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三國賢義 066、不知彈丸在其下
字數:9435 加入書籤
在第一天白玉京之中。
金陵四家出現前甄家獨大,奈何站錯了隊、押錯了寶,一鯨落萬家興四家出。
被抄家滅門後,嫡脈遺孤一對姐妹,甄安、甄宓。
當甄宓得知了,姐姐甄安與黃金台,合生一體。
她瞬間陷入大悲,賈瑟摟著她唏噓不已。
在張牛角的護衛之下,他們一路踏雪前行,一腳深一腳淺地走著,不斷地接近金微山……
雖是凡人卻非凡軀,金山山脈極寒,奈若何。
甄宓越是靠近黃金台,就越感知到姐姐甄安氣息。
當他們抵達金微山山腳時,仰望近一千五百丈高峰,張牛角恭敬地三叩拜。
一處山體的雪,悄然融合露出山體,是一扇窗。
窗口很小很質感,泛著十足真金的鎏光。
輝光熠熠卻非常柔和,猶如白玉京的真輝,賈瑟和甄宓莫名心安,一道肅煞聲音響起:
“阿瑟、宓妹,不該這麽早來見我,若被世外發現,很棘手。”
“重啟紀元事小,毀滅星陸事大。”
甄安一如既往地冷靜。
遇到事情總是能保持理性,這一點甄宓比她差遠了,賈瑟從她那受益良多。
甄宓淚眼婆娑,看著窗口一翕一合,像人的嘴。
賈瑟拿著一部書,奮力一扔扔進那扇窗。
是《陰陽應象合和大論》,還是素女送的真跡,金微山窗口瞬間閉上,大論化為文字融合。
張牛角不明所以然,怒目圓瞪賈瑟,想怒喝。
那道窗口瞬間又開啟:
“阿瑟,這部道級魂修功法哪來的?”
賈瑟莫測高深地沉吟不語,一臉淡然地直視著窗口,他在等待甄安的邀請。
在甄家被朝廷抄家滅門時,甄宓在繈褓中嗷嗷待哺,甄安抱著她躲在密室。
從密室靈屏上,她目睹了整個過程,墮落黑化。
從一個天真女娃,一夜間變得堅強冷酷。
甄府被夷為平地之後,她在密室又藏三天,最終帶著甄宓逃出去,曆經千辛逃回金陵。
化名混進寧國府中,賣身為奴留下,求活路。
賈瑟挑中了她,當了暖床丫鬟。
暖床丫鬟若不出意外。
成年後滕妾名分是少不了,甄家姐妹從此否極泰來,一直跟著賈瑟直到死。
賈瑟兩個丫鬟,相比起辛九玥貪吃,甄安貪玩。
經曆過殘酷家事,讓甄安非常喜歡玩樂。
玩古籍學得一身才識,玩鑄造成一代名匠,玩烹飪成寧國府主廚,玩心機成女中諸葛……
給她玩出一身本事,還把賈瑟玩得,神魂顛。
甄宓從小就跟著她玩,玩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姐妹在人前一個冷若冰霜,一個熱情似火各裝一相,可實際上是顛倒黑白。
甄安在私下裏,熱情似火俏皮潑辣,很黏賈瑟。
甄宓卻嫻靜獨立,硬是把賈瑟管得死死。
新皇登基後大赦天下,二女得到賈瑟力助,重立甄家門楣振家聲,甄宓如願成為正室。
甄安並沒嫁給賈瑟,她是甄家大姐,要守家。
炎黃聯社成立,她出任副社長。
在賈瑟和甄宓投胎後。
其他五女一夜之間也投胎,甄安自刎後準備投胎前,才獲悉真正敵人是誰!
可她已經自刎,隻能把魂魄寄體在,黃金台中。
連夜禦使黃金台,逃離白玉京飛墜九地……
黃金台內黃金寶殿中,賈瑟和甄宓聆聽著,甄安的聲音重提舊事,二人心情都很沉重。
一股莫名的壓抑感,賈瑟不耐煩了,就問她:
“安兒,過去事情就讓它過去,當務之急是你要怎麽投胎?”
“總不能這樣人不人靈不靈,雖永恒不死卻生不如死,那部大論有沒有用呢?”
甄安被問沉默,她已經適應了這種——生存方式:
“阿瑟,我一旦投胎為人,咱們損失將不可估算。”
“一台五城這六件靈寶,將會隨之消失無蹤,五城中藏的聯社寶藏,也將隨之化為烏有。”
“我下凡前偷盜五城,裝填聯社寶藏,及浮財。”
“星陸靈氣太薄,無法開啟五城。”
“如果我貿然投胎為人。”
“五城中巨量寶藏、無數靈石,也會因此消失在虛空中,你應該清楚損失多大。”
賈瑟冷笑地說:
“你今夜如果不投胎,明日炸山!”
