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3 章 深海造船廠所見所聞

字數:4592   加入書籤

A+A-


    考斯特在平整的縣道上行駛,車廂裏異常的寂靜與窗外略顯蕭條的鄉村景象相得益彰。
    李毅飛靠窗坐著,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目光投向窗外飛速掠過的田野和村落,心思卻不知道飛到哪了。
    海洋重工那死氣沉沉的車間景象,如同烙印般刻在他腦海裏。
    工人們麻木的眼神、堆積的灰塵、閑置的新設備、劉海絕望的辯解、徐清林躲閃的目光……一幕幕交織盤旋。
    “陽興縣的病灶,恐怕遠不止一個海洋重工。”李毅飛在心中默念,“今天計劃要看的幾處重工點,分布零散,但根子上的問題,隻怕是相通的。
    設備陳舊、技術落後或許是客觀困難,但那種深入骨髓的懈怠,那種躺在‘功勞簿’上心安理得啃財政的麻木,才是最致命的!”
    他想起上午會議上自己那句“不換思想就換人”,現在看來,絕非危言聳聽,而是迫在眉睫!
    劉海那張汗如雨下的臉再次浮現,李毅飛的眼神驟然銳利。“這個人,必須重點關注。
    等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查清他的底細,看看是誰在給他撐腰,讓他能在廠長的位置上如此‘安穩’地混日子。”
    更讓他心底發沉的是:陽興縣的問題如此明顯,難道前幾任縣長都沒有發現嗎?他們必然看到了!可為什麽沒有改變?
    是阻力太大?是盤根錯節的利益捆綁?還是……他們本身也深陷其中,成為了這潭死水的一部分?
    這背後的水,恐怕深得超乎想象。李毅飛意識到,自己麵對的不僅是一個經濟落後的爛攤子,更可能是一張精心編織、盤根錯節的利益網和惰性之網。
    破局之路,注定步步驚心。
    一路無話,隻有引擎的轟鳴和車輪碾過路麵的沙沙聲。
    車內眾人,心思各異。徐清林閉著眼,眉頭緊鎖,仿佛在假寐,但偶爾微微顫動的眼皮暴露了他內心的翻江倒海。
    張誠則拿著筆記本,似乎在寫著什麽,但筆尖懸停許久,卻一個字也落不下去。
    趙開亮依舊是最平靜的那個,隻是目光偶爾掃過窗外,帶著一種洞察世事的淡漠。
    大約半小時後,考斯特駛入了一片規模宏大的廠區——深海造船廠。
    巨大的龍門吊如同鋼鐵巨人矗立在江邊,遠處船塢的輪廓清晰可見,廠區道路寬闊整潔,與海洋重工的頹敗形成了鮮明對比。
    車子停在氣派的行政大樓前,一個身材中等、穿著深色夾克、約莫五十歲上下的男人快步迎了上來,臉上帶著熱情的笑容,眼神精明幹練。
    他正是深海造船廠的董事長,副處級幹部繆俊傑。
    “歡迎李縣長!歡迎各位領導蒞臨深海造船廠指導工作!”
    繆俊傑的聲音洪亮有力,主動伸手與李毅飛相握,動作沉穩有力。
    他身後跟著的幾位廠領導,也紛紛上前問好。
    “繆董事長,辛苦你們等候了。”李毅飛微微頷首,目光在繆俊傑臉上停留了一瞬。
    這位前副縣長身上帶著明顯的體製烙印,既有企業家的幹練,又不失官員的圓融。
    在繆俊傑的引導下,眾人首先參觀了造船廠的企業展廳。
    展廳布置很現代化,燈光璀璨,巨大的沙盤模型展示了廠區的全貌,牆上的展板圖文並茂地記錄著船廠的發展曆程和獲得的榮譽以及建造過的代表船隻型號。
    巨大的LED屏幕播放著製作精良的宣傳片:萬噸巨輪在船塢中成型,焊花飛濺如,工人們專注的身影在鋼鐵叢林間穿梭,巨輪下水時激起的白色浪濤……畫麵極具衝擊力,配樂激昂澎湃。
    繆俊傑的講解條理清晰,數據詳實,充滿了自豪感:“……我們深海造船廠,立足內河及近海船舶製造,擁有萬噸級船塢兩座,五千噸級船台四個……雖然近年來航運市場有所波動,但我們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技術含量,去年產值依然達到了19.8億元,在同類內河船廠中穩居前列……”
    看著眼前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聽著繆俊傑充滿底氣的介紹,李毅飛緊繃的神經稍稍鬆弛了一絲。
    至少,這裏不像海洋重工那樣徹底躺平。船廠能維持運轉,有產值,有工人幹活,這就是一個好的基礎。
