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森然殺氣現
字數:2857 加入書籤
“你——這是在威脅老夫?!”李信的眉頭瞬間擰緊,眼中爆出駭人的精光,那股久經沙場積累的煞氣不受控製地彌漫開來。他平生最恨受人脅迫,尤其是被小輩拿捏。
魏珍微微垂首,姿態放低:“魏珍不敢。隻是想稟明大將軍,李湛既已身亡,過往種種,不如就此煙消雲散。若大將軍擔心此事會牽連魏家日後前程……我魏珍,亦可自請脫離宗族,絕不累及父兄。”
此言一出,可謂決絕至極。在這個宗族血脈重於一切的大秦,自請除籍幾乎是自絕於世的舉動。一旁的魏慶大驚失色,猛地抓住妹妹的手臂,急聲道:“不可胡言!我魏家頂天立地,何須仰人鼻息?更不稀罕攀附這等權貴!”
“哼!”李信從鼻腔裏重重哼出一聲,怒火更熾。
他環視眼前這些麵孔,看著他們一個個口口聲聲說著不稀罕權位富貴,隻覺得一股鬱氣直衝頂門,“你們一個個,說得輕巧!不要權貴?不稀罕軍功?你們可知,你們如今能安穩站在這裏,衣食無憂,甚至能在此與老夫討價還價,憑的是什麽?!是老夫當年提著腦袋,在屍山血海裏一刀一劍拚殺出來的軍功!是陛下念我李家之功,賜下的恩賞!到了你們嘴裏,倒成了可以隨意丟棄的敝履?成了笑話不成?!”
他的聲音如同悶雷,在小小的院落中滾動,帶著一種被輕視、被背叛的痛怒。魏珍兄妹沉默不語,李湛父母噤若寒蟬,蒙摯與一眾親兵更是眼觀鼻鼻觀心,氣氛壓抑得令人窒息。
所有人都看得出,李信這次是動了真怒。這已非簡單的案情爭執,而是觸及了他身為家主、身為功勳老將的尊嚴與畢生信念。
驟然間,隻聞“鏘”的一聲龍吟般的銳響!
李信竟猛地自腰間抽出一柄長劍!劍身狹長,寒光凜冽,劍格處刻有玄鳥紋飾,乃是始皇親賜,代表著無上的榮寵與先斬後奏的生殺大權。劍光如水,映照著他鐵青的麵龐和燃燒著怒火的眼眸,森然殺氣瞬間籠罩全場,駭得眾人心頭狂跳,連呼吸都為之一窒。
那鋒利的劍尖微微抬起,並未指向任何人,卻自有一股無形的壓力迫得人不敢動彈。李信的目光越過眾人,最終死死釘在阿綰身上,從牙縫裏擠出命令:
“丫頭!你來說!”
“說……說什麽?”阿綰也被這突如其來的拔劍驚得心頭一緊,她抬眼看了看那柄散發著血腥與威嚴氣息的禦賜長劍,喉嚨有些發幹,下意識地奉承道:“大將軍威武……您這麽厲害,說什麽自然都是對的……”
“所以呢?”李信挑眉,心中那股被這小丫頭牽著鼻子走的怪異感又冒了出來,隻覺得她看似天真,實則滑頭得很。
阿綰悄悄吸了口氣,努力讓聲音聽起來更自然些:“那個……依小女看,不如就把放婚書給了魏家姐姐吧。不然,她若真嫁入李家,日後日日要吃您家的糧食,她娘家父兄來看她,也要您家招待,將來她在軍中的兄長若想升遷,旁人還會說是倚仗了李家的勢……想想還真是挺麻煩的。所以,幹脆給了唄,大家都清淨。”
“他們不稀罕我的付出!不看重李家的門楣!”李信幾乎是吼了出來,這已關乎他的尊嚴與權威。
“是是是,大將軍說得對。”阿綰立刻點頭,語氣軟糯,帶著點小女兒家的嬌憨,竟奇異地緩和了些許劍拔弩張的氣氛,“可也正是因為他們知道您掙下這家業不易,辛苦萬分,才不願再讓您為他們多操心勞力呀……唉,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當務之急,還是先找出害了李屯長的真凶要緊,其他的,容後再說也不遲,您說是不是?”
她的話如同涓涓細流,看似不著力道,卻一點點滲入李信堅硬的怒意之中。他手中的長劍微微低垂了幾分,顯是在心中激烈權衡。阿綰的話糙理不糙,站在他的立場,先清理門戶、查明真相確是首要。至於與魏家的關係,隻要他李信不倒,軍功赫赫,又何須倚仗一紙婚約?
僵持片刻,李信猛地收劍回鞘,發出“哢”一聲脆響,仿佛也斬斷了某種執念。他重重吐出一口濁氣,沉聲道:“好!便依你所言!”
魏珍似是早有準備,聞言立刻從寬大的袖袋中取出一方素色絲帕,其上已用工整的隸書提前寫好了幾行字,大意便是李魏兩家婚約自此作廢,男女婚嫁各不相幹,從此兩清。
李信接過絲帕,目光掃過上麵的字句,冷哼一聲。此刻院中並無筆墨,他竟毫不遲疑,將拇指送入口中用力一咬,沁出的血珠瞬間染紅指尖。他便以指代筆,在那絲帕末尾空白處,揮毫寫下了一個淋漓鮮紅的“李”字!筆觸粗獷,帶著沙場武將特有的決絕之氣。
魏珍雙手接過這方以血為印的放婚書,神色極為鄭重,甚至依足禮數,向著李信及李湛父母的方向,端端正正磕了三個頭,額角觸及地麵,發出輕微的悶響。禮畢,她才抬起頭,清晰地說道:
“據我所知,軍中最為厭惡李湛者,乃是李烽。”
“李烽?!”李信瞳孔驟縮,難以置信。李烽是他第七子的獨苗,與李湛一同長大,又一同入伍,在他印象中,雖資質平庸些,卻也不似……
“不可能!”李湛母親失聲尖叫,幾乎要撲上來,“烽兒與湛兒自小一同長大,他怎會……”
魏珍神色平靜,解釋道:“並非指認他便是凶手。隻是據軍中一些傳言,李湛與李烽雖為兄弟,同任屯長,私下較量卻從未停歇。李湛心思不在此處,每每容讓,李烽卻屢戰屢敗,或許……便積怨於心。這隻是我的猜測,亦是從別處聽來。”
一直沉默旁觀的蒙摯此刻終於開口,聲音中都能夠聽出很是不悅:“魏珍,你方才所言之事,關乎禁軍同袍,非同小可,必須查明。”
若真是軍中同僚因妒生恨,兄弟鬩牆,那他這位統領也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