“什麽浮財和寶藏,在我的眼裏一文不值。”
“黃金台裏的炎黃族人,全部遷移去清華城,人活著比什麽都重要,其他都是神馬浮雲!”
“投胎甄家家主張氏,她需要個孩子,救心丸。”
“她的三男四女歸宿命,回歸了宿世第十天神虞天。”
“在龍皇宮裏整日愁眉苦臉,心脈悲傷得近乎於碎裂,你投胎她也算是功德。”
甄安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一個秋,她很聽話。
但隻聽賈瑟的話,甄宓說的話都不管用……
星陸一年時空三十年,龍凰十九年的冬至,金山依舊狂風暴雪飄,巍峨金微山依舊在。
周圍的八五座聖山,依舊環繞著它,它非它。
張雅在懷孕後,過去了三十年。
甄安依舊還沒成胎兒。
六件靈寶和海量寶藏靈石,與她的靈魂體魄相融合,成胎的過程遙遙無期……
甄安念念不忘,那些浮財以及寶物,終得回響。
寶物靈石及靈寶,所蘊藏的靈性隨她去。
靈寶的空殼蛻變成山,金微山才得依舊在,五座聖山才得依舊在,清華城拓大上萬倍!
近一千億炎黃子弟,遷移進清華城,拓展之……
清華城南拓龍城山腳,東拓金山西麓連接幽都城。
北拓成功占據了金山北麓,西拓直抵曼陀羅山山腳,中原由此成真正腹地。
二月二龍抬頭,劉協召命袁楊二族,洛陽議政。
子華子、袁公二人,一開始要求封王授爵。
劉協沒跟他們多廢話,帶楊袁二族的核心,俯瞰清華城四野八方,很鄙夷的對他們說:
“世外涼州更名興州,南連昆侖山脈,北冰原。”
“西至曼陀羅山,東至黑水河東。”
“它是漢室的第十五州。”
“州牧賈詡已在上任的途中,州內計有人丁近一千億,最低修為境階淼武將。”
“黑山軍有十軍,每一軍一億八百萬,不日征天!”
“冀兗豫三州之地、三州之人比興州如何?”
“興州如今隻有鬥王府,你們比之鬥王如何?人要知進退要看遠點,要滅你們……易如反掌!”
最後四個字很肅煞,劉協心裏覺得,很舒爽!
袁公不甘心地回懟他:
“漢帝,別忘了還有世外東方八門!”
“星陸的地位從來就是世俗,就算人再多也改變不了,修為境階的巨大懸殊!”
劉協冷冷地說:
“就算天王老子來了,也是武將!”
“在這一畝三分地,是老子說了算不是你!”
“給你臉你就要貼過來,可別到時打腫了臉,龍凰二門忍了你很久,如今已無需再忍了!”
“你若有資格去方壺,看看妘門門主,他是誰!”
“再去姞門看看,誰是姞軍元戎!”
“你以前扯世外的虎皮!”
“我龍凰二門或許會忌憚你,現在你敢再扯沒用的事,你門主會剝了你的皮!”
袁公想要暴起,卻被子華子拽住了,低聲勸說:
“袁公,今時不比往日了,妘門門主是漢廷衛王。”
“姞門武軍大元戎,曾經是凰門的衒凰主。”
“大勢已去回天無力了,我聽說你的後嗣中,有位袁熙被封為熙王,你是否知道這件事?”
袁公遲疑地搖搖頭,他很看好袁尚,哪知道。
他認為袁熙太過任俠,根本不適合傳承他的衣缽。
子華子看他神情就明白了,不由想起獻九策的楊賜,俯瞰興州感慨地歎到:
“有眼不識璞玉,錯失家族中興希望,肉眼凡胎!”
袁公扭頭看袁紹,袁紹卻一臉迷惘看他。
袁紹一直很看好袁熙,認為袁熙最像自己,可袁公和袁隗不看好,還強勢改變他決定。
事到如今想起袁熙,袁紹當然知道,裝不知。
袁熙飛升之前,私下與他告別。
三跪九叩後說要飛升。
還是去袁紹從未聽說過的,十天九地第三天神宋天,那是何等遙遠的高天。
袁紹在那一刻,為自己的兒子自豪,老懷寬慰。
他偷偷跑去洛陽,找老兄弟們一醉方休。
除了跟老兄弟們炫耀外,還擠兌了曹操幾句,氣得曹操把曹丕找來,好言寬慰一頓後說:
“丕兒,你可別學那不孝子,父子倆一輩子——見不到!”