    他甚至在宣傳片裏幾個老工人專注的神情中,看到了一絲久違的工匠精神。這讓上午積鬱的陰霾驅散了些許。
    “很好,繆董事長,深海造船廠的發展令人印象深刻。”李毅飛看完宣傳片,給予了肯定。
    這讓繆俊傑臉上笑容更盛。
    然而,李毅飛話鋒一轉,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不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繆董事長,帶我們去一線生產現場看看吧。我想親眼看看咱們的工人兄弟是怎麽把鋼鐵變成巨輪的。”
    繆俊傑的笑容沒有絲毫變化,立刻應道:“當然!李縣長請!各位領導請!”他側身引路,動作流暢自然。
    一行人乘坐廠內通勤車,穿過巨大的廠區,來到江邊的一號船塢。
    巨大的轟鳴聲、金屬的撞擊聲、刺耳的切割聲瞬間撲麵而來,震耳欲聾。
    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鐵鏽味、油漆味和江水的腥氣。眼前的景象,與宣傳片裏呈現的宏大激昂別無二致:
    船塢裏,一艘巨大的散貨船骨架已經成型,如同蟄伏的鋼鐵巨獸。
    數百名工人分布在各個作業麵:高聳的腳手架上,焊工們手持焊槍,刺眼的藍色弧光此起彼伏,飛濺的焊花如同雨點;
    巨大的分段在巨型吊車的精準操作下緩緩移動、合攏,發出沉悶的撞擊聲;
    鉚工揮舞著沉重的工具,敲擊聲鏗鏘有力;油漆工穿著防護服,在巨大的船體表麵噴塗……整個船塢如同一個巨大而有序的鋼鐵交響樂團,每個人都專注在自己的“樂器”上,演奏著力量與秩序的樂章。
    沒有閑聊,沒有散漫,隻有專注的目光和汗水浸透的工裝。
    李毅飛走在搭建在船體旁的臨時通道上,近距離感受著這工業的脈動。
    江風帶著濕氣吹拂著臉頰,巨大的噪音反而讓人感到一種真實的活力。他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真切的讚許。
    “繆董事長,管理有方,工人們的精神麵貌也很好。”李毅飛在巨大的噪音中提高了聲音。
    繆俊傑臉上帶著自豪:“謝謝縣長肯定!我們一直強調安全生產和效率質量並重!”
    走到一處相對開闊的平台,李毅飛停下腳步,目光掃過忙碌的工人,看似隨意地問道:“繆董事長,我看咱們船廠規模這麽大,需要的零配件數量肯定驚人。
    像一些非核心的鑄件、閥門、管件之類的,是本地配套供應,還是從外地采購?”
    這個問題似乎戳中了什麽。繆俊傑臉上那完美的職業化笑容瞬間僵硬了零點幾秒,雖然很快恢複,但眼神深處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尷尬和無奈。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在噪音中顯得有些飄忽:“李縣長,實不相瞞,以前我們確實大力扶持本地配套企業,像閥門、泵體、一些標準鑄件,都優先考慮本地廠家。
    但是……”他歎了口氣,語氣變得沉重,“近些年,本地供應的配件……質量下滑得太厲害!交貨期也保證不了!次品率高,返工成本巨大,嚴重拖累我們的生產進度和船舶質量!
    我們也是被逼無奈,為了保證質量和信譽,現在大部分關鍵配件,隻能舍近求遠,去沿海工業基礎好的地區采購。
    這運輸成本……唉,確實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他的話語裏充滿了惋惜和一絲對本地配套“恨鐵不成鋼”的怨氣。
    李毅飛默默聽著,眼神深邃。繆俊傑的抱怨,讓他瞬間聯想到海洋重工那些粗糙的廢品零件和低下的合格率。
    陽興縣的工業生態鏈,恐怕已經病入膏肓。龍頭企業的深海造船廠尚且被拖累,那些下遊的小配套廠,情況隻會更糟。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的死結。
    參觀繼續進行。李毅飛看得非常仔細,從船體焊接質量到管線鋪設,甚至留意了工人的防護裝備和現場安全標識。
    當一行人走到靠近江邊汙水處理站附近時,空氣中除了鐵鏽油漆味,似乎還隱隱夾雜著一絲若有若無的、難以形容的化學異味。