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你不要再查下去
字數:4659 加入書籤
樓遇陽捧著茶杯,向上漾的霧氣襯的他一雙眼睛晦暗不明。
樓雪秋清清嗓子,大聲說著,“鋪子的事一會兒再說吧。”
隨後用眼神示意樓四先下去,想著先支走樓遇陽後再讓他進來。
有些事還是不讓大哥知道為好,不是怕別的,隻怕對方跟著擔心。
樓四反應很快,邊應聲邊看眼色,準備悄悄轉身。
樓遇陽此時放下茶杯,直接點破,“你們在謀劃什麽?”
樓四腳步一頓,就連樓雪秋都嚇了一跳。
她的慌張被隱藏的很好,無辜的皺起眉說道,“謀劃什麽啊?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麽。”
“別裝。”
樓雪秋笑笑,裝作鎮定自若的樣子,“大哥今天說話我怎麽聽不懂?”
樓遇陽才不吃她這套,氣定神閑的反問回去。
“你不會真覺得我讀書讀傻了吧?”
樓雪秋啞語,心頭劃過心虛。
大哥是怎麽知道平常自己和小弟就是這樣吐槽他的。
樓雪秋幹笑兩聲,“怎麽會~大哥博覽群書聰明絕頂,和傻字可不沾邊。”
不留任何話隙,她故作疑惑,“對了,今年鄉試何時開榜?”
樓遇陽撇她一眼,“桂花開時。”
樓雪秋似恍然大悟,帶上笑容,“桂花開時在九月,大哥在府中好好住著,閑來無事咱們...”
樓遇陽出聲打斷,神色也不如方才那般和善,“樓雪秋,你到底有什麽事瞞著我?”
他打定主意問到底。
樓雪秋不語,隻一個勁兒的低頭裝鵪鶉。
樓遇陽瞧她這樣就生氣,“你來京之後主意真是夠大的,做事瞞爹瞞娘,現在連大哥都防備著,真是讓人心寒。”
不再給她辯解機會,他立馬看向對麵的人,不容置疑道,“樓四你說。”
被大少爺點名,樓四無奈的看向小姐。
他麵對著大少爺這張與老爺相似的麵孔,心頭的威嚴是怎麽也拋不開,所以隻能對不起小姐了...
樓雪秋也知道他不好搪塞過去,索性硬著頭皮點頭,說就說吧。
樓四得了示意,迅速把娟兒一事說出來。
果不其然,樓遇陽聽後一拍大腿竄起來,“太過分了!本朝竟還有如此無法無天的無恥敗類!”
樓四憤然點頭,繼續說著,“剛得到消息,繡坊的管事被他抓去逼問娟兒的下落,沒問出什麽就打了一頓,還放話,一日不把人交出來,就再打他一日。”
好囂張。
幾人臉色都不好看。
繡坊掌櫃更是倒黴,莫名其妙就被打了一頓,還被扣上莫無須有的罪名,逼他說並未做的事情,整個人的肉體與心靈同時受罪。
樓雪秋的愧疚油然而生,她沒想到陰耀祖會拿繡坊管事開刀,真是太無恥了。
樓遇陽本來就看不慣拿著權勢欺壓普通百姓的人,現在更是氣的胸脯一個勁兒起伏。
他瞪著眼,“簡直是無法無天,眼中沒有律法可言,這種草菅人命的東西竟還能安穩於世,真是可悲。”
隨後像是想起什麽,他冷靜下來追問,“你說那人叫什麽名字?”
樓雪秋口語清晰,一字一句道,“陰耀祖。”
樓遇陽一怔,眼神立馬沉下來,原來是他...
不止科考作弊,他竟還有這些斑斑劣跡,真是下大獄等砍頭的料子。
科考舞弊最輕也得下大獄,更別說加之那些活生生的生命。
樓雪秋之前讓樓四去細查陰耀祖手裏有沒有命案,雖然過程麻煩,可隻要銀子給到位,還是順利查到些被刻意隱藏起來的事情。
陰耀祖手中確實捏著人命官司。
這些年他橫行霸世,見女就搶,無論是誰隻要是他得罪的起,他絕對會搶到手。
有不少被他玩膩後用銀子打發掉的。
也有不少烈性女子誓死不從,不是被他失手打死,就是和娟兒一樣打一頓扔進柴房活活的等死。
這些女子的家人肯定不依,少不了去報官上訴,可惜都被人壓了下來。
聽話的人家就用銀子了事,不聽話還要繼續報官的,陰家也不客氣,直接出黑手。
今天去打砸,明天去放火,不然就派一堆人去家裏吃吃喝喝,有的人家中貧窮,搜刮不出吃的,他們就把人家的水缸都挖幹淨,一滴水都不給留。
活生生的土匪做派。
那些人家既要承受喪女之痛,又要擔驚受怕,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樓遇陽鄭重說道,“你接下來就不要再查下去了。”
樓雪秋下意識反問,“為什麽?”
“看樣子陰家後麵牽扯不小,以防引火燒身,你一女子還是安穩在家待著吧。”
樓遇陽是打心底擔心小妹的安全,隻不過到底還是大男子思想,認為有些事是男子需要做的,而非女子。
樓雪秋知道他的擔心,也知道他的意思,心裏有點不開心。
不過看著大哥擔憂的目光,她還是點頭,“我知道了。”
樓遇陽放下心,拿著小妹搜尋上來的證據徑直去找了衛詞安。
有些事還是讓該做的人去做。
衛詞安了解後同樣氣的不行,他也沒想到天子腳下還有這等齷齪之事。
本來因為科考一事,他就對陰耀祖起了調查的心,現在又加上害命,要是不讓陰家全部下大獄,他就算白活!
衛詞安氣憤之餘,很快冷靜下來,現實他無法直接下手,畢竟陰家身後的那位還沒揪出來。
手遮的如此大,其真實身份跑不了那些權貴豪族,就是不知道是哪一個。
衛詞安思忖良久,拿著證據去找了衛侯。
如今自己除了小侯爺的世襲身份,並無官職功臣傍身,朝上之上還是得靠爹出手。
衛侯不愧是朝廷權臣,手腕鐵血,麾下的將領各個能力出眾。
在他的授權之下,陰家背後的權勢被層層抽絲剝繭,終於找到幕後黑手,可出於本能,衛侯覺得事情並不簡單,於是繼續深挖。
這一挖可真是別有洞天。
所有線索竟統統指向一人。
此人正是吏部尚書林祿,比起他的官位,更令人覺得有意思的是他的另一重身份。
林祿曾是安王的部下。
先帝病危,身下二子,安王,齊王虎視眈眈。
儲王之爭關鍵時刻,林祿突然倒戈,轉而投向齊王。
那時的齊王對突然投誠的林祿心存戒備,聽他哭訴是安王用家人性命要挾這才被迫加入陣營,其實他心中一直是衷心於齊王。
齊王不信。
林祿為了投誠,憑借對安王的了解,使計大挫他的氣勢,直至逼退到千裏之外的封底,助力齊王登上王位,立下從龍之功。
後來又矜矜業業,為皇帝擋過行刺,命懸一線好不容易才活過來,經此一事,才徹底打消皇帝(齊王的疑心。
康複後,官職也是一路高升,穩坐吏部尚書之位,深的皇帝信任。
此事牽扯林祿,誰知道會不會有什麽貓膩。
衛侯不敢私自輕舉妄動,拿到確切消息後,直接進皇宮稟報給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