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答辯答辯,隻答不辯
字數:3975 加入書籤
過了一會兒,又有學生陸陸續續到了。
除了參加答辯的同學之外,還有一些研一研二的學生坐在後排旁聽。
“時間還沒到,到了的同學可以先把自己PPT拷到電腦上。”答辯秘書走到周昀幾人身邊提醒了一下。
九點整,答辯正式開始。
其中一位答辯老師看了眼手表,隨後抽出名單:“時間到了,應該都到齊了吧?”
他快速掃了一眼,便把身子轉了回去:“好,那我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本屆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現在開始,第一位,孫樂駒同學。”
被點到名字的學生正坐在最後一排,看著手裏提前準備好的稿子不斷小聲念叨。
聽到老師點他的名字,他扶了扶鼻子上的黑框眼鏡,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襯衫,略帶緊張地走上講台。
迅速在桌麵上找到自己的PPT,然後和下方的五位答辯老師對視了一眼。
“開始吧。”
孫樂駒清了清嗓子:“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早上好!我是孫樂駒,我的論文題目是《基於擴散模型與自適應推理的圖像超分辨率方法研究》........”
他一口氣講了十幾分鍾,從研究背景到方法再到最後的實驗結果,條理倒是很清晰,也沒出現什麽意外,但也就條理清晰了,
語速很快,生怕老師聽懂他在講什麽,雖然沒有照著PPT念,但也能聽得出來,他是在背稿子。
台下的答辯老師基本也就是偶爾抬頭看一下PPT上的內容,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低頭翻著手裏的論文,拿著筆在上麵圈圈畫畫。
講完後,孫樂駒停下來,朝台下鞠了個躬。
幾位答辯老師交換了一下眼神。
坐在最左邊的老師微微點頭:“孫同學,我看你沒有發表過文章,而是發表了一篇專利?”
聽到老師的問題,孫樂駒的身體下意識地繃緊了一下:“額,是的老師。”
“那你的專利具體解決了什麽問題?跟你的論文研究內容有什麽直接關聯嗎?能不能展開講講?”
“這個專利主要是針對超分辨率方法中的一個優化點,嗯,就是我在論文裏提到的那個特征提取的部分,
相比於之前的方法,我對它做了一些改進......”講到了自己的研究領域,他稍稍有些自信起來了,畢竟是自己耗了這麽長時間做出來的東西。
講完後他又看了眼提問的老師,隻見對方眉頭一皺,微微搖了搖頭。
布豪!!
孫樂駒心中警鈴大作。
那位老師翻開論文,拿筆指著說道:“我看到了,你論文第3.2節聲稱改進了特征提取網絡,
我看到下麵有兩張對比圖片,雖然有標注兩張圖片的得分不一樣,但是我肉眼看上去,兩者之間並沒有顯著差異,
能講一下這個評分是怎麽得出來的嗎?或者說是怎麽計算的嗎?”
“老師,這個指標論文的實驗部分有寫,主要是用了.......”
答辯老師聽完翻了翻論文,點了點頭:“我看你使用了PSNR,那你有沒有計算過LPIPS或者其他的指標?”
“嗯......不好意思老師,我沒測過。”
答辯老師也隻是點點頭:“我建議把這些指標加上,否則光一個PSNR,說服力還是有些不太夠。”
孫樂駒連忙點頭躬身一氣嗬成:“好的老師。”
這位老師也沒再刁難他,點點頭,表示自己問完了。
輪到下一個老師也隻是問了一些不痛不癢的問題,並不算深入,孫樂駒答得倒也從容。
不過輪到第三個老師的時候,他的心就不由地一緊。
這位老師他雖然沒見過,但是每個答辯老師前麵都放了個牌子,上麵有寫他們的名字。
車偉強這三個字他可謂是如雷貫耳,上過他課的,沒一個說他好話的,曆屆畢業答辯,隻要有他在的組,掛掉的人數都是最多的。
光是對上他的眼神,孫樂駒手心就直冒冷汗。
車偉強皺著眉頭,聲音帶著一股壓迫感:“你的摘要裏有寫到,你論文的創新點之一是你提出的‘自適應推理機製’,
在顯著降低擴散模型采樣步數的同時,保持了與基準模型相當的PSNR性能,甚至略有提升。
我的第一個問題,你的基線對比模型是標準的、需要1000步采樣的擴散模型,但是我們都知道,
業界為了加速擴散模型,早已有Uniform&npling這樣的方法,在你的實驗結果裏我並沒有看到相關的對比實驗,
&n&npling,那你這項工作的意義又在哪裏。
第二個問題,關於收斂性與理論保證,擴散模型的理論基礎建立在Tweedie公式和隨機微分方程的推導之上,
但是你的‘自適應推理’動態地修改了采樣鏈,這實質上破壞了原擴散模型預設的采樣過程,
你有沒有通過實驗來觀測采樣過程中的特征分布變化,比如用tSNE可視化一下不同步數的特征?
或者對其從理論上進行證明?但是在你的論文裏我並沒有看到其中任何一種?”
第一個問題孫樂駒還能聽得懂,畢竟Uniform&npling他也知道,他也確實沒有做這部分的實驗,他認了,
但是第二個問題他就有點聽天書了,做過深度學習的都知道,
他們這些研究生哪會對這些數學公式有很深的了解?基本都是找一個模塊安到自己的模型上試試,如果漲點了,那就是好,沒漲那就是不好。
所以才會有‘煉丹’這種說法。
至於更加深層的理論,一般都是博士生或者一些名校研究生才會幹的事情。
“不好意思老師,確實是我沒考慮到,回去後我一定盡快把這部分補上!”然後就是猛地一個鞠躬。
主打的就是一個:答辯答辯,隻答不辯,評委提問,瘋狂道歉,如若不行,那就裝傻充愣。
現在的孫樂駒用出了最後一招——笑就完了。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學生態度都這樣誠懇了,哪怕是車偉強這樣‘難搞’的老師也不好說什麽。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他這篇論文並沒有什麽重大的錯誤,不管是創新點還是工作量都達到要求了,否則就算是把臉笑爛了,老師也不可能讓他通過的。
“你這樣是不行的,太不嚴謹了,方法缺乏理論支撐和充分的對比實驗,我暫時保留意見。”
對於車偉強的批評,孫樂駒瘋狂道歉——是是是,老師您說對,我一定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