,最美最亮。”
    “我看過蚊子的背,協哥知道後耿耿於懷。”
    “可那時我和蚊子都很小,很多那個年紀的娃,還成群結隊下河裸泳,他心眼比針還小嗷……”
    賈瑟腰間如被針刺,甄宓的大拇指——掐食指!
    男人心眼很小,女人心眼不大。
    煙花璀璨後就是寂寥……
    蔡邕絕望的心卻激動不已,半個月滿頭銀發換黑發,可惜臉配不上這抹黑!
    他就厚著老臉,請甄宓傳授他巫術,被婉拒了。
    他還厚著老臉說:
    “我女兒是【龍門】的掌櫃。”
    “我女婿是【龍門】的龍皇,我算是半個龍門人,教我《大巫論》不算外傳,人總要講點人情嘛。”
    眼看甄宓就要答應,她的錘很堅硬,心很軟。
    賈瑟卻拉著她踏空而去,不理不明白怎麽活的人。
    以前蔡邕打死不加入【龍門】,可以理解他是忠於漢室,如今還厚著臉吃空餉!
    蔡琰私下問他,為什麽死活不加入,他回答說:
    “【龍門】遇到麻煩時,總要有個人出麵調停。”
    “文姬,你們所見天下是世俗,世外之地不知多少,僅《列子?湯問》就記載了,渤海之東有五神山。”
    “岱嶼、員嶠、方壺、瀛洲、蓬萊山門林立,是世外……”
    蔡琰不再強求,甄宓不敢亂傳。
    《大巫論》是部祭巫祀論。
    論分《天祭典》、《巫祝典》、《地祀典》,《太平經》與它不可同日而語,《太平經》隻博大不精深。
    天地萬物萬靈,經中隻是點到為止,類似全書。
    《大巫論》專注三事,如何祭天、祝由及祀地。
    《巫祝典》傳道三種巫術,祈福、詛咒及祝由術,施巫術需借三運之力,天運人運以及地運。
    在劉協下聘蔡琰後,甄宓借得天運,以祈福。
    為蔡邕祈得覺醒靈根,奈何第一次施術沒啥經驗。
    甄宓隻幫他覺醒了水靈根,靈體經脈得以枯木逢春,滿頭白發得以變黑發。
    可蔡邕的皮相,還是無法恢複青春,依舊顯老。
    蔡邕當然不甘心,誰不想活得青春一點。
    賈瑟怎會繼續慣著他,蔡邕縱有千般理由,不加入【龍門】就是外人,巫術之重豈能外傳!
    再說長安風起雲湧,他是【龍門】東家,必須去……
    一路追星趕月,甄賈一路閑話:
    “宓兒,西涼軍多是【天門】子弟。”
    “奉師命下天山入俗世爭鋒,董卓是一眾弟子的師兄,本有奪取國祚的契機。”
    “奈何出師未捷,身先死在呂布戟下,功虧一簣。”
    “李傕、郭汜在【天門】,是董卓一派的小人物。”
    “之所以還讓他們活著,會跟他們城下訂盟,是不想太早驚動【天門】,過早引爆世外之爭。”
    賈瑟和甄宓一起時,他的話有點多,能理解。
    畢竟甄宓是他的內人,不能太坦白也不能太隱瞞。
    不該說的事打死都不能說,遲早會知道的事盡早說,免得甄宓知道後發飆。
    甄宓早就知道,她曾掌管甄家情報,知道這事。
    不過還是很滿意,送給了賈瑟一個春波……
    她望著遠處的長安城,看到城外那座郿塢,靈光一閃想到個主意:
    “阿瑟,把它作為總堂如何?”
    “當初董卓建塢堡時,曾對麾下眾將,誇海口。”
    “(此塢無可匹敵!百萬之師來攻,亦難破我壁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