曹丕最聽他父親的話,信誓旦旦表示不離開星陸。
還恭敬奉上很多大補靈藥,希望父親能夠老有所為,為曹家再添一些人丁。
如此畫蛇添足,難怪會被曹操臭罵後,轟出洛陽!
少壯都不多努力,還敢讓老父親徒傷悲。
總之劉協威懾很有效,曹操多了一位副手,就是曾經老大哥袁紹,兄弟齊力督察天下……
劉協也答應把鄴城,劃為袁家族地,以繁衍。
至於袁尚走了,隨袁公去世外。
在二月初二子夜離去。
他不辭而別讓袁紹很失望,不過好在還有長子袁譚,算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袁譚被封州牧,在扶桑開立刺史府,牧民一州。
在中原十五州中,隻剩交州沒還政朝廷。
劉協卻一點也不著急,士燮見風使舵之徒,直到袁楊重歸朝廷後,很快就會作出決斷。
事情不出劉協所料,卻出了點意外,大變數。
四蠻王借口白禍將臨,命族人傾巢而出北伐中原。
無數蠻族成群結隊向北行,尋找溫暖宜人的生存地,漫天遍野都是蠻族人。
蠻族所過之處,掘地三尺寸草不生,裹挾無數……
隨著一道道情報,不斷匯聚洛陽城朝堂。
劉協突然想起賈瑟,好久沒有找他,喝小酒。
賈瑟表示沒空,他也過得糟心。
北胡和南蠻必有呼應……
胡族一夜間出現上億精銳,誰也不知從哪裏冒出來,隻知道星門被洞開了。
南北兩座星門,竟被胡蠻二族洞開,他們憑啥?
憑他們五億多年,一直扮成西方的孫子。
憑他們隱藏族中精銳,不斷增加王城深度,在西方十門眼皮底下,八座王城悄然崛起!
憑他們的故裏世外,數以百億援軍,已到來。
蠻族、胡族本是自由族,戰敗成為俘虜馴化成奴族。
這座世外爆發東西方大戰,雙方損失慘重傷亡巨大,這座世外陷入了虛弱。
蠻胡兩座世外,趁機聯手悍然發動——南征!北伐!
世外的胡蠻二族,本意是解救被俘族人。
本想趁這座世外戰亂,閃電突襲快進快出,攻破星陸的南北星門,肆意劫掠下就離去。
當他們衝進來之後,發現有點不對,很不對!
這座世外之地,咋毫無抵抗力?
連百萬武祖軍都沒有?
這些弱小的宗門憑啥占據,這座以富饒聞名的世外?是等待有德者居之嗎?
胡蠻二皇合計,最終決定先救族人,再占寶地。
任誰也沒有想到,螳螂捕蟬有黃雀在後!
賈瑟知道後慶幸不已,好在勸甄安去投胎,殤諜紀元的炎黃子弟,得以及時遷入興州。
適應星陸一年多後,已和常人無異,可參戰。
本以為最安全的中原,注定成為這一仗的最前線!
劉協和蔡琰一起喝酒壓驚,夫妻倆也都在暗自慶幸,還好及時統一了中原。
還好交州依舊,保持著表麵上獨立,可作前線。
給中原時間緩衝,舉國之力備戰南蠻族。
士燮派出三兒子士徽,快馬加鞭振翅高飛,感到洛陽送還政公函,結果吃了個閉門羹。
哭半天才接到聖旨:
“早幹什麽去了?滾回去!”
劉協說這句話,有點於心不忍。
朝中眾臣也紛紛勸諫。
說啥交州有不少炎黃族人,朝廷不能坐視交州淪陷,應立即派出大軍支援……
蔡琰站了出來,力挺劉協說過的話,怒懟群臣:
“誰敢再胡說八道,我就讓他舉族去交州。”
“剛才勸諫的所有朝臣,明日午時三刻出發,必須是舉族遷居交州,敢不去者誅滅九族!”
這話如平地一聲雷,勸諫朝臣被轟——去送死!
其他朝臣都暗自慶幸,沒收錢沒占據道德胡扯淡。
蠻族具體有多少人都不知,就敢大呼小叫支援交州,私下收了士徽多少禮?
有些錢逆天意,收了是給自己改命,家人改命。
有一些錢順天意、合民心、接地氣、大膽收。
你不收就很難幹成事,更不要說有所作為,水至清水中必然無魚,人至察無可用之人。
大道有陰陽有清濁,隻要有利族群,收何妨。
郭嘉正在收錢,有些人行賄他,希望給個方便,放他們去冰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