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婆婆的往事

字數:3152   加入書籤

A+A-


    1. 重陽節的邀請
    小區公告欄上貼出了一張鮮紅的海報:“重陽敬老活動——"我們的芳華"老電影放映會“。周梅駐足看了會兒,想起婆婆這幾天總是念叨腰疼,便撕下一張邀請券塞進包裏。
    “媽,明天小區有老年活動,放老電影,您要不要去看看?“晚飯時,周梅試探性地問道。
    自從上周王麗那場鬧劇後,婆婆變得異常沉默,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裏,連婷婷的畫也不點評了。
    “不去。“婆婆頭也不抬,筷子撥弄著碗裏的米飯。
    “聽說要放七十年代的紀錄片,可能有您熟悉的場景。“周梅補充道。
    婆婆的手頓了一下,眼神閃過一絲波動,但很快又恢複冷淡:“我這把老骨頭,湊什麽熱鬧。“
    李強在桌下輕輕踢了踢周梅的腳,搖了搖頭。
    2. 意外的畫麵
    第二天是周六,周梅原本打算陪婷婷去繪畫班,卻接到臨時加班通知。她匆匆把女兒送到教室,趕回家取文件時,發現婆婆的房門大開,人卻不在。
    小區廣場上已經搭起了臨時銀幕,幾十把折疊椅整齊排列,稀稀拉拉坐著些老人。周梅正要離開,餘光卻瞥見一個熟悉的背影——婆婆獨自坐在最後一排,背挺得筆直。
    周梅鬼使神差地走了過去,在婆婆身後不遠處的長椅上坐下。銀幕上正在播放一部關於七十年代工業發展的紀錄片,畫質模糊,旁白帶著濃重的時代特色。
    “...1975年,紅星紡織廠女工王鳳娟同誌創造單日接線頭1072個的全市紀錄...“
    周梅猛地坐直身體。銀幕上出現了一張泛黃的照片——年輕時的婆婆,紮著兩條粗辮子,胸前戴著大紅花,站在紡織機旁笑得燦爛。
    “媽!那是您?“周梅忍不住驚呼。
    前排幾個老人聞聲回頭,婆婆的背影明顯僵住了。銀幕上的畫麵已經切換到下一個鏡頭,但周梅的腦海裏仍回蕩著那個青春洋溢的笑容——與她印象中刻板嚴厲的婆婆判若兩人。
    3. 回家的路
    放映結束後,周梅等在廣場出口處。婆婆慢慢踱步出來,看到兒媳時明顯愣了一下,隨即加快腳步想繞過去。
    “媽!“周梅追上她,“我不知道您曾經是勞動模範。“
    婆婆的腳步沒有停,聲音卻飄了過來:“陳年舊事,提它做什麽。“
    周梅快步與婆婆並肩而行:“您那時真厲害,全市紀錄呢!“
    “有什麽用。“婆婆突然停下,眼神銳利,“生了強子後,廠裏就把我調到後勤了。再後來...幹脆勸退。“
    初秋的風卷起地上的落葉,婆婆灰白的發絲在風中微微顫動。周梅第一次注意到,婆婆的右手中指有一道明顯的彎曲——那是長期操作紡織機留下的職業病。
    “您...後悔嗎?“周梅小心翼翼地問。
    婆婆沒有立即回答。兩人沉默地走過小區花園,經過一張長椅時,婆婆突然坐下,拍了拍身邊的位置。
    4. 遲來的傾訴
    “那會兒,一個月工資36塊5。“婆婆望著遠處,聲音出奇地柔和,“我連著三年都是廠裏的先進生產者。“
    周梅屏住呼吸,生怕打斷這難得的傾訴。
    “強子他爸是廠裏的技術員,追我的時候說就喜歡我能幹。“婆婆苦笑一下,“可結了婚,特別是生了孩子後,一切都變了。“
    一片梧桐葉飄落在婆婆膝頭,她無意識地撚著葉柄:“產假隻有56天,我回去上班時,機器都更新換代了。車間主任說,"王鳳娟,你現在首要任務是照顧好革命後代"。“
    婆婆的聲音越來越低:“後來評職稱,漲工資,都沒我的份。領導說,"你男人工資夠高了,把機會讓給更需要的人"。“
    周梅的心揪了起來。她突然理解了婆婆為什麽對她工作如此抵觸——那不是單純的守舊,而是摻雜著羨慕、嫉妒甚至悔恨的複雜情緒。
    “媽,現在不一樣了...“周梅輕聲說。
    “是不一樣了。“婆婆突然站起來,聲音恢複了往日的強硬,“所以你好好珍惜吧。“
    她邁步向前走去,卻又在幾步之外停下,沒有回頭:“對了...你跟強子說,我不逼你們生二胎了。“
    5. 退休金的秘密
    晚上,周梅把白天的事告訴了李強。他正在整理舊相冊,聞言翻出一張泛黃的照片——年輕的婆婆站在紡織機前,神情驕傲。
    “媽從來沒跟我說過這些。“李強摩挲著照片邊緣,“我就記得小時候她總抱怨錢不夠用,逼我好好學習。“
    周梅想起什麽,從書櫃深處找出家庭賬本:“媽現在的退休金是多少?“
    李強查了查:“3200多吧,怎麽了?“
    周梅算了一下:“如果媽一直工作到退休,按紡織廠現在的標準,至少能拿5000以上。“
    兩人沉默對視。這個數字背後,是一個女人被迫放棄的事業,和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臥室門突然被輕輕敲響。李強打開門,發現婆婆站在外麵,手裏捧著一個鐵皮盒子。
    “這個...給你們。“婆婆把盒子塞到兒子手裏,轉身就走。
    李強打開盒子,裏麵是一張已經褪色的“三八紅旗手“獎狀,和一枚生鏽的勞